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通用20篇)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1
在眾多的節日里,要問哪個節日最讓我難忘,就要數中秋節了。
中秋節,是萬家團圓的日子。在這一天,遠方的人們,都要回家看望長輩,和家人一起聊天賞月,品嘗月餅。
記得去年的中秋節,天剛一黑,我就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月餅,和家人一起坐在陽臺上。不一會兒,圓圓的月亮就升上來了。風很輕,云很淡,月亮很美。月光灑落在我的臉上,好像媽媽的手在輕輕地,溫柔地撫摸著我。看著那美麗的月亮,皎潔的月光,我突然想到了學過的一首關于月亮的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于是,我突發奇想,對家人說:“我們一起來說關于月亮的古詩吧!看誰說得最多!”家人們都同意了。媽媽先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也不甘示弱。姥姥接著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姥姥比咱們說得都難,姥姥是冠軍。”媽媽溫柔地說。我很疑惑:姥姥不可能知道這首詩吧!原來,她手里正拿著一本《唐詩三百首》呢!我們都開心地笑了。接著,我們又開始比賽……
我終于盼到吃月餅的時候了。我把月餅切成一塊一塊的。有豆沙餡的,有伍仁餡的,有蛋黃餡的……全家人圍在桌子旁,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美味的月餅。
中秋節的月亮真圓,月餅真甜,中秋節真讓我難忘!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2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真是一個讓人思念家鄉的節日。像在外地工作、讀書的人,都會趕著回家團圓。
今年的中秋我們到爺爺家烤肉,總共分成三組比賽,看誰火起的最快、最旺,我們這組使用輪胎的鐵圈,所以得到第一,結果我太得意忘形,把烤得吱吱作響的香腸,烤成黑香腸,大家都不敢吃,我連忙把黑黑的地方刮掉,我還烤了肉片、香菇、蛤蠣等食材。
今晚的天空高掛著又圓又大的月亮,好像在看我。我點燃大支的仙女棒,馬上冒出五顏六色的火花。鄰居也施放各式各樣的煙火,將黑黑的天空點綴得色彩繽紛、美不勝收。因為“芭瑪”臺風的關系,爸爸只回來六小時,又被臨時調回去值勤,我的心中很難過。上次的“莫拉克”臺風讓很多人的房子被淹沒而無家可歸,有的人還被大水沖走,造成親人無法團聚,所以我覺得我已經很幸福了。
今年的中秋節我過得很充實,一共去了五個地方,烤了五次肉,也吸了不少的煙,這代表著大家都是平安的,才有辦法聚在一起,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彼此。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3
月光所至,皆為故鄉。
中秋節乃是團圓之日,和家人一起賞月、吃月餅也都是十分的幸福美滿。關于中秋節的傳說,除了我們最熟悉的嫦娥奔月以外,還有吳剛斬桂、玉兔搗藥、月餅起義⋯⋯這些傳說都是非常有趣呢!過去中秋節的習俗更是非常之多,例如,賞桂花、飲桂花酒、賞月、吃月餅、玩花燈等,而現在賞月和吃月餅更為廣泛。
中秋節這天下午,我和我的爸爸媽媽與我弟弟一起去電影院看了一部名叫《羅小黑戰記》的動畫電影,這部電影十分好看,里面有著許多搞笑的環節,與一些令人感動的劇情讓我和弟弟看得很入迷。
當我們看完了這部電影后,來到了一家叫“盒馬鮮生”的餐廳,說這是一家餐廳倒不如說這是一間超市。在這里,你可以買到許多食品,比如牛排、鱈魚、大閘蟹⋯⋯可是我弟對這些不感興趣,但,當他看到那琳瑯滿目的零食時,眼睛頓時發亮了,他用自己那肥嫩的小手指著那排零食說:“媽媽我想吃零食。”“不行,對身體不健康。”媽媽一口否決了他這個念頭。“我就要!”突然,我弟的眼淚就奪眶而出,在這種情況下我媽還是執意不買,媽媽作勢著要打他,眼看就要打到他身上去了,他立刻收回了眼淚,乖乖地跟著走。
我們來到了選海鮮區,我一眼就看到了許多只帝王蟹,我把我弟叫過來說:“你看這只螃蟹大嗎?”“哇!好大一只螃蟹呀!”他一直盯著這只螃蟹看著。接著我看到了更多的海鮮,有九節蝦、三文魚、鮑魚⋯⋯最終我們選了一些海鮮,讓人幫忙加工后,我們找到了一個位子,我和弟弟坐著玩平板,而爸爸去看看還有什么好吃的。正當我倆玩得正嗨時,爸爸端來了一盤蝦,接著又端來了一些別的好吃的。這些海鮮鮮嫩多汁,特別是中秋時節的大閘蟹,蟹黃特別的多,正如網上說的那般鮮美。很快,我們就很滿足地把這些美味的食物吃完了。
