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來了周記(精選3篇)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來了周記 篇1
中秋賞月吃月餅也是不可缺少,特別是吃月餅。中秋吃月餅,最先見于蘇東坡的“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之句,唐和五代時賞月的食品只見有“玩月羹”等。
因全國各地的飲食習俗不同,中秋除了吃月餅還有其它美食,如江南一帶的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于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南京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肴。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陜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秋賞月吃月餅也是不可缺少,特別是吃月餅。中秋吃月餅,最先見于蘇東坡的“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之句,唐和五代時賞月的食品只見有”玩月羹“等。
“中秋佳節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風俗。每當風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際,家家嘗月餅、賞月亮,喜慶團圓,別有風味。月餅作為一種形如圓月,內含佳餡的食品,在北宋時期就已出現。詩人兼品味家的蘇東坡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而作為一種食品,稱為“月餅”,則始見于南宋《武林舊事。蒸作飲食》。當時,杭州民間就有“以月餅相饋,取中秋團圓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餅已成為中秋節日美點。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來了周記 篇2
家鄉的中秋節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踏上了回外婆家去的汽車。在一路奔馳的車上,我看見車外面的山上河里大地披上了秋裝,田間的稻子黃了,果園的果子掛在樹上黃橙橙的,一副秋收的景象,真好看。
而我心里正想我最喜歡到外婆家去了,因為可以到田里捉泥鰍,到山上采野花,還可以捕捉蝴蝶和蜻蜓,想著想著就不知不覺到站了,我的心里真高興!外婆的家坐落在一個鎮上的小山村里,外婆的家外面有一個像藍球場大小的院壩,媽媽常常給我講她小時候就經常在這個大壩里曬糧食,看月亮,玩耍等等。
到了外婆家,外婆知道我們要回家過節,一大早的就開始忙碌,直到我們下午到家,準備了很多很豐盛的晚飯,我和媽媽爸爸,外婆和舅舅吃了晚飯,就開始在大院壩里乘涼,等著欣賞那美麗又明亮的月亮!
過了一會,媽媽從屋里端了一盤月餅出來,叫我和爸爸邊吃邊等著看月亮,我吃著又香又甜的月餅心里美滋滋的,然后,我就要媽媽給我講故事,媽媽先給我講芭比公主的故事,再給我講嫦娥的故事,很美很動人。
媽媽說:嫦娥奔月就是在八月十五這天晚上,還哄我說要是有月亮就可以看見里面的嫦娥在翩翩起舞,祝福著天下人們的團圓和美好!我聽著聽著就睡著了,慢慢的我就進入了夢鄉,好像我看見了月亮里那美麗的嫦娥。第二天,我一起床才知道昨晚下了一場大雨,不過我還是很高興,因為媽媽說十五的月兒十六圓,今天晚上才是月亮真正最圓的日子,所以,帶著高興和向往我今年過了一個別樣的有滋有味的中秋節。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來了周記 篇3
清風月下,平靜的水面中蕩漾著,陣陣漣漪。那一輪滿月,安詳的,掛在空中。皎潔的月光,灑在每一個人的身上,給予我們最純凈的靈魂,那是月魂,高潔的,安逸的。
猶記得,兒時對中秋節總是念念不忘。或是因為從母親那里聽來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罷,雖結局凄涼,曲終人兩散,駕著彩云,飛向天際,永居廣寒宮,身旁沒有后羿,只有那全身雪白的玉兔作伴。聽得入神,竟也想要一包那樣的神奇的藥,去云中玩耍,感受涼爽的清風,心曠神怡。手里總是拿著一個月餅,甜甜的,黏黏的,甜絲絲的味道頓時在嘴里彌漫開來。兒時的天真,此刻望月,憧憬著。
時光如梭,或許自己早已不是以前的那個小孩,或許已沒有之前的那份純凈的快樂。是因為讀過“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詩句,才變得如此憂慮嗎?背井離鄉,只為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在燈紅酒綠里,把所有的思念寄向遠方,情系明月,清月流殤。是因為讀過“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詩句,才變得如此惆悵嗎?草長鶯飛,獨坐花海,望鎏云精雕細琢,卻等不到春暖花開。一直記得你的海誓山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此,渴望回眸時,你在燈火闌珊處。是因為讀過蘇軾的《水調歌頭》,才變得如此傷感嗎?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渴望伊人在水一方,并排坐著,仰望明月,共賞月光的明媚皎然。
中秋節就這樣悄悄的來了,與家人團坐在桌旁,共敘往日的美好過往。一桌,八椅,一家人,在此刻親密無間,談笑風生,歡聲笑語,月光靜謐,灑落人間。靜靜地,柔柔的,一絲絲一縷縷月光,皎潔的,照耀在每個人的心上。桌上幾個盤子,盛著一個個圓圓的月餅,色澤誘人,與天上的月亮甚是相稱。被大家的哄笑所感染著,一陣陣笑聲,相信會傳遍世界。每個人,或都應該珍惜這樣的時光,一去不復返,只為做到不辜負,不辜負身邊的一點一滴,珍惜團聚的時間,遙望明月,不知幾時還會有。兒時的那些幼稚的動作,在此刻,變為一個從未觸及過的片段,串接起來,是朋友的鼓勵,是父母無微不至的關照,是老師的諄諄教導,一切皆美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那樣的天真,就此變為時過境遷。長大了,成長了,懷念了,傷感了。或許人有太多悲傷離合,或已不再在乎,只想活在當下感受如今的美好,回憶著,兒時的天真,往前的中秋佳節,往前的美好過往,銘記著,謹記著,心念著,憧憬著。晴空萬里,古朗月行,獨行小徑,逐迷。永遠記得今日,這個美麗的日子,這個月光籠罩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