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的高中作文(通用15篇)
關于中秋節的高中作文 篇1
人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這話很有道理。看,那帶著一圈金環的月兒終于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穿過一朵一朵輕煙似的白云,向上升著、升著,就在一剎那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變白了!
它高高地升起來了。圓得那樣可愛,那樣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皎潔的月亮,你引起多少人的豐富想象:嫦娥,因偷吃仙藥,被關在寂寞的廣寒宮內;吳剛,被罰砍那砍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在廣寒宮里為嫦娥搗藥……
我多想和吳剛去做伴,多想去慰問孤獨的嫦娥,多想去逗逗可愛的小玉兔呀……
可你又那么遙遠,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這歡樂的時刻飛向你的懷抱,可大雁也飛不了這么高;我想用長虹架起一座彩橋,去探望你這地球的少年,可當彩虹出現時,你卻不知在何方……
看著這圓圓的月亮,我又思念起去世的奶奶來。她那慈祥的面龐又浮現在我的眼前。一想起奶奶來,我的眼睛就濕潤了,奶奶好像也在我們身旁和我們歡度佳節。這不正應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嗎?
我凝神望著月兒,口里嚼著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著月亮的傳說,我又想起中國臺灣的小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關于中秋節的高中作文 篇2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因為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叫中秋節。中秋節的習俗是吃團圓飯、吃月餅、賞月。
中秋是團圓的節日,我們一家和姑姑一家來奶奶家過中秋,好久沒有全家人聚在一起了,大家都很珍惜。女人們圍在一起洗菜、做飯、聊家常,男人們喝茶、侃大山,倒是我兩邊串串,聽聽這邊,看看那邊,大家看到我,倒只有一個話題,學習怎樣,要好好學習之類加油鼓勵的話。吃過豐盛的晚餐后,我們圍在一起吃月餅。
如今生活條件好,月餅的制作越來越好,越來越上檔次。月餅餡花樣繁多,月餅盒變化多端,不變的是象征團圓的圓圓的月餅。我們吃的月餅盒上雕刻著雙龍戲珠,中間萬家團圓四個大字,我們分吃了一個香芋月餅,淡淡的香芋月餅從我的口中滑過,留下一絲清香,隨后我們又分吃了幾種別的月餅。
我們來到院子里賞月,仰望夜空,月光皎潔,月亮像一個銀色的太陽掛在空中,又像一個大圓盤又大又圓,廣寒宮中的嫦娥看到如此熱鬧的人間,是否會后悔服藥成仙呢?
正是中秋月兒圓,合家共歡顏。
關于中秋節的高中作文 篇3
中秋節來嘍;整個大街小巷都洋溢著歡笑。又圓又大的月亮來和我們打招呼了,今天我的家人都聚在一起來賞月。
爺爺顯得特別激動。他輕輕的對大家說;你們知道嗎;我的父親,他老人家也該享享清福了。爺爺的一番話讓我想起了中秋節過世的曾祖父;中秋節本是團圓節,卻勾起了這悲傷的回憶。
唉,爺爺嘆了口氣,渾濁的老眼里有數不盡的悲傷。他拿出了一瓶酒,準備以酒消愁。“爸,我也陪您喝。”爸爸舉起了酒杯,“好,”爺爺一拍桌子,爸我也陪您,姑姑也站了起來;好好,就連滴酒不沾的媽媽也倒了一杯,要知道我們家族世世代代都是很孝敬自己的先輩。
爸,來,咱們倒上。爸爸好開心,這父子倆真是一對好朋友。就這樣他們享受著親情的快樂和美麗的月色。
過了好一會,爺爺和爸爸喝的滿臉通紅。“來,咱們吃月餅吧。”媽媽笑著說。“好,大家伸出手來都吃起月餅來。”“來,這塊好吃”;“爸,這塊很甜,來多吃點。”大家爭著挑月餅,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皎潔的月光像金子一樣撒了下來,照亮了整個院子,透過月光,我好像看到了曾祖父的臉。
關于中秋節的高中作文 篇4
我盼望已久的中秋節終于來了!你知道我為什么那么喜歡中秋節嗎?原因有兩點:一是我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月餅;再就是我可以回到瑤山的老家去玩。
今天一大早我“全副武裝”準備出發回老家了。我好久沒回老家去了,不知道老家又有了什么變化,所以我帶著一顆好奇的心踏上了回家的路上。
我回去的途中看到了許多的好風景,真是應接不暇,我真想快點回到我那久別了的家鄉去,其實我的心早就飛回去了。
我終于到老家了!一到老家我就迫不及待下車了,飛蹦來到了一條小溪的前面,水那是那么清,我掀開一塊石頭,居然有一只小蝦跑了出來,似乎在向我招手,對我的回來表示歡迎。我伸手想去捉它,可它游得這么快,一溜煙就跑開了,我根本就捉不到它。
夜漸漸來臨了,我早就在外面擺好了桌凳,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開心地吃著月餅。漸漸地月亮也出來了,好久沒看到這么圓的月亮了,我的心中激動不已,我默默對著月亮許了一個愿望,我多么希望能實現這個愿望。
這個中秋節是我這么大以來過得最快樂的一個中秋節!
