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節高二作文(通用3篇)
又是一年中秋節高二作文 篇1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F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月餅的制作從唐代以后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磥懋敃r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短茣ぬ谟洝酚涊d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又是一年中秋節高二作文 篇2
“咝——”聲音從我口中發出,我拉了拉衣袖,搓了搓手臂,吸了吸鼻子,伸手將窗關上,心想:冷死了,吹那么大的風。天氣預報說今天晚上可能會下雨,唉,今晚肯定沒月亮看了。
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全然沒看見媽媽正在忙碌著,直到媽媽拿著香燭在電視機旁找火機的時候,我才注意到餐桌上已經擺好了月餅和水果。
過了一會兒后,可以吃月餅了,我把月餅平均分成四分,遞了一塊給爸,他接過去,一口咬下去,在口中嚼著,眼睛還不停望著電腦,不斷敲打著鍵盤,他正在工作著。而媽媽吃了幾口,又好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拿起拖把,在濕漉漉的地板上拖起地來。而在餐桌上只有我一個人在桌子上吃水果味月餅。看著這情景,我不由想起了五歲的時候……
那時候,我們還沒有搬出城區,還在一個鄉村里住著。中秋節那天,我急忙幫爸媽搬著椅子,當一切都準備好時,我不停的問著媽媽是否可以吃月餅了。媽媽看著我這副饞樣,不由的笑著說:“可以了,可以了,小饞貓!蔽彝低档匦α诵,接過媽媽早已切好的伍仁月餅,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頓時,甜膩膩的味道在我口中散發開來,越嚼越香,真好吃。天空很晴朗,很適合觀賞月亮。我一邊吃著月餅賞月,一邊去講笑話,引得全家人都笑起來。爸爸爽朗的笑聲和媽媽含蓄的笑聲無不流露出一家人的溫馨,我是多么想永遠停留在這一刻!
“女兒,女兒……!笔煜さ穆曇粼谖叶呿懫穑瓉硎菋寢,“你怎么了?”他問,我親親的搖了搖頭,繼續吃著手中的月餅,卻沒有了原本我想要的味道。
“沙——”窗外嘈雜而冗長的雨聲傳進了我的耳里,正如我此刻沉重的心情:真的什么都變了,這個中秋不團圓……
又是一年中秋節高二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假期又來臨了。今年我們一家和往常一樣吃月餅,看電視。到了晚上,我們還去了公園賞月呢!
當我們走到公園那兒,只見游樂園里人山人海,有的在追逐,有的在玩皮球,還有一些小朋友在用熒光棒嬉戲。他們手里的熒光棒在漆黑的夜幕下時而變成一個穿著色彩鮮艷的小仙女,時而變成了男孩手里的激光劍,對著“敵人”胡亂揮舞。我有點擔心他們會弄傷小朋友呢!熒光棒照耀著這個小小的游樂場,照耀著人們歡樂的笑容,讓這里充滿了熱鬧的氣氛。
媽媽找了一個位置坐下來,而我則和弟弟每人拿著一支熒光棒,在人海之間你追我逐,高興地玩鬧著。在這個月圓之夜中,我體會到了和家人團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