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隨想美文故事(精選5篇)
中秋佳節隨想美文故事 篇1
中秋隨感
秋高氣爽,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假節,我感想挺多的,中秋佳節是表達了人們的一種良好的祝愿。
首先,我就會感想起從古詩中學到的‘每逢佳節備思親’,這就證明了中秋佳節是一個一家團圓的節日,每家每戶都會坐在一張大圓桌上吃團圓飯,到了晚上還回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亮。
我們中國人一向重視團圓,就是憑借中秋佳節的力量,正因一向以來由于工作或其他種種原因和自己的親人異地分居,透過中秋節互相思念,有了中秋這個節日,大家才不會感到寂寞和孤單。
之后,我來感想一下吃月餅的好處,吃月餅是古代勞動人民流傳下來傳統的習慣。中秋吃月餅最早能夠上周代,源自我們中華民族拜月的一種儀式,能夠說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種表現。
最后,我來感想一下中秋賞月的好處,賞月是正因月亮總是纏著離愁別緒,總是寄托著望月人的思念。雖然,今年的中秋佳節浙江大部分地地區受到了臺風‘森拉克’的影響,只能看見一輪朦朧的月亮,但是,我一點也沒有不開心,正因月亮在我的心里永遠都是那么美麗,那么皎潔。
中秋佳節隨想美文故事 篇2
中秋節,團圓佳節。然而,“團圓”二字,卻多么沉重!不知道那位背著妻子尸體跨上摩托車的男子怎么樣了,不知道在廢墟中渴望著可樂的堅強男孩怎么樣了,不知道守在北川中學廢墟之外不愿離去的那些父母們怎么樣了……不知道那么多失去了親人、朋友與家庭的人們怎么樣了。每逢佳節倍思親,但今年的團圓佳節,卻只能遙祭于山川。
然而,正如“芭蕾女孩”李月永遠不會停住的舞步一樣,廢墟之上,生活也依然毫無停駐,不斷向前。溫總理“多難興邦”的筆跡仍在,北川中學的黑板上,已經有了新的算式。9月1號,全國的媒體,幾乎都刊出了大幅頭條: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所有學校全部按時復學復課。九洲體育館內,臨時安置點的歡笑和哭泣似乎還沒散去,而滿目瘡痍的大地上,已經迸發新的生機。9月10日,都江堰啟動“家園重建”設計大賽,地震災區永久性住房的修建提上議事日程,新的家,將更好。即使大地仍然不時震動,這個中秋,依然將伴有朗朗書聲、裊裊炊煙。
因為感同身受,我們都是汶川人;今日中秋,我們還是汶川人!端拇ㄣ氪ù蟮卣馂暮笊鐣ぷ骱托睦碓竟沧R》近日在上海發布,心理專家注意到中秋節期間災區群眾可能出
現心理震蕩,及時進行疏導。四川廣安,萬人爭當復課點學生愛心家長;遼寧遼陽,街道居民自發往災區寄送月餅……煤電油運、鋼材水泥等各種物資,源源不斷運往災區。
中秋節,團圓佳節。團圓二字,別樣深情。這個中秋,滿月照在復蘇中的汶川大地,也將照在盛會后的北京城。8月8日,奧運開幕夜,2米26的姚明牽手1米18的汶川小英雄林浩共同入場,抗震救災精神與奧林匹克精神完美契合。這個中秋,也當如此。
“我們更加珍惜北京奧運會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并努力使之發揚光大!敝袊鴩胰缡钦f。正如人民日報的評論員文章所說,北京奧運會,讓中華民族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顯示了一個時間坐標,告訴我們如何在新起點繼續民族復興的征程;顯示了一個空間坐標,告訴我們如何在新起點進一步擴大開放;也顯示了一個精神坐標,告訴我們如何在新起點,進一步涵養開放包容的社會意識和理性成熟的國民心態。
這三個坐標點,讓今年中秋,意味更是深長。穿越災難,迎接光榮。我們站在了一個非比尋常的時間點上,珍視和把握奧運帶來的機遇,期待民族的偉大復興。今年,還有一群讓人敬佩的朋友,在中國與我們共度佳節!巴粋世界,同一個夢想”,因為夢想,他們登上殘奧會的賽場,挑戰身體的限制,展現精神的魅力。中秋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殘疾人運動員們,將和我們一起,享受明月,享受成功,享受情感,享受生活帶來的種種——不管是悲傷還是喜悅。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手語主持人、本屆殘奧會圣火的采集人姜馨田說:“生命有圓,也有缺。我們不是不幸,只是不便!睔埣踩诉\動員們用賽場上的表現,為這話寫下更精彩的注腳:身體縱然殘缺,精神卻如中秋滿月,呈現最完美的圓。今年中秋,讓我們感謝他們帶來的運動之美、精神之美,感謝他們在拼搏的賽場上,讓我們感受到別樣的圓滿。