關于中秋節的高中作文 篇5
八月十五,一個月圓之夜,一個家人團圓的中秋之夜,中秋可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到了廣寒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事,以示懲處。
中秋節自然少不了美食啦。中午,奶奶燒了一大盤的可口的粉,還燉了大碗的鴨湯,美味極了。晚上,我們又吃了芋頭打排骨湯。今天可真是大飽口福啊!如果每天都能吃到這么好吃的東西那真是太好了。
晚上,我們買來了許多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餅,坐在平臺上的椅子上,一家人津津樂道地聊著天,吃著色香味俱全的月餅。一抬頭,便能夠看到一輪圓圓的明月像玉盤一樣掛在天空,散發著皎潔的光芒溫柔的鋪在大地上。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在我的腦海中怎么也揮之不去。要是每天都能看到這輪圓月,那該多美啊!
關于中秋節的高中作文 篇6
我最了解的節日就是中秋節了,因為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剛好是爸爸的生日。
中秋節,是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月亮最圓,象征團圓,又稱為團圓節。民間中秋節有吃月餅、賞月、賞桂花等多種習俗。每年中秋節,大家都要吃月餅,月餅有鳳梨、玫瑰、火腿、叉燒等很多品種。中秋節為什么要吃月餅呢?下面為您講述中秋吃月餅風俗的由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據說是由元朝流傳下來的:元朝時,中原廣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想要聯合反抗力量一起起義,但元兵搜查得很緊,沒有辦法傳遞消息。他的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制造餅子,將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叫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八月十五的那天晚上,各地起義軍同時起義,一舉推翻元朝,為了紀念這一功績,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也就傳了下來。
現在我們吃月餅是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用月餅慶祝團圓、祝福幸福生活。
關于中秋節的高中作文 篇7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這一年的中秋節,是我最難忘的一次。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于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只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主要習俗有:賞月、供瓜果、吃月餅、拜月亮、拜土地神……中秋節的另一個起源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中秋是秋報的遺俗。
今天,各家都要吃團圓飯。我們家也不例外,大家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說說笑笑。大姨、媽媽和姥姥在拉家常、大姨夫和姥爺在討論國家大事,我們在講學校里發生的趣事……熱乎乎的飯菜上來了,第一道菜是魚,象征征著我們全家年年有余;第二道菜是餃子,餃子里包著硬幣,這道菜有兩個寓意,第一個意思是全家團團圓圓,第二個意思是誰吃到硬幣,誰就會財源滾滾來。中秋節最不能少的就是月餅了,姥姥早就做好了一個特大號的月餅了,我們共有9個人,所以要切成10塊,因為我們要供給月亮一塊月餅。我們有滋有味,細細地品嘗月餅,這叫吃團圓餅。這就是我最難忘的吃團圓飯。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我們去屋外賞月。一輪明月高高地懸掛在天空,那皎潔的月光灑滿了大地,真不愧于皓月當空的美稱。
月亮很亮,亮得像一盞燈;月亮很圓,圓得像一個玉盤;月亮很大,大得像一座燈塔。月亮周圍有些云霧,有時像月亮的面紗,有時像月亮的小孩子。我們一邊吃月餅、我們一邊賞月,那真愜意呀!最后,我們把西瓜切成花形,和其他水果一起供給了月亮,這是為了保佑我們全家。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中秋節!
