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節日記(精選15篇)
又是一年中秋節日記 篇1
今天晚上的星星很少,只有中秋的月亮獨自在天空中,顯得更大更圓了。
我和媽媽還有小表姐去廣場賞月,在穿胡同時,小表姐絆了兩個跟頭,媽媽說“明天的日記就叫廣場掉牙記。”我們都哈哈大笑。
廣場上的蚊子很多,媽媽用驅蚊花露水往我胳膊上噴了又噴,我大叫:“快跑啊,媽媽來熏人了!”小表姐笑著說:“這篇日記應該叫廣場熏人記。”
廣場的月光和燈光使人心情愉快,我們三人又追又鬧又喊一些開口音互相噴別人,“葡萄、蘋果、破車......”每個人都被噴了一臉口水,笑的肚皮都要爆炸了,都說明天的日記就叫“廣場噴人記”了。
回到家門口時,天上的月亮更高更亮了,媽媽陶醉地朗誦了兩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一聽也詩興大發,立刻背誦了一首《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這個中秋夜真是又開心又充實啊!
又是一年中秋節日記 篇2
中秋節到了,盼望已久的月亮終于圓了,可是天公不作美———今天偏偏要下雨。
我沮喪地望著夜空中的一點兒微光,月亮姐姐,你快出來吧!
不知不覺間,加班的媽媽回來了。她和爸爸各捧著一盒月餅,走到我身邊,“我們來開‘月餅故事會’,講講中秋節或關于月亮的故事吧!”我接著說:“講了就能吃月餅!”“一言為定!”
“我來講《嫦娥奔月》!”我搶著說,“后弈你們知道吧!就是那個射太陽的人。他和嫦娥是一對幸福的情侶。后弈射太陽立了功,得到了三顆吃了能成仙的仙丹。嫦娥偷吃了,就飛到月亮上去成了仙。”我喜滋滋地接過一個好吃的牛肉餡兒月餅。
“我們可不能學嫦娥,背叛好人哦!”爸爸像小孩子似的嬉皮笑臉。
“爸爸說話立了功,獎勵一個———月餅!”
“是不是吃了能成仙呢?”爸爸又想入非非了。
“那看你能不能吃完了!”我遞上一個皮球大的月餅。
“停!該我講了。”媽媽說,“我來推測一下中秋節的由來。嫦娥在月亮上后悔了,每年的這一天就特別想家,后來,人們也把這天作為‘思鄉日’,比喻為團團圓圓。”
“給!”
“不能吃,睡前東西會長胖!”
“哈!哈!”在我們的一片歡笑聲中,中秋活動結束了。
中秋節真是一個合家歡樂的節日。
又是一年中秋節日記 篇3
今天,是中秋節。但卻與往常的中秋不同啦!今年的中秋是我在這十二年中所度過的最傷心的一個。往常的中秋都是我們一大家子在奶奶家度過的。而今年,卻是我、媽媽、哥哥我們三人度過的,因為在前幾天時爺爺生病啦,很嚴重的病。所以他們帶著爺爺去焦作的大醫院啦!爸爸說那里的醫生很好,一定可以治好爺爺的病!我信啦!
唉!看著別人一家子在家中熱熱鬧鬧的吃著飯,而我們呢?冷冷清清的,感覺連飯都沒有以前那么好吃啦!雖然媽媽一是在笑著做飯,嘴里說著他們快回來拉快回來啦!但我知道,媽媽其實很傷心,只是一直在忍啊忍,不想讓我們知道跟著她一起難受。為拉不讓媽媽擔心,我也強忍著心中的淚水,努力的擠出一點點笑容,大口大口地吃著飯。好讓人感覺,我似乎吃得很香,一點也不傷心,沒心沒肺的。可是又有誰知道我的苦衷呢!看著別人一家在平臺上吃著月餅賞月,我十分的羨慕!好像長一雙翅膀能飛到焦作和爺爺一起吃月餅賞月,吃過飯后,媽媽說去散步,我答應啦!
