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作文5篇_初中作文中秋節感想
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從古至今流傳著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中秋節神話故事,而且還有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習俗。這樣美好的節日,也希望能夠一直保留下去。希望以下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中秋節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月圓餅圓人團圓,和家人一起手拿月餅,觀望月亮,祈禱一家人平平安安,健件康康,可是,在這樣的一天,不好的事情發生了。
在中秋節的前一天,自己因為感冒嚴重送去李大夫那里打滴,到了第二天(中秋節),我依舊去打滴,在換上第二瓶藥時,不自覺的發抖,旁人看到急忙叫李大夫過來看看,身子越抖越厲害,牙齒上下不停的相互碰撞,我被大夫安排到里屋,坐在床上,她說:“你對雙黃連有反應,下一次可不能輸了,你堅持3到6分鐘,發了高燒后,你就沒事了。”我越發抖的厲害了,牙齒相互碰撞,下身繃緊,用一只手把它放在牙齒中間,緊緊的咬著讓自己不要再抖了,阿姨說:“快打電話給你媽媽”顫抖的手拿著手機撥響了號碼說:“媽,媽媽,你來一下”她聽到了我的不適,掛掉電話,急急忙忙的趕來,這時的自己發著高燒,滿臉通紅,再加上自己不停的顫抖,看到這樣情況的媽媽說:“早知道的話,我來陪你輸液,當時難受就跟醫生說,不要扛”頭痛,發燒,劇烈顫抖一起“襲擊”了我可憐的腦袋和身體,因為難受,眼角濕潤了,她說:“不要哭,只要堅持就是英雄”這時,感到好象世界末日到來,眼淚打濕了枕頭,大概6分鐘后,顫抖的身體漸漸平靜了下來,一點力氣都沒有,好似被人抽掉骨頭般軟綿綿的,高燒侵蝕了我的意識,賣力地睜開眼睛,眼皮滾燙,渾身難受,加上自己頭疼,朦朧間媽媽說:“不要害怕,敢于病魔做斗爭才是真正的英雄。”媽媽她一向很忙,到了中秋節好不容易能休息,而我卻給媽媽帶拉了麻煩,心里很內疚,以為媽媽會罵我,卻無微不至的關心我,照顧我。在這時,我認識了一個不同的媽媽,她溫柔慈祥,和藹可親,心里好感動又很傷心,是自己給她帶來了麻煩,也是她讓我的心溫暖了起來。
蠟黃的臉上,沒有一絲血色,紫色的嘴唇上,微微的顫抖著,腫紅的眼睛跟核桃差不多,笑著看著鏡子了的自己跟鬼面羅有一拼,對我來說這是我最倒霉最晦氣的一天,可是媽媽不以為然,卻說:“打起精神,是禍躲不掉,病終究會好了,明天早晨又是新的一天,迎接新開始。”
傷心是一個黑暗角落,當我在黑暗里一蹶不振時,哭泣時,渴望有人能解救自己,短短的一句話,蘊藏了她的“愛”淚水一不小心滑落嘴里,它是苦的嗎?不,不是,甜甜的滋味滋潤了心里的“那個角落”
中秋節二
八月十五日是萬家歡騰的中秋佳節,我和爸媽、妹妹都回了公公的家里過節。公公的家里十分熱鬧,有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大舅、大嬸和公公、婆婆……我們共聚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當天晚上,大家都坐在一起,大嬸把應節食品全都拿出來,大家邊賞月邊嘗美食。不過,明月還未見到,我們只好耐心等候。突然大舅把一碗碗熱氣騰騰和色香味俱全的粥拿出來,真是既飽眼福又飽口福,我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不久,只見月亮像一位羞答答的小姑娘從云層中露出臉兒。又過了一會兒,她才完全走出來,皎潔的月光在深邃的夜空中顯得分外明亮。
吃完月餅,我和表弟、表妹手執著傳統的燈籠玩樂。我們執著燈籠一邊走一邊說笑話。當我們說到有一只大肥豬時,突然我不知道被什么東西絆倒了,整個人跌倒在一個大水溝里,全身染污了,燈籠也燒著了,把我嚇壞了。表弟表妹都捧著肚子大笑起來。這時我真想找個洞鉆進去。
回家后,我把骯臟的衣服換了,心里說:我一定要“撈”回一次面子。我想了個主意,我對大家說:“今晚是月圓之夜,由大舅叫三個人來,每人說一句七字的話,每句要有‘月’字。”大家一致贊同。大舅叫了四個人,分別是:爸爸、大表哥、表弟,還有我。游戲開始了,只見爸爸點了點頭,說:“中秋月兒圓又圓。”大表哥想了想說:“一家賞月過中秋。”表弟吸了口氣說:“賞月嘗餅多愉快。”我氣定神閑地說:“美滿家庭比月圓。”“好!”大家一齊稱贊我。我心里想:“當然是好,因為是從書中看到的。”
第二天晚上睡覺時想:今年的中秋之夜多愉快啊!希望將來的中秋節過得更高興更熱鬧哩!
