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月考頒獎主持詞
第一次月考結束了,新的學習征程又開始了,怎樣讓我們以后的學習生活更精彩、讓我們的人生更輝煌?
來到學校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那么如何學習,下面我就如何學會學習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要想搞好學習,必須學會刻苦學習,自主學習。
我要說的刻苦學習。大家可以回顧,古往今來所有成功人士,哪一個沒有經過一個刻苦的階段?再看看我們的前后左右,哪一個成績好的沒有經過刻苦學習過?為什么?因為專家已研究過,人的先天智力沒有多大的區別,要想取得成功,只有靠后天努力。如果你成績不理想,你的智力肯定沒問題。原因在哪里?是你首先在刻苦學習、在習慣養成上不如別人。
乒乓球世界冠軍鄧亞萍是大家知道的。她從乒壇退出后,到清華大學學習,又到英國牛津大學讀博士。她打球很刻苦,成功了;她讀書也很刻苦,也很成功。有人對她在功成名就、名利雙收的情況下還如此努力刻苦不理解,問她為什么?她說,我要改變一些人對運動員的看法。有些人認為 “搞體育的”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我要用自己的努力改變人們的偏見,為社會繼續做貢獻。其實,所謂的刻苦都是外人的感覺,而熱愛學習、真正在學習中的人是感覺不到的。因為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苦在其中也樂在其中。
我再次強調同學要自主學習。做到,刻苦不辛苦,目標加方法。學習不僅要用功更要用心,這就要求平時要多思考,多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我在班中和同學們說過每天反思自己,讓他們做事講究“三定”即定向,定量,定時。有些同學通過反思,及時改正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效率。
二要搞好學習必須腳踏實地,巴爾扎克說過:“我們的頭腦可以在天空中馳騁,但雙腳必須踩在大地上。”學習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不能浮躁,不能投機取巧。每節課,每一天都要有所收獲,不理解的都要清楚。有很多學生考試后,說試卷中老師講過的很多類似題目自己都沒有正確解答,其實就是因為沒有真正理解老師講的知識,缺乏務實精神。
三是要有雄心和魄力。記得有個故事說英國有一個人已經窮困潦倒了,他后來從泥瓦匠做起,最后成為建筑公司經理。在他將要死的時候,他想把財產留給能答對自己出的題的人,他出的題目是窮人最缺的是什么?當全國的信箋雪花般飛來時,卻沒有人答對。他只能帶者遺憾撒手人寰了。當人們打開紙條看到上面寫著窮人最缺乏的是成為富人的雄心和霸氣。
最后,要自信自強,永不言棄!后進生所占的比例也不小,總分在217分(后30%)以下的有127人。同樣是在一所學校學習,第一名(郎金銘447分)與最后一名(55分)相差392分,如果這些同學不改變學習態度,將面臨是否能順利讀完初中的嚴峻現實,希望這部分同學引起高度的重視,猛醒回頭,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來。
我找一些考場失利的同學聊天時,同學慣用的一句話就是:我聽不懂,沒興趣,不想學。請同學們想一想,究竟是聽不懂還是自己沒有認真學,稍有困難就放棄呢?在這里,我講一個小故事給大家聽。有兩個很有才華的好朋友合伙做生意,開始時,生意很好,但后來出現一點失誤,生意失敗了。一個人萎靡不振,成天哀聲嘆氣,借酒消愁;而另一個人以失敗為起點,引以為鑒,奮發圖強,終于又東山再起。十年后,兩人又見面了,一個碌碌無為,窮困潦倒;一個事業有成,腰纏百萬。那位成功人士說:“在我失敗時,我覺得哀嘆沒什么用,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同學們,你選擇什么樣的態度來度過自己的短暫的中學生活呢?是混日子,混個畢業證呢,還是踏踏實實地學習,取得滿意的成績,度過一個無悔的七年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