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中秋節趣事作文700字(精選3篇)
歡慶中秋節趣事作文700字 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人們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我覺得今天八月十五的月亮特別圓,特別多星星,奶奶炒的東西特別多,特別香,嘻嘻!
在中秋節的前一天,我已經全副武裝,做好準備,因為,爸爸說今年不買燈籠,要我自己做,真倒霉!首先,我先用竹子制作成一個六面四角形的燈籠。可能我是第一次,把燈籠弄得亂七八糟的,燈籠不像燈籠,鬼不像鬼,最后還是老爸幫我做好了燈籠的支架。接下來是把畫好的畫做燈籠的面,這可是我的強項啊!我“佛手”一揮,一會了就畫好了。最后,也是最難得一部分:就是做燈籠的“胡須”。一開始,我剪得四不像,媽媽說我剪怪怪的,我很不服氣,但是我看到媽媽剪得“胡須”非常精致,我就好佩服媽媽。辛苦了一天,終于做好了燈籠,看著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戰利品,從心里比吃了比糖還甜!
我盼呀盼,終于盼到中秋節當天了,我盼中秋節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奶奶做的大餐;二是因為我約了同學晚上到華柏公園玩。還沒到約定的時間,我就匆匆忙忙地拿好燈籠下去了,當我走到華柏公園的時候,連個人影都沒有(我們班同學)。果然,太早了,當我準備休息一下的時候。突然,一只手拍了拍我肩膀說:“小鄭,你好慢啊!”我轉頭一看原來是徐筠穎。后來我們拿著漂亮的燈籠到公園里到處轉,一個肥胖和一個瘦瘦的身影閃過,嚇我一跳,原來是歐凱瑩和蔡珊玲。一開始,我們還興致勃勃地拿著燈籠瞎轉,一會逛那邊,一會逛逛那邊,開心極了!我們就把燈籠給忘了,東玩玩、西玩玩,一會玩三字經一會玩木頭人,樂極了!玩累了,就在石椅子上休息。
歡慶中秋節趣事作文700字 篇2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九日中秋節,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
今天早上,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去姥姥家過中秋。回家的路上,我們去了超市買了月餅。哇!這么多月餅呀!月餅的形式多樣,有大有小、花紋不一、形狀各異,真漂亮!媽媽問我:“你還知道月餅以前叫什么嗎?”“是……是胡餅吧?”我說,媽媽接著說:“對!你怎么知道的?”我說:“是看書知道的。”,“真棒!”媽媽說。
我看的書上面是這樣寫的: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下面,就讓我來將講一個故事吧: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歡慶中秋節趣事作文700字 篇3
中秋之夜,我們蕩舟麻大湖上,來觀賞這麻大湖的夜景。居住在麻大湖邊的人們都漸漸的進入了夢,但是麻大湖上卻并不平靜。
遲歸的大雁,邊飛邊鳴,那渾厚的聲音傳的老遠老遠;晚眠的青蛙不時的發出幾聲鳴叫;草叢中的蟋蟀不知疲倦的唱著歡快的歌;偶爾,“撲通”一聲,一只魚兒跳出水面,敲碎了滿湖的月光。湖兩邊的蘆葦,已經蘆花盛開,在月光下,遠遠望去,像一片白云,微風吹來,連綿起伏,云浪翻滾。蘆葦的下邊葉子已經變黃,可是上邊卻碧綠,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戴著白色的頭巾,穿著綠色的上衣,圍著黃色的裙子,美麗極了。湖中的蓮藕,已經沒有了那“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但那圓盤似的荷葉卻在微風中搖曳著,荷葉上晶瑩的水珠,在月光照耀下,像顆顆珍珠在滾動。這種境界,會使人聯想到那“留的殘荷聽雨聲”的精美詩句。遠處,幾點亮光時隱時現,那是漁民在下圈打魚。“麻大湖的水哎甜又美,麻大湖的人哎心靈美”幾聲粗獷的歌聲,沖破了夜晚的寂靜,雖然不成調,但聽起來確是那么親切動聽。我們下湖挖出一支蓮藕,洗凈,采一個荷葉,放上蓮藕,用手拍碎,撒上白糖,吃一口又脆又甜,沁人肺腑。
我們拿出隨身攜帶的月餅、啤酒,邊吃邊賞月,邊喝邊唱歌,這時我們感覺到整個天、整個地、整個湖都是我們的,我們完全融進了整個大自然之中,連月亮也在悄悄的注視著我們。麻大湖真美啊,我愛家鄉的麻大湖,我更愛這麻大湖的中秋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