街上可真熱鬧啊!干什么的都有,小廣場上還有跳舞的,媽媽也去啦,看來她似乎不那么傷心啦!我的心情也隨之好拉起來。
回家后,我久久不能入睡。我想:我今后再也不要過這樣的節日啦!就算不過節,我也不愿意再過這種不熱鬧的節日啦!
今天,我想高聲對全世界說:不要煩那些嘮叨你的人,正因為他們愛你,他們才會吵你、打你、嘮叨你。那是對你的一種關愛,如果你失去拉它們!你反而會想念它們,好好珍惜現在有的一切吧!
又是一年中秋節日記 篇4
“一輪明月,千縷思念。中秋之時,家人團圓。”每每談論到中秋之時,人們無不想起那一輪皎潔的明月、家人團聚賞月,吃月餅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說到中秋,最重要的還是中秋之月——〝嫦娥奔月〞。那是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嫦娥為了守護住后羿的仙藥,被迫喝下,飛上天去。每到中秋之時,后羿都會在后花園擺放一些嫦娥喜歡吃的東西,望著那皎潔的明月,想起他心愛的妻子,希望他快快回來。
隨著后來,每到中秋之時,人們都會團聚,共度中秋。這不僅是一種習俗也是一種美好的象征。當然在世界各地人們度過節日的方式也是不同的;〝韓國中秋習俗:玩傳統蹺蹺板游戲、欣賞羌羌水舞、品嘗韓國的“月餅”——松糕,還有頭號中秋食品——芋頭湯。越南中秋習俗:當晚孩子要提鯉魚燈出游,各地會舉行花燈節和舞獅。
日本:中秋節吃江米團子......〞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人們對中秋的祝愿。
雖然只是一個節日,但是對于人們有很多很多的意義。人們的種種慶祝方式,種種習俗,無不表達了家人團聚,闔家歡樂的美好象征。
又是一年中秋節日記 篇5
盼望已久的中秋節終于到了,我又可以回到奶奶家了,也終于可以吃到奶奶親手制作的月餅了。
為了慶祝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爺爺奶奶家吃團圓飯。奶奶為我們準備了一道道美味的佳肴,有紅燒雞翅、清蒸鳊魚、紅燒肉、糖醋排骨......真讓人垂懸欲滴啊!
吃完晚飯后,奶奶讓爸爸把桌子搬到院子里,讓我們全家做好。只聽奶奶說:“上菜嘍!”我便好奇的問奶奶:“不才吃完嗎?怎么又上菜?”奶奶說:“今天是中秋節,所以我特別準備了一道菜------月餅。”我高興極了,順便拿起一個月餅開始吃了起來,我一邊吃一邊贊嘆道太美味了。突然我問:“奶奶中秋節有什么故事嗎?”奶奶說:“有很多啊!比如吳剛折桂、嫦娥奔月、那我就給你講講吳剛折桂吧!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面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砍過的地方又合攏了。幾千年來......”
