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勵志國旗下演講稿_愛國演講稿(通用3篇)
愛國勵志國旗下演講稿_愛國演講稿 篇1
白天,站在寬敞的籃球場上。抬頭,仰望這那正在微風中飄揚著的五星紅旗,它是那么的艷麗,它是那么的耀眼。
祖國,您如一葉期望之帆,從共和國開國大典的隆隆禮炮聲中駛來;從神州7號飛船遨游太空的喜訊中駛來;從城市改革振興的藍圖和鄉村富裕禮貌暢想曲中駛來。于是,我看到春風吹進億萬扇幸福的門窗,聽到了“春天的故事”響徹華夏大地。遼闊的海疆飛駛英雄的戰艇,西部邊陲又騰起沖天的火箭。漫漫半個多世紀的歷程中有過輝煌,有過挫折。
想起,當年的戰士們是多么的艱辛,用著自我鮮紅的血液從實著這紅的黑的旗幟,我無從不感嘆。
我嘆——壯志無聲
獨立汩羅江畔,看滔滔江水,訴己愛國之情,嘆己報國之志,屈原仰天長呼:“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币妷阎倦y酬,你縱身一躍,鉤勒了一道最完美的弧線,以身殉了自我的政治夢想。屈原,你的愛國之情是支天立地的擎天柱,可惜君王昏庸無能,社會__腐朽,縱有滿腹愛國熱情,又何處施展?惟有一死,以顯其志。你的選擇,可悲可嘆,讓我不僅僅感慨:“愛國之情,不得釋懷,杯具也。”
看著,此刻我們這幸福般的生活,不時的想起當年那愛國者的用心良苦,我不由的感慨。
我感慨——為國捐軀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于對祖國的深切熱愛。炮火紛飛的戰場,無論是抗日還是抗戰,敵我撕殺的場面,早已定格成歷史的一頁頁紙張,無數的戰士們用自我的血肉之軀構建了新中國的根基。在北京刑場上,一代抗日名將、共產黨人吉鴻昌以樹枝作筆,大地為紙,疾書一首:“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在長征的途中,無名戰士用生命保存下來的七根火柴為革命再續火種……生命誠可貴,愛國價更高,這是一種蓬勃的情懷,更是一種至高的境界。
寫到那里我不得不贊,贊那些愛國者的無私奉獻,錢學森曾為了國家而放棄了自我的前程,工作,待遇,只想著回國,回國!在外面學習研究了那么長的時間,當國家面臨危難是,第一個所想的便是國家,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得不讓我們佩服,讓我們贊賞。
歷史的風雨盡管浩瀚洶涌,不能沖淡人們對英雄的敬仰;歲月的河流盡管綿長蜿蜒,無法流走人們對英雄的懷念。翻開歷史泛黃的史冊,遙望歷史的天空,一種愛國的情思已早已融化,滲透在整個華夏禮貌的光輝史冊中,永不褪色。
愛國勵志國旗下演講稿_愛國演講稿 篇2
我們中國人異常喜歡標語口號,能夠說,中國是一個口號大國。我們先來聽幾句經典的口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我們的屠宰工作!”這是我省銅仁的一家屠宰場的標語。再來看看普及義務教育的口號“養女不讀書,不如養頭豬!養兒不讀書,就象養頭驢!“,更絕的是某農村宣傳計劃生育的口號“一人超生,全村結扎!”
仔細體會一下,大家會覺得這些口號很滑稽,但這的確是我們國人自我發明創造的。
當然,我并不否認口號的作用。標語口號具有“綱領性”和“鼓動性”,它彌補了團體行動在組織結構上的缺陷,使人的潛力得到自然充分的發揮。然而,當口號僅僅是口號,沒有落實到實際行動中時,它就沒有任何意義。
當我們一邊響應著國家“建設節儉型社會”的號召,一邊上完廁所洗手后卻不關水龍頭,這是口號,不是愛國;當我們在政治試卷上龍飛鳳舞地寫下“大力倡導和諧社會”,卻因為小事與同學吵架,甚至動手,這是口號,不是愛國;同樣,我們高唱著“愛我中華”,卻私下里咒罵學校教師的嚴厲,這更是一句空的口號,因為你連教師都不尊重,怎樣會尊重自我的祖國?
當愛國僅僅是一句口號時,就不是愛國了。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愛國呢?