晚餐后,我們回到家中,休息了一會兒后,來到了樓頂賞月,天上那月亮看著就像一顆夜明珠在閃閃發光,真是美啊!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看著那美麗的月光。我們一面欣賞著天空中的美景一面與家人談天說笑,這種溫馨的氛圍讓我感覺這個中秋的夜晚真美好。
中秋節是一個快樂的節日,是一個幸福的節日,是一個與家人團圓的節日,它是那么得美好,美好得令人難忘!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4
“十五的月亮……”隨著一陣歌聲,我抬起頭看了看月亮:圓圓的,亮亮的。呀,我怎么忘了今天是中秋節!我又想到今天的飯菜。哎,肯定又是稀飯!我慢慢吞吞的走到飯桌旁。哇,是我愛吃的飯菜,還有大肉餅!我先喝了三口能使我大開“胃口之門”的東西——青菜湯,又咬了一大口肉餅,品嘗起美味佳肴來。哈,還有件最令我高興的事。姑姑和姑丈帶著我那六個月大的小表妹囡囡回來了。吃完飯,我們休息了一會兒,然后全家一起回老家去。咦,咋這么多人?姑姑告訴我:中秋節也叫團圓節,所以大家都要聚在一個地方共同吃餅賞月……
多么好的中秋節!多么好吃的月餅!這一天,我高興極了。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5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我最喜愛的一天,因為這一天是中秋節,也是團圓節。
中秋節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就讓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人們為了祭奠嫦娥,就在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的嫦娥。
這就是關于中秋節的傳說《嫦娥奔月》。
中秋節也有很多的習俗,比如:賞月、吃月餅、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
賞月是我最喜歡的的事。每到中秋節的晚上,我都會和爸爸媽媽在院子里賞月。
我坐在小板凳上,抬頭仔細的望著皎潔的月亮,仿佛看見了嫦娥帶著玉兔在月寒宮走動著、玩耍著。月亮在漆黑的天空上顯得格外的明亮,小星星在眨著眼睛,天空中變得非常熱鬧……
這就是中秋節,不管是來歷,還是習俗,都是那么的特別,我愛中秋節!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6
驚喜年年有,今年特別多。今年的中秋在陣陣秋爽之中拉開了帷幕。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今年卻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呢!今天的月亮特別亮,特別圓,好像近在眼前。以前總是分不清現實與童話,總是天真地想要抓住月亮,今天,即使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我也還想試試童年的愉悅。
一絲秋風吹過,讓人感覺像細雨蒙蒙的春天里安安靜靜趴在地上的小蘑菇,有一點點優雅,有一點點害羞,但又不像春風,秋,更像夏天的弟弟,既有一點點的熱情又有一絲絲害羞,就像在上課時不敢舉手發言,而在下課卻生龍活虎的男同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的詩好像能預知未來似的。他似乎知道900多年后還會有些人在中秋節時不能與家人團聚,于是寫了這首詩以示安撫那些工作人員的心,以及他們的思鄉之情。
月兒圓。它代表著團圓,漂亮純潔的白色象征著善良,月亮就是一個代表。八月十五那天,一家人圍著一張圓桌,一邊興致勃勃的吃著團圓飯,一邊觀賞著白晃晃的,像一輪白玉盤似的圓月,別提有多詩意了。
月兒朦朧。在秋風的拂袖之下,云彩悄悄靠近月,顯現出一片朦朧的美。靜靜的,仿佛我自己也是一片云彩,接近月,享受她的白色純潔以及那種看不透的美。上面沒有嫦娥,沒有玉兔,更沒有吳剛在砍桂樹,只有漂亮的環形山,還有人們濃厚的思鄉之情。
月兒皎潔。濃濃的思念之情噴薄欲出,提筆落下,還有縷縷的情感的寄托……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7