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聽奶奶講“吳剛折桂”的故事,我抬頭欣賞著明月仿佛看到了吳剛真的在砍桂花樹。在這次慶中秋中我不但吃到了美味的佳肴和月餅,還收獲了許多課外知識。
又是一年中秋節日記 篇6
正在洗衣服,寢室的兄弟約我出去買月餅,猛然想起,哦,中秋了。
我已經很多年沒在家里過過中秋了。
我是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候除了過年,最喜歡過的就是中秋節了,農家的孩子容易滿足,只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月餅,就比什么都要高興,那時的月亮多么明亮啊,晚上,月光輕柔的灑在鄉間的小路上,灑在每個人的臉上,一片靜謐祥和,山風卷著山里的野蠻氣息颯颯而來,沖撞著樹葉發出金槍鐵馬般的響聲。蟋蟀唧唧喳喳歡快的唱著它們的小夜曲,偶爾也有貓頭鷹“咕嚕嚕”的鳴叫聲,用竹竿撐起一個大柚子立于庭前,院子里的大桌上擺滿月餅和水果,大人們坐在一起談天論地,小孩子們則在月光下追逐著叫喊著,幸福得無以復加。
上了初中以后,每年的中秋,卻似乎離家越來越遠了,因為學校在縣城,離家很遠,每年的中秋都得在學校度過,一大群同學和老師圍坐在一起賞月,還有同學不時表演些節目,逗得大家笑成一片。與同窗共度中秋,自有一番風味,可卻總是不及兒時在家過中秋來得快樂,雖然月餅是的,卻吃得津津有味,媽媽一邊罵我不要到處亂跑,一邊卻又笑著默許,爸爸則和朋友們聊天,不時哈哈大笑,那時的月亮多圓啊,那么清澈,美得讓每個人身上似乎都附著神圣而又美麗的銀光,從那以后,十年過去了,我再也沒有見過比兒時更圓更美的月亮。
就到中秋了,天氣預報說會下雨,不知道晚上還能不能看到月亮,仰望著夜空,卻突然感到一陣孤獨和失落,家離得久了,在異地交了很多朋友,身邊也有很多同學,卻感到更孤獨了。每逢佳節倍思親,鄉愁是一件失落的傷心事,如那一支輕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是一種模糊的悵惆,仿佛夢里的揮手離別,別離后,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想,當年蘇軾在庭前舉杯高吟這句詩的時候該是怎樣的心情,即便是豪放豁達如蘇軾對離別也是很失落的吧!
可人總是要長大,人也總要面對離別,在看書的時候看到過這么一句話:“有些人在異鄉如同在自己的家鄉一樣歡笑,和諧,而有些人看則閑庭信步,卻像一個流浪人一樣暗自憂傷,有時候,一個異鄉人,并不完全取決于是否身處他鄉。你的心漂泊著,思念或牽掛著什么,一個人真正孤獨的時候,就是一個異鄉人。”一個人真正孤獨的時候,就是一個異鄉人,我知道此時此刻,一定會有人在某個城市,某個地方,仰望著天空,心里默默地思念著什么,其實孤獨和思念未必不是件好事,心里有一塊暖地,有個念想,有個讓你魂牽夢繞的地方和人,不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嗎?
當華燈初上夜幕降臨,當黑色籠罩著星空,試著探出頭去仰望星空,你總能發現明月會照向你的臉龐。請試著給自己些許微笑,堅信明天的我們將會更美好,希望天下的游子們中秋快樂。
又是一年中秋節日記 篇7
今天是中秋節,晚上,我和媽媽還有妹妹一起在月亮下吃著月餅,突然,媽媽說:“想不想聽中秋節的來歷。”“想。”我和妹妹異口同聲的說。“好。”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xx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xx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我和妹妹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聽媽媽講故事,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你看啊,月亮仿佛也在聽媽媽講故事,因為它是那么圓,那么亮。這就是八月十五的月亮!
又是一年中秋節日記 篇8
又是中秋時
今年的中秋,似乎來的很快,轉眼就到了。
今年中秋與以往有所不同,大片的云朵似乎在和我作對,把月亮藏到身后,像一位母親在保護尚年幼的孩子。我耐心等待,站在窗前,眼睛一直盯著月亮,等著它能夠擺脫云朵母親的庇佑與追蹤,出現在我的眼前。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月亮終究沒有出來。只能透過烏云,隱約的看見月亮的輪廓。天氣漸涼,秋天已經要到了,周圍的環境,讓我的心情也變得悲涼起來,讓我想起了在地震中與親人分散,至今還未找到親人,無法在此中秋佳節,與親人們團聚的人們。他們是多么的可憐啊!因為一次天災,與親人們失散了,不能夠與他們團聚過節,不能與他們團圓過中秋。不像我們,到哪里都有親人陪伴:當你傷心難過時,有親人為你解憂;當你遇到困難時,有親人為你想辦法解決;當你因勝利而快樂時,有親人同你一起分享。親人與親情在我們的生命中是不可缺少,不可丟失的一大珍寶。
雖然沒有看到月亮,但是這卻沒有打擾到我們過中秋快樂的心情,仍與往年一樣,大家一起吃月餅,點燈籠。雖無月亮相伴,但至少能和親人一起度過這團圓佳節,真是一件幸福而又快樂的事情。難道不是嗎?
