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精選21篇)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1
90分鐘,110枚導彈傾瀉而下
戰火“染紅”了大馬士革的夜空
七年未熄戰火的敘利亞
天堂變廢墟,硝煙再度彌漫……
在這里,有一群不幸的孩子
他們是敘利亞的孩子
敘利亞的孩子
是不一定能長大的孩子
許多不幸的父母
永遠看不見孩子長大后的樣子
只能對著尸體一遍遍重復:
“再見,寶貝再見。”
戰火不僅摧毀了本該屬于孩子們的
教室、操場、醫院和公園
也摧毀著他們生的希望
敘利亞的孩子
是在炮火襲擊威脅中長大的孩子
他們的童年與戰火廢墟相伴
他們的家園早已變成頹垣敗瓦
敘利亞爆發危機以來
這里至少35萬人死亡
近1100萬人流離失所
不計其數的孩子無家可歸
他們大多數人童年生活只剩下:
、饑貧、漂泊和分別
敘利亞的孩子
是被噩夢糾纏的孩子
他們無助地承擔著恐懼和孤獨
陰霾的情緒里滿是沮喪和憤怒
在沖突嚴重地區
家長們說孩子會尿床
孩子生長發育遲緩
敘利亞的孩子
是被生計挾持的孩子
這里的女孩早早嫁人
十二三歲就結婚生子
這里的孩子從小就學會乞討和打工
分擔家庭的重擔
喝水、吃飯、購物…
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都是困難重重的
敘利亞的孩子
他們在廢墟中唱著:
“在戰火和摧毀中,我們的傷口很深。
我們想大聲呼喊,但卻很微弱…”
但是,大人們好像只忙于戰爭
從未理會過這弱小無助的聲音
炮火的聲音震耳欲聾
你愿意聽一聽敘利亞的孩子
對世界的輕聲期許嗎?
一個10歲的孩子是這樣說的:
希望你們
能清掃出一片干凈的地方
以便我們上學
希望你們
在道路上植樹種花
而不是用硝煙廢墟來填補
希望世界和平、永無戰爭
希望孩子們不再有噩夢和傷痛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2
你是誰
仰望蒼穹的目光為何那樣孤獨
可以去國高就又為何選擇故土流浪
衣袂飄飄 秋蘭為佩
又為何形容枯槁 江畔彷徨
是因為“天問”沒有答案
還是因為你的九歌沒有回響
是因為被束之高閣的美政
還是因為蒙塵受辱的理想
人們都說千古艱難唯一死
都不知道活著也是需要理由的
面對生死
你不想選擇
卻別無選擇
你認真思考
卻無從思考
你想回避
卻無法回避
于是你選擇了超越
持劍問天
人為何而生
天亦無語
唯見星漢燦爛
俯首問地
人為何而死
地也無言
只有長河浩蕩
你眼觀世情
卻心在九天
你本是名相
卻化身詩魂
你渴望飛翔卻死于大江
你縱身一跳
卻擁抱了永恒
你說生命的高貴需要用死亡來支撐
但誰又能說死亡不是另一種飛翔
生與死互為起點
又互為終點
生與死互相回避
又互相印證
對歷史長河來說
人的生死不過一呼一吸
但是你用生命擁抱死亡
用死亡禮贊生命
生活的無常無法征服你的高貴
死亡的殘酷無法征服你的偉大
你用詩歌鞭撻世間的污濁
命運的無常告訴后人
什么是高貴的精神和純凈的思想
你不是走向死亡
而是走向永生
你的靈魂擺脫了漫長的黑夜
去找尋光明的天國
你的筆墨化作山川大地的嗓子
為沉默的人們歌唱
你的死是生命最絢爛的怒放
你的謝幕使你的聲音成為
那個時代以及此后千百個時代最明亮的樂章
你走了
但山巒還在
河流還在
詩歌還在
這片大地的信念、勇氣尊嚴還在
你一定不會相信
那些踏破郢都一統六國的秦軍鐵騎的后人們
此刻就站在江畔祭奠你的靈魂
和楚人一樣歲歲競渡
與九州一起年年粽香
轉眼兩千載風云散去
王朝的興衰勝敗被你超越成
一抹流云
一聲風吟
秦時明月不復見
楚韻離騷猶在耳
可是到那里去尋找你的申椒蘭桂呀
到何處去采擷你的蕙草蘭芷
世人已不知道你的韶樂怎樣舞起
你的九歌如何唱響
歸去來兮
雖九死而猶未悔的花開花落呀
歸去來兮
路漫漫其修遠兮的上下求索
歸去來兮