中秋節到了,又是一個月圓夜,也是一個團圓的日子,一個充滿歡樂的中秋節。今天,媽媽決定我們全家去黃河邊賞月,等在外面吃過飯以后,天漸漸地黑了下來,我們來到黃河邊,抬頭仰望,可是卻見一股一股的烏云慢慢得移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們都擔心月亮不會出來,媽媽說:“好幾年的中秋節都是這樣,月亮總是在我們睡覺之前出不來。為了能看到可愛的月亮”媽媽每年都會供一些貢品,準備著和我看月亮,很多次都是等不來的。
但是,我們每年都在期盼這個節日,在黃河邊坐好長時間,清水廣場上聚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一定和我們一樣,也是在尋找月亮,正當我們沒有耐心的時候,月亮旁邊的烏云散了一小塊,頓時,一縷輕柔的月光從烏云里射了出來。形成了一個三角形,透著點點溫馨,讓人滿心充滿了溫暖。籠罩在月亮周圍的烏云一點一點的散去,玉盤似的月亮一點一點的露出來,最終,月亮全部出來了,金色的光籠罩了大地。微風吹過,泛起淡淡的水腥味。柳樹扭動著海泥芳馨的枝條和婀娜的身姿。在月光下有一種朦朧的美。
正當我們陶醉時,月亮像一位害羞的少女,捂著面嬌羞的偷跑了,消失在夜空中,飄逸的云彩也不見了,只有零星的星星在天空中閃爍。媽媽說:“天色已晚,咱們回家吧!今晚已經很不錯了,看見了月亮,而且還在河邊。媽媽很開心了。”我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河邊……媽媽走的時候鄭重的宣布,我們今晚就走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們不時的向天空望去……期待著在一次看到那唯美的月光!
真是老天不負有心人,月亮離奇的再次出來了,我歡呼雀躍,媽媽的決定是正確的,今年的中秋節是我最難忘的一次!啊!好一個幸福美滿的中秋;好一個晶瑩如玉的月亮;好一個月色籠罩下美麗的家鄉;
回到家,媽媽急著去獻貢品,我也興奮地跟在媽媽的屁股后面,希*亮能吃上這些好吃的。令我欣喜的是在陽臺上我又看見它了,這會它已經爬的很高了,前面再沒有烏云了,誰也攔不住它了。我仔細的看,好像看見了嫦娥與玉兔、吳剛與桂花樹……看見了美麗的月宮!
月亮真美!生活真美!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8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每到每年的中秋節,都會在電視上看到這一句話,讓人們想起了過去的中秋節。在我的記憶中,中秋節是快樂的,是美好的。
那天是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在小區里搞一些有趣的活動。
那天晚上,爸爸,媽媽和我把月餅端到廣場外面的桌子上面。盤子里的月餅一個一個目不暇接,有草莓味兒的,有哈密瓜味兒的,有五仁味兒的……我的嘴里流出了口水,感覺匯成了一條的長河。忍不住拿起了一塊兒月餅咬了起來,松軟,香甜,唇齒留香,讓我感覺吃到了世界上吃的食物。
這時,爸爸攔住了我說:“先猜謎語,我們再來開始吃月餅。”爸爸剛剛說完,媽媽就說了一個謎語:“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面圓鏡,有時像把鐮刀。”媽媽的謎語剛剛說完,我就搶著說:“是月亮。”媽媽笑著說:“對了。”接著,我又說了一個謎語:“一個黑孩,從不開口,要是開口,掉了舌頭。”爸爸只過了三秒鐘就說:“瓜子。”我夸獎道:“對了。”而媽媽還沒有想出來。我們全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我們開始吃月餅,不過十分鐘,盤子里各種各樣的月餅都被我們吃光了。
這時候,月亮靜悄悄地從天空中冒了出來,像是一個文靜的小姑娘。今天的月亮旁邊怎么沒有跟隨的星星呢?我猜一定是月亮太華麗了,那些渺小的星星們不敢露面了。
“散步嘍。”爸爸的一聲吆喝打斷了我的思想。我們一家三口開始圍著廣場散步,媽媽給我們講關于月亮的一些故事。月亮好像也能聽懂,一直在后面跟著我們。月亮的光照亮了廣場上的桂花樹,照亮了花叢里面的花草,照亮了高高的住宅樓。
中秋節讓我知道了許許多多的知識,讓我很有見識,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看著圓圓的月亮,吹著清涼的秋風,真快樂呀。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9
夜已經很深了,可月亮還是圓圓的掛在天上,絲毫沒有想落下去的意思。
一切都臣服在月光的籠罩之下,顯得那么的蒼白無力,幽幽的月光包圍了孤獨的我,我高高的仰起不屈的頭,把犀利的目光向月亮對抗。
月呀,既然你敢正視我的目光,那么就讓我問你幾個問題吧。
月,你是何時誕生的?為什么在我和子由分離時那么圓?你為何能高高在上?不知道天上是哪一年了,我這與世俗格格不入的人是不是應該回到天上去呢?
