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精選17篇)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1
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晚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圍坐在餐桌旁,邊吃邊談關(guān)于月亮的傳說。
爺爺吟了蘇東坡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不甘示弱地念了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還做出低頭思念的樣子,大家為我鼓掌。奶奶講了月亮的傳說:嫦娥偷吃仙藥,被關(guān)在寂寞的廣寒宮,吳剛被罰砍桂花樹,玉兔在廣寒宮里為嫦娥搗藥……我半信半疑,原來,它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然后,我們品嘗美味可口的月餅。媽媽問我:“圓圓的月亮像什么?”“像月餅”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媽媽笑了笑,說:“你對了一半,只說出月亮的圓,沒有說出月亮的亮,再想一想。”想了一會兒,我又回答:“像一只晶瑩的玉盤。”媽媽說:“這就對了。將一個事物比作另一個事物,它們之間必須有相似點。相似點找得準,比喻就會生動形象;相似點找得不準,比喻就會不倫不類。”原來這樣,媽媽又給我上了一課。
中秋的月亮羞答答地躲在云層里,讓我感覺不到“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情景,但我卻學(xué)到了不少知識,真是一個難忘的中秋節(jié)啊!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2
中秋節(jié)快到了,老師利用課余時間,帶領(lǐng)我們到天寶蛋糕園親手做月餅。
2:00左右,我們已經(jīng)來全了,老師講了注意事項:一、一定聽組長的指揮,到了指定地點一定不能大吵;二、一定遠離烤箱,防止燙傷。說完,我們從學(xué)校出發(fā)了。我們乘坐著體育局的大客車走出了校門,路上,我們看到了兩棵玉米,是自己生長出來的,不是農(nóng)民種的,那兩棵玉米已經(jīng)快熟了。
到了天寶蛋糕園,我們五人成隊往里進,到了月餅房,我們一人發(fā)了一頂帽子、一個口罩,來全后,面點師給我們講月餅的制做過程。一、月餅分為三類,蘇式、廣式和京式;二、做月餅要用3分皮,7分餡;三、先把一塊皮壓成圓形,再拿一塊餡放在面的正中間部分,然后放入模具里,讓月餅成為圓形,上面有各種花紋、各種字,比如中秋快樂、天寶豆蓉等;最后,放入烤箱烘烤,10分鐘后,把月餅從200多度的烤箱里拿出來,刷上雞蛋和食用油,慢慢把溫度降低,再過10分鐘左右,月餅就熟了。賣出的時候,放入包裝袋,用機器封好,然后再放在包裝盒里銷售。今天,我有很大的收獲,既知道了月餅的種類,又知道了做月餅的方法。小荷作文網(wǎng)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3
中秋節(jié)快到了,老師利用課余時間,帶領(lǐng)我們到天寶蛋糕園親手做月餅。
星晴六下午,我們坐著車來到了做月餅的地點,去學(xué)做月餅。糕點師傅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個頭套和一個口罩,就讓我們一組一組的去洗手,洗完手后我們就開始學(xué)做月餅了。糕點阿姨已經(jīng)給我們和好了面,準備好了餡,我們就開始做月餅了。阿姨首先讓我們把面團捏扁,然后再把餡放在捏好的餅皮上,把它們再捏起來變成一個圓形的面球。再把做好的面球放到模具上給月餅定形。最后再放到200度的烤箱里烘烤10分鐘,然后在月餅上涂雞蛋后再烘烤12分鐘。這樣又亮又好吃的月餅就做好了。
同學(xué)們吃著自己做的月餅真香啊!感謝盧老師又給我們了一次體驗生活的機會!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4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我最喜歡的中秋節(jié)。我喜歡中秋節(jié)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因為中秋節(jié)是全家團聚的日子,另一個當然是因為中秋節(jié)可以吃月餅啦!