又到中秋,今年的中秋既看不到月亮,又有人不能與親人團圓。但我希望,下個中秋節月更圓更亮,人們都能團圓!
又是一年中秋節日記 篇9
又是一年中秋到來際,似乎到處都散發著迷人的月餅香氣……
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里,還能聽見清脆舒朗的蟬鳴聲,像是在祝賀欣喜著中秋佳節的到來。
“八月桂花香”,看著樹上淡黃的小花,猶如優雅的一位江南女子,端莊又不失大氣,令人感到美妙無比。
中秋這個傳統的節日,已經延續了幾千年,至今,人們還保持著這樣的習俗,在這一天吃月餅,賞一輪清朗明月。
還曾記得那時。夜空中墜著點點繁星,似一雙雙明亮的熠熠生輝的眼睛,閃閃地眨著,俏皮又可愛。那些不知疲倦地眨著的大眼睛就那樣掛在飄渺的空中。
父親也會擺一個小桌子在院子里,然后一家人圍在一起樂悠悠地吃著月餅,談天說地。我總是拉著姐姐,讓她給我講嫦娥奔月和調皮小玉兔的故事,一邊聽眼里還盛滿了憧憬,像一汪閃著光的湖水。
看著玉盤般的明月,小小的我不由得心底一陣贊嘆,哦,似乎又聞到了桂花的香味呢,濃濃的……
思緒又飄回現在,中秋中秋,我想這也是個游子懷念家人的感傷節日吧。
又是一年中秋節日記 篇10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今年我跟往年不一樣,往年我只是盼吃月餅、玩游戲,今年我有“心事”了。聽爺爺講了中秋節的知識后,我想把中秋節過得更有收獲些。
今天學校放假,大人們也都放了假,全家人歡歡喜喜聚在一起。吃好的、喝好的、還吃月餅自不必說。白天爺爺帶我和哥哥又是爬山,又是逛公園,玩了個痛快。可惜天氣不好,是陰天,賞月是賞不成了。這是個不小的遺憾。
不過,這對我來說影響不大。這正好是我了卻心事的好時機。原來我的“心事”是想在中秋節的晚上,讀一些古代名人寫中秋、明月的詩。這個“心事”現在解決了。我還背熟了張九齡《望月懷遠》中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蘇軾《水調歌頭》中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李白《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些詩句,并弄懂了詩句的大致意思。
同學們,你說我這個中秋節過得有收獲吧!