其實,愛國就是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為提高國家和民族的素質做自我應有的努力:在升旗儀式上堅持肅穆,這是愛國;見到教師主動問好,這是愛國;倒垃圾時,雙手把垃圾筐遞給那位年過半百的收垃圾的老人,這也是愛國;甚至,在某位同學“愛國與口號”的主題演講時,報以熱烈的掌聲,這同樣是愛國。當愛國口號和實際行動結合到了一齊,我們就是真正有職責感,有使命感的中華兒女了。
正如今日,大家歡聚一堂,共同抒發對祖國的熱愛;明天,我們坐在教室里,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心中高喊著口號:“讀凱里一中,考名牌大學!”這就是愛國!
愛國勵志國旗下演講稿_愛國演講稿 篇3
指路明燈,引人成長,令人深思!
——題記
每次看見胸前飄揚的國旗那一角———紅領巾,我總是感慨萬千,是它,在我成長的道路上如指路明燈般指引著我。
在與紅領巾相伴路上發生的事兒委實不少,其中的那件事,令我記憶猶新。
只記得那事發生在一二年級之時,當時的我挺活潑,課余總與同窗好友混在一齊玩。已記不清具體是何日,只知那時有同學叫我一齊去玩“撕名牌”的游戲,一時興起,便去了。
“來呀,快抓我呀!”一個同學從我面前如秋風般拂過,轉瞬間又奔向教室另一端。
我很快追上,向他撲去,豈料撲了個空,看著面前如猴子般靈活的同學,心下懊惱,便琢磨著可令此人落敗的招式。
驀地,我頓下腳步,停了有一會兒功夫,待同學近身后,又突然舉起雙手撲向他,近了!本以為能夠抓到他,怎知卻被他一個靈活的轉身躲過去。我一時未能止住腳步,身子往前踉蹌幾下,好一會兒才站穩腳跟。正當我要松一口氣時,腳下卻忽然傳來了一聲“咔———。”奇了怪了,我的腳又沒……不對,有可能踩到了什么東西!我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兒里,生怕踩壞了什么東西,我的腳立馬抬了起來,便想看看是個什么情景。原先腳下果然有“受害者”——一把傘。心想:此“受害者”非傷即殘了!我俯身拾起,一瞧!果然,已經“殘廢了”——那把傘柄早已裂成了三四塊了!整個“事故”現場“觸目驚心”!這該如何是好?傘主不會批我一頓吧!如若傘主非善茬,豈會善罷甘休?
可是,我最擔心的事兒卻還是發生了——班上最細心眼兒的一個男生走向了那把傘。
“誰踩壞了我的傘!”咆哮聲傳來,愈來愈近,只見一臉兇相,怒目圓睜,像極了《三國演義》中的大胡子張飛,我想笑但又笑不出來。旁側幾人只連連擺手,答曰“不知!不知!”
只見他的臉憋得更紅了,頭上冒著細細的汗珠,卻出乎意料地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還支支吾吾地嚷道:“這是把新傘,老媽,知、明白了會、會揍我的……”
突然,這個男生猛然起身,拿著那把壞了的傘走到人前輪流逼問著每一個人:“將它踩壞的人是誰?”他每問一人,我的心必要提一下,好在,他得到的答案亦是否定。伴隨著他山雨欲來的臉色,我害怕極了,如若他問到我,我該如何是好?
最終,他進到身前,問到:“是不是你把我的傘踩壞了?”
我低下頭,此時,看到脖子上戴著的早已半舊不新卻依然艷如火的紅領巾時,我犯難了,原本備好的說辭如鯁在喉,怎的也講不出了。我正低頭糾結著。如若說了實話,按這架勢,他定會拳腳相加。如若撒了謊,豈不是對不住胸前的紅領巾,對不住當初在國旗下的宣誓?此刻,我覺得自我的腦子好像要炸了一般。最終胸前那一抹艷如火的紅領巾占據了我的大腦。
此時,那男同學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桌子都抖了三抖,音量大得嚇人,“喂!啞巴了!快回答啊!”
我不敢與他對視,臉因緊張都紅到耳根,抓著紅領巾的手如篩子一般抖個不停。欲將之前思量好的一套話搬出來之際,但嘴皮不聽使喚,沖口而出:“對不起!是我!”
不出所料,我被那個男孩狠罵一通,并附帶嘗上幾個“饅頭”,同伴之白眼……當下,雖令我難受,但我心中亦坦蕩蕩!而這亦歸功于胸前的紅領巾!
當然,像這種事兒,著實不少,三本本子也寫不下。紅領巾真可謂我成長路上的一盞“指路明燈”哇!
是啊,這國旗的一角——紅領巾,是多少少先隊員的指路明燈啊!它指引著我們,讓我們朝著夢想,前進!前進!再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