“先生們”的任務(wù)也只是坐在一起聊聊天,幾乎一整天,他們就坐在沙發(fā)上嗑嗑瓜子、吹吹牛;國有國規(guī),家也有家規(guī),咱們家家規(guī)第一千八百九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在中秋節(jié)這個全家團聚的日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喝酒、賭博等,違者,“家法”伺候!“女士們”的任務(wù)就是做飯,看她們忙的不可開交的樣子,你可能會問:做那么菜,真的吃的完嗎?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根本就不存在,真的,我們一整天都在吃。早點吃完了,還有早飯;早飯吃完了,午飯又來了;午飯吃完了,晚飯來光臨。不怕不夠吃,就怕吃死你!吃,吃,吃!吃得每個人的肚子都圓的跟個皮球似得。不過我建議你晚飯少吃點,還得留個肚子吃月餅啊!大月餅、小月餅、鮮花月餅、水果月餅、火腿月餅,應(yīng)有盡有,想吃什么任你挑任你選,哈哈,怎么樣,饞了吧?傍晚時分,我們一家人都坐在院子里,院子里有一張大石桌,石桌上放滿了各種水果和甜點。靜靜的院子里洋溢著陣陣桂花的香氣,蟋蟀的伴奏給這靜寂的夜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月亮是個害羞的小姑娘,明亮的臉上蒙了一層細細的薄紗,似乎不習(xí)慣見到那么多生人。奶奶拿來了一個大月餅,把月餅切成方形的好幾塊,每人一塊,分的份量也講究,一個大月餅要正好每個人一塊,且每塊分量也要大體一樣,象征著一家人永結(jié)同心,和和睦睦,不爭不斗。
中秋節(jié),我愛你!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5
今天是中秋佳節(jié),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這一天,全家要團圓,吃月餅。我和幾個好朋友約定,我們要聚在一起過一個特殊的中秋節(jié)。
傍晚,我們吃完豐盛的晚餐就做到好朋友張皓森家陽臺上,品嘗著甜甜的月餅。這時我們眺望遠方,一輪圓月高高升起,像一個晶瑩剔透的水晶球,幾朵銀灰色的,薄薄的云繞在他身旁,宛如 仙女舞動薄薄的輕紗翩翩起舞。如果你仔細看月亮,還會發(fā)現(xiàn)月亮里有一些黑星,據(jù)說那就是廣寒宮里的嫦娥、玉兔、吳剛、和桂花樹。
宋建寧提議背誦關(guān)于月亮的詩詞,張皓森大聲的背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建寧搖頭晃腦的接著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舉起水杯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 三人……“說完我們哈哈大笑。隨后我們有輪流唱了歌,玩了許多游戲。
我們吃著甜甜的月餅,聞著陣陣桂花香,欣賞這之皎潔的月亮。多么美麗的夜晚啊!我們大家聚在一起直到很晚我才戀戀不舍的回家了。
啊!這是一個愉快的中秋節(jié)啊!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6
在這一天里,我媽媽整了很多的菜。看著我都想吃了,后面我的親姐姐來到了我的家,我們大家準備吃個團圓飯。大家有的忙有的玩,我在和我妹妹在臥室里快點的玩著電腦。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早在唐時中秋就正式成為節(jié)日是中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20xx年,中秋節(jié)與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成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
中秋節(jié)的命名來源于中國的農(nóng)歷,農(nóng)歷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中秋節(jié)有許多別稱:因為它的節(jié)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為“八月節(jié)”、“八月半”;又因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亮,中秋節(jié)的主要活動都是以“月”為內(nèi)容的,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jié)”、“仲秋節(jié)”、“八月會”、“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拜月節(jié)”等等。中秋節(jié)這一天的月亮格外晶亮、圓潤,被人們看成是合家團圓的象征,因此,又被人們叫做“團圓節(jié)”。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7
今天是中秋節(jié),是全家團圓的日子,所以學(xué)校特意提早放了學(xué),我一到家就看見姐姐一個人在忙著做飯。一會兒,媽媽也回來了,一進門就和奶奶一起忙開了,等我寫好作業(yè),一出門,哇!桌子上擺滿了豐盛了飯菜。我迫不及待地對奶奶說:“奶奶,今天的菜看上去就好吃,我先嘗嘗哦!”“是嗎?”奶奶笑瞇瞇地說,“好吃就多吃點,不過得等你大伯和小董阿姨回來一起吃。”
等來等去,大伯還是不回來。奶奶已經(jīng)打過三、四個電話了,可他總是說“過一會就回來”、“馬上就到”……七點了,大伯和小董阿姨終于來了,我大喊一聲:“吃飯了!”便狼吞虎咽起來。不一會,紅燒螃蟹、豬蹄子、木耳炒肉片、水煮魚……就都不見了。
晚飯后不久,我們?nèi)揖妥搅岁柵_上。吃著月餅,聽奶奶念叨著:“不知你爸爸出差在外有沒有吃月餅?”看著那圓圓的皎潔的月亮,我不由得想起了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中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8
中秋佳節(jié),也許是帶有中華民族烙印最深的節(jié)日。從唐風(fēng)宋月、文人*客,到如今的親人團聚、合家歡樂...邁過了多少年代啊!中秋節(jié),充塞于歷史時空,帶給人們無盡的夢和想象。而月,也因這個美麗的節(jié)日顯得神秘而迷人、溫馨而浪漫。
我做過無數(shù)的夢。夢到庭院深深,藏得住月亮;夢到疲倦的月亮躲進云層,只留下幾顆星星看似在放哨;夢到嫦娥那秀麗的面龐,冰清的裙裳;夢見聞到了那桂花樹傳送了千古的流香;夢見許多平日里不常見的親人,一家團圓,共度中秋時光...