一陣秋風颯颯吹來,我忽然感到一絲的寒意。不知,月兒,你掛在高高的天上,是不是更加的凄冷呢?
也許是吧,天堂哪里比得上人間呢?在人間,我還有一個你;在人間,我還有一個子由;在人間,我可以盡情的起舞;在人間,我還有我的一醉千愁!
喝下了許多的苦酒,不知不覺月亮已躲到了朱閣的后面去了。月色更加濃了,大地被皎潔的月光染成一匹白布,在白布的另一端,子由,你是否也在借酒澆愁呢?
黯然流淚了許久,才發現酒杯又空,我倒了滿滿的一杯酒,卻遲遲不敢喝下,我低頭避開刺眼的月光,月亮卻化作了白玉盤躲進了我的酒杯,原來,我已喝下了數不清的月亮。
我輕輕的敲了一下酒杯,酒杯發一聲混濁的呻吟,杯中的月便散落得零零碎碎,但不久杯平月合,依然不改當初的美麗。
我正視著月亮,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吧!我將杯中物一飲而盡,月有陰晴圓缺,人又何嘗沒有悲歡離合呢?情深何必長相聚,月濃可以共賞之!
月,你原不愿意做一回我的朋友?如果愿意,那你就喝下我的這一杯酒吧!
我又滿上了一杯,用力的灑向了空中!
喝吧!月,
也替我邀請千里之外的子由!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10
今天是中秋節開簾見新月,透過窗戶,我看見月亮從樓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樓頂時,似乎膽大了,一下子跳了出來,頓時,月光灑滿了大地。月光照在杜鵑花的葉子上,在地面就能看見影子。我呆呆的瞧著月亮,仿佛看見了正在砍桂花樹的吳剛,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我突然想起和爸爸賽詩的事,便請了媽媽做裁判,并給爸爸講了比賽規則:每人只能說帶有‘月’字的詩,誰接不上就算誰輸。
比賽正式開始了。我一馬當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媽媽說:“不行,這首詩太簡單,重背一首。”我只好背起了《拜新月》:“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爸爸說:“你只會背這種短詩,看我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我不甘示弱,背起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背完,我還挑戰的看了爸爸一眼。爸爸沉思了一會,還是一個字也沒吐出,我得意極了,和媽媽一起數:“5、4、3、2、1,時間到。”“天舒贏了。”媽媽宣布。我高興的蹦起來,抬頭看了看月亮,嫦娥姐姐仿佛在沖我笑,祝賀我取得勝利。
下一次中秋節賞月時,一定還要來一次賽詩大會,我也一定要保持冠軍這個稱號!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11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說。云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愿隨月在云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愿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中國臺灣的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么,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征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仿佛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云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這意境蕩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于自己的“心月”吧。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12
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云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拜月神時桌上擺上月餅、西瓜、蘋果、葡萄…各種各樣水果、月餅和各式各樣的食品,其中月餅和水果是絕對不能少的。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拜月神了,我們一家人,一邊賞月一邊吃東西,現在街上不如家里如此熱鬧了,家家戶戶的人都在賞月一邊吃東西了。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習俗,但我們要向美好的生活向往。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13
中秋之夜是個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品嘗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每逢佳節備思親”,誰都希望在中秋佳節能夠得以全家團聚,這是人之常情,但又總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位電視新聞工作者,因為忙于工作,就有好幾個中秋節都不能和我們一起度過。想到這里,我不禁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晚上,我和媽媽回奶奶家過節。吃完團圓飯,我就和弟弟一起上天臺賞月。
月亮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弟弟看著這一輪高空中的明月,側過臉俏皮地問:“姐姐,這是白銀盤嗎?”我聽了這句話覺得好氣又好笑,他一定是想起了我教他的古詩《古郎月行》,故意在賣弄呢。于是,我們沖著月亮大聲朗誦起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我倆邊聊邊津津有味地吃月餅,有五仁的、蓮蓉的、叉燒的……我最喜歡的還是雙黃的,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極了!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夜已深了,我們只好戀戀不舍地回家了。不知明年的中秋節會是怎樣的呢?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14
在月圓之夜,盼親人團聚,是從古代就有的習俗。而在明朝的典籍中,早已記錄了人們吃月餅的情形。中秋,可謂是中國現存較早的節日之一了。
既然是月,那就一定會有詩人吟誦。最的應該就是東坡居士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了,子瞻雖等不到子由,但能與月同飲,與月同醉,又何嘗不是人生一大樂事?同樣,李白的“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與“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便更多了一份瀟灑自如,那份期待與家人團圓之心也變得灑脫起來。人生在世,多一份曠達之心也好!