中秋節三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著名詩人蘇軾流傳千古的佳句,而每當我們讀起這句詩時,它又使我們不由自主地想起農歷的八月十五,這天就是萬家歡騰的中秋佳節,我和爸爸媽媽也一早來到了姥姥家過節。
到了5點左右,我們要開始準備晚上的“滿漢全席”了,頓時全家人都忙了起來。姥姥先把包餃子的面給和好了,又把餡給調好后,接著招呼媽媽和舅媽來包餃子。只見她們熟練地技術好像機器一樣。而姨媽和大舅媽也不閑著,她們拿著新鮮的菜和活蹦亂跳的魚蝦去擇菜和清洗了;而爸爸和姨夫則拿著洗好的菜去廚房展示廚藝了?粗麄兠總人都忙得滿頭大汗,我和姐姐也加入了其中,幫著他們打打下手。
幾個小時之后,只見那美味的糖酥蝦,清蒸蟹子,可樂雞翅……都陸續上桌了,當然還有兩大巨星,“月餅”和“餃子”啦!我和姐姐分別幫忙去端餃子和拿月餅,大人們看見了,都說我們懂事了。
看著滿桌的佳肴,我都不知從何下手了。經過我半個小時的狂轟亂炸后,我的肚子也不停地向我傳達“吃飽了,吃飽了”的信息,我邊看著無聊的中秋節晚會便提議,“古人在中秋節這天都對關于月亮的詩句,我們也傳統一下吧!”大人們也紛紛叫好,我不加思索的說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姐姐也將“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脫口而出。這是學識淵博的爸爸當然是不甘落后啦,只聽見一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贏得了全家的叫好聲。哥哥也接上了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平時被爸爸戲稱為“大學生”的我也不甘俯首稱臣,于是絞盡腦汁終于想出了一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不可思議的是爸爸竟對上了我一年級時就背的滾瓜爛熟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使我后悔莫及,我心想;我怎么把這么簡單的一句給忘了呀!于是我只好單膝跪地,一只手撐在地上,極其不情愿的說:“好吧,我認輸了。”這使全家人都笑的前仰后合。
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奧運年的中秋節悄悄地走過了,而且那一堆月餅也不知怎么回事,好像也跟著那一輪明月不翼而飛了。原來全家每個人的手里都拿著兩個月餅邊吃邊賞月呢!
中秋節四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起源于唐朝時期,那時,以賞月為中心。到了清明時期,成為“民俗大節”。
中秋節的地位僅次于春節。中秋節為“花好月圓”之時。人們從天上的月亮想到了人間的團圓。因此,中秋節在古代被稱為“團圓節”。人們向往著團團圓圓。團圓對于中國人來說是生活中的理想。“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中秋節十分重視親情的培育與表達,對于促進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好作用。
我很喜歡中秋節。每當到了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就要團團圓圓在一起賞月、吃月餅和看《中秋晚會》。今年的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大家說說笑笑,可開心了。那天的月亮雖沒有往年的中秋節那么亮。不過,也挺美的。月亮時而像一位害羞的美少女,風哥哥夸她幾句,就躲到云層后面,蒙上一層細紗,顯得更加嬌氣,真迷人。時而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把臉露出來偷看我們過節呢!我看了,禁不住哈哈大小起來。爸爸聽見了,問:“你笑什么呀!”我故意神秘地說“秘密。”
怎么樣,聽完我的介紹,你對中秋節了解了嗎?
中秋節五
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這一天是我們團聚的一天。
中秋節有許多的傳說。像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這些故事廣為流傳。
這天下午,我們到奶奶家來吃飯。奶奶做了一桌好吃的,還有我的兩個哥哥也來了。我們吃晚飯以后奶奶給我們拿出了她買的月餅。奶奶買的月餅是五仁的,我已近好久沒吃到月餅了,所以吃起來特別香。月餅里面有花生、芝麻、冰糖、還有一些紅的和綠的小細絲。
吃完月餅以后,我和哥哥們一起出來看月亮。今晚的月亮是多么的圓呀!又是多么的大呀!月亮圓的就像一個白玉盤。這是我便想起了“月”這個漢字,仔細一看還真像一個月亮呢!看著這又圓又大的月亮,有多少游子都不能回家啊!這是我便想起了媽媽給我唱的那首《十五的月亮》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我守在嬰兒的搖籃邊,你巡邏在祖國的邊防線。我在家里耕耘著農田,你在邊疆站崗值班……
看完月亮以后,我們全家人都看中秋節文藝晚會。晚會上有跳舞的、有唱歌的……這些節目都非常好看。不過可惜的是,我看著看著就睡著了。
這個中秋節我們過得真快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