然而,月有陰晴圓缺,又怎能總是完美;人有悲歡離合,又豈能奢求永久的團圓?
夜,靜極了。滿月在云中穿行,向大地灑著銀色的光芒。“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愈是享受著月光的銀輝,愈是思念著遠方的家鄉(xiāng)。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寂靜的夜空像一匹柔美光滑的藍色綢緞,一輪玉盤似的滿月把它那皎潔的光華灑向人間。月光透過斑駁的樹隙絲絲縷縷地灑下來,在地面上鋪了一層碎銀,每一片綠葉都似乎靜靜地沉浸在牛乳里。墻腳的花披著如水的輕紗,似紅霞搖曳著修長得花枝,散發(fā)著醉人的花香。
“明月幾時有?”子瞻把酒問月。中秋良宵,弟兄分離,杳無音訊。唯有皓月孤影相伴,起舞弄清影,一夜難成眠。罷,不能相見又如何?“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同在圓月下,即使遠隔萬里,也算是一種相聚吧!
一輪輪的中秋月,記錄下歡聲笑語,記錄下離愁別緒。
中秋賞月,月亦可讀、可思、可品。月圓月缺,是自然中最奇妙的變換,輪回往復(fù),不止不息。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福禍相依,順逆同在。人們往往把自我丟失在名利場、社交海之中,得意則肆意狂歡,失意則悲天憫人。而月,依舊懸于當空,無聲地實現(xiàn)著自己的循環(huán),似乎在向人們昭示著什么...
中秋思月,讓我們像月一般清寧冷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秋思月,讓我們像月一樣晶瑩坦蕩,去留無意,寵辱不驚;
中秋思月,讓我們像月釋然陰晴圓缺那樣吧,笑對悲歡離合......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9
中秋節(jié)的傍晚,我和爸媽一起去東邊的奶奶家吃晚飯。
一到那里我就纏著爺爺想看剛出生的小狗,爺爺忙把小狗小心翼翼的抱出來,我趕忙接過小狗抱進了廚房,它們真是可愛!一只胖一只瘦,一只白一只黑。看它們可愛的模樣,我就跟媽媽商量,把又白又胖的那只小狗抱回去喂養(yǎng),可是媽媽說它太小了,離開了自己的媽媽會活不了的,要留在狗媽媽身邊再養(yǎng)幾天。正說著,小狗的媽媽走過來,把我嚇壞了,我怕它傷害我,忙走開,可小狗的媽媽見它的兒女安然無恙就走了,我這才安心下來。
吃晚飯了,我吃了一點點就不想吃了,以為我有點困了。經(jīng)過媽媽的再三勸說,我才多吃了點。
最后,我們回家了,因為玩得很快樂,所以回家后我很快就進入了夢鄉(xiāng)。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10
話說嫦娥來到月球后實在閑得無聊,只好每天聽著“嗵”“嗵”的砍樹聲,晚上拿砍下來的樹干當柴火燒,取取暖;睡覺時把玉兔當枕頭睡(玉兔在沒有氧氣的地方就是與做的兔子,雖然會動),早上醒了,就飛到衛(wèi)星(圍繞地球轉(zhuǎn)的小行星)上,看看自己的愛人,找找可以做饅頭的材料學(xué)做饅頭,誰叫嫦娥是面食主義者呢!
然而,在1874次的失敗后,嫦娥終于做出了饅頭,剛做出饅頭,嫦娥就開始大吃特吃了,因為她實在太餓了,在做出饅頭之前,她已經(jīng)餓了九天九夜了。在此之后,嫦娥早餐吃饅頭、午餐吃饅頭......
