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憶中的中秋節(jié)作文500字(通用4篇)
我記憶中的中秋節(jié)作文500字 篇1
往事如風(fēng),帶著滄桑的味道;往事如塵,記載著歲月的痕跡;往事如夢,一切遙不可及。
不管是在陌生的天涯,還是在孤獨的海角,中秋時節(jié),每當(dāng)午夜的鐘聲響起,在那記憶的深處,必有一股溫馨依就潮水般夢回。
雖然童年的多數(shù)記憶已模糊不清,可童年的歡笑的中秋卻像親密的影子,伴我終生。
中秋的夜晚,月亮最亮,最圓,最美。家人歡聚一桌。賢惠的媽媽,準備了一桌子的美味,有香噴噴的菜肴,有甜蜜可口的月餅,讓人垂涎三尺。到了分月餅的時候,爸媽都為我拿大個的月餅,不停地為我夾菜。一家人吃著、說著、笑著,活脫脫一首和諧之曲,流露著喜悅,飄逸著幸福。
清風(fēng)掀簾,好風(fēng)如水,月亮將它滿盈的清輝遍灑人間。兒時的我伏在爸媽的懷中,聽著嫦娥姐姐的故事,甜甜地入睡,便覺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孩子。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時光的流逝讓我一天天地長大。為了學(xué)業(yè),我無奈地走出家人的羽翼,踏上了艱難苦澀的求學(xué)路。已記不清有多少個中秋夜,我曾獨自以淚洗面,曾經(jīng)多少次發(fā)出“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感慨。蘇軾曾豪情地說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可我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他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樂觀曠達,而唯有舉首蒼穹,凝望明月,獨自傷感。
人為什么要長大?我不想長大,因為長大后就不能再像孩子般貪婪地享受家人無微不至的愛護了;因為長大了,就要獨自面對生活的悲歡離合了;因為長大了,兒時的中秋就一去不復(fù)返了,而空余可望而不可及的回憶……
我記憶中的中秋節(jié)作文500字 篇2
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tài)。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說。云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diào)。
我愿隨月在云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愿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fā)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fā)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fā)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中國臺灣的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么,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征中,更應(yīng)添上一筆關(guān)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lián)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lián)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仿佛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云霧環(huán)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這意境蕩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于自己的“心月”吧。
我記憶中的中秋節(jié)作文500字 篇3
明天就是中秋節(jié)了,下午百無聊賴地在自己的書屋里,不僅地心顫了一下,好久沒有想到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視乎施一是一個遙遠而又親近的感覺,想起是她的遙遠,親近是想起依然溫暖心田。想著想著回到了從前,回到了給我力量的中秋。
那年的中秋來比今年的晚一些,記得那個中秋是寒意逼人,一陣秋風(fēng)掃過,樹葉紛飛,特別浪漫。然而我沒有心情,也不懂得去感受這詩意的景色。那個時候的我,才有10歲,剛改革開放不久,物資還不是很充足,在農(nóng)村依然隨處可見的貧窮。
每逢佳節(jié),必是我所期盼,快樂的日子。在這天可吃到平時很難吃到的食品。因為佳節(jié)買佳節(jié)食品的錢是一戶人家半個月左右的零用錢,用來購買鹽、調(diào)料品等。平時,除了面條和饅頭,其他的就是奢望了。
我十歲那年之所以記憶猶新,不僅是因為有好吃的東西,還因為父親的突然出現(xiàn)。那時候的通信室沒有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所以也不知道父親什么回家。
看到父親既驚訝又高興,父親的出現(xiàn),一下子覺得世界是這樣的美好,在每個孩子的心理,父親都是英雄。但是也有一點生疏,有一點敬畏的心理,但還是特別開心,蹦蹦跳跳的跑向媽媽,大聲喊道“爸爸,回來了;爸爸,回來——”媽媽聞聲出來,慌忙走進幫爸爸提行李。
在皓月當(dāng)空的夜空下,吃著最美味的月餅,聽者父親講述“奔月的故事”,仿佛世界史那樣的靜謐,沒有喧鬧,沒有煩惱——
從此以后,爸爸為了家人能過上富裕的日子,整天奔波在外,再也沒有團圓的時間;想到這些,心酸不禁而來,眼淚止不住的流出。
團圓是多么具有“諷刺”的詞啊!
我記憶中的中秋節(jié)作文500字 篇4
我的家鄉(xiāng)在鄱陽湖邊的一個農(nóng)村,記憶中兒時的中秋是一個僅次于過年十分重要的日子。那時侯,農(nóng)村的大人們基本上是在家種田,中秋的時候不是農(nóng)忙,也有一部分人在附近的城里打工,主要是從事建筑工作,無論工作多忙多遠,中秋節(jié)是一定要回家團聚的。
當(dāng)然,和過年一樣,興還是我們我和我的小伙伴們。記憶中至少有三件事令我和我的小伙伴們對中秋節(jié)十分期待,一是有一頓肉吃,二是有月餅吃,但直至現(xiàn)在,記憶中最深的還是“壘寶塔、拜月亮公公”的這項傳統(tǒng)活動。中秋節(jié)那天,我們小孩就成群結(jié)隊地去各地找磚頭或石頭,各自在自己的家門前壘寶塔,晚上各自拿著月餅去拜月亮公公,只是那時候我們還不知道月亮上還嫦娥。這其中當(dāng)然有相當(dāng)多天真和可愛的記憶,例如有的小孩自己把月餅咬一口后告訴大人或小伙伴們說是給拜月亮公公的時候給月亮公公吃掉了…
到廣東工作后,感覺廣東當(dāng)?shù)厝藢χ星锕?jié)比我們老家還更隆重,至少廣式月餅在全國來講就比較有名,還有就是中秋來臨之際,工作和私人關(guān)系中的人都必須要見個面,吃個飯,喝喝酒等等,漸漸感覺至中秋節(jié)馬上要到了。
又至中秋,算算有近二十年沒有在老家過中秋節(jié)了,不知道現(xiàn)在家鄉(xiāng)的小孩和他們的小伙伴們是怎么過中秋,不知道他們還壘不壘寶塔,拜不拜月亮公公,月亮公公會不會咬掉他們手中的月餅…
突然有一種想回家鄉(xiāng)過中秋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