又是一年中秋節日記 篇11
秋夜寒冷,一輪圓月劃過樓宇林梢,秋葉深情,荷池飄香,波光粼粼,柳荷相依。
空氣中傳來濃濃的桂花幽香,全家人共守中秋明月,聽奶奶給我們講嫦娥,玉兔和吳剛。奶奶還指著月亮一一讓我們認識,哪個是嫦娥,哪個是桂樹,哪個是玉兔……故事和場景是那么迷人,讓我們至今難忘。
垂柳輕拂清輝點點,歡歌一曲飛上云影天。月光下,我們把爸爸專門分給我的冰激凌月餅放在家中的某個地方,留著慢慢享用。妹妹的好吃的總是吃的最慢,放的時間最長,因為她總舍不得吃,今天拿出來看看,明天又拿出來看看。有一次,屋里沒人,她把好吃的藏在了桌子下面雙開門的小柜里。開心的一的妹妹自以為放的很安全,轉過身來用屁股使勁兒把柜門兒頂上。正美滋滋的,忽然覺得上是有人在后面抓住了裙子,拽都拽不動。妹妹嚇得哇哇大哭起來,家人聞訊跑進屋里,原來是柜門兒夾住了妹妹的裙子,使全家一起大笑。
斗轉星移,我面臨初中,妹妹也小學畢業了。我們都搬進了樓里。無論住在哪里,月亮都能找到我們。在八月十五的夜里依然寧靜優雅的來到我們家。那婉約如詩的身影,總把銀光留下,一次又一次無言
相約,一年又一年如期重逢。
衷心的祈禱美麗的月光女神,有吳剛和玉兔的陪伴,永不孤寂傷感。讓我們舉杯相邀,超出時空。相聚昨天,相聚今天,相聚明天,相聚永遠、永遠……
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的節日。
又是一年中秋節日記 篇12
夜深沉,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睡眼朦朧,恍若夢中。天下人都知道我的名字,天下人也都知道我妻子的名字——嫦娥。
今天又是中秋,我知道,萬里嬋娟你在等滿月。“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多少年過去了,對于在天上的她來說,只不過是短短幾天吧。
當我還是血氣方剛的少年,桀驁不馴眼眸中難覓絲毫溫存,我彎弓,大地便格格作響,9個太陽也訇然墜落。我看到站在人群中的她,那溫柔安靜的笑容,我們走到一起,過著最為樸實普通最幸福的生活。我廣收門徒,去西天王母那兒尋訪了仙藥,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安詳中與我的嫦娥共同升上天宇。徒弟逢蒙想要偷走仙藥,我永遠無法忘記嫦娥腳下升起祥云,吞下仙藥時的樣子,她滿眼是淚,懷中抱著她最愛的兔子,衣襟飄飄,飛向月亮。我無論如何喊叫她都停不下來,無奈,我只好在院中設宴,擺上她最愛吃的水果,呼喊她的名字。男兒有淚不輕談。此刻我卻心如刀割,淚水漣漣。
多少年過去了,每到這一天,到了中秋,我就會一直看著那一輪明月,夜不能寐,我希望看到她從月上飛下來,再為我織一匹錦緞,再為我擦拭那把硬弓。昨夜夢中她說的話還在耳邊:“羿,平日我無法下來,明天,乃月圓之夜,你用面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西北方向,然后,再連呼喚我名字,我就可以回家了!”
嫦娥,圓月已當空,桂花酒已滿杯,如月一般圓的糕點已做好,這寂靜的院子里,只差你了。我連連呼喚你的名字,灌下一杯杯酒,淚眼朦朧,“未必素娥無悵,玉蟾清冷桂花孤。”你會不會也寂寞呢?月宮里也有喜愛的桂花嗎?恍惚中,一只白兔蹦到我懷里,我抬頭,看到你站在桂花樹下正向我微笑,你周身散著如月一般的光茫,我向你走去,吶吶喚你的名字,你在月光下跳舞,如一場不真實的夢,我的耳邊分明聽到你喚我的名字:“后羿,后羿……”我伸出手,觸到你冰冷的衣衫,看你腳下一點點升起說詳云,滿眼是淚,飛向月宮,如那一日。
我愣愣的看著你消失,淚水順著臉頰劃下,我笑了,笑的滿眼是淚,桌上的桂花酒壇沒了,糕點也沒了,遠遠傳來一陣淺笑:“羿,這個糕點,就叫月餅吧。”我點點頭,拿起那把弓,風吹起滿院桂花,我彎弓搭箭,把一朵朵花刺的支離破碎,在月光下飛舞的花瓣,冰冷的箭以及我的長發,你都會看見吧。
