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優美文章(精選6篇)
中秋節優美文章 篇1
已是深秋季節,此時山野的那片楓林又開始了火紅的燃燒。每年我的思念,便是鐫刻在楓葉上的詩稿,在那秋風的吟哦下,在每天夕陽的余暉中忘我飄飛。而一場不期而至的秋雨,總是為那滄桑的秋色涂抹一道水墨淋漓的淡淡離愁,讓漂泊的心情更加思念故鄉的阡陌。因為異鄉的霓虹里,即使太多的繁華也只是別人的風景。而遠走他鄉的寂寞,只有家鄉燈火的溫柔,才能徹底化解我相思的孤獨。
此時一場淅瀝的秋雨,就是游子心中漫漫敲擊的琴弦,在異鄉無奈的嘆息里,輕輕撥動起家鄉的離愁。我知道,此刻我的土地,早已是莊稼成熟的季節。那些嬌羞垂頭的谷穗,正在等待我鐮刀的親吻。那些路邊爛漫的野花,正在努力璀璨著等待游子歸來的最后芬芳。
只是我的心中,依舊難以忘懷的故鄉呀,在生存的選擇上,我只能讓自己的心情化作這淅瀝的秋雨,讓我難以回歸的深情傾灑在我夢中的故鄉。還有秋雨中那把不能忘懷的小傘,就是我夢中永遠飄搖的風景,讓我游子的心情在 這秋雨爛漫中繼續飄搖。
還有我那年邁的雙親,此時瀟瀟的秋雨是否正在洗刷著他們望眼欲穿中期盼的白發?還有我那朝思暮想的愛人,是否正在秋雨滴答的窗檐下,嬌羞回味夢中的親昵?還有我那愛如珠玉的孩子,是否正在母親溫暖的懷抱中安然熟睡?
只是秋雨依舊滴答如琴,輕輕敲擊我的心弦。只是我的心情,一如秋雨,輕輕打濕我無法回歸的夢鄉。
中秋節優美文章 篇2
又是中秋。
手機時不時地收到短信;一天幾次地收到網頁;傳真機近來不敢設置成自動接收,不然傳真紙一長溜一長溜地浪費;街上有人派發廣告單張;超市滿墻貼著海報,畫面上多是嫦娥牡丹,外加一片好月色……不用說,賣月餅的忙開了!
現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口味刁。商家也絞盡腦汁,月餅的品種七葷八素應有盡有,口味做得是變化無窮,蓮蓉、豆沙、棗泥自不在話下,光是孩子們特別愛吃的冰淇淋餡,就不知能細分出多少種味來,草莓、芒果、香蕉、西瓜……就差沒聽說有茄子味的。
年年不重樣地換著品種嘗鮮,卻越來越懷念起月餅時代以前的糍粑來。
小時候在農村過的中秋節,有月餅的人家絕少,即便有,也清一色就是一個品種,糖餡,面粉做的餅皮烤得微焦,玻璃杯口一般大。我直到十好幾歲,說起中秋月餅,還認為天經地義似的就只有它,沒有備選項。
糍粑卻是家家都有的。糯米蒸熟,在石臼里千錘百煉地打成軟軟的一團。母親揪下雞蛋大小的一坨來,手里揉揉拍拍,扁了,象個餅,卻總歸做不成真月餅那般圓。在拌著白糖的玉米面或是芝麻里正面醮一下,反面也醮一下,糯米粑粑就不粘手了。輕輕一咬開,好象還冒熱氣,味道又香又甜又糯。吃完后,嘴角、腮幫粘著玉米面或是芝麻,嘴饞的用小手抹進嘴里去,女孩子們則用小手絹在臉上一通揩,就都沒了。
豆角也是幾乎家家都煮的。中秋時節,田垅里的大豆長成小孩手指一般粗,牛角一樣弓著,長的三四粒,短的也有兩粒,飽滿得象要把豆殼撐破似的,伸手碰到,扎得手生疼。干脆整棵連根拔起,坐在垅頭石塊上摘了豆葉,折了根,一咕嚕一咕嚕放倒在畚箕里挑回家。就等中秋夜里打牙祭了。
真好的東西,自來香甜。煮豆角不用啥作料,最多下點鹽,口味輕的甚至連鹽也不下,就下清水煮熟,撈起來就著熱,呼呼吹幾口,整角含進嘴里,再一邊絲絲吸氣取涼,一邊就用牙把豆仁兒從殼里往外推擠出來,一嚼滿口香,滿口都是秋收的豐足感!
那是中秋本來的味道!
中秋節優美文章 篇3
又是一年中秋日,天南地北團圓時。
今年的中秋,要比往年的氣溫高許多,花依然嬌艷的開著,樹依然茂盛的綠著。衣袂飄飄的女子依然凸顯婀娜嫵媚的腰肢,裸露藕一樣潔白的臂膀,盡情的展示暖秋的張揚!若你抬頭望望高遠而純凈的秋日天空,會一掃你心里所有的陰霾,潔白得沒有一點瑕疵的云朵,鑲嵌在湛藍的底色上,變幻莫測,形態逼真,讓你充滿無盡的遐想!這秋日的天空真真美的令人暈眩!廣袤的田野寫滿豐收的喜悅,金黃色的稻浪隨風揚波,在舞動著秋日最美的旋律!
若說中秋是一曲歌,那也是一曲高亢大氣的歌,雄渾深厚,令人蕩氣回腸!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僅次于春節的隆重。天南海北會以各種形式喜迎中秋。相比之下江南一帶要比北方的節日氛圍要濃郁許多。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要在這一天吃月餅,因月餅是圓形的,意欲團圓,表達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
關于月餅,一向是我不感興趣的食品,即使是我小時候那個貧窮的年代!
