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秋作文1000字:中秋節的味道(精選3篇)
慶祝中秋作文1000字:中秋節的味道 篇1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天際之間,圓月清輝漫下,灑落人間。四周繁星點點,恰似一家歡顏。美好的祝福,圓滿的家庭,一代代傳承著中秋的傳統。而現在的你呢?
中秋之季,人月兩圓,卻也出現著不同的聲音,或埋怨月餅的油膩,或埋怨回家的苦惱,更有人為節日的形式抱怨……可當你抱怨的同時可曾想過為何要過節,月圓為哪般?
月圓為哪般?千里之外,一種相思兩處愁,是否想到了父母盼兒歸的殷切的眼神?是否想到了父母知兒歸時喜悅的笑顏。兒行千里母擔憂,只一次,一次的相聚便可告慰濃重的憂思。月兒圓圓心兒暖暖,你說月圓為哪般?只為人月兩相圓,只為將千里之遙的兩顆心拉近,只為拂去父母念兒時的淚痕,只為看到父母見兒時的一抹微笑。
月圓為哪般?有人說是為獨享一日悠閑,有人說是為大吃大喝,有人說是為公園玩個痛快……當你怡然自樂大快朵頤時,你可知父母對你的思念?時近中秋,有人卻埋怨:“有什么過頭?月餅膩死人。”當高檔奢華的月餅在手時,你可知它滿載了至親對你無私的愛戀和祈愿。佳節代相傳,真愛在心間。簡單中秋,小小月餅,它不僅承載著無盡的愛,更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契機,一個敬愛長輩關心幼小安享天倫之樂的機會。所以,當月兒圓時請君千萬不要忘了,為何“圓”!
中秋之節起源于嫦娥奔月的美麗神話,它寄寓了古人樸素美好祝愿,而月餅則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寓示豐收與親愛,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而作為炎黃子孫的21世紀的我們,為什么要過中秋節呢?它是一種責任,是承傳中華文化的使命賦予我們過中秋的責任。所以不要埋怨,不要曲解,挺直脊梁,伸出臂膀,承擔起這份祖先交托給后人的責任。月兒圓為哪般?為紀念先人,為傳承智慧,為美好的心愿。
中秋夜,月兒圓,清風徐來,觀庭院落葉飛舞。長者閑臥搖椅,手捧香茗細品,笑視兒孫繞膝分食月餅,好不熱鬧的中秋月圓圖。清輝漫下,人長久,共歡笑,千里共嬋娟。思念寄明月,愿君同暢飲,思愁傾無余,四海一家親。
慶祝中秋作文1000字:中秋節的味道 篇2
中秋之夜,月明星稀,明鏡般的月亮懸掛在天空中,把如水的清輝靜靜地傾瀉在這一片大地上,大地便如同鍍了一層薄銀,四周都籠罩在圣潔的氣氛里。仰望蒼穹,心中涌起的是復雜的滋味……
酸澀
喧鬧的大街上一個個孤獨的身影踽踽獨行。獨在異鄉,身為異客,冰冷的床,冰冷的墻,獨自面對家鄉的月餅,卻怎么也品不出故鄉的味道。思鄉苦,想家甜,可是在這中秋月圓之夜,那種甜又在何處?別人都闔家團坐,其樂融融,然而她們卻不能。在外漂泊打工,在這月圓之夜,只能讓自己的孩子在家孤守。家中的孩子還小,面對孤零零的燈光,冰冷的床,冰冷的墻……他們該怎樣度過這個不眠之夜?仰望夜空中獨行的“圓月”,淚水早已滂沱。
溫馨
溫馨的小院中,一家人圍桌而坐,桌上,擺滿了香甜的月餅和時令水果,桌邊,一家人拉家常、話桑麻,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笑意。多溫馨的一幅畫面呀,手中捧著的月餅,咬一口,甜到了心窩;細細品嘗,該是媽媽的香,爸爸的愛,更有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發展這樣大的主題。朦朦朧朧的月色也如同調了蜜的月餅,朦朧的光暈,也如同醉眼朦眬。人們的心呀,早已氤氳在這無邊的月色中,柔和而心醉。
惆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李白的愁緒,纏綿而渺遠的鄉情,由無邊的月色勾起,該是一種怎樣的惆悵?“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月圓之夜,團圓之時,白居易兄弟離散,分隔各處,該是怎樣的惆悵?“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豁達的心胸也阻擋不住親情的洶涌,悲歡離合的凄涼讓蘇子對月暢飲,背后隱藏的卻是難言的惆悵;“看月亮,思故鄉,一個在水里,一個在天上”。這是詩人袁邦楨的惆悵,人間,天上,異域,故鄉,成了這個月色融融的夜晚,最能勾起情感的東西。那份惆悵,又有誰能解讀?中秋夜,話中秋,中國臺灣的游離,魚島的牽掛,“天上月圓,人間月半”,哪一件不是讓人惆悵的呀?
在這團圓之夜,不同的人,不同的景,不同的地點,會品出一個不同的中秋。五味雜陳的中秋,包容了萬千的情緒,卻只用那一盤圓月,映照著這個清冷的世界,任由你去品味……
慶祝中秋作文1000字:中秋節的味道 篇3
臨近中秋節,商場內已陸續可見有月餅出售。豆沙、棗泥、青梅、蛋黃、蓮蓉、果肉桂等等種類繁多,禁不住誘惑,買上幾個嘗一嘗,適口香甜。節日的氣氛,一多半,都體現在這令人眼花繚亂的月餅上了。
想起小的時候,每年中秋節,母親必定會早早發好面,待它虛起,再打好堿,把面團反復的揉搓,再搟成一個長約一尺的圓餅。餅的上面撒上事先炒好的花生、芝麻,再配以自制的青紅細絲,接下來,用文火慢慢的焙干。待餅烤好,切成大小均等的三角形上桌,那種買來的硬嘣嘣的月餅就被冷落到了一旁。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談,至今想起我還會清晰地記得父親講話的神情,母親慈祥的微笑,還有小妹吃餅時俏皮的模樣……
當年,大多數人家過中秋節,許是和我們家差不多,做一桌好菜,備上月餅,水果,敘談,賞月。這是我們百姓最直接,最質樸的歡慶儀式了吧。
月圓節,這月餅必不可少。現在的月餅,花樣品種多得讓你目不暇接,外表的包裝精美華麗,有些價位定的叫人莫名其妙,高得離譜。更有嘩眾取寵的特大號月餅,令人稱奇。歸根到底,月餅是叫人品嘗的一種食品,商家在它身上做文章無非為了牟利,而那些價格不菲的“高級月餅”,買家怕是自己食用的不多。
我有幸品嘗過一塊這樣的高價月餅,打開華美的包裝,嘆為觀止的“高級月餅”就呈現在眼前了,入口品嘗,甜得有些粘膩,香得似乎沒有余地……。面對這制作精良的美食,我卻興味索然。它不會引起我任何的溫情聯想,只覺它是一塊月餅罷了。
年齡漸長,對節日的企盼,也漸漸寡淡。而越來越多的念想卻是對親情的留戀。即使,沒這高檔華美的月餅,只需所有的親人都能再聚首,品一口家釀的葡萄酒,嘗一下自制的土月餅,敘談,賞月,那溫馨祥和的氣氛才應該是中秋節應有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