舒展你詩意的翅膀帶領飛翔吧
飛過汨羅
飛過橘林
飛過楚天萬里清秋
飛過文脈千載興衰
飛翔在中華民族的心靈蒼穹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3
我希望,他和我一樣,
胸中有血,心頭有傷。
不要什么花好月圓,
不要什么笛短簫長。
要窮,窮得象茶,
苦中一縷清香,
要傲,傲得象蘭,
高掛一臉秋霜。
這樣,就敢在暗夜里,
徘徊在白色的墳場,
去傾聽鵬鵲的慘笑,
追逐那飄移的熒光。
這樣,就敢在森林里,
打下通往前程的標樁。
哪管枯枝上,猿伸長臂,
何懼石叢里,蛇吐綠芒。這樣,就敢隨著大鯨,
劃起一葉咿啞的扁舟,
去探索那遙遠的海港,
任憑風如喪鐘,霧似飛網。
這樣,就敢在泥沼里,
種下松籽,要它成梁。
這樣,就敢挽起朝暉,
踩著鮮花,走向死亡。
雖然,我只是一粒芝麻,
被風吹離了莖的故鄉。
遠別云雀婉轉的歌喉,
遠別玫瑰迷人的芬芳。
我堅信,也有另一顆芝麻,
躺在風風雨雨的大地上。
我們雖未相識,但我終極樂觀,
因為我們頂的是同一輪太陽。
就這樣,在遮天的星群里,
去尋找那閃爍的微光。
就這樣,在蔽日的密林中,
去辯認那片模糊的葉掌。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4
任腳下響著沉重的鐵鐐,
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
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
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
這就是我——一個共產黨員的自白,
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然選擇遠方,唯有風雨兼程。人生的道路總是充滿坎坷,荊棘叢生,沒有那么一帆風順,但是所有走過的路在往后都會漸漸沉淀,成為一筆寶貴財富。
遇到分叉路時,莫慌張,取舍之間,游刃有余。走錯路時,莫害怕,總能找到正確的那一條。走上坡路時,要堅韌不拔,謙虛謹慎。走下坡路時,也別失了尊嚴。
人生路需要勇氣,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再苦自己嘗,冷暖自知。人生路需要豁達,走到無路可走時,要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人生路要有耐心,走穩一些,不急躁。有些路不可一步登天,走走停停,順其自然。敢作敢為,豁達通透。
人生如行路,一路歡笑,一路淚水,一路辛酸,一路風景。我不知這終點將要走向何方,我一直在路上緩慢前行。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但丁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6
當你老了
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意昏沉,
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
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圣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
凄然地輕輕訴說那愛情的消逝,
在頭頂的山上它緩緩踱著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7
夢回
來自烏拉特中旗人民
00:00
02:48
初夏的夜晚
我做了一個夢
夢到一個人去了
夢中的路
是那樣的遙遠