當然,所有東西都有會被厭惡的一天,所以嫦娥在八個月以后,終于討厭了饅頭。
也在第8979次的失敗后,嫦娥發(fā)明了一種熱量很高的食品:月餅!跟學(xué)會做饅頭后一樣,嫦娥又開始了大吃特吃月餅了,直到一天晚上......
那天晚上,嫦娥稱了體重,低頭一看,天哪!一百八十斤!嫦娥趕緊把體重稱藏了起來,畢竟嘛,體重也是女孩子的秘密嘛!這時,玉兔走了過來,說:“嫦娥姐姐,你好胖啊!”,這時,玉兔以光速飛向了地球(倒不如說是砸),然后又飛出了所有嫦娥做的月餅,但只有一個月餅飛到了地球上,而一個人撿到了它(月餅),還研究出了它的成分并將它發(fā)揚光大!
而玉兔一碰到氧氣變成了白兔后,就躲在了草叢中,并繁衍出了許多后代,長期定居了地球。
這就是月餅的由來。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11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中秋前夕,人們都盡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jié)”。
中秋節(jié)是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的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xí)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游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jié)的風(fēng)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fēng)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xí)俗,已很少了。但設(shè)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shè)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有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地方,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yù)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餅與中秋節(jié)的聯(lián)系是在明代。具有關(guān)資料說,當時,北京城市里出現(xiàn)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自己制作月餅,用于自身和贈于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guī)范,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比如,山西省介縣一帶在中秋節(jié)這天,當?shù)乩习傩找延泻霞覈质硤F圓月餅的習(xí)俗其制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小孩們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節(jié)的習(xí)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節(jié)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jié)日。有人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秋節(jié)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12
中秋節(jié),我們一家去平江路看望外公,平江路是一條古色古香充滿韻味的悠長小路,那里也充滿了我和媽媽的許多回憶。
每到平江路那里,媽媽便情不自禁地說起小時候的事來。媽媽和舅舅從出生到二十幾歲都住在平江路,小時候的趣事還依然記憶猶新。小時候,他們從平江路小巷的弄堂里一路追逐嬉戲能通到平江路;大大小小的孩子提著小瓶子到小河邊撈蝌蚪;手里緊緊握著4分錢一路沿著賣冰棍小販的叫賣聲跑去,然后在平江路的小河邊挑個大樹蔭,坐在石條上美滋滋地舔著手中的棒冰……
而中秋賞月更媽媽和舅舅小時候最開心的活動之一了,把月餅切成幾份裝在白瓷盆里,和桔子,還有紅菱角等時令佳品擺放在八仙桌上等著。媽媽的外婆瞇縫著慈祥的眼睛說:“乖小囡,拿吧,吃吧。”,于是小孩子們拿著喜歡吃的就往口袋里塞。而每年的中秋夜,長輩也總會講許多神話故事給孩子們聽。
而我從小在那里住了整整4年。記得在一個中秋夜,媽媽帶我在河邊散步,美麗的月兒象檸檬一樣高高掛在天空中,我們走著,她也跟著,我們走過了平江路,拐進小巷內(nèi),她也還是跟著。我問媽媽:“為什么月亮跟著我走?”媽媽說:“因為你乖,它喜歡你呀。”當時我聽到媽媽這么說開心極了,連天上的月亮都喜歡我啊,能不讓我高興嗎,可現(xiàn)在想想真是傻傻的呀!可我記得媽媽的手握著我小手時候,我感到好溫暖好溫暖。
今年的中秋雖然沒有看到圓圓的嫩黃嫩黃的月亮,可是媽媽的手還是那么溫暖,秋還是微微吹拂在臉上,遠處的古琴聲還是那么悠揚,看著鄰居家里燈火通明,被孩子們團團圍著的老人……又是個溫馨團圓的的節(jié)日呢!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13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今天又是中秋佳節(jié),更應(yīng)證了“倍思親”,雖不為“異客”,但格外思念親人唉!
