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小幸福日記范文(精選3篇)
中秋節的小幸福日記范文 篇1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中秋節是中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豐盛的晚餐過后,奶奶端出了三個香爐,手里還提著月餅啊,蠟燭啊,香火啊……我不明白奶奶這是要干什么,經過詢問,奶奶告訴我,她是在忙著插香祭拜。我恍然大悟,忙要求幫忙。我按照奶奶的吩咐將一個個月餅擺放在三個香爐前。奶奶點燃了蠟燭,再依次點燃了香火。我雙手各拿了一支正在燃燒的蠟燭,走到院子中央,插在了香爐上。回屋里一看,奶奶正把水果拼盤放在另一個香爐前。她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但汗水卻從額頭上滲出。
中秋是個賞月的好日子。爸爸媽媽來到陽臺上向天空瞭望,尋找著那輪害羞的明月。品嘗著月餅的香甜,我指著那影影綽綽的月兒,吟起詩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到中秋分外明”……不知不覺中,爸爸媽媽和我摟在了一起,賽起詩來了。今晚的月亮是多么圓啊!它不禁讓人想起了善良的嫦娥,想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是呀,今晚一定又是許多人思念故鄉思念親人的不眠之夜。朝月亮望去,望著望著,我似乎見到了那只玉兔,見到了那棵桂樹,月亮正隱隱約約露出了嫦娥的倩影。
中秋的味道是團圓。秋意正濃時,月光灑向了大地,伴著月餅的香味兒,彌漫著一種香甜的味道。一盒盒月餅被擺上了桌,等著家人團聚。月亮像一塊月餅,像一個玉盤,高高地掛在天上。這個夜晚,多么幸福,多么快樂,多么溫馨。
中秋節的小幸福日記范文 篇2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一大早就開著車到了市里,我和爸爸到大餅屋買月餅,媽媽去菜市場買菜,哥哥帶著女朋友回來了,媽媽要做一個豐盛的中秋節晚餐。我拉著爸爸的手在大餅屋挑月餅,爸爸選中了兩個白蓮蓉的月餅,兩個老式酥皮月餅,問我喜不喜歡,我喜歡吃豆沙餡的,媽媽喜歡吃五仁的,我就要爸爸又挑了豆沙的和五仁的,一共八個,爸爸連忙付了錢去菜市場接媽媽回家。
到了晚上,我們吃完晚飯,我和爸爸媽媽到河堤散步。媽媽問:“你知道今天的月亮什么時候最圓嗎?”我摸著下巴說:“應該是明天吧,不是有句話說十五的月兒十六圓嗎!”媽媽說:“平時的月份大概是這樣的,但是八月就不是了,一定是今天最圓,天文研究者還說今天的是紅月亮呢,十二點左右會出來月全食,33年才一次哦,我們一定不要錯過了。”我聽了感覺很興奮,可以看到傳說中的月全食與紅月亮,多么幸運啊!
我們散完步剛到家,周圍的小朋友都到我家院里來玩了。我和他們一起玩呀、瘋玩,不知過了多久,累得滿頭大汗,媽媽喊我回家洗澡,準備賞月,我一看時間,已經快十一點了,月亮已經很圓很亮的掛在了空中,趕緊回家洗澡。
我們一家人坐后院的石桌旁,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聊著有關月亮的古詩與傳說古詩,真的好開心啊!
中秋節的小幸福日記范文 篇3
中秋之夜,涼風習習,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天空。我坐在院子里,望著那輪明月,頓時遐想聯翩。
那金黃的滿月本來就夠吸引人的了,再加上那點點疏星的渲染,就更給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它多像那圓圓的月餅啊!中秋節怎能少了月餅呢?我請求爸爸拿出了月餅一塊兒來吃。和家人一塊兒賞月,吃月餅,我忽然理解了古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情懷。月圓之夜,能和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啊!怪不得遠離故鄉的游子都會與月兒有不解之緣。
在我國古代神話中,月亮中有廣寒宮、嫦娥、玉兔和吳剛,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伽利略的望遠鏡,“阿波羅”登月計劃將詩人和作家的美好想象打破了,美麗的明月是一片空寂,連一樣生物都不存在。但我卻希望月球上的廣寒宮、嫦娥、玉兔和[源自]吳剛都存在。美麗的月亮上一片生機,桂花樹郁郁蔥蔥;粉裝玉砌的廣寒宮中,嫦娥正在奏樂;玉兔拿著搗藥杵為她伴奏;外面的吳剛,時而擺動闊斧,砍向桂樹,讓天空落下一陣桂花雨,時而提著酒壺,暢飲桂花酒。這境界是多么美好!
忽然一聲霹靂,便什么也沒有了,是嫦娥的琴弦斷了嗎?
噢,不是,原來是姐姐打斷了我的深思。再回頭看那月兒,還是像一張玉盤,卻露出蒙娜麗莎般神秘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