關于中秋節的高中作文 篇8
中秋節到了,老師請了兩位同學給大家表演吃月餅,這兩位同學拿著月餅走上來。當表演開始時,周子琛不費吹灰之力輕輕地包裝袋給撕開,而王一達呢?用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沒打開包裝袋,王一達急了,一咬牙,一使勁,終于把包裝袋打開了。周子琛慢慢地咬著月餅上面的面粉,靦腆地吃著,像一名“小淑女”。而王一達呢?左掰一下,有掰一下,把月餅從中間撕開,然后囫圇吞棗地吃著,看著就想讓人笑。最后,陳老師叫停,我們看了看王一達吃剩的月餅,我想:這吃了幾口的月餅怎么像彎彎的月亮一樣呢?不會是王一達同學故意弄成這樣的吧!我又看了看周子琛的,她表演的像淑女一樣,可她沒有品嘗到真正的月餅,因為她只吃到了面粉。她的吃法為什么總是那么稀奇古怪,讓人捉摸不定呀!
看著他們吃得津津有味,我也好想吃月餅呀!就這樣,我堅持控制住我的嘴,過了十分鐘,陳老師終于叫大家一起吃月餅了。我迫不及待地撕開包裝袋,掰了一半給彭欽,然后細細地品味著月餅的滋味,吃了一陣子,我覺得太甜了,又不想吃了。我開始觀察周圍同學,坐在我前面的任曉焰,他吃了一口雪月餅,然后品味了一番,慢慢地吞了下去,然后點點頭,就說明他的月餅好吃。再比如第一排的王奕丹,她首先輕輕地把月餅分為四瓣,然后慢慢地把叉子插在月餅上,一口一口地吃著,吃完后,她笑了,笑得像一朵欣然怒放的花,她對我說:“這是標準的淑女吃法”。
大家的吃法各式各樣,有的吃法很野蠻,有的很淑女和紳士。
哈哈,中秋節,真是有趣啊!
關于中秋節的高中作文 篇9
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晚上,我們一家吃完飯后,就到樓上賞月,那圓圓的月亮像一個用金子做的大盤子。一些云在月亮前飄過似乎看見了傳說中的嫦娥和她的玉兔,想起了有一個關于嫦娥的傳說,這就是美麗動人的傳說——嫦娥奔月。
我們一家人圍著一張大大的桌子,桌子中央放著一盒月餅,周圍還有著各種各樣的水果和食物,整個屋子充滿了家人團聚的氣氛。好香呀!我情不自禁地用舌頭舔了舔嘴巴,媽媽給我們每人倒了一杯可樂,我站起來和表姐干杯,媽媽他們開始干杯了,趁大家不發覺時,我在月餅盒里拿了一個水果味的月餅和表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了。
我望著圓圓的月亮,感受著濃濃的親情。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關于中秋節的高中作文 篇10
中秋節,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在陽臺一邊賞月,一邊吃著月餅,就連我家也不例外。
我和家人一起在陽臺賞月。剛剛升起來的月亮傾泄下了一片清輝,月亮亮燦燦的,慢慢地,慢慢地變成了白色。月光靜靜地灑在了地面上,整個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層銀色的光,鎮上像被籠罩著薄薄的銀紗。月亮穿過了云朵,將光輝灑在了馬路上,馬路就好像是用銀子鋪成似的。它還將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風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
月亮像個害羞的小女孩,一會兒躲進了云里,一會兒又從云中探出了可愛的小腦袋,將大地浸成了夢幻一樣的銀灰色。看著月亮,又不禁讓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們是為了紀念嫦娥才將八月十五定為了人們企盼團圓的中秋佳節。還令我想起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李白思念家鄉的感情。使我不時想起了駐守邊疆的戰士在中秋節這個日子里不能與家人團聚。
我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關于中秋節的高中作文 篇11