嫦娥奔月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她會不會思念家人呢?偌大的廣寒宮似乎沒有一頓團圓飯熱鬧。如果可以把電話交給嫦娥,她一定會打許多許多電話:“爸,真……真的是你嗎?”“你……你是嫦娥嗎?”“恩!”雙方有一些激動了。“你在廣寒宮還好嗎?如果不好,就回家吧,我和你媽媽等著你!”“在廣寒宮還可以,只是有一點寂寞孤單罷了。我一定會找個機會回來的。您和媽還好吧?”“還不是老樣子,一身老骨頭,你就別操心了。”“這么能這么說呢,我畢竟是您的女兒埃”“今天是中秋節(jié),你吃了月餅了嗎?”“吃了,今天就這樣吧,再見了。”“好吧,以后多打電話,再見。”電話那頭傳來一陣小聲抽泣聲。
這時,嫦娥的電話又響了:“還有一件事情忘記了,天氣轉(zhuǎn)涼了,你多加點衣服。就這樣,再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嫦娥眼睛紅了,眼角流上了一滴眼淚。
“是誰呀?”傳來一陣不耐煩的口氣。“是我呀,嫦娥。后羿,這些年,你過得還好嗎?”“你這些年到哪里去了啊,我快急死了!”態(tài)度來了一個大轉(zhuǎn)彎。“我過的很好,你就不要為我擔心了。”“怎么能不著急啊,那年你‘上天’了以后,我就找不到你了。”“我真的過的很好,如果想我了就看看月亮吧!再見。”
嫦娥望著地球,露出了進入廣寒宮的第一個微笑。
此時的我,吃著精致的月餅,披著透明的月光,望者明凈的月亮,還求什么呢?還抱怨什么呢?
和嫦娥比,我已經(jīng)很幸福了,至少不用思念。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14
今天早上,奶奶給我打電話說:“我買了許多豐盛的菜肴,晚上我們一起過一個團圓節(jié)。”傍晚,爸爸拿著月餅和水果等東西來到了奶奶家吃團圓飯,因為今天是中秋節(jié)。我們本來想一邊吃團圓飯一邊賞月,但是今天天公不作美,天上下著蒙蒙細雨,我估計今天是看不到明月了。假如今天天氣晴朗的話,那天上的明月一定特別圓,特別明亮,那明月如同白玉一樣純潔、秀麗,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晝一般,那肯定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夜晚。
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由于各種原因,他們不能回到親人身邊,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這讓我想起唐朝詩人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中秋節(jié)是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中,人們用各種形式寄托著對人們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15
悠悠的秋風(fēng),輕輕地把夏熱趕走。涼涼的秋風(fēng),悄悄地把清爽帶來。柔柔的秋風(fēng),靜靜地把思念送來。
——題記
中秋佳節(jié),月兒圓圓的高掛在一望無際的夜空中,散發(fā)出的淡淡柔和的光芒,似乎在述說著無限的思念。這時我想起了出自王維的一句詩句,“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家的陽臺上,我,獨自看著一輪明月。記憶的河流開始在腦海里匯聚,閃爍。
我,望著夜空中那一輪白白的圓月,不禁想起了已經(jīng)逝去的爺爺。在遙遠天國的爺爺身體是否安康,生活是否快樂,此刻是否在思念著我……想到這里,我的眼框中慢慢的涌出了一種名為思念的液體。
爺爺去世后,才發(fā)現(xiàn),為什么我以前不多陪陪爺爺。淚,在臉上蔓延。流著淚的我不禁想起了往事。
爺爺去世前的每一個中秋,我都會去到爺爺家,和爺爺一同坐在天臺上賞月。
還記得前幾年中秋節(jié)的早上,天才微微亮,家里的電話突然“嘟嘟“地響了,“喂,是榮仔嗎?你們今天晚上回家吃飯嗎?”電話那頭傳來爺爺沙啞的聲音。“當然回去啊,我們晚上一起賞月”聽到爺爺沙啞的聲音,我感慨到爺爺老了“晚上,我等你們一起回來吃飯。”說完,爺爺慢慢地把電話扣上。
現(xiàn)在每當想起爺爺每個中秋都會說的那句:“晚上,我等你們一起回來吃飯。”我總會不由自主的留下眼淚。
抹掉臉上的淚,轉(zhuǎn)身回到房間里,躺在床上,柔和的月光透過窗戶照在我身上。
閉上眼,記憶的儲存庫被打開,以前和爺爺度過的每一刻都清晰的浮現(xiàn)在腦海中。
眼角處殘留著抹不去的傷感。我憶起了與爺爺度過的每個日子,憶起了爺爺和我講人生道理的每一刻。那一段段美好的回憶,那一句句經(jīng)典的話語,深邃的眼眸,嚴肅的聲音,構(gòu)成了一幅幅溫暖的畫面。
我看到了月光的白,我聽見了夜空的鐘聲。那哀傷的月光將我和爺爺共同度過的時間剪成憂傷的剪影,留在沉寂的回憶中。
第15個中秋,在想念爺爺中孤獨度過的中秋。也將永遠成為我最難忘的回憶。
廳里的大鐘慢慢的擺動發(fā)出陣陣響聲,把我從想念中拉了回來。
“咚,咚,咚……”鐘聲停止了,一切歸于平靜,濃濃的思念化作漫天的葉飄散在關(guān)于中秋的記憶中。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16
哈哈!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終于到了,我早就盼著這一天啦!中秋節(jié)大家都會聚在一起吃團圓飯、賞月,我最饞月餅了,每次的月餅總被我吃個精光,弟弟總是戲稱我為“月餅大王”呢!中秋節(jié)我和弟弟妹妹還可以玩游戲,我心里甭提有多開心了!
