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溫暖的中秋節心情隨筆(精選3篇)
喜迎溫暖的中秋節心情隨筆 篇1
今年的中秋團圓節,遠在他鄉的爸爸媽媽都會回來過節,得知這個消息后,我高興了好些天,這一個中秋節真是令人期待。
我數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著,原本晃眼即過的時間,現在變得越來越漫長起來,我數著,等著,終于在一天清晨,在一聲透過晨霧的雞鳴聲中,我興奮的睜開了眼,今天就是中秋了。
我起床,一番洗漱后就去了廚房,爺爺奶奶早就在廚房里裊起了炊煙,等到我進了廚房后,濃郁的食物芳香從鍋里傳了出來。
“起床啦,去馬路上瞧瞧,看你爸媽他們到了沒。”奶奶一看見我就迫不及待的讓我去路上觀望,我也帶著期許走去了村子里頭的馬路上。我站在一顆石頭上,張著脖子望向遠方,清晨的陽光不一會就灑滿了大地,暖陽籠罩著我的周身,但我心里越發的焦急了起來,我已經等了半個小時了,可是馬路上依舊沒有瞧見爸爸媽媽的身影,我無聊的蹲下身,陽光越來越灼熱了起來,正在我都想打道回府的時候,我突然瞧見了兩個熟悉的身影。
兩人大包小包的并排走著,我一瞥見他們,站起身就朝著他們狂奔了過去,“爸爸媽媽!”我興奮的喊著,雙手也不停的揮舞,在今天這個團圓節里,我一家子也要團圓里。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進了家,爺爺奶奶已經將飯菜弄好了,這一天的第一頓飯,就是我家的團圓飯,餐桌上,家里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中秋團圓,真好。
到了晚上的時候,天上的月亮也已經出來了,那一輪明月灑下的光輝將院子里的家人們籠罩,月圓,人圓,這一個中秋團圓節將永遠的記入我的回憶之中,成為我心頭最亮的一顆明珠。
喜迎溫暖的中秋節心情隨筆 篇2
今天是中秋節,淅淅瀝瀝的雨從早晨一直下到傍晚,都沒有停下的意思。我和弟弟站在大門口,一邊擦著臉上的雨水,一邊不住地向遠處張望。我們在等誰?當然是爺爺、奶奶了。爺爺、奶奶很忙,平時基本不回家,只有過節才回來一兩次。中秋節,合家團圓,爺爺奶奶一定回家的!所以我和弟弟老早就在門口等候了。
來了!來了!遠處有兩個熟悉的身影正向我們走來,一邊走還一邊向我們揮手——爺爺奶奶回來了!我和弟弟一下子像出了籠子的兔子一樣,撲向爺爺、奶奶。我們把爺爺、奶奶迎進家里后,圍著他們又跳又笑。我說:“爺爺陪我玩撲克牌!”“奶奶,我要吃雞腿!”弟弟高興地說。“奶奶我要喝魚湯!”我也爭著說道。奶奶笑瞇瞇地說:“好好好,你們想吃什么,奶奶都知道,都準備著呢!”便微笑著走進廚房……
到了晚上,大家坐在飯桌旁準備吃晚飯了,這時,奶奶把一碗香噴噴的魚湯端上了桌,我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勺,不禁感嘆道:“呀呀呀!都快把我的舌頭魚掉了!”奶奶聽了,爬滿皺紋的臉笑成了一朵花。接著,她又從廚房里端出一碗炸雞腿,剛上擺上桌,那香味就彌漫開來,引逗著我們的味蕾,我沉浸在這香氣中,一時竟忘了下手,只是湊著鼻子拼命地嗅著……這時,媽媽拉了我一下:“發什么愣啊,再不動手,雞腿可就沒啦!”我這才驚醒,下意識地看了弟弟一眼,哎呀,這個小饞貓,正拼命地把雞腿往自己碗里夾呢!情急之下,我也顧不得大家閨秀的矜持了,急忙夾了一個雞腿,張開大嘴咬了一口,啊!外皮香脆至極,里面的肉更是片片香嫩,令我的每一個味蕾為為之興奮、狂歡!正當我狼吞虎咽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奶奶才忙完這一桌子的佳肴,剛剛坐上桌子呢!這時,我不禁心潮澎湃,感動的淚水一下子溢滿眼眶——奶奶平時就非常辛苦,好不容易才回家一次,還不辭勞苦地為我們做這做那,這美味的食物不正代表著奶奶對我們濃濃的愛嗎?這可真是真愛無言,大愛無聲啊!于是我拿起倒滿飲料的酒懷,恭恭敬敬地對奶奶說:“奶奶,您苦了,我敬你一杯!”奶奶見了,高興地說道:“我的好孫女長大啦!”……