在這一天里,我媽媽整了很多的菜。看著我都想吃了,后面我的親姐姐來到了我的家,我們大家準備吃個團圓飯。大家有的忙有的玩,我在和我妹妹在臥室里快點的玩著電腦。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早在唐時中秋就正式成為節日是中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20xx年,中秋節與清明節、端午節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的命名來源于中國的農歷,農歷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為它的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為“八月節”、“八月半”;又因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亮,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以“月”為內容的,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等等。中秋節這一天的月亮格外晶亮、圓潤,被人們看成是合家團圓的象征,因此,又被人們叫做“團圓節”。
關于中秋節的高中作文 篇12
“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寓意著美滿、團圓。對于我來說,就簡單多了,中秋節是一個可以吃到又香又甜的大月餅的好日子。
夜晚終于來臨了,盼星星盼月亮,月亮終于出現了。也許,月亮也跟我一樣貪玩,它一會兒悄悄地躲進了云層。一會兒,又趁大家不注意,給自己穿上一套灰蒙蒙的紗衣。東躲西藏,就想逗著大家跟它一起玩捉迷藏呢。媽媽在陽臺上擺了一張桌子,桌子上擺滿了紅皮的蘋果、綠皮的橘子、黃皮的香蕉、紫皮的葡萄還有那壓軸的月餅。一家人圍著桌子落坐,對著圣潔飽滿的月亮侃侃而談。這時,月亮也玩累了,它乖乖地掛在高空,又圓又大又亮,它的風采真是讓人著迷!望著這樣的月亮,不禁讓我想到月亮上去,去看看吳剛是怎么砍桂樹的,喝喝他親手釀的桂花酒。去看看嫦娥有多么的漂亮,去看看嫦娥住的廣寒宮有多大,多么精美,可惜這些都是神話故事罷了。我回過神來,媽媽已經再給大家分月餅了,幸虧沒錯過啊。媽媽給爺爺奶奶一個大月餅,給爸爸和她自己一個大月餅,給嬸嬸叔叔一個大月餅,我和弟弟平分一個大月餅。我不甘心,我要最圓那一個。媽媽說月餅好吃,但是不能貪吃,好東西要分享才會更美味。我對媽媽說:“媽媽,天空中的月亮好像一個超大的月餅,夠我們吃幾個月了,我已經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月餅落九天了。”嬸嬸說:“一鵬呀一鵬,你這只小饞貓,那你以后都不要吃飯了,一天三餐都讓你吃月餅,讓你吃個夠。”一想到那個場景,我心里直發毛。趕緊求饒,弄得大家哄堂大笑。
一家人邊吃邊聊,度過了一個美好難忘的中秋節。祝愿,每個家庭都能幸福美滿,合家團圓,每一天都是中秋節。
關于中秋節的高中作文 篇13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要到了。但今年的中秋節與往年不同的是兩件特別的事情:一是中秋節那天是小姑大兒子樂泉的生日。第二件事是我的爸爸去了沙特工作,因為工作繁忙,沒能在中秋時回家一趟,從而導致中秋節的一個“菜”的“主料”沒來,使我們不能團圓。
中秋節的前一天,我和媽媽到商場給爺爺奶奶買點東西。在去商場之前,媽媽問我要買什么。我說:“買幾盒月餅,幾瓶飲料,幾包零食和爺爺奶奶最需要的東西。”媽媽又問:“你看爺爺奶奶最需要什么?”我說:“他們最需要一個兒子。”媽媽笑著說:“你看大街上有這么多人,你隨便挑一個就行了。”我聽后哈哈大笑起來。
在八月十五的中午,媽媽對我說:“聞達,我交給你一個任務。”“什么任務?”我問。“爸爸不在家,你必需讓爺爺開心,高興。如果成功了,米米卡一張。如果失敗了,呵呵,雞毛撣子伺候!”“Yes!保證完成任務!”我堅定地說道。
到了下午,媽媽已經快把菜做好時,我和樂原樂泉“浩浩蕩蕩”地向那個生日蛋糕進軍了(今天是樂泉的生日)。當我們都來齊的時候,我們開始給樂泉唱生日歌(對不起,蠟燭被貓當成糖給吃了),我在分蛋糕的時候,悄悄地沾了一手奶油,悄悄地接近了樂泉,“呼啦”一下子,樂泉的臉被我摸得勻勻稱稱。大人們一見,先是愣了一下,繼而又哈哈大笑。就連爺爺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整個屋子充滿了歡聲笑語。我們吃完蛋糕,又一起吃了晚飯。
晚飯過后,我拿了一個月餅來到院子里,邊吃邊玩。看著天上的月亮,我不禁想起了遠在異國他鄉的爸爸。爸爸什么時候回來啊!詩人說得沒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相信此時的爸爸肯定和我一樣在欣賞圓月,就讓月亮捎去我對爸爸的思念吧!