美國民俗學家阿蘭鄧迪斯曾這樣分析節日的意義:日常生活中,時間線性流逝,而節日就像這條直線上的刻度,有了度量,才有意義。這個中秋,穿越光榮與苦難,刻下永恒的記憶,收獲圓滿更深刻的內涵。
中秋佳節隨想美文故事 篇3
中秋月俗話說,中秋的月亮圓又圓。今天是中秋節,又可以欣賞到這圓圓的月亮了。晚上6點50分,我們全家圍在一起津津有味的吃著團圓飯。我吃完飯了,便走到窗前的飲水機前準備倒水喝。咦?那是什么東西?只見一個粉紅色的圓圓東西掛在東邊,我想搞清楚那個"粉紅圓盤"到底是啥,就一直注視著它。過了幾分鐘,那個"圓盤"越升越高,慢慢地從淡淡的粉紅色變成了金燦燦的金黃色。啊!原來那就是中秋月啊。遠遠望去,它是那么的圓,那么的亮。
我們把桌子椅子抬入院內,一邊賞月,一邊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在月光的照射下,樹葉被照得一清二楚。為什么今天的月亮會那么大?聽說,中秋節這一天,月亮是離地球最近的,怪不得那么大,那么亮。爸爸說,在中秋節這天,許多出門在外的人都會回家團圓,如果有些人回不了家,他們就會看著這輪明月,思念家鄉的親人,而家鄉的親人也會對著這輪明月想著在外的游子。
聽了爸爸的話,我深思起來: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像今晚的月亮----團團圓圓。
中秋節今天是中秋節,媽媽一大早就去菜市場買了許多好菜,準備大顯身手。
到了晚上,小姑、表弟,姑爺到我家吃飯,媽媽就在廚房直忙活,小姑也在幫忙燒菜,作文大全《中秋節作文》。菜香味引得我和表弟兩個小饞貓都快等不及了。不一會就出了一桌“滿漢全席”:燉豬蹄,紅燒雞肉,燉魚,黃瓜炒火腿腸……我和表弟都吃的津津有味。晚飯吃好了,大人們在一起聊天,我和表弟一抹嘴,就到房外放煙花玩了。這時,月亮露出了臉龐,大人們也到樓下來了。姑爺搬了一張桌子到大樹下,姑姑和爺爺搬來了凳子,媽媽也提著月餅來了!霸嘛!”我和表弟異口同聲地叫道,眼里發出亮光,真是興奮不已。“吃月餅,吃月餅,吃月餅”我和表弟起著哄,哪里顧得上風度,一坐下就拿起月餅狼吞虎咽,好像剛才那頓飯是白吃的一樣,一點都不覺得漲。爺爺講起了嫦娥的故事,還有他小時候是怎么過中秋的,雖然已經不知道聽爺爺講了多少遍了,但爺爺講的津津有味,我和表弟也開始聽得津津有味了。“十五的月亮真是圓啊,不知道上面是不是真住著嫦娥呢?……”聽完爺爺的故事,我聯想著。
中秋佳節隨想美文故事 篇4
最早是起源于古代人們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第二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習俗。
早在幾千年前,我國人民就有了“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就是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中秋佳節隨想美文故事 篇5
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家很熱鬧。外婆、姨媽和哥哥來和我們一起賞月、吃月餅和博餅。
在廈門每逢中秋佳節大街小巷、各大商場便會傳出博餅時骰子撞碰瓷碗的悅耳叮當聲。今年我們和往年一樣參加海投隆重的業主博餅活動。博餅桌前歡聲笑語,業主們躍躍欲試。我的運氣還不錯,第一次博了個一秀,第二次博了個三紅,外婆博了個一秀。哥哥的運氣也不錯博兩次都是二舉。爸爸博了個一秀。博餅的場面很熱鬧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氣氛。
晚上,月亮出來了,像個大圓盤似的。皎潔的月光照亮整個天空。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地邊聊邊津津有味地吃月餅,有水果味、蓮蓉的、蛋黃的……我最喜歡的還是水果味的,香香甜甜的,味道好極了!
這真是一個難忘而又快樂的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