喪事主持詞
淚飛頓作傾盆雨。
大啊,您在天之靈安息吧!
(六)未曾發出的祭文
仙父生長農家,自幼失怙失學,而大人穎悟好學,家貧志堅,夜校農余,自學不輳及長,通文史、擅醫術,時人有"土醫生"之稱。解放后,熱愛新中國,熱愛新社會,自覺響應黨政號召,遵守國家法令,積極生產勞動,熱心鄉村建設,獲多項榮譽,成為一方之社會賢達。
蓋以大人秉性質樸耿介、崇本務實、光明磊落、公德為懷之品質,值明時盛世,自是遂心滿志。其持家也,克勤克儉、嚴謹修身、孝親敬長、忠恕待人、內外祥和而家道中興;其處世也,古道熱腸、與人為善、助人為樂、恤孤寡、濟貧困、建學校、修道路,凡公益事業,無不率先捐資出力,是以德及閭里,望重四鄰。及其歿也,遠近來吊奠送葬者數以千計,豈偶然哉!
先父生育六男二女,人丁日盛,家負日增,而父親課耕送讀,不遺余力、言傳身教、琢石成才,今日之子女有成,孫、曾衍慶,皆大人之賜也。
謹此文,以志先德于萬一,垂典范于千秋,綿福澤于無窮也哉。
(七) 千呼萬聲喚不回
生活,是一種真切的感受,它讓我們懂得了艱辛過后的甜蜜,讓我們感悟人生的真諦。
父親以其沉穩和執著,讓我們懂得了忍耐,母親則以其善良和賢惠,教我們學會勤勞,兄弟姐妹給予我們的關愛,讓我時刻感受到家的溫暖,親情的可貴。
滄海桑田,人人都在不斷的變化當中,唯一持久不變的是血脈相連的親情。
一直想為父母著書立傳,卻遲遲難以下筆,只因父母的恩情過于厚重,什么樣的語言都顯得貧乏。
在父親離開我們的日子里,我懷念父親的親情愈來愈濃,也更加思念我八十高壽的老母親。
打開筆記本電腦,我敲擊著鍵盤,含淚寫下這部《孝心不能等待》,話題讓我傷心,可是我還是要說,別吝嗇對老人的愛,要不失去了你會心痛。
我父親逝世了,每當想起我天天念叨的父親沒了,我的淚水無聲無息的往下流,我不知道咋樣才能讓自己平靜下來,父親的去世,更加想念我的母親,我要把對母親的思念和心中久遠的傷心一并哭出來。
我知道,寫這篇文章,雖然和父母親的偉大相比,只是大海之一粟,卻能姑且了卻自己的心愿,權當為父母親盡一點點孝心吧。
對于我的父母,我們永遠是不可重復的孤本,無論他們有多少個子女,我們都是獨特的一個。
假如我們生病了,他們的心就會收縮成石塊,無數次向蒼天祈禱我們的康復,甚至愿意病痛以十倍百倍的烈度降臨在他們的身上,以換取我們的健康與平安,只要我們能夠幸福,再苦再累他們也甘愿。
面對這無法承載的親情,我們又做了些什么呢?我只能說,我很幸福!因為有您們!看到母親兩鬢的白發,臉上細碎的皺紋時,我想,我該寫寫父母了,雖然不能用最恰當的語言來描述,但我的傾訴里有愛,有崇敬,我用我的心來寫您們,我最親最愛的父母。
我經常凝望著父親的遺像懺悔那些無知的決定和作為,入伍后二十多年,從一名士兵成長為中校團職軍官,每走一步都離不開父母的親切關懷,但我作為軍人和兒子,卻沒有盡到孝敬父母的責任,每年都沒有與父母完整地過過一個春節,失去了與父母團聚的日子。我不是沒有孝心的兒子,但總想先效忠再行孝,讓孝敬留在心中。
如今,當我認識到"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的時候,父親已經走了,留存在心中的是永遠不能彌補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