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隨感高中抒情文(通用5篇)
中秋節隨感高中抒情文 篇1
古人說:“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這句詩是寫中秋節的,正巧今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
傍晚六點左右,月亮緩緩地升起來了,它表面像有一層薄薄的霧,像是嫦娥衣服上的一塊白料。淡藍色的天空像一塊藍布,上面映襯朵朵棉花,還有一顆潔白的珠子。
七點左右,天空呈墨黑色。那輪明月已經變成淡黃色的了,并發出耀眼的光芒,一瀉千里,像老天身上的一顆明珠。把大地照得亮極了。透過月亮仿佛看見,嫦娥在跳舞,吳剛在砍樹,玉兔在搗藥,桂樹在落葉。
這時我正和媽媽爸爸坐在窗前看著圓月,吃著月餅。抬頭仰望,皓月當空,側耳傾聽:樹在沙沙作響,放眼望去,看見人們趁著月色在小路上悠閑地散步,歡聲笑語傳遍四方。我再次抬頭端詳月亮時,不禁想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那些出門在外的游子們此時多想念他的家人。我多么希望他們能回家過節呀!
這個中秋節,我過得快樂極了。不但吃到了美味的月餅,還看見了八年來最圓的、最亮的月亮!
中秋節隨感高中抒情文 篇2
月讓人怦然心動;月讓人詩性大發;月讓人悠然思鄉;月是人思念的寄托。晚上,當一輪明月從天空中緩緩升起的時候,或許我那遠在他鄉的朋友也可以看到吧!也許,他遠在天邊,卻近在咫尺……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每到中秋節,有關月亮的詩句總會涌上人們的心頭。晚上,當人們對著月亮品嘗月餅的香甜時,更是飽含著親人團圓的深切期望。
啊,月亮出來了,我抬頭仰望天空,今晚的月亮玉一樣白,圓圓的月亮映入眼簾,皎潔而又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灑在我心里。
走進客廳,全家人邊看電視邊吃月餅,其樂融融,媽媽正在磕著瓜子,爸爸翹著二郎腿看電視,爺爺奶奶正在細細品嘗著月餅。我也管不住自己的饞嘴,隨手拿起一個月餅就往嘴里塞,真好吃,是火腿味的,哇!桌上還有豆沙味的、蓮蓉的、蛋黃味的……我忍不住贊嘆,太美味了,全家人都看著我,笑了。
中秋節的月亮真美麗!中秋節的月餅真美味!中秋節的夜晚真快樂!今天,我度過了一個非常快樂的中秋,希望每年的中秋節都能過的這樣快樂!
中秋節隨感高中抒情文 篇3
今天是八月十五,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中秋節。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爺爺家,爺爺奶奶很熱情地歡迎了我們。叔叔和姑姑兩家人也一起來了,大家在一起共度佳節。為迎接大家,爺爺奶奶做了很豐盛的飯菜。大家一邊說說笑笑,一邊品嘗著豐盛的團圓飯,大人們少不了喝酒,我們小孩便已飲料代替酒,互相祝福,濃濃的親情在飯桌上互相傳遞,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
吃月餅也是中秋節的一大習俗。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發動農民起義時,用月餅作為秘密傳遞通知的手段,約定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起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來人們以中秋節吃月餅來紀念起義軍的勝利。現在,月餅已演變成合家團聚的象征。
于是,吃過晚飯后,我們每人手里拿一塊月餅,到樓下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月到中秋分外明”是的,今晚的月亮特別明亮。一輪金黃的圓月像一個銀色的玉盤高高地掛在天空中,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照亮了整個院子。天空中云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中秋節隨感高中抒情文 篇4