遙遠的好像到了天邊
那藍藍的天空幾乎觸手可及
就在這蒼茫的天地間
一束明亮的光芒穿透了厚厚的云層
清澈的撒在白雪皚皚的珠峰上
撒在藏羚羊奔跑的藏北草原
納木錯的湖水
在微風吹拂下泛起漣漪
蕩漾著藍天白云、雪山草地
那湖畔兩只黑頸鶴迎風起舞
我飄飄然
不停地追逐著那一束陽光
身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
我看到那里的人們
沒有煩惱、沒有憂愁、也沒有痛苦
哦,我聽到、聽到牧羊女在歌唱
這歌聲仿佛來自遠古、又好像來自天堂
一夢醒來、輾轉難眠
我拉開窗簾,呆呆的
望著繁華似錦的都市
這喧鬧的黑夜沒有月亮
沒有星星、更沒有夜鶯的歌唱
冥冥中,我想應該去
去,去做一個神的孩子......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8
我從白頭的巴顏喀拉走下。
白頭的雪豹默默臥在鷹的城堡,目送我走向遠方。
但我更是值得驕傲的一個。
我老遠就聽到了唐古特人的那些馬車。
我輕輕地笑著,并不出聲。
我讓那些早早上路的馬車,沿著我的堤坡,魚貫而行。
那些馬車響著刮木、像奏著迎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
輪子跳動在我鼓囊囊的肌塊。
那些裹著冬裝的唐古特車夫也伴著他們的轅馬
謹小慎微地舉步,隨時準備拽緊握在他們手心的剎繩。
他們說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
他們說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
是的,我從白頭的巴顏喀拉走下。我是滋潤的河床,
我是枯干的河床,我是浩蕩的河床。
我的令名如雷貫耳。
我堅實、寬厚、壯闊,我是發育完備的雄性美。
我創造,我須臾不停地
向東方大海排瀉我那不竭的精力。
我刺膚紋身,讓精心顯示的那些圖形可被仰觀而不可近狎xia。
我喜歡向霜風透露我體魄之多毛。
我讓萬山洞開,好叫鐘情的眾水投入我博愛的襟懷。
我是父親。
我愛聽禿鷹長唳,他有少年的聲帶,他的目光有少女的媚眼。
他的翼輪雙展之舞可讓血流沸騰。
我稱譽在我隘口的深雪潛伏達旦的獵人。
也同等地欣賞那頭三條腿的母狼。
她在長夏的每一次黃昏都要從我的陰影跛向天邊的彤云。
也永遠懷念你們——消逝了的黃河象。
我在每一個瞬間都同時看到你們。
我在每一個瞬間都表現為大千眾相。
我是屈曲的峰巒,是下陷的斷層,是切開的地峽,是眩暈的颶風。
是縱的河床,是橫的河床,是總譜的主旋律。
我一身織錦,一身珠寶,一身黃金。
我張弛如弓,我拓荒千里。
我是時間,是古跡,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
是始皇帝,
我是排列成陣的帆墻,是廣場,是通都大邑,是展開的景觀。是不可測度的深淵
是結構力,是馳道,是不可克的球門。
我把龍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臺。
而現在我仍轉向你們白頭的巴顏喀拉。
你們的馬車已滿載昆山之玉,走向歸程。
你們的麥種在農婦的胝掌準時地亮了。
你們的團圞月 正從我的臍蒂升起。
我答應過你們,我說潮汛即刻到來,
而潮汛已經到來……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9
在中國看水,看中國的水,最好到黃河。九寨溝的水顯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點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裝飾物。也許,中國的水應是黃色的,和我們中國人的皮膚一樣;而黃河也只有到了這兒,才成了真正的黃河!