關于中秋節的高中作文 篇14
中秋是我國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這一天我們賞月吃月餅。這一天,人們都希望遠在天邊的親人能夠團圓。這一個節日承載了太多人們的喜樂哀愁。
丙辰中秋,荷花全萎了,只有風過境,水面漾起一圈一圈的細紋,枯黃的荷葉一簇一簇的搖曳,發出窸窸窣窣的脆響,讓人擔心下一刻它們便全折了腰。誰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們一家人卻偏在這個古人悲情叢生的時節出游。
天氣已經轉涼,秋風卻來的溫柔,輕輕浮在人的臉上,隱隱約約帶來誰家玉米地里濕潤的泥土味兒。湖面的寧靜自成一派,恬淡的像個年邁的老人,只有小舟過時才會泛起道道皺紋。抬頭有飛鳥,低眉有游魚,湖的盡頭似乎是環繞的山巒,可山巒的盡頭又仿佛是無邊的穹廬,天的那頭啊,又像是面前澄澈的湖。
迷醉于這里的鬼斧神工,我們迫不及待登上了遠方駛來的扁舟,我撒歡的向船尾跑去,俯下身捉小魚,透明的液體浸沒手掌,帶來濕潤的涼意,水至清,我甚至能看到那些周身透明的小魚咻的就從我的指縫中溜走了。小舟一擺尾,我重心不穩跌坐在木板上,媽媽投來無奈的目光,走到我身邊幫我穿上一件鵝黃色的雨衣。
爸爸坐在船夫身旁的一個小竹椅上,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著,偶爾爆發出爽朗的大笑,伴著水面被劃破的嘩啦聲,偶爾寧靜下來只剩下荷葉互相纏繞的脆響,還有我們的呼吸。我仍舊蹲下身把手放到水中,似乎可以感受到湖水的心跳,是湖波潺潺時上下起伏的水流。
媽媽也蹲下身,卻只是輕輕地拉住我的衣服,靜靜地看船下水花翻騰,深邃的眼睛倒映出水底的細石。我開口打斷她的沉思:“這就是你們小時候的生活嗎?”她靜默了好一會兒,才如夢初醒般地喃喃:“你說小時候啊,那時候,窮鄉僻壤的有什么好,你和你爸爸都還沒出現,嗯,還是現在好。”我聽著媽媽的答非所問,呆愣愣的望著水面,不知道說什么好。卻在下一秒,偷笑之余用濕漉漉的手在媽媽面前拍了拍,看著她真的被水驚醒的樣子,我大笑著躲到一邊,舉手告饒。
四周還是靜默的模樣,兩岸連葉緊緊的挨在一起,寬闊的湖面寬厚的包容我們的小鬧劇,小舟仍舊緩緩的前行,像個溫柔靦腆的姑娘,心情和著這恬靜的畫面也恬靜下來,倒真配得上“我言秋日勝春朝”。
關于中秋節的高中作文 篇15
中秋節——一個團圓的節日,晚上吃完飯我和爸媽圍坐在桌前。
我說:“爸媽,我覺得上學真累,每天早出晚歸的。上課要集中精力,下課要請教疑難問題,回家還要做作業。每天那么晚睡,我已經是一個頭兩個大了。不管是周末還是假期,我們總有做不完的作業。”老媽說:“那沒辦法呀,你如果不現在不好好學習學習,就不能上好高中,也就考不上好大學,更別提找到好工作了。現在社會競爭這么激烈,對學生來說讀好書是的出路。“哎呀,可我現在真的很累呀。你們小時候學習好嗎?學習有這么累嗎?”老爸急忙接一句;“我那時可聰明了,所有的東西一學就會。”我“噗”的一下笑出來,又接著說:“那你現在怎么沒成科學家或是工程師呢?”老爸嘆了一口氣,小聲說:“那時根本沒有想到現在,每天除了玩就是玩,沒把學習看得很重,當然就沒有多大本事。再說了聰明歸聰明,不努力也是白費。”老媽也插一句:“沒聽過這樣一句話么: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到媽媽這個歲數想記東西都難了。孩子,先有苦后有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沉默了,雖然我心里還是有些不平衡,再轉念想想爸媽說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
那晚,我失眠了,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只是上大學這一條路,但一個人要有理想并為之奮斗,不能不努力就放棄。人生能有幾回搏,我一骨碌從床上起來,好多天來因繁重的學習壓力給我造成的壞情緒一掃而光。望著窗外的月亮,似乎比以往中秋夜看到的更大、更圓,心里也更亮堂了。我對自己說:“奮斗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