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飄香端午傳情班會主持稿(精選3篇)
粽情飄香端午傳情班會主持稿 篇1
同學們,在浩淼如煙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既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至今仍在散發出奪目的光彩!它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全人類共同的驕傲。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共同紀念一個特殊的日子——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兩千多年來,飄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詩人——屈原一路相伴,他的愛國情懷、浪漫詩篇,已化為民族的文化與精魂,深深地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迎端午,緬故人,揚傳統”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端午節。偉德端午節的由來,說法有很多,誰能告訴大家?(請同學們交流)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俗,由于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傳說故事,于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還有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
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吃粽子。讓我們了解一下粽子的來歷。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花色品種琳瑯滿目。如果有喜歡吃粽子的同學,不妨學習學習。看看這些粽子,是不是讓你胃口大開呢?
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了紀念他,有人把端午節還稱為“詩人節”。下面有請幾位同學朗讀大屏幕上的詩句。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篇,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國有關端午節民俗文化領域中,大家都與紀念屈原偉德在一起。 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盡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那今天,我們的端午節又是如何過的呢?今天,我們的粽子又會變成什么樣呢?
我們現在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讓我們懷著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因為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
傳統節日背后流傳的是悠久的歷史、輝煌的文明,積淀的是廣博的底蘊和千年不變的民族精神。從七夕的金鳳玉露,到重陽的登高賞菊,從秦腔的底蘊悠綿,到京劇的唱念打坐,中國的傳統文化,在華夏浩繁的歷史中顯得那樣熠熠生輝、璀璨奪目。
我們是中華民族未來的棟梁之材,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就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延續下去,讓華夏文明在世界大地上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XX班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請班主任做總結發言。
粽情飄香端午傳情班會主持稿 篇2
丁:接下來讓我們靜靜地欣賞歌舞劇《你是我的眼睛》。
丙:拉丁舞起源于拉丁美洲,其音樂強烈洋溢,節奏快捷強烈,動作流暢舒展,舞姿動感迷人。
丁: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有請“拉丁小精靈”。
甲:我想請你猜個謎語,好嗎?
乙:你說。
甲:一個白胖子,裹個綠毯子,腰里扎根細繩子。打一什么食物呢?
乙:這個謎底我想請大家說,是什么呀?
甲:糯米飯外面裹上翠綠的粽葉,看著,綠瑩瑩的;聞著,香噴噴的;吃著,甜滋滋的。
乙:接下來,我們的“粽子達人賽”馬上就要開始,請參賽隊員準備。
甲:一片粽葉一片情,一個粽子一思念。
乙:今天,我們相聚在一起,共同歡度傳統節日——端午節。
合:感謝各位的光臨!主題活動到此結束。
甲:隊員們,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送領導退場。
乙:請各中隊有序退場。
合:老師們、同學們、家長朋友們,再見!
粽情飄香端午傳情班會主持稿 篇3
甲:世界上有一種瑣碎的愛,她的名字叫母愛。
乙:世界上有一種寬容的愛,他的名字叫父愛。
甲: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無論我們走到哪里,不論我們有多大年紀,在父母心中,我們永遠都是最可愛,最需要保護的孩子。我們不斷地接受著他們無私給予的愛的雨露。乙:我們的父母,在我們落寞時,撫慰我們孤寂的心靈;在我們迷惘時,照亮我們茫茫的人生可我們又對父母了解多少呢?
甲:江悅,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
乙:這你難不倒我,我媽媽的生日是在 月 日,我爸爸的生日在 月 日。
甲:真不愧是我們班的學習委員,下面進行現場調查:
誰知道父母的生日?請舉手!(全班27人,知道父母生日是有 人。)
乙:劉天棋,你剛問了我一個問題,現在輪到我問你了,你的爸爸、媽媽最喜歡吃什么菜?甲:我爸爸喜歡吃,我媽媽喜歡吃。
乙:哇,你也不錯嘛,那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的父母最喜歡吃的一道菜嗎?知道的請舉手!(只有 人知道。)
乙:謝謝同學們的配合,通過剛剛的調查我們發現,并不是每個同學都十分了解自己的父母,可是反過來如果被問的是父母,不用調查也會知道結果,父母會對我們的一切記憶得都很深刻!劉天棋,不信問問我媽媽吧。
甲:周老師,請問江悅的生日是哪一天,她最喜歡吃什么菜?
謝謝周老師的支持和配合,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表示對您的感謝!我們都聽過一首好聽的歌曲《感恩的心》,由請黃安然來講講這首歌的來歷。
乙:其實,我們的父母也像故事中的小女孩的媽媽一樣,他們生下我們后,用一生的愛來滋潤我們稚嫩的心靈,他們用火熱的愛溫暖我們的一生。
甲:請同學們觀看一個視頻,發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一個真實的故事。(播放視頻)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
乙:父母為了我們可以犧牲一切,平時,我們的父母又是怎樣關愛我們的呢?下面請大家用真情講述爸爸媽媽無微不至地關懷我們的點點滴滴: 首先掌聲有請黃曉彤。
甲:再請張武濱講一講。
乙:接下來,誰還想和同學們分享父母對自己的愛?請我們的班長姚沛源!
甲:一件件生活的小事,蘊含著父母對我們的恩。
乙:一句句動人的話語,洋溢著父母對我們的情。
甲:就讓我們用歌聲來表達我們對父母的感恩之情:播放《魯冰花》
乙::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深如大海,我們又怎能不常懷感恩之情呢? 我們又拿什么來報答我們的父母呢? (請同學發言)
乙:同學說得都非常得好,雖然這些都是小事,但也能表達我們的誠意。
甲:其實不止是父母,我們身邊有太多的人是我們應該感謝的,比如我們的老師、同學、朋友。
乙:是呀,常懷感恩之心,能讓我們更好地體驗愛,感受情,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體驗著家人的關愛、朋友的關心、老師的關注、社會的關懷。
甲: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這是我們共同的誓言。
乙:接下來請全班起立,表演手語《感恩的心》
甲:同學們,請坐!最后有請董老師為本次班會活動做總結。
《感恩的心》的由來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要知道在她們貧窮的家里,一塊小小的年糕可都是無上的美味啊!
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于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現,媽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媽的手里還緊緊地拽著一塊年糕……她拼命地哭著,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么不閉上呢?她是因為不放心女兒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于是擦干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于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