車行山谷中,遠遠便聽見陣陣低沉的轟鳴,在左右山壁間碰撞,心也隨之律動,未見其影,先聞其聲,知道壺口到了。
天漸漸成了黃色,水汽豐富得似乎憑空能捏出一把汗來。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邊,所有的人都驚呆了:地竟陷下一層,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壺嘴,水若濁酒,傾瀉而下,一仰難盡的氣勢,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來,耳朵漸漸聾了,只能看見對方開口,卻聽不見聲音;眼也花了,彌漫著的皆是黃色的漩渦,像是從河里蒸騰地上升,又像是奮不顧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煙一樣的股股黃霧,天宇間充漲著黃色帶水的顆粒,碰撞在臉上,散發在天上。腦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著山被水層層劈開,天也被這股黃流斬斷。水從天而降,拍打在谷底,響遏在云里。
想黃河從巴顏喀啦山流下的時候,水也該是清的吧?畢竟是雪水的匯集,是上天的洗禮;下游也會清些,因為地勢漸平,流速漸緩,黃沙也會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現在的黃河,剛剛從黃士高原的千溝萬壑流過,厚重得帶著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國的顏色,水里一定還有與大地磨擦而生的余熱,當然還有陜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帶著水旋轉。黃河在這里最黃,金黃得如同太陽也落在里面。
黃河之水天上來,如果說往前往后的黃河都是平面的話,到了壺口,黃河一下子像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來。這時的黃河,是立體的黃河了,像猴子站立起來是人進化的重要標志,黃河站立起來也是一個飛躍,就像個頂天立地的活人了。活人便要說話,那浪濤卷起雷鳴般的吼聲,便是她第一聲啼哭,第一聲就不同凡響。注視著從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無羈絆的狀態下的興奮和放縱。那啪啪的水擊之聲便是歡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盡致。看久了,心也會溶進那飛濺的黃色水流里。
抬起頭,極目四望,北方,陽光照過去,一片白色,水和天連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會漸漸寬闊,畢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終結抑或是升華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氣和。只有在這里,給予黃河的天地竟僅僅小到一個壺口。考驗也就在這里了。過去了,黃河便拐了一個直角,再往后便沒有什么能擋住她了,一瀉千里,奔騰到海不復還。看看空中的水汽,聽聽大地的回音,便會知道黃河的自信和決心。躍過去,一躍就是五千年,或七十萬年,或是一百七十萬年,肯定還要久遠。司馬遷會不會從這里受到了鼓舞,而將那漢代的竹簡寫盡寫穿?易水該是黃河的分支吧,要不荊軻怎么會有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氣慨和性格?
這才是中國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豐鎬,就是大秦的咸陽,就是盛唐的長安。半坡人該是在這兒舀過水吧?秦贏政該是從這里出過兵飲過馬吧?有這樣的水,還有什么可怕的呢?還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路德維希為尼羅河作傳,也該有人為黃河作傳的,那應是中國人的自傳。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10
在故鄉的清晨,我望見一個扛鋤提鐮的鄉人,與故鄉的麥地融為一個點。我叫不出他的名姓,連帶著辨不出是哪塊麥地最終收容了他。只慢慢知曉,在無數個稀松平常的日間,老去的鄉人們,扛鋤提鐮,一個個走向了自家的麥地。
一個扛鋤提鐮的鄉人,在村子里走了一輩子。黃牛跟過,犁車跟過,余暉跟過,霜雪跟過,擰巴的日子跟過。末了,一身佝僂跟著,霜鬢跟著,皺巴的皮包骨頭跟著。
一個扛鋤提鐮的鄉人,被無米的炊叫住,被灌風的窗牖叫住,被饑餓的驢叫住,被繞膝的子女叫住,被貧苦饑寒的家叫住。但是他不能停下,黑魆魆的麥田,需他去翻種著僅夠過活的春華秋實。
一個扛鋤提鐮的鄉人,在貧苦的這一頭耕種,在過活的這一頭耕種,在生存的這一頭耕種,身子骨瘦削了起來,糧囤鼓了起來,撅起另一頭的家。
一個扛鋤提鐮的鄉人,早已遺忘他的父親將鋤頭架在他瘦弱肩頭時的模樣,也早已遺忘,第一株早夏的麥子躺在他提鐮收割下的模樣。無人讓他記著,他也無需記著,年歲里,他會長成他父親的模樣,來年他自己耕種的麥子也會長成父親耕種時的模樣。
