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師講座主持詞怎么寫(通用3篇)
學校教師講座主持詞怎么寫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早上好!
最近,我在看一本書——《孫悟空是個好員工》。這本書從管理學的角度闡述了如何做一名好員工,對我啟迪很深。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長途跋涉的體驗者,因為我們是這個競爭社會的參與者!皟葟娝刭|,外塑形象”是桃園人永恒的追求,也是民辦教育的抉擇。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培訓會期期如期舉行,風雨無阻!
我叫,有實力才會有魅力!請大家支持我!謝謝!
現在,我宣布桃園學校第13期教師培訓會開始。
大會第一項:奏國歌
(請全體起立目視前方雙手自然下垂禮畢)
大會第二項:教師宣誓
(多媒體播放桃園學校教師宣誓詞)
國運所系,命運所托,面對光榮的人民教師這一崇高職業,我莊嚴宣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團結協作,甘于奉獻,去除功利,求是崇真,顧全大局,弘揚正氣,我愿意肩負起傳承中華文明的神圣使命。
宣誓人:桃園學校全體教師
(宣誓完畢請坐)
大會第三項:培訓會正式開始
1《淺談小學班級管理》
班級是組成我們這個大家庭的基本元素,小學階段是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學習觀形成的起始階段。如何做好班級管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有請李金婭老師交流自己的看法。
剛才,李老師的主要觀點可概括為:“更新觀念,注重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實現德才雙馨,德才并濟。”
2《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
“播種一種信念,收獲一個行動。播種一個行動,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收獲一個性格,播種一個性格,收獲一個命運。”這是我欣賞的一首詩。有請老師闡述自己的看法——《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
我們共同分享了老師的觀點,讓我們將它落實到具體的工作
和行動中,實現教育教學的化。
3《接待禮儀》
禮儀是我們的必修課,因為我們時時處處與人打交道。我們桃園學校曾承擔過臨渭區教育系統的禮儀服務隊,受到各級領導的一致好
評,也成為我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是桃園人的驕傲與自豪!有請老師講授接待禮儀。
聽了老師的講解,相信各位耳目一新,讓我們一起播種禮儀,收獲喜悅!
4《圍巾的搭配》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何選一條圍巾讓你更靚麗?相信各位一定很感興趣。掌聲有請老師!
老師從美學的角度給各位出主意,想辦法,相信大家收獲匪淺。端莊秀麗,儀表大方也是桃園人的必修課。
四、領導總結:
五、結束語:
耕耘在教壇,需要勇氣和睿智,需要實踐和錘煉,需要淵博的知識,豐富的閱歷,需要持之以恒。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定會迎來桃園教育明媚的春天!
現在,我宣布桃園學校第13期教師培訓會到此結束,謝謝聆聽,讓我們下期再會。
六、閉會(散場音樂)
學校教師講座主持詞怎么寫 篇2
各位老師、各位同行:
大家好。組織上決定讓我來給你們上這么一節校本研修的培訓課程。說實在話,我不知你們該要求我怎么講,我又應該怎么講才能適合你們的口味。在沒給你們上課之前,我應該說:感謝你們,是你們讓我在假期時間去看書學習,去上網查閱有關培訓的資料,看別人的培訓課究竟怎么上的,凡此等等,做了相應的工作。不過,有一個情況給我很清楚的印象,就是有網友掛出的博文里說,他參加這樣的繼續教育培訓,已經很多回了,大都是有老師們在一起聊一聊,結識許多新朋友,至于個人收獲是甚微。組織工作的人也想盡了辦法,讓他們培訓后組織一次考試。面對這樣的考試,他們是老師,有的是辦法,就是幾個人一個小組,每一個小組找一個題,找到了答案大家抄,一會兒的功夫,這張試卷的標準答案也就全出來了。我看了這樣的博文,心里想:這是培訓嗎?的培訓學習,是自我要求,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別人強求沒有用。
