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那天的話題作文_中秋節感人的優秀作文(通用5篇)
中秋節的那天的話題作文_中秋節感人的優秀作文 篇1
糖餅,形似月餅,里面包著糖,外面沾著芝麻,香、甜、脆、軟,回味悠遠,是我家鄉的中秋月餅。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中秋節的晚上,一家老少,男男女女,三十多口人,圍坐在明媚的月亮下面,一邊吃著圓圓的糖餅,一邊拉家常。當時,我只有幾歲,或許十幾歲吧,也記不大清楚了。總之,我和兄弟姊妹們在一旁打鬧嬉戲,偶爾到大扁子里去拿上一個芝麻糖餅。
烙糖餅,是奶奶的拿手好戲。因為勞動力白天都得下地干活,掙工分,烙糖餅的重任自然地落到了奶奶的肩上。奶奶六十多歲,或者七十多歲吧,雖然看上去像個老奶奶,但是走路的動作極快,種了很大一片菜地,還喂養了兩頭豬、一條老黃牛,院子里到處是雞。奶奶獨立生活,不要她六個孩子中的任何一個去負擔她。
中秋節這天,剛吃了午飯,奶奶就拿起大黃盆,開始和面。這個大黃盆,是窯里燒出來的,很沉,記得盛滿一盆水,我是端不動的。奶奶就是用這個大黃盆和面,揣呀揣,翻來覆去地揣,似乎要把面里的筋也要給揣出來似的。不知道過了多久,只見奶奶用手迅疾地拍上幾下,蓋上紗布,面算是和好了。
和好了面,奶奶并不休息,進里間抱出三包糖來。這三包糖,都是用紙包的,一頭大、一頭小,上面還貼著一塊兒紅紙,長條的,外面用線繩捆扎。這都是她的孩子們孝敬的。奶奶一生共生育了六個孩子,什么糖呀、果呀,常年不缺,經常分發給孫子輩們吃,我當然地也在分享者之列。
奶奶先解開一包,連同包糖的紙一道攤在桌上,再把另外兩包打開倒上去,用搟面杖輕輕地搟。現在的紅糖大多是砂糖,那時不是的,而是面糖。那時的紅糖容易結疙瘩。奶奶一直要把這些紅糖都搟細,如面粉那么細。
第三個環節,就是炒芝麻。奶奶早在幾天以前就開始準備芝麻了。她用簸箕簸,用手撿,雖然老眼昏花,但是奶奶有的是時間,不厭其煩地簸揚、撿拾,直到把所有的灰燼、石子兒、黑黃的空癟全部剔除,然后,還要放在清水中淘洗,再放在陽光下涼干。那么,涼曬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干呢?奶奶說:“用牙咬,有點兒脆生,又有點兒肉精。”這種感覺我從來都沒找到過,只有奶奶能把握到。
芝麻用多少?“跟糖一樣多。”但是要是把芝麻直接拌到紅塘里,那就錯了。芝麻先得上鍋炒。那時的農村沒有爐子,沒有炭,燃料是柴草,而炒芝麻只能燒稻草。奶奶說:“稻草火性弱,能燒出滿火,鍋熱得勻,炒出來的芝麻全都黃亮亮的,煳不了。”我的兩個年齡最小的姐姐,蹲在鍋門口添草燒火,奶奶則是站在鍋前,用鏟子不停的翻炒。芝麻的香味兒從廚房里飄到院里,飄到大樹下,飄向廣大的空間里,即使我正在玩耍、奔跑,也會不自禁地停下腳步,深深地呼吸幾口,心想:“奶奶的芝麻真香啊!”