一棵麥子衍生出一片麥田,一個鄉人衍生出一個村莊。兩者磨合著相互成全,這是麥田養活著的村莊,也是村莊耕養著的麥田。而沒有誰比麥穗更了解鄉人,它知曉鄉人手掌的紋路,五指的粗細,腳掌的厚度,甚至于,它透悉鄉人脊背上的汗腺,瞳孔里的血絲。它不置一言,順從地生長,倒下,再生長,再倒下。直至這個鄉人耗干了氣力,宛若游絲的睡去。
一個扛鋤提鐮的鄉人,常常忘了自己的名姓,卻分明記得自家麥地的一分一厘。田埂偏了幾分,鄰地欺了幾厘,也錙銖必較,爭讓回來。一個扛鋤提鐮的鄉人,在年復一年的耕種中,養活一群群麻雀,蝗蟲,螞蚱,螻蟻…養活整個村子的面貌肌理,卻時常在遭遇荒災時,養不活自家的幾口人。
一個扛鋤提鐮的鄉人,任歲月如何松動他的肩頭,扳開他的手掌,都卸不下他的這身行頭。只有他自己的一口氣,爭上來,就又是一天,爭不動了,便氣散燈滅,永遠的撇下這些過命的物什。而躺下去,便再也無人能把他叫住,任它衣錦加身,子輩慟哭,他只想靜默地躺在自己耕種的麥田里,守著耕了一輩子的麥穗。
一個扛鋤提鐮的鄉人,在麥田里耕盡了一輩子,在磨盤里磨盡了一輩子,在打谷場上碾盡了一輩子。無人知會他生命另外的意義,也無人知會他麥地外的模樣,一個人,耕大一個家,任子女后輩一個個的去鄉高飛,便是他幾乎全部的生命意義。
一個扛鋤提鐮的鄉人,是村口的春生爹,是村西的大柱爺,是我的祖父,是祖父輩的他、她、他們,是最后一批與土地血脈相親的農人。
一個扛鋤提鐮的鄉人,兩個扛鋤提鐮的鄉人,三個扛鋤提鐮的鄉人…數以萬計個扛鋤提鐮的鄉人,在自家的阡陌上,耕出一個偉大意義上的農耕文明,而這文明卻在工業化進程中將他們一個個拋下。
當大機器轟隆隆的趕上,這個時代最后一個扛鋤提鐮的鄉人,土地與我們的血脈或許也必將化濃于水。只是在未趕上之前,我望著祖父和整個村子,只覺他們的背影漸而高大起來,由點匯聚成這個龐大的世界。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11
斷續的曲子,最美或最溫柔的
夜,帶著一天的星
記憶的梗上,誰不有
兩三朵聘婷,披著情緒的花
無名的展開
野荷的香馥
每一瓣靜處的月明
湖上風吹過,頭發亂了,或是
水面皺起像魚鱗的錦
四面里的遼闊,如同夢
蕩漾著中心彷徨的過往
不著痕跡
誰都認識那圖畫
沉在水底記憶的倒影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12
柳 柳 柳
江南酒
人間不見天上有
西施魂
王嬙手
黛玉春心嫦娥袖
遠似煙
一抹清淡幾許愁
近如夢
萬縷相思一莖柔
小飲三月杏花雨
綠在枝頭
狂在心頭
雨斜風悠悠
自在舞
俏藏羞
一身樸素
萬種風流
耐得三九爭九九
春未來
冬未走
四九
河邊看柳
笑自雅
情自幽
離人無心插
眠芽著意抽
芬芳春夢醒難收
醉了草岸醉汀洲
綠報春
黃報秋
一身仃伶
報與人間風雪驟
柳 柳 柳
江南酒
不知君見否
村前后
溪左右
故鄉處處有
江南酒
柳 柳 柳……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13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在夢的輕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她的溫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甜美是夢里的光輝。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她的負心,我的傷悲。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在夢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黯淡是夢里的光輝。
稿件分析與鑒賞
此詩寫于,初載同年3月10日《新月》月刊第一卷第1號,署名志摩。
全詩共六節,每節的前三句相同,輾轉反復,余音裊裊。
這種刻意經營的旋律組合,渲染了詩中“夢”的氛圍,也給吟唱者更添上幾分“夢”態。熟悉徐志摩家庭悲劇的人,或許可以從中捕捉到一些關于這段羅曼史的影子。
但它始終也是模糊的,被一股不知道往哪個方向吹的勁風沖淡了,以至于欣賞者也同吟唱者一樣,最終被這一股強大的旋律感染得醺醺然,陶陶然了。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14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云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15
呵,母親 ,
你蒼白的指尖理著我的雙鬢,
我禁不住像兒時一樣
緊緊拉住你的衣襟 。
呵,母親 ,
為了留住你漸漸隱去的身影 ,
雖然晨曦已把夢剪成煙縷 ,
我還是久久不敢睜開眼睛 。
我依舊珍藏著那鮮紅的圍巾 ,
生怕浣洗會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溫馨 。
呵,母親,
歲月的流水不也同樣無情?