所以,我有必要先給你們講述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個高僧,到處漂游化緣。一天,他來到一所寺廟。當天的寺廟主持接待了他。可是,這個高僧說他要見本寺廟的方丈,要請寺廟的方丈給他講禪。當天的寺廟主持面對高僧要求不敢怠慢,忙去請示方丈。方丈答應了接見這個高僧。二人落座后,方丈請高僧喝茶。茶杯已經斟滿,可是方丈還是不停地給茶杯里注茶水。高僧看到了,提醒方丈:“茶已斟滿!狈秸上駴]有聽見一樣,依然注水。高僧想:等你茶壺里沒水了,看你再怎么注?墒,這個茶壺是個寶壺,水就洗不完。高僧明白了:忙站起來,倒掉已經斟滿的茶水,恭恭敬敬地,踢去已經斟好的一杯茶,接著連喝了三杯。起身走了。當天的寺廟主持不解地問方丈:他不是讓你給他講禪嗎?你怎么一句話也沒說,他就起身走開了?方丈笑著說:他明白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已有的一點東西如果裝滿了自己的心理,就如同那茶杯一樣,什么水都裝不下。他明白了,要想裝下水,就必須讓茶杯空。既然是來化緣,你看人家端起茶杯,滿滿地喝了三杯,我已經給他講了禪,他已經從我手里把緣化走了。
我們今天的學習,你們心里有裝著的是什么?是縣級骨干教師?還是什么新平出來的教學能手?如果心里已經滿了,就什么也裝不下,可以這樣說:你們來這里辦這一期培訓班沒有用,也沒有學到東西,不如在家里學習,更不如在家里玩得清閑。既然是來求學,就應該向高僧一樣,看別人怎樣給自己講禪,自己該怎樣化緣。過去滿了的,倒掉,接過茶杯,恭恭敬敬喝上三大杯。
我也知道,你們長年沒有走出去,更沒有那個學校敢于請專家走進來,讓我們的生活太單調了,這與我們是鄉村教師的現狀有關,是我們的鄉村教育太苦了(有時間,有機會,我可能說到這個問題),總是把我們圈在那幾尺遠的小圈子里,滿足了自己。我更知道,你們來這里學習,是想從我手里學習一些你們過去不知道的別人的經驗,拿回去現學現用。比如:拿出一個問題來,看別人是怎么處理的,假如是我,我該怎么處理。這樣的例子有沒有,我的課里一定有,但不要照搬照抄。但是,我要說,你們說的不要去講什么理論、理論,是錯誤的。沒有論理的文化是最末位的文化。有專家指出說:具體操作方法和過程是最末位的。有些時間,大家看理論的書,看不下去,原因是什么?是因為我們的生活的文化層面太低了,接受不了別人的專有名詞。比如課程改革,多少理論,大家應用得很好?可能大家雖然應用了,也是一知半解,或者是理解偏了,應用錯了(我的課例中可能有)。
為什么說,大家聽我的課,我有可能總會講:要活學活用,不要照搬照抄。教育專家霍懋珍說:備一輩子的課,只能成為教書匠,寫三年教學反思,可以成為教學專家。于是,有人寫文章提出:醫生看病寫病歷,老師為什么不能寫教學反思?病歷是一個現象,是一個靜態的,不變的,然而教學反思是一個動態的思考過程。病歷,某個人得過此類病,再有人得此類型的病,就按那個辦法整治,就可以把病治好。可是,教育教學,竟用經驗去教育,常常會把事情辦砸了。
課程改革了,提倡激勵性教學。是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激勵?有人提出,單用激勵辦法的教學往往事與愿違,于是,有人提出,懲罰也是的教育。究竟是激勵好,還是懲罰好?要因人因事的變化去變化,不能再像醫生那樣用過去病歷的辦法去醫治,去教學。我最近看了陳大偉老師的《校本教研面對面》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97分和49·5分。說的是兩個學生的作文批改。第一個人是他的父親當老師,每一次都激勵他。每一次作文考試后,他都認真批改,并畫上許多值得推薦的地方。一次,他的作文打了97分,并在作文上留下了許多圈點,貼到學校公開欄里,只是在一處出現了“∩”符號,并寫上,在這里再用心一些,就更好了。后來,他寫作文時時留意,處處用心,所以,他后來成了作家。可是另外一個學生,在一次作文考試中,得了49·5分,當別人成績都很高時,老師發給他的卷子,只說了一句話:“再差半分就半百了。”他覺得這句話是對他的羞辱,從此發誓學好語文,做好作文。同樣,后來也成為作家。假如后來這個學生,老師也采取激勵辦法能成就他嗎?
所以,我們應該有一個好的心態,抱著學習的態度,先把自己的杯子放空,如果有這個心態,我們今天的學習就可能有收獲了。
學校教師講座主持詞怎么寫 篇3
主持人:洪XX老師用自己先進的教學理念、巧妙的教學設計、精煉的教學語言、一流的組織教學展示了自己獨特的個人魅力,孩子們的精彩表現也讓我們看到了科學的種子已經發芽,讓我們致以熱烈的掌聲,感謝洪XX老師和xx班的孩子們!
主持人:成功的課堂教學背后,是深邃的思考,是艱辛的探索,是經驗的分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聆洪XX老師的講座,進一步感受她的智慧,啟迪我們的思想。
主持人:老師們,聽完洪XX老師的講座,我相信大家對科學又有了更深的思考,對洪XX老師又有了更深的敬意!贊同我觀點的請熱烈的鼓掌!再熱烈一點!謝謝洪XX老師。接下來,帶給我們精神盛宴的主角就要上場了,請允許隆重地介紹他:他曾代表湖南省帶隊遠渡重洋赴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演出并獲得高度評價,執教的音樂課、教學論文更是多次獲得、省市級一等獎,掌聲有請XX市音樂工作室首席陳XX老師!
主持人:天籟之音,心靈之旅,真希望這樣美好的.時光就此停駐,然后輪回,再做一回陳老師的學生!音樂就是這樣的神奇,陳老師就是這樣的魅力四射!感謝班孩子和陳老師的精彩演繹!休息十分鐘,我們將繼續徜徉音樂的世界。
主持人:這就是藝術的力量,這就是的課堂,讓我們帶著新的收獲,新的感動,開始新的成長。下午的講座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