小時候家里孩子多,中秋節的月餅是要分的。祖母把月餅擺在八仙桌上,旁邊的豬腰筐里放著自家產的葡萄和海棠果。八仙桌的周圍圍著一群眼巴巴的孩子。月餅是要祭月的。拜過月后,祖母開始像生產隊發工資一樣,每個人分兩到三塊月餅,配上一兩串葡萄和十幾個海棠果。分到手后,嘴急的孩子就會大快朵頤。而我不會,即使是那個年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那是我們唯一能吃月餅的機會,我也是堅決不吃的。主要是討厭它的甜膩。但我會把月餅掰開來,抽出里面的青絲玫瑰,花生仁,核桃仁……然后我會用掰得七零八落的月餅跟其他姐妹換果吃。哈哈,從小就知道等價交換,長大后沒能成為精明的商人真的很遺憾!
從小到大,從未吃過一塊完整的月餅,即使它的品種越來越豐富,花樣越來越繁多,依然誘惑不了我的味蕾。
時光如冰上的陀螺般飛速的旋轉,那個分配月餅的時代,也早已被那個抽打陀螺的鞭子揮甩的遠之又遠。中秋的月依然那么圓,卻再也看不到孩子們圍成一圈,把那做工粗糙,餡料單一的月餅期盼!中秋節的食品越來越豐盛,中秋節的快樂和幸福感卻越來越趨于平淡!
關于中秋,依然是一個浪漫美好的節日,但最美的記憶,依然停留在那些抽撿青絲玫瑰的歲月里,定格成我生命中最快樂的永恒!
中秋節優美文章 篇4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閑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遙相思,多少次歡聚與離別,蘭舟催發,來不及盡述惆悵;故知偶遇,敘不盡悲歡迷途。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念叨著“人有悲歡離別,月有陰晴圓缺”,期盼著,遙望著,不可忘懷,終不能“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曲悲歌,多少個癡情男女,無休無止,等待著一個又一個失落,如這般“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這又何必,只是默默祈禱,等待,任歲月沖洗了漫漫的愁緒,淡化夜以繼日的煎熬,如此便好,只是苦了中秋,苦了曾經傾盡的年華。
月正圓遠離了塵世的喧囂,遠離了紙醉金迷,燈紅酒綠,任憑寒氣充斥著。今夜,此時,多少位古代騷人為之傾倒,望月興嘆,狂歌痛飲,留下了千古絕句,然而,這不正是傾訴的好時機嗎?“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這是第一個被這唯美的夜景馴服的人,而后子鍵,太白,東坡等等都為之相繼傾倒。或痛哭,或惆悵,或狂放,總之,這夜,注定是詩人們的夜,月,亦是詩人們的月,這一夜,屬于他們。
中秋的月,更為清晰,更為純潔,然而,這一天月也如往常一樣,但總會平添那一絲絲的哀怨,這一天代表著團圓,遠在他鄉的自己于遠在天邊的故人,是否也想到了團圓,想到了自己呢?“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半圓時的月給人以安慰,而今晚的月,又能給人什么呢?不過是一陣涼意,一陣傷感,一陣心酸罷了。
中秋節優美文章 篇5
中秋夜,人們仰望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據考證,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每逢中秋夜人們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 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祭拜月亮,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月餅最初是由家庭制作的,到了近代,有了專門制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制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也越來越考究,外型更加多樣、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長壽,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生活幸福、平安。
中國地緣廣大, 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并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記得小時候過中秋節 ,中午母親會用鏊子烙南瓜菜餅和茄子菜餅,茄子菜餅通常要買鲊子(一種水鳥)作餡。也買月餅,但那是生活條件不好,月餅也很單調,記得有帶冰糖的,有帶紅綠絲餡的,用一般紙包裝。還有一個風俗就是八月十五看閨女,十五前人們要帶上月餅去看姑母或姐姐、妹妹。平民百姓家很少有設宴飲酒賞月的,而且正值秋收秋種大忙季節,白天舍不得在家休息,晚上吃飯時每人分個月餅,就算過節了。
繼春節之后,中秋節是一年中的第二大節日,家家戶戶再忙也都要過的。
中秋節優美文章 篇6
中秋節,那萬家燈火,家家團圓的美景演繹了數千年,諸多神奇的傳說,賦予了人們太多的遐想。
中秋的月,持一顆純潔無瑕的心,高懸清空,澄澈玉宇,為大地披銀,天地間煥然一新。
和著明月, 我想邀李白對飲,感觸他那“舉酒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豪放和孤獨。 拜讀他那“依石醉月,對酒當歌,歌出人世的煩煩憂憂; 醉月成歡,歡出塵間的渾渾濁濁”的悲壯詩篇。
和著繁星閃爍, 我想踏著時光做成的長梯,緩步走進廣寒宮,帶著一身的輕松和無染的心,邀吳剛對飲解其煩憂,和嫦娥共舞去其閑愁,擁玉兔同眠排其孤寒,從而體驗 人居月明地,月游人夢里,人月心相印,月人互慰藉的意境。
此時我想,假如真的能穿越時空,李白再世 ,月圓之夜,他定能用他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恢弘氣勢,謳歌祖國的太平盛世,用他那豪飲的氣度嘗盡現代美酒,世間的美宴。
此時我想,假如能真的時空倒轉,寂寞嫦娥會重返人間,她那阿娜多姿的身影,定會出現在央視的舞臺上,為人們帶來無限的歡樂。
此時我想,假如真的能人仙同歡,有著釀酒特技的吳剛,會把桂花酒制作工藝傳遍人間,中秋月圓之夜,人們團聚家中、飯店,暢飲著桂花酒,品嘗著香甜的月餅,敘說著天上人間。
中秋月圓之夜有著太多的遐想 ,盼望國家興旺,人民安康,中國夢穩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