生怕記憶也一樣褪色呵, [1]
我怎敢輕易打開它的畫屏 ?
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
如今帶著荊冠,我不敢 ,
一聲也不敢呻吟 ,
呵,母親 ,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縱然呼喚能夠穿透黃土 ,
我怎敢驚動你的安眠 ?
我還不敢這樣陳列愛的祭品 ,
雖然我寫了許多支歌
給花、給海、給黎明 。
呵,母親 ,
我的甜柔深謐的懷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聲的枯井。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16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
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里須要鎮靜:
相信吧,
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17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18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19
我是忘憂河邊的一棵草
我的生命來自三百年前的一場雨
那時,我正躲在風的羽翼下流浪
天空飄來一朵白云
它跟著風的腳步不停地走
走了一天又一夜的路
落了一天又一夜的雨
我和雨滴一起
跌落在忘憂河邊的土地上
從此,我就生生世世
長在了忘憂河邊
我是忘憂河邊的一棵草
我用三百年的光陰
看忘憂河邊生命輪回,人來人去
忘憂河水有血紅的顏色
像夕陽的余暉跌落河面
看不見前路的人在血水里掙扎
已經涅槃的靈魂
正在蓮花池邊安然靜坐
那些在塵世中有著耀眼光環的人
不甘心就這樣褪去金色的皮囊
他們的身體在河水里越來越重
他們放不下今生的榮華
所以也無法抵達來世的彼岸
奈何橋上熙熙攘攘
喝了那碗孟婆湯的人
從此就不再回頭
我是忘憂河邊的一棵草
我任由生命在風風雨雨中飄搖
我不愿飛升涅槃,我不愿輪回再來
我只愿 依舊做你懷里的一朵花
三百年前 ,我盛開在你的心口
你愛我、寵我、任由我在你的世界里
肆意地綻放,肆意地張揚
如今,我變成茫茫天地里的一棵草
我只能站在忘憂河邊
期待愛我的人,轉世再來
我用三百年的光陰,凝固一個記憶
我不過奈何橋,不喝孟婆湯
就生生世世在這里站立
我著一生又一生青色的蓑衣
一年枯黃又一年青綠
只為不想錯過 行色匆匆的你
那一世,我們相約生生死死不離不棄
這一世,我雖為草木,也要有情有義地
在這里等你
我是忘憂河邊的一棵草
我在忘憂河邊看風來水去,緣滅緣起
宿命輪回,雨沐青煙
我還是看不破這世間情事
看不破這落雨殘荷,舊夢如昨
我只是忘憂河邊的一棵草
我用卑微的身軀 著一襲青色
在風中鐫刻 那一世的流年時光
任你相思似毒,任你山高水長
都躲不過奈何橋邊
那一碗 淡淡的孟婆湯
我是忘憂河邊的一棵草
我已在忘憂河邊站立了三百年
當你輪回再來,我依然還在
我在這里等你、化你、 引你、度你
我在這里愛你、護你、 疼你、送你
前世,我曾是你捧在懷里的一朵花
今生,我必是你歸途中目送你遠行的一棵草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20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023年播音與主持詩歌類自備稿件 篇21
初夏之水晃動著,如同槐樹的
影子在風中。我們共同晾曬的記憶
漸漸從黑色的膠片內部顯影
浸潤其中的草木香氣直抵舌尖。
清晨的窄巷,石磚上那些細小的
光斑是孩子們打碎的金魚糖
隨著太陽升起的速度游向不遠處
青苔的印痕。你曾親眼見過的
它們吐出的泡泡發出清脆的響聲
你疑心是偶然掉落的硬幣,拾起
卻是北方晚凋的淺色花瓣。我知道
此刻你正在熱帶的植被中間驅趕
蚊蟲嗡營的波形。在起伏的
山色和如水般流動的身體之間
時間將我們攝入它的取景框,
我們正攝入鹽和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