我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如:端午,中秋等,都是古代人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這不,不知不覺到了農歷八月十五中秋,我們一家人決定晚上去頂樓賞月。
晚上,涼風習習,大伙抑制不住內心的歡悅,早早地將桌椅美食搬到了頂樓。興致勃勃地等待明月閃亮登場。
過來一會兒,月亮仿佛知道我們的心思一樣,悄悄地爬上樹梢,升上天空。“月亮出現了,月亮出現了。”我興奮的蹦了起來。月亮緩緩地走向屬于自己的舞臺,它脫掉了黃金外套,披上了潔白的銀紗,像一位亭亭玉立,楚楚動人的窈窕淑女一般光彩照人。它那么圓,那么亮,猶如一個發光的大銀盤似的,高懸在寧靜的天空上。皎白的月光那么柔和,照在身上,讓人感到無比舒適。那束月光像銀絲編織起來的網,罩住了我們,帶領我們飛向另一個美好的境界……
我被眼前的美麗景色深深的陶醉了,不由地脫口而出:“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果然名不虛傳啊!”爸爸聽了接著說“那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知道,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將李靖打敗北方突厥,八月十五這天班師凱旋。來到長安的吐魯番使者獻上一個大圓餅表示祝賀,李世民大喜,將圓餅分給文武百官,以示慶祝,因此中秋節流傳下來了。”我振振有詞地說。“好,你能說出三句有關月的詩句嗎?”“能,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好。”爸爸道。于是大伙一起舉杯相互干杯……
明月啊,你那么圓,那么亮,都幾千年了,你依然如此,昔日,詩仙李太白舉杯邀明月,文豪蘇子瞻把酒問青天……今日,我也與你干杯,但愿你為更多的人帶去團圓的歡樂。
中秋節隨感高中抒情文 篇5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在江西一帶有個習俗:搭瓦子燈。
今天,是中秋節,所以劉家村舉辦了瓦子燈。媽媽爸爸很早就帶我去了外婆家,就是為了看瓦子燈。到了外婆家,我一直興奮不已,還時不時的問爸爸媽媽幾點了?什么時候看瓦子燈?瓦子燈是什么樣的?終于到了晚上,我急急忙忙的吃完晚飯,就出發了。我和爸爸媽媽邁著大步來到搭瓦子燈的地方。我松開拉媽媽衣服的手,跑了起來,就像掙脫絳的野馬瘋狂的奔跑。我跑到離瓦子燈不遠的地方去,‘‘哇!’’我不由失聲一驚。在我面前已經是擠的人山人海,密密麻麻的人群吧瓦子燈包圍的水泄不通。正當我眺望瓦子燈是耳邊響起了陣陣煙花爆炸的聲音,開始是5分鐘放一次,不一會兒十幾只煙花桶一起向天空鳴叫,各種各樣的煙花給天空添加了已經絢麗多彩的衣裳。那場面怎能不叫人駐足欣賞呢?
瓦子燈點燃了,氣氛進入了高潮。一串串絢麗的火花騰空而起,將天空映照得如同白晝。一勺柴油潑向已是熊熊大火的瓦子燈,一瞬間10余米高的火直沖蒼穹,我試圖“加”把火,但熱浪逼人,我無法靠近。人群驚呼著后退,歡笑與驚嘆聲此起彼伏,場面聲勢浩大,震撼人心。經過近2個小時干柴烈火的煅燒,龐大的瓦子燈被燒得通體透紅,整個瓦子燈流光溢彩,好似一座金光燦爛的寶塔,與皎潔的月光交相輝映。面對如此恢宏壯觀的美景,我由衷地贊嘆不已。
瓦子燈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點燃,全村每個人都會往瓦子燈里加一把柴火,謂之“添柴(財)”。然后又往熊熊大火上潑油,剎那間火直沖云霄,高達數丈,謂之“旺柴(財)”。有人砍來青竹塞進瓦子燈,竹節里的空氣遇熱氣膨脹炸響。
整個燒瓦子燈的活動持續約4個小時,直到將瓦子燈上的瓦礫全部燒得紅透為止。瓦子燈燒紅之后漂亮異常,整個瓦子燈晶瑩剔透。欣賞了全村人集體燒制的“陶瓷”之后,再由村里的長輩持長竿將瓦子燈推倒,熄滅火種,全村人歡呼雀躍,謂之“碎碎(歲歲)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