炒好的芝麻,盛到簸箕里,漫漫地搖晃,讓它冷涼,奶奶說:“油都被炒出來了,不搖晃,芝麻就會結塊兒,那香味就不正了,糖餅就不好吃嘍!”等到芝麻冷涼,放到碓臼里輕輕地嗑,盛上來,與紅糖拌在一起。這時,夕陽已經紅紅的照進了廚房。
還是我的兩個年齡最小的姐姐在灶下燒火,奶奶則是在灶堂前忙碌。每包好一個小圓餅,她都要沾上一層雪白的芝麻,然后貼到剛剛燒熱的鍋里。按說應該用平底鍋,但是那時家里沒有,只能用這種圓底鍋了。奶奶都是把先包好的糖餅放在鍋的正中間,那里熱度,待一會兒翻身,挪挪位置,再把第二個貼到鍋的正中心。如此,直到太陽落山,直到開始點燈的時候,奶奶才完成整個月餅的制作過程。芝麻糖餅的總數有多少?沒人去數過,反正裝了一大扁子,有幾百個吧。
在這個過程中,我呢,也沒閑著,領著弟弟妹妹們到處亂跑,想點子玩兒,還時不時地跑回灶間來看看。第一次來的時候,奶奶說:“小寶子,拿一個嘗嘗,去玩去吧!”我伸手拿起一個,燙,啪地,掉地上了,引得兩個姐姐放聲地嘲笑。撿起來,兩只手輪換著晃晃,再拍拍,用嘴吹吹,上去就咬它一大口。外面的,好脆,好香;里面的又柔,又軟。怎么沒有糖?我用兩手一壓,糖稀現出來了,再吹一吹,噓——,噓——,用勁兒猛一吸,把糖稀飽滿地全部地吸入口中,那種又香又甜的感覺,真的像醉了似的。一轉身,原來,奶奶在看著我,很轉注,又好像很幸福。我趁奶奶還沒回過神來,轉身跑了。就在那轉身之際,順手牽了又一個芝麻糖餅。
這一“跑”,就是三十多個年頭。雖然在外工作很忙,但是每年的春節,我都是要回家看奶奶的,當然忘不了給奶奶送上兩包紅糖,都是我自己用紅紙按傳統的樣式包成紙包,捧在懷里鄭重其事地送上去的。奶奶說:“紅塘好,紅塘甜,紅塘營養。”
奶奶1900年出生,1996年秋天去世,活了97歲,一生經歷了晚清、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她那橫跨幾乎整整一個世紀的人生,就是一本厚厚的大書。奶奶經常向我們憶苦思甜:“你爹還沒解放的時候就去世了,沒享過一天福啊!”
奶奶姓牛,她說:“牛好呀!牛,吃草,耕田,人都敬重。”是啊,奶奶不也是如此嗎?聽說直到去世前的那幾天,她老人家還做過輕微的勞動呢!奶奶的一生就是勞動的一生。她老人家一生總結的生活和勞動經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連她烙出來的芝麻糖餅,都是那么甜,那么香。
中秋節的那天的話題作文_中秋節感人的優秀作文 篇2
中秋的夜總是那么的美,那么的迷人,每到中秋,我最期盼的就是中秋的夜了吧,一家人在一起吃吃月餅,賞賞月亮,想想真是個美好的日子啊!
中秋之夜是個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品嘗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每逢佳節備思親”誰都希望在中秋佳節能夠得以全家團聚這是人之常情但又總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位電視新聞工作者因為忙于工作就有好幾個中秋節都不能和我們一起度過。想到這里我不禁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晚上我和媽媽回奶奶家過節。吃完團圓飯我就和弟弟一起上天臺賞月。
月亮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弟弟看著這一輪高空中的明月側過臉俏皮地問:“姐姐這是白銀盤嗎?”我聽了這句話覺得好氣又好笑他一定是想起了我教他的古詩《古郎月行》故意在賣弄呢。于是我們沖著月亮大聲朗誦起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我倆邊聊邊津津有味地吃月餅有五仁的、蓮蓉的、叉燒的……我最喜歡的還是雙黃的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極了!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夜已深了我們只好戀戀不舍地回家了。不知明年的中秋節會是怎樣的呢?
中秋節的那天的話題作文_中秋節感人的優秀作文 篇3
當萬家燈火璀璨,誰被遺落,誰又思念?
越長大越孤單,越熱鬧越安靜。
當熱鬧繁華充斥,我靈魂卻早已丟失。誰會知道,在眾人團圓的中秋節,我被思念侵蝕。誰會知道,在這團圓美滿之時,我被遺落。
什么時候,那遙遠的星星,那看不見的星星,不僅是我心靈的安慰,更成了我背后那最堅強的后盾。不管星星出來亦或者不出來,我都相信,他會永遠守護我。
都說,天上的星星逝去的人們,他們化為天使繼續守候。
爺爺,今晚你是不是躲在角落哭泣,一個人孤單。爺爺乖,爺爺不哭哦。
爺爺,有時候我好想去找你,可是,奶奶怎么辦?我不能讓她一個人的。
爺爺,你要好好的,那么,我也會好好的。
爺爺,你知道嗎?上天把你變為星星,卻將你遺落,而你卻為迷路的人照亮。爺爺,我沒有雄才偉略,我沒有雄心壯志,我只能在乎我該在乎的,我無法像風一樣讓蒲公英飛的更高看得更遠,我無法成為燈塔為迷茫照亮。爺爺,我普通卻不會讓自己墮落。
爺爺,你會一直陪著我的對吧。爺爺,月亮好大好遠,可是我為什么哭了呢?爺爺,我害怕,我感覺什么東西在將我侵蝕,一切都那么空洞無力,爺爺……
爺爺,月亮好圓。爺爺月亮是不是有無數顆星星點綴,才如此通透明亮?爺爺是不是每一顆星都在為自己的親人照亮歸途,在默默燃燒思念?
