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秋放假安排時間表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9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2019年中秋節放假安排:2019年的中秋節正逢新歷9月13號周五那天,由此2019年中秋節放假時間為:9月13日~9月15日 與周末連休 共3天。
相關內容:
農歷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俗稱“八月半”。這一天,在外親屬都要回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這是一年中僅次于過年的重要“節刻”。節前,鹽城民間都有比較充分的準備。通常人家除從食品店選購各種餡心的月餅外, 還購買雞、鵝、鴨等家禽宰殺, 同時還買些藕、梨、菱等。此日,早上多吃圓子或餅, 中午吃雄雞或雄鴨,晚上吃月餅、糯米餅(西區俗稱“粘燒餅”) 或藕餅。舊時, 晚上各家都要“敬月光”, 由小兒取果物于盤,置方桌子室外,點燃香燭,燃放鞭炮,家人相聚拜月。貧困人家吃普通米餅,富裕人家大擺宴席, 吃團圓酒。現時, 城鄉 “敬月”之俗已不多見, 民間其它習俗尚存。一些機關和群眾團體經常于此節舉行港澳臺、僑胞的茶話會、聯歡會, 工商企業舉辦金秋供貨會、洽談會,知識分子,特別是文化藝術界的名人雅士亦常借賞月之機,聚會、吟詩、寫字作畫等。
中秋節的來歷, 鹽城民間傳說已有2019多年的歷史了。據說古代帝王習慣在春季二月十五早晨祭太陽,秋季八月十五晚上祭月亮,這就是后來所說的“祭日祭月不宜遲,仲春仲秋剛適時。”古時把農歷每季的三個月分別稱為孟、仲、季。農歷八月十五剛好在秋季的正中, 所以,人們除稱八月十五為 “中秋” 外, 還稱“仲秋”。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達官文士也跟著效仿,此俗逐漸傳入鹽城民間。于是在鹽城每逢中秋就有了祭月、拜月、賞月的風俗。據說,此俗與唐明皇八月十五游月宮之說有關。相傳有一年,八月十五夜里,唐明皇做了一個夢,他在道人羅公遠陪奉下沿著神奇的拐杖開辟的道路,飛向月宮,走到美麗的宮城門前,頓時覺得有股寒氣逼人,香氣撲鼻,定神一看,門前一棵碩大的桂花樹下,一只白兔正在搗藥,門頭上鑲著寫有“廣寒清虛之府”六個大字的巨幅匾額。他們進了廣寒宮,到處是奇葩瑤草,一派瓊樓玉宇氣派。在雕梁玉柱、富麗堂皇的大廳里,身穿潔白透明的輕羅玉紗的幾百名仙女翩翩起舞,舞姿十分優美,樂曲悠揚悅耳。夢醒后,唐明皇趕緊命手下的人記下月宮里的曲調, 經過整理,便成了后來流傳民間的《霓裳羽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