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通用3篇)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1
在眾多的節日里,要問哪個節日最讓我難忘,就要數中秋節了。
中秋節,是萬家團圓的日子。在這一天,遠方的人們,都要回家看望長輩,和家人一起聊天賞月,品嘗月餅。
記得去年的中秋節,天剛一黑,我就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月餅,和家人一起坐在陽臺上。不一會兒,圓圓的月亮就升上來了。風很輕,云很淡,月亮很美。月光灑落在我的臉上,好像媽媽的手在輕輕地,溫柔地撫摸著我。看著那美麗的月亮,皎潔的月光,我突然想到了學過的一首關于月亮的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于是,我突發奇想,對家人說:“我們一起來說關于月亮的古詩吧!看誰說得最多!”家人們都同意了。媽媽先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也不甘示弱。姥姥接著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姥姥比咱們說得都難,姥姥是冠軍。”媽媽溫柔地說。我很疑惑:姥姥不可能知道這首詩吧!原來,她手里正拿著一本《唐詩三百首》呢!我們都開心地笑了。接著,我們又開始比賽……
我終于盼到吃月餅的時候了。我把月餅切成一塊一塊的。有豆沙餡的,有伍仁餡的,有蛋黃餡的……全家人圍在桌子旁,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美味的月餅。
中秋節的月亮真圓,月餅真甜,中秋節真讓我難忘!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2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到有人問,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辛棄疾
是夜,月色清涼如水,獨坐窗前,深藍色的天空被窗欞劃成幾塊,顆顆繁星散落在那皎潔的上弦月周圍,很美,美得讓人無法呼吸。在月的周圍,絲絲縷縷的云輕輕地飄著,好似嫦娥飄逸的秀發,舞動的絲帶。
月,你可知千百年來,文人墨客衷情于你,千絲萬縷的情思寄托于你,思念存想沉醉于你,你不禁勾起人們無限的遐思……古往今來,你一直是無數文人墨客常吟不衰的精品,是天涯游子肝腸寸斷的寄托,是歸心似箭人的思念和情感的知音。
孤寂時有“舉杯邀明月”,憂郁時有“舉臂呼明月”,思念時有“舉頭望明月”。不知不覺中,月盛載了太多的盛譽,含蓄,柔美,飄灑自如。李白呼月作“白玉盤”,蘇軾比月為“嬋娟”,月光似乎凝滯了人們心中所有的情絲。
的確,自古以來,花前月下吟月者甚多:李煜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吟出了沒落皇帝內心的孤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道出了對手足親情的摯愛;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抒發了游子對回鄉的渴望;朱淑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則寄托了對天下眷侶的深情祝福……無數詩句在我心中涌起。
我凝望著月亮,此時,她是那樣的凄美,高傲地俯視著人間的悲歡離合。
月光,依舊如水,地面披了一層銀紗,窗欞鍍了一層白金,神奇與美妙并存于腦間。透過深邃的夜空,好似看到廣寒宮的冷氣奪人,好似看到嫦娥的冰清玉潔,好似看到月桂樹的傷痕累累,又好似看到蘇東坡的深情凝望,好似看到周幽王在清幽的月光下,用淚拍擊出最憂傷的旋律,最絕望的挽歌……
無論是深情纏綿的訴說,還是精靈古怪的問題,你都值得我細細口味,慢慢思索。
如水的深夜,獨倚窗欞,在清涼如水的月光中,閉合雙眸,靜靜的遐想……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3
今天是中秋節,我國的傳統節日,僅次于春節。
今天皓月當空,圓圓的月亮像大圓盤。我站在河邊望著月亮想到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原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明亮的月亮像一小只雪球,鑲嵌在墨黑墨黑的夜空上,顯得格外皎潔。靜靜的看,這一片寧靜隨著銀霧船的月光灑在河水中,無波無浪,像一把擦得透明的利劍,映出又一個月,我看著天上,看著河面,簡直分不清哪個是真正的月亮了。我們站在河邊,四周黑洞洞的,但我們并不覺得黑,因為又月亮燈在為我們照明呢,隱隱約約,我們看到對岸的景色,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月亮啊!天上突然不知從哪兒變出來的孔明燈,起碼有上百個,都在天上飄著,遨游著,紙籠里的忽忽悠悠地燃燒著,漫天的紅紅火火,如同跳動的、活潑的星星,跟月亮一起,照亮江面,不只有“一盞大白燈”了,而是千萬的“閃著紅光的小燈”
今天的中秋節我過得真快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