月亮悄悄攀上星空,此時我家也開始熱鬧起來了。弟弟妹妹從外面沖進來,還開心地叫著:“姐姐!弟弟!”妹妹撲到我身上,在我身上搜起來。我受不住妹妹這般撓,咯咯笑著說:“別搜了!‘零食大王’,我身上沒零食!”妹妹跳了下來,不好意思地說:“嘻嘻,莫怪我,都怪我的吃貨本性。”妹妹的幽默把我逗笑了,這時,媽媽走了進來,手上抱著一大盒月餅,我定睛一看,哇!是我最喜歡的水果味!媽媽把月餅盒放到桌上,我正要撲進“月餅的懷抱”,被媽媽擒住了。媽媽嚴肅地說:“別這么貪吃!人還沒到齊呢!”我只好嘟著嘴巴,氣呼呼地坐在沙發(fā)上,但一會兒,我馬上不惱了。想想也對,叔叔阿姨、外公外婆還沒來呢。
“咚咚。”外面?zhèn)鱽砬瞄T的聲音。我和妹妹興沖沖地跑去開門,不出我所料,是他們來了!尤其是阿姨,她高呼一聲:“Surprise!”把一大袋的糖果塞給我。我抱著糖果袋,興高采烈地說:“快進來!”大家一起坐在沙發(fā)上休息了一會。阿姨和媽媽去煮團圓飯,叔叔和爸爸聊著天,外公外婆抱著弟弟,我和妹妹在看糖果袋。嘿嘿!
里面全是我愛吃的!薯片、棒棒糖、肉松面包、奶油小蛋糕……哈哈,這個中秋爽翻了!約莫過了半個小時,大餐就端上來了,看樣子就讓人垂涎三尺,哇塞,有口福了!清蒸魚、燒茄子、鴨湯、雞腿、串串香、炒花生、炒魷魚……我拿起一根長長的串串香,大口大口地啃起來。味道真好!妹妹夾起一塊清蒸魚肉,嚼了一口,豎起了大拇指。大家狼吞虎咽地吃著,個個吃得滿嘴流油,不一會兒,布滿一桌的美味佳肴就被我們“消滅”了。我和弟弟妹妹一起跑到天臺,坐在椅子上,邊吃月餅邊賞月。我小刀切下一小塊月餅,用叉子叉起月餅,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吃完一塊月餅,我抬頭看著天空。
無數(shù)星星點綴在黑漆漆的天空,散發(fā)著光芒。中間那玉盤似的明月高掛在天空,耳邊風(fēng)的聲音“呼呼”,小鳥在孤寂的夜里鳴唱,好像是在演奏那無比動聽的《月光曲》,讓月亮在夜里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啊!這就是我家的中秋節(jié),一個合家團圓的中秋節(jié),一個幸福快樂的中秋節(jié)!
做月餅想傳說高中作文 篇17
中秋節(jié)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jié)。《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夕月”就是指拜月的意思,兩漢時以具雛形,唐代時中秋商約之俗始盛行,并訂為中秋節(jié),許多詩人的名篇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賞月,最盛于是宋代。清明以來,民間更重視中秋節(jié)了。
古往今來,人們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的。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周禮》中。到魏晉的時候,有“諭尚書鎮(zhèn)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紅”的記載。
晚上,爸爸帶我們一起去兜風(fēng),順便看月亮,月亮很圓,銀白色,過了一會兒,我們來到樓頂,月亮越來越亮,如一盞頂掛天那藍黑的天空上。
啊!中秋節(jié),八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