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中秋節見聞的1000字作文(精選3篇)
關于描寫中秋節見聞的1000字作文 篇1
9月22日,是中秋節。是一個令人感到歡慶、高興的中秋節,是一個美好的中秋節,更是一個古老并且歷來受人喜歡的中秋節!
中秋的意義,并不是在于吃喝玩樂,而是為了使家人團聚,是一種親情的關懷的溫暖,其實,中秋節也有一些美麗動人的傳說,比如“吳剛伐桂”、“嫦娥奔月”“朱元璋起義”等等。這些故事也引起人們對中秋節的喜愛。
這一天,天上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們仍饒有情趣地在家靜靜地吃月餅,看著晚會,享受著幸福,今年的中秋,雖然沒有,那圓圓的月亮,但是,仍舊有那不變的習俗,和不變的親情。
中秋,象征著團圓,象征著團聚,今年的中秋,雖然沒有那月亮的全貌,但也影響不了我們家人團聚快樂的心情。
每年的中秋節,月亮都要出來“展示”自己的全貌,可今年很是可惜,由于天氣原因,月亮躲起來了,不敢出來了。但人們那歡慶中秋的心情仍沒有改變,仍呈現在我的眼中。
中秋節還有不少的習俗,舞獅,玩花燈,拜月,吃月餅,中秋宴俗等等,這些都是有著深刻意義的習俗,比如說,那中秋節的歷史就來源于“嫦娥奔月”這個故事:相傳有一天,天上突然出現了十個太陽,讓老百姓們不得安寧,有一個叫后羿的人射下了九個,讓最后一個為百姓造福。于是后羿就成了名人,許多人拜他為師,有一次,王母娘娘給他了一顆仙丹,說吃下去能長生不老,后羿不想那么快離開他的妻子嫦娥,就放在家中,徒弟蓬蒙在一次后羿帶徒弟出門后,便想偷仙丹,哪知嫦娥不肯,她吞了仙丹,之后向月亮飛去,人們為了紀念她,就把這天,八月十五,稱作是中秋節。于是便有了這個團聚的節日。
中秋節,還是那么的美好!
關于描寫中秋節見聞的1000字作文 篇2
又一個中秋,又一個團圓日,嫦娥后羿又一次相遇……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形容月亮的詩句總是那么地美,我常常被詩句里的月所打動。今日便是中秋,我期待著晚上那美麗的圓月……可事情總令人意想不到。
“八月十五云遮月”民間諺語今年又應驗了。中秋節那天,整日都是陰森森的,晚上也是一樣。我把頭伸出窗戶,抬著頭往天上看,不見像詩句里所描述的那圓月天上掛,星星不停眨。只有風呼呼地吹,刮到臉上錐心的痛……我不禁打了一個哆嗦,連忙將頭縮回來,心里起了一絲寒意……
回想起以前媽媽跟我講的故事——《嫦娥奔月》,我傻傻地想著:今天這么冷的天嫦娥與后羿能見面嗎?為他們搭橋的喜鵲可以準時的來么……媽媽看著我這副模樣,笑道:“什么時候開始學沉思了?”我沒有理會,反問道:“月亮什么時候出來啊?”媽媽愣了一下:“估計不會出來了吧?”我聽后很是沮喪,自言自語著:“唉,好一個月圓之日啊……”媽媽沒作聲,遞給我一小塊月餅:“沒有月賞,我們就把它吃了吧!”我心里有了一點安慰,便一口把它吃了下去。我品嘗著好吃的月餅,嘴里滿是濃濃的香味……
盡管天空也還是會有烏云籠罩,月亮也不可能再出現在夜空中,可自己還是不斷地祈禱,固執的認為老天會被自己所感動,然后將那烏云趕走,讓那輪明亮的圓月重現在漆黑的夜空。但終究自己所期待的圓月沒有出現在自己的視野中。
吃完了月餅,我早早地躺到了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怨完烏云怨月亮。我那十二分的熱情瞬間消失,心跌至冰點。想了好長一陣子,想到頭都痛了,還是郁悶之極。于是開始強迫自己入眠,似乎毫無效果。我又開始胡思亂想:想著其他人是不是和我一樣,因為沒有看到圓月而睡不著覺呢?或許他們根本沒有與家人團聚,正在思念著自己的親人;還可能一家人坐在一起,互相說著祝福的話語,正舉杯共飲;或者安靜地吃著月餅,想象著心中的那美麗的圓月……
關于描寫中秋節見聞的1000字作文 篇3
小時候我總覺得月亮很神奇,它總是能在一個月里,從彎彎的月牙變成一只晶瑩剔透的“大圓盤”。
爸爸說一年中月亮最圓時是陰歷的八月十五這天,人們在這天有一個習俗:賞月、吃月餅。還記得那一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都坐在陽臺上賞月。看著這一輪明月,我問出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中秋節是怎么來的?爸爸就跟我娓娓道來:
相傳遠古時,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后羿見這樣人們無法生存,就登上昆侖山,射下了九個太陽。它對最后一個太陽說:“你必須每天按時升起、落下,為民造福。”
后羿為百姓除了害,很多人拜他為師。有個叫逢蒙的人既奸詐又貪婪,他也拜在后羿的門下。
后羿的妻子嫦娥非常美麗、善良,鄉親們都很喜歡她。有一天昆侖山上的西王母送給后羿一丸仙藥,吃了可以長生不老、升天成仙。可后羿不想離開妻子和鄉親,所以要嫦娥把藥丸藏進百寶匣。
可這件事被逢蒙知道了,他趁后羿出去打獵時,闖進他家威逼嫦娥交出仙藥。嫦娥自知敵不過逢蒙,可也不能讓這種壞人長生不老啊!于是,她急中生智,拿出藥丸吞了下去。她頓時感到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輕,飄出了窗外,向天空中那一輪皓月飄去。
當后羿回來聽說了這件事后,傷心不已,忙出去追趕月亮。可他往前跑三步,月亮就往后退三步,怎么也趕不上。這一天就是八月十五。
后來,每年的八月十五,鄉親們就會擺上嫦娥最喜歡吃的食物,遙遙地為她祝福。從此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們企盼團圓的中秋節。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原來是這么回事啊!后來,媽媽提議說:“我們說說關于月亮的詩句,互相解釋,好不好?”我和爸爸都贊成。媽媽先出題,大概是想把我和爸爸考倒,給我們來了個下馬威:“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這首詩是什么意思?”我想了想說:“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盤。又疑心是瑤臺里的鏡子,飛掛在青云里。”爸爸不服氣,說:“對是對了,那我再出一題。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這可難不倒我,我回答:“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相互融合,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是鏡子沒有被磨過。”呵呵!我又答對了!就這樣進行了快一個小時,媽媽拿來了一個大月餅,切成三塊,我們一人一塊,吃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