一樣為月,不同的人眼里便是不同的景象。從香菱口中吟出的“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卻寫出了月的清冷和孤寂》......
但今日終究是中秋月圓之夜,就暫且將這些傷感之情放下,瀟灑地“舉杯邀明月”希望“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15
一年之中有許多民族傳統節日:熱鬧的春節,莊重的清明節,快樂的兒童節……然而,我最喜歡的卻是中秋節。
一大早起來,我異常興奮,因為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這不,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大家喜歡吃的食物,邊往外婆家走去。
來到外婆家,才知道我和媽媽似乎最晚:舅舅、姨媽、表姐……大家都到了。下午五點左右,外婆對我和表姐說:“今年搞特別點,你們倆每人挑選兩個自己喜歡的菜自己做,剩下的菜我做,怎樣?”我們開心的點點頭。于是,我拿起桌上的青椒,牛肉和豬肝跑向廚房,表姐拿的是板栗,土豆和已燒好的肉絲。我按照媽媽以前教的方法拌好了醋,姜……澆在牛肉上,牛肉這道菜就成功了。在炒豬肝時,我遇到麻煩:我先燒青椒幾分鐘后,放入已炒好的豬肝時,油濺到我身上,我不由自主的揮手,把鍋弄翻了,菜灑了一地,我真想哭!再回頭看看,發現表姐也好不到哪去:糊的板栗和夾生的土豆肉絲!我還調侃她:“熱烈祝賀新一屆廚王誕生,她便是童小睿!”大家哈哈大笑。
晚上,月亮始終不肯解開她神秘的面紗。于是,舅舅便提議搞一個“月”字詩詞會。聽后,表姐便脫口而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媽媽也不甘示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想了一會,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突然聽見舅媽說:“唉,臺風已遮住月,別想賞月亮了。”我們聽了,很是沮喪。“別沮喪,菜齊了,我們開飯了。”廚房傳來外婆的聲音。
我們就開始吃飯了。吃飯時,我和媽媽,姨媽等一個個向外婆敬酒,并祝她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大家也互相祝福中秋佳節快樂。最后,大家合照了全家福,照片留下了我們快樂的笑容。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16
中秋節都到了,每一個人都十分高興。放學回家后,每一個人都在快樂的討論中秋如何過,我也不例外。回到家,原以為字家里吃飯過節,每想到爸爸說:“我們一家都去海邊吃飯吧!”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上了車,就出發了。一路上我們興高采烈的,車里的人也被我們的快樂傳染了,所以每人都很高興。
到了海邊,我下車后,盡情享受著海風。
進了酒店,我就久久凝視著月亮,因為月亮剛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使我想起一篇課文《月光曲》。“月亮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想到這里,月亮已高高地掛在夜空上。
吃飯時,我一直想去看看月亮。
吃完飯后,我一邊聽著Vitas的歌,一邊看著月亮。我突然發現在月亮的旁邊的微云照得像彩虹,我以為我眼花了,所以沒怎么注意。我看著月亮,想起了在海峽另一邊的奶奶,不知道她是不是也看見了這圓圓的月亮,也在想念著我們……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17
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但這次卻與往年不同,因為這次只見月圓不見人圓——爸爸因工作在外地沒有回來,所以這次中秋節顯得格外無聊。
記得往年,爸爸在家時我們一家人去購物、去游玩,晚上在一起賞明月、吃月餅、看晚會,特別溫馨。而今年,爸爸在很遠的外省工地打工,能想象得到他夜以繼日,起早貪晚,汗流浹背干活的情景……爸爸不辭辛苦的勞作,為了能讓我有更好的生活,為了我能健康成長,為了我能快樂學習。其實父母沒日沒夜的辛勞,他們的希望就是我以后能有份好工作,不再像他們那么累。
我看著月光,就好像看見了爸爸正在奔波的削瘦的身影,我連忙給爸爸打電話,問爸爸那有沒有月餅,他說:“一切都有,就是沒有你和媽媽在身邊呀!”放下電話我的鼻子酸酸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媽媽急忙安慰我說:“不要再想爸爸了,你要想怎樣學習報答他!”