中秋是團圓還是思念呢?
人們,星星,天使……我們不哭,高高揚起我們的嘴角,讓思念匯聚成海,奏成美妙的樂章,讓思念匯合成詩篇,帶去我們心底的溫暖,讓思念集聚成歌曲,將每滴感動留在心間,讓思念集結,將黑暗點亮,將寒冷驅散,讓我們彼此溫暖,讓“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不再是愿望。
中秋,此秋非彼秋,他讓溫暖灑遍了角落。這個中秋,這些日子,那些日子,以后的日子,讓我們彼此守候,讓我們彼此溫暖。
爺爺,我想你,我愛你。奶奶,好酸啊,嘿嘿,你可別吃醋哦,你的寶貝孫女當然也很愛你啦!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祝福遠方的你們,活在天堂般的幸福世界。
中秋節的那天的話題作文_中秋節感人的優秀作文 篇4
昨天是中秋節,晚飯以后,我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坐在陽臺上,一邊吃月餅,一邊吃柿子,一邊賞月。
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溫柔。天空中云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里,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這么美的月亮能不讓人心動嗎?這圓月非常調皮,一會兒鉆進云姐姐的懷里,一會兒和星星談話,一會兒唱歌跳舞……真拿它沒辦法。這時爸爸說:“其實月亮是不會發光的。它就像一面鏡子,把太陽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這些光是不熱的。”
啊!這皎潔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這時嫦娥一定很后悔,真應了那句古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呀!她地偷偷地看著后羿。后羿地在地球上看著給嫦娥的月餅和水果,默默地想念著嫦娥。再說吳剛,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樹,砍了又長……玉兔專心致志地搗藥……”
中秋節的那天的話題作文_中秋節感人的優秀作文 篇5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當一輪白玉盤似的明月高高掛在天空中時,就意味著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來臨了。
中秋是快樂的、甜蜜的、溫馨的。每逢中秋節,我們家都要全體總動員,一起來做月餅,享受中秋的快樂。今年當然也不例外。
你瞧!我們已經忙活起來了。爸爸正在廚房里弄月餅餡,“咚咚咚”,一會兒是剁肉的聲音,“吱吱吱”,一會兒又是榨汁機旋轉的聲音。我和媽媽則負責弄好面皮。我們找出電子稱,把面粉和豬油按比例稱好配成油皮和油酥,然后揉成一團,再分別搟成面皮。當我們完成面皮的時候,只聞到一陣香味傳來,原來爸爸的月餅餡也制作好了。哇!品種真豐富啊!有鮮肉的,豆沙的,核桃花生芝麻粉的,還有水果味的,看來今天口福不淺啊。
這時,爺爺奶奶也回來了。“爺爺、奶奶,快來包月餅。”我高喊著。“來了,來了!”奶奶和爺爺笑呵呵地加入了我們。我們每人負責包一種餡,每個人包的居然還都不一樣。爺爺做的是扁扁的,媽媽做的有點兒尖,奶奶的月餅最漂亮,而且擺放得井然有序,而我的呢,搓得圓圓的,還連在一起。爺爺大笑著說:“哎呀,哪來的月餅葫蘆呀!”這話把我們逗得開懷大笑。咦?爸爸在干什么呀?只見他中間做了個大大的月餅,邊上放著一圈小月餅。我好奇地問:“為什么不多做幾個大的呢?”爸爸說:“你看天上是幾個大月亮呢?”我看看天空,恍然大悟:“啊!原來的像征月亮,而小的象征星星呀!”“眾星捧月!”我興奮地高喊起來。“哈哈哈,丫頭真聰明!”大家大笑著,傳出了一室的快樂和幸福------
月到中秋分外圓,香香的月餅,滿滿的快樂,濃濃的情。這樣的中秋節我很快樂,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