愜意的中秋節小學作文(精選3篇)
愜意的中秋節小學作文 篇1
走在燈火通明的街道上,那些路燈就那樣寂寞的杵在那,偶爾碰上幾個撐傘的行人,只有少許辛苦勞作的地鋪主,還在一如既往的繼續作業,一切都是那么和諧,那么寂靜……
走進屋。屋里飄散著爺爺的茶香。桌子上的五個小碟也早已裝滿了月餅。抬眼一看茶杯以沏上香茗。甜的月餅配上微苦的香茗。仔細品覺。這樣的味道還真讓人流連忘返呢!
走到陽臺伸手觸碰了幾滴帶有絲絲涼意的雨。真不知這場雨要下到什么時候?我不禁想起那些兩袖清風的文人才子,他們描寫中秋的千古絕詩,我在這細細漫雨中迷失了方向,我醉了,不知你呢?有點兒發冷了。伸出雙手輕輕抱出這場雨。啊,她變暖了。像是媽媽的擁抱。閉上雙眼。我聽見雨輕輕地跟我說。如果我有了形體你最想做什么?我抿笑回答。我只想親手摸一摸你的頭發。雨慢慢下大了。不知是否是她聽見了我的暖語,興奮了。高興了。
我忽然聽見有人叫我。哦,原來是小暖。她邀我去樓頂。那早已搭好了帳篷。我一步步的走向樓頂。心砰砰的直跳。不知在樓頂看此景。是什么樣子。我忍不住的猜想。終于我到了。哦!那美麗的。虛無縹緲的雨。像是擁抱了這個寂寞的城市。頭頂橙黃色暖燈,默默的在那里發光。似乎替代了我心里那些年皎潔的明月。此景此人讓我深深的陷入這份情調。
這雨還在下,做燈還在明,這人還在繼續賞此獨景……
愜意的中秋節小學作文 篇2
中秋節到了,見到月亮,我不禁想起蘇軾的一首詩——《中秋月》中的“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今天,我和媽媽拿上了一盒月餅和家人出去野餐,我和媽媽一直都在觀賞月亮,這個月亮就是一個小淘氣包,一會兒模糊,一會兒清楚。好家伙,他好象就是在和我捉迷藏。我想,一定要把他從云層中揪出來,這時,我拿出一塊又圓又大的月餅,對向那正在高空生起的月亮。你瞧,他倆長得一模一樣。此時此刻,我想,他一定是代表團圓吧!正在這時,月亮的周圍發出了一道道美麗的光環。這一道道光芒四射的光環穿在今晚的月亮身上無比美麗。
我們全家人圍坐在這美麗的月光下品嘗著代表團圓的、生活甜蜜的月餅,坐在這燭光似的月光下,我想:不正是這月光照亮我們全家,萬家燈火,心心相連,家人不在分開,心連心,手挽手。無私的月光既要讓所有的人團員,又要當燭光照亮大地,照亮所有的人。多多么不容易一年才趕上一次中秋節!
此時,我終于明白了蘇軾的《中秋月》是什么意思了。
愜意的中秋節小學作文 篇3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中秋節。由于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節,民間俗稱八月節,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并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后,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而現在,我們最熟悉又看到的最多可能就是月餅了。然而,中秋之至,為什么我們如此的對月餅,而月餅又有什么含義呢?
首先,月餅的做工精美,美味可口,無論是作為主食還是零食都是居家旅行的佳品。而且月餅易攜帶且存放時間相比較起來較長,所以自然而然的,月餅就成為了中秋的主流。那么關于月餅的含義有很多種,但我覺得最有意義的還是月餅表達的親情、愛情和鄉情以及那種團團圓圓的象征。
在中秋這一天情侶之間互送月餅,互相祝福,表達了真摯的情意綿綿的愛情。月餅表達了惜別、眷戀和天長地久之情。幾乎所有的炎黃子孫,無論在國內、在家鄉,還是在世界各地、在天涯海角,都在中秋節這一天吃餅賞月、望月思鄉、寄托情思。一塊月餅表達了在外游子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的親情和鄉情,溝通人們之間的感情,表達美好的祝福。同事和朋友之間送上一份月餅表達了互相之間親密的友情。送上一份七星伴月、福星高照、百壽宴點等月餅,表達了人們對老人長者的尊敬和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