如果數年后我老了,不在了,你就忘記我,把明亮的光撒滿黑夜,我只不過是一介凡夫,一介凡夫啊……
我看著手中搖晃的酒杯,笑著一飲而盡。
又是一年中秋節日記 篇13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月餅的制作從唐代以后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又是一年中秋節日記 篇14
又到了過中秋的時候了。家里早早的準備好月餅,媽媽還絮絮叨叨的說著;“月餅要冰糖味兒的,用白紙包著的那種,也不要太多,兩個就好……”我在一邊看著她忙前忙后,終于忍不住提醒:“媽,不用準備了,沒有人會吃的,奶奶她……”已經不在了。后面的話我沒有說出來,也沒敢說出來,我怎敢親口承認她的死訊呢?知道是一回事,承認是一回事,親口說出來,卻又是一回事。
媽媽停下來,呆呆地望著我。良久,又低下頭去:“哦,對,已經不在了。”
窗外開始下雨。淅淅瀝瀝地敲打著窗欞,讓窗戶上蒙上了一層水霧。水滴慢慢滑下,留下長長的尾巴。雨下得急促了起來,風也猛烈地刮著,屋外的香樟樹被吹得左右搖擺。雨打在樹葉上,噼里啪啦的響。明明只是初秋,我竟有了寒冬的感覺。“好冷啊。”我自言自語道。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如同往年一樣擺出了飯桌,媽媽又習慣性地拿出了四雙碗筷。我不忍再提醒她,沉默著入了座。待到開飯時,媽媽端著盛好的四碗飯出來,一碗碗地擺好,等擺到最后一碗時,她停頓了一下,突然丟下碗,跑回自己的房間,“砰”的一聲關上門,嚎啕大哭起來。
我和爸爸對視了一眼。爸爸嘆口氣,站起身來,小心的推開門,進了房間。我看著他走進房間,聽著媽媽的哭泣聲慢慢小了下去,望著飯上的熱氣在空氣中跳躍,升騰,由一股白煙慢慢變淡,最后幾不可見。我想站起來,但是雙腿似乎已經麻木,不聽我的使喚。我只能就這樣坐在桌前,似乎茫茫天地間就剩下我一人。
轉頭,望見漆黑的夜空中,孤零零地掛著一輪不太圓的月亮,發著凄慘慘的白光,不見一顆星星。我有些茫然地看著那輪月亮,不知何時淚水居然模糊了眼眶。輕輕動了動嘴唇,我有些哀傷的看著那輪月亮,低聲呢喃道:“奶奶……那么孤零零的,你為什么還要去天上啊……”
月亮沒有說話,一切都靜得沒有一絲聲響,只有一只下個不停的雨滴滴嗒嗒的敲打著地面。在這雨聲中,在這月色如水的夜,我仿佛看見去年的中秋節,我和奶奶、爸、媽,圍著桌子,吃著月餅,賞著月亮,聽著雨聲,熱熱鬧鬧地說說笑笑。而奶奶,用她掉光了牙的嘴,小口咽著冰糖味兒的月餅,又一次開始將那不知道講過多少遍的嫦娥奔月的故事……
又是一年中秋節日記 篇15
今天是農歷8月13日,離中秋節還有兩天的時間,全家人都在為過好中秋節而忙忙碌碌著,爺爺在忙著接客,爸爸在忙著買月餅,媽媽在忙著準備中秋節的美味佳肴呢!
爸爸轉了好幾個超市,終于買回了好多好多月餅。有紅豆味兒的、有草莓味兒的、有波蘿味兒的,還有我最愛吃的黑芝麻花生味兒的……此時的我已經經不住美味月餅的誘惑,便選了一個品嘗起來,哇!好吃極了!又香又甜呢!這時我分別給爸爸、媽媽和爺爺每人拿了一個,讓他們也嘗嘗。吃完后他們異口同聲的說:“真好吃呀!這種月餅得多買一點,說不定中秋節那天來的客人都喜歡吃呢?”
吃罷了午飯,爸爸又和我去了一趟超市,把那種大家都喜歡吃的月餅又買了兩斤,足足有二十多個呢?我看著一個個甜甜的、圓圓的月餅,像是吃了蜜似的,心里樂滋滋的……
哎,時間過得真慢,我真希望時間能夠過快點兒,盼望快樂、開心的中秋節早一點兒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