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我們一起做月餅(精選3篇)
中秋佳節我們一起做月餅 篇1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不,月餅就是我最喜愛的美食之一。
關于月餅還有這樣一段故事,話說元末統治者殘暴迂腐,朱元璋聽從劉伯溫的建議,將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加到餅子中。于是起義大軍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勢攻下了元都。獲勝后朱元璋把餅子當做糕點賞賜給文武群臣,便留下了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不僅有一段神奇傳說,而且以香,甜,酥聞名于世哩!月餅的外形大多都是金黃的圓形,象征著一家團團圓圓。掰開月餅,那股濃郁的香味便沁入你的心田,令你垂涎三尺。月餅的種類繁多,有高亮山楂味的,有五仁紅糖味的,還有牛奶綠茶味的………當你望著香味可口的月餅,真愁一口吞不下。月餅又酥又甜,油而不膩,入口即化,口齒留香。
中秋前一天,我去當奶奶的小工,學習制作中秋月餅。先把手窩成半圓,把餅子放入手中揉圓形,再用面板把面壓扁,放在手中搟成碗形,放進餡料,手不停轉動,然后放到專用的模具中,放入烤箱烤40分鐘,月餅便出爐了。
看著中秋晚會,望著中秋之月,品著中秋月餅,我不禁想到張九齡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迷人景象,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思鄉之情,想到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
是呀,小小的月餅中,不僅包著的是餡料,還包著的是家庭的團圓,包著的是親人的祝福,包著的是海外僑胞對故鄉的思念!
中秋佳節我們一起做月餅 篇2
農歷8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中秋節有月餅吃,又可以賞月。大家知道中秋節吃月餅是什么意思嗎?他的意思是月兒圓,月餅圓,當然是家人也要團圓了!
我很喜歡吃月餅,因為月餅的形狀和口味。不過,形狀是一樣的。它那蓮花的形狀特別好看,漂亮極了。
更讓我高興的是今年的中秋節與往年大不相同。往年的中秋節都是和爺爺、奶奶過的,今年媽媽回來了。早上,我們全家都起得很早,吃過早飯。我們全家總動員各自分工;我們姐妹倆寫作業;叔叔、嬸嬸干活;爺爺去玩;媽媽、奶奶做飯。我們的忙了一上午,我走出來,問媽媽:“飯好了沒有,我們倆餓了。”“快好了。”我和妹妹只好可憐巴巴的等。當開飯的時候,我倆一看,呀,都是我和妹妹喜歡吃的菜。我倆狼吞虎咽。全家人看了我們的吃相,樂開了花兒。我們就這樣樂樂呵呵的吃了一頓“團圓飯”。
我的中秋節就是這樣過的,你的呢?也說出來讓大家樂呵樂呵吧!
中秋佳節我們一起做月餅 篇3
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這是一個合家團圓的節日。
今年的中秋節對我來說與以往不同,只能在電話里祝我們節日快樂。而今年,爸爸媽媽不在是電話里的“爸爸媽媽”了,他們真真切切地陪在了我的身邊,我的心里可高興了。今天,媽媽做了一大桌子豐盛的菜肴,有紅燒帶魚,糖醋排骨,板栗燒雞,還有我最喜歡吃的可樂雞翅......真豐富啊!媽媽還買了一個大月餅,金黃的月餅上灑滿了黑黑的芝麻,散發出誘人的香味,饞的我直流口水。因為我天生對又香又甜的食物沒有免疫力。
晚飯過后,我們一家人坐在陽臺上,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一輪明月正冉冉升起,那銀色的月光像流水一樣瀉下來,大地一片銀白色。月亮倒映在池水里,像一個玉盤。一群小魚好奇地向玉盤游去,水面一陣晃動,“玉盤”碎了。
這時,我想起小時候學過的一首古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
今年中秋節我過的開心極了!今年的月亮也變得格外亮,格外美,格外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