我和媽媽吃完飯后,一起看了“萬家邀明月”節目。九點時,我和媽媽看著窗外的月亮對起詩句來,我說:“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媽媽答道“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們的詩句變成了漫天的流星雨,在夜空中畫出一條條美麗的弧線,連著爸爸干活的工地,捎去我和媽媽的無盡的思念和祝福。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18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中秋節里一家人都應該圍坐在一張桌子上吃月餅、賞圓月。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月餅象征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
說起中秋節,民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游月宮等故事。最為人熟悉當然是嫦蛾奔月,嫦蛾偷了丈夫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許多說法。在較早的記載中,嫦蛾偷吃了仙丹,身體變輕,飄到月亮。奔月后,嫦蛾住在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樹和一只兔子,就別無他物了。這就是中秋節。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19
小時候, 躺在院子里, 在婆婆的大蒲扇下, 朝天上望: 星星們眨著眼, 簇擁著月亮。 露水滴濕我的臉龐。 遠處, 遍布田埂的野山菊輕飄著芬芳。 多么柔和的月光! 為山野輕披一件乳白的衣裳。 五歲時的中秋, 我在大樓的房頂上。 一邊吃著月餅, 一邊享受著爸爸扇出的清涼。 還有蚊子, 弄得我又痛又癢。 可是我不在乎, 一心只想看月亮。 卻只見黑夜中 幾絲微弱的光芒。 但我并不灰心, 因為我知道, 云層后面躲著月亮。 于是, 房頂上洋溢出歡聲笑語, 以及陣陣歌唱。 又到中秋月圓時。 我仰起小小的頭, 尋找著月亮, 混凝土筑成的圍墻 卻把我的目光阻擋。 高樓啊! 請不要拒絕一位異鄉人 在中秋之夜賜予我們的最珍貴的禮物, 因為我記得, 沐浴在月光下的那個夜晚, 是多么的神清氣爽! 月亮啊! 請在這個夜里, 把你的美麗讓所有人分享。 把皎潔的月光撒向大地, 那時, 所有人都會進入甜蜜的夢鄉……
歡度中秋節優秀周記 篇20
今天是中秋節,中秋節是個團圓的節日,我非常開心,特別期待晚上和家人一起吃飯賞月。
當月亮出來的時候,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吃團圓飯,桌子上擺滿了美味可口的菜:有牛肉粉絲湯、紅燒雞塊、鹽水蝦,還有敬月光的供品:有月餅、菱角、豆莢、板粟、花生、蘋果、梨……這時爺爺拿起香煙點起了鞭炮、煙花,煙花飛到空中五彩繽紛、非常漂亮,我們一家人邊看邊吃,我看到美麗的煙花情不自禁的跳起來。
媽媽看著天上的月亮說:“我們來個比賽吧。”
我說:“比什么啊?說一下游戲規則。”
媽媽說:“比賽規則很簡單,我們可以用成詞、句子、古詩或故事來描寫月亮,看誰說得多,說得好。”
我說:“這還不簡單,潔白如玉,花好月圓,浩月當空。
爺爺說:“又大又圓,又白又亮。”
奶奶說:“月亮猶如一個大圓盤。”
爸爸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我說:“等一下,我拿課課來跟你們比。”我飛快直奔,很快拿來課課通,讀了蘇試寫的《水調歌頭》,讓爸爸媽媽無話可說。”
媽媽說:“好詞好句都讓你們說完了,我就給你們講個關于月亮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嫦娥奔月》。”
最后大家都認為我非常厲害,我得第一名。
今晚我過得非常非常開心,我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和在外地的家人一起過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