之后,我們又搬來桌子,擺上果品,歡天喜地地和爺爺、奶奶敬起了月光……
不知不覺,雨小了,天也涼了,家里依然回蕩著我們的歡聲笑語……,我覺得,這可真是一個充滿親情的中秋之夜。
喜迎溫暖的中秋節心情隨筆 篇3
小時候,我不曉得自己有多大,我還沒讀書,個頭永遠是那么矮,身子非常瘦,永遠吃不飽,永遠感到餓。記憶里吃的零食就是瓜子,花生,那香味在我鼻唇邊仍揮之不去。時令水果更好吃,熟透的水蜜桃,水旺的鴨梨,酸酸的葡萄,仍讓我牽掛不已。真羨慕那鬧天宮的孫悟空,在蟠桃園逍遙自在,每天吃仙桃。然而,在我心里吃的永遠是自家的雞腿。
我家只養雞,不養鴨,不養貓,不養狗。我伴著雞長大,與雞結緣。我娘喜愛養雞,我家的雞比嬸娘家的最先長大,最先下蛋,我家的雞最肥。在隆冬十二月,娘就準備孵一窩雞了。在夜里,姐姐們在納鞋底,忙著做布鞋,娘拿著煤油燈在照蛋。娘是做鞋的老手,二姐做的鞋看,出樣子,怕是離不開娘的指導。娘一邊回答我提出的什么是寡蛋(指孵不出仔的死胎蛋)等奇怪的問題,照完蛋,一邊督導著姐姐們做布鞋。轉眼間,我家的那窩小雞在老母雞的帶領下去外邊尋食去了。小雞在媽媽的安全領地內,如有外人干擾,母雞兇暴異常,她會與外敵拼命,管它是雄壯的公雞,還是同類的母雞,她咯咯地叫道,這是我的地盤,我的地盤我做主。雞媽媽發現有美食,一般是小米粒,小蟲子,用她的瓜扒幾下,用嘴啄幾下,就是不吃,直到孩子們過來,歡叫著吃了。
小時候,我常與雜交稻比高。這稻葉好長好高,竟然超過我的肩膀,到了我的眉毛。我比其他的伙伴文靜,不鬧不吵。我戴著姐姐織的灰色毛線帽,那兩個一寸寬的帽纓好長,差不多到地上。不知是自家的公雞還是鄰家的公雞,也來欺負人。我站定,那公雞個頭到我肩頭,睜圓黑亮的眼睛,向我啄來,一下啄到手臂上生疼。我怒了,用腳去踢它。它撲楞雙翅,先閃一旁,稍候片刻,又向我撲來,我拳打腳踢,不占便宜。公雞公雞真美麗,大紅雞冠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黃腳,要數威武我第一。我記住你了。
養雞有很多好處。那時候雖說每家每戶會養豬。但豬壯了了則送食品站換工分。一年中除了過年,端午節,中秋節,難得吃肉。養雞就很好。來客了,沒有肉,就殺雞,打雞蛋。每年早稻熟的時候,我們家鄉有食新的風俗。新煮的米飯,配上自家的雞肉,好吃得很。第一口米飯一定讓爺(爸爸)先吃一口,大家才開動。這時候,青椒剛好長到能摘了,青椒炒仔雞,真正的意味嘗新了。我在家最小,會得到很多優待,不做事或少做事,吃肉吃精肉,吃雞吃雞腿。爺吃雞胸肉,姐吃雞翅膀,娘吃什么少注意,也許是雞頭,也許是雞脖,也許是雞屁股。但吃雞腿也只吃不過三四年,我的侄兒我的外甥們陸續上桌,搶了我的雞腿了,我的天喲!
那時一生中的大事,就是自己的生日。我的生日永遠不會忘,但父母的生日我用心記了好久。難得慶祝自己的生日。生日前一個月我就念叨我要生了,生日前幾天,自己興奮得睡不著。終于盼來自己的生日那一天,這一天娘是興高采烈,哥哥們也對我很和善,不敢揍我。人人對我好,對我展笑臉。旁邊人笑道,某某人今天長尾巴了,要鋸尾巴。爺說著掃興的話,說生日這天要吃素,因為這天是娘的受難日。這天也沒大的優待,就吃一個炒雞蛋或荷包蛋,但我吃的是那么歡喜。
一年中令人頭疼的是總要發一兩次雞瘟,那真是一整籠一整籠的死。但發雞瘟前,我娘比任何人都先曉得。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家的雞關起來,關上半個月。娘不允許我們去死了雞的嬸娘家去玩,也不得吃他們家的飯菜。危險期過去后,我家的雞才放出來。這時候整個院子就一兩家還養有雞。我家的雞放出去,象映山紅似的旺人眼。某一年,嬸娘們家的雞都死了,沒有雞可殺來過年。我娘挑了自家的三只肥母雞,送給伯娘及兩個嬸娘各一只,我心里真是氣惱,雞養這么大,干什么要送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