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主持詞有哪些
會議主持技巧
大綱
一、會議主持人的角色要求
1.會議主持人的角色
2.會議主持人的素質
二、主持人如何打破會場的僵局
1.提問有利于打破會議僵局
2.對領導人的提示
3.應該避免的一些問題
三、會場的控制
1.與會者發難
2.與會者分心
3.與會者爭議
4.與會者拒絕參與
5.與會者情緒變化
6.少數人壟斷會議
知識點匯總
t01:會議主持人的角色
t02:會議主持人的素質
t03:會場的特殊情況
正文
一、會議主持人的角色要求
1.會議主持人的角色
有人說:“會議的主持人有如樂隊的指揮。”這句話只說對一半。會議的主持人固然有如樂隊的指揮那樣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擔當會議的主持人卻比擔當樂隊的指揮更加困難,因為前者在主持會議過程中需要扮演多種角色,而后者在主持演奏過程中則始終扮演同一角色。現將主持人在各種會議中所扮演的角色闡釋如下:
(1)提供信息
在這一類會議中,主持人所扮演的角色是信息的提供者。主持人不但要令與會者了解信息的內容,而且要避免使他們對信息產生誤解或曲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主持人應盡量避免以單向說教的方式壟斷整個會議,而最好是能留出一些時間(比方說10%的時間)解答與會者的疑問。在這種情況下,主持人又扮演了解說者的角色。
(2)培育訓練
在這一類會議里,主持人所扮演的角色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主持人的參與程度要視課程的性質,以及與會者對課程的熟悉程度而定。例如課程本身頗為深奧,而且與會者對該課程相當陌生,則主持人的參與程度恐怕非高達會議總時間的75%-90%不可。但若課程本身很適合采取專案討論或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那么即使與會者對該課程不甚了解,主持人的參與程度大概可以降低到會議總體時間的50%左右。再如與會者對課程相當熟悉,而且課程本身又適合廣泛的討論,則主持人的參與程度甚至可以減至會議總時間的20%。
(3)宣傳政策
在這一類會議中,主持人為使與會者按受新政策,他首先必須扮演提供者的角色,將他所要宣傳的政策作一番敘述。其次,他必須扮演媒介的角色,鼓勵與會者對他所提供的政策發生興趣。再次,他必須扮演解說者的角色,對與會者的任何疑問提供解答。最后,他必須扮演說服者的角色,設法使與會者心悅誠服地接受方針政策。在這一類會議中,主持人的參與程度,大致以占會議總時間的50%至70%較為恰當。
(4)解決問題
在這一類會議中,主持人最重要的任務在于領導與會者探索問題最佳解決途徑。他通常需要做到下列五件事:
闡釋問題的內涵、問題發生的背景、以及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以解說者角色,鼓動所有與會者參與問題解決。
以控制者角色,將會議導入實現目標途徑,以避免時間浪費以及無謂的意見沖突。
以與會者角色(即脫離主持人身份而成為與會者之一),提出自己的見解。
回復主持人身份,歸結會議的成果及指明未來方向。在這一類會議里,主持人的參與程度,大概介于會議總時間的40%至60%較為理想。
(5)收集信息
在這一類會議中,主持人除了扮演陳述者與媒介兩種角色,以闡明會議目標及鼓動與會者提供信息外,最重要的便是扮演聆聽者角色,以搜集與會者所提供的信息。因此,主持人的參與程度,應以不超過會議總時間的20%較為理想。
由以上闡釋可知,主持人在不同的會議中,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甚至在同一個會議中,也要扮演多種不同的角色。因此,除非主持人能夠恰如其分地扮演各種角色,以及適當地從事角色轉換,否則他將難以實現會議目標。任何一種會議極少為單一目標而召開,它通常是為實現多種目標而召開的。在這種情況下,主持人所需扮演的角色將要更多,角色轉換自然更加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