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秋佳節日記(精選3篇)
我眼中的中秋佳節日記 篇1
傳說中,那夜空中的一輪明月里有一位美麗的女人——嫦娥。有人想目睹她的似容,便在八月十五中秋之夜的圓盤似的月亮在擺出幾盤月餅。我們家也這樣做了,但不是為了那,而是……
中秋之夜,我和我家搬上小板凳,拿塊月餅到樓頂。我們邊吃美味的月餅邊欣賞夜中皎潔的月亮。和我一起竊意欣賞中秋之夜的明月就只有我的爺爺奶奶,還有到工作的叔叔嬸嬸,還有那兩個調皮但不會讓我孤單的弟弟。我的心里空落落的,似乎少了什么?望著月亮,我仿佛看見了爸爸媽媽那兩張布滿皺紋,顯得很憔悴的臉,他們在沖著我笑,笑得那么開心。我的眼眶里充滿了淚,但我使勁忍住不讓不爭氣的眼淚流下來。
爸爸媽媽在我六歲就撇下我去了浙江,偶爾一年會回來看我。那時,我好恨他們,為什么要離開我?現在長大了,我便對小時候對他們的態度感到羞。愧。他們去那里,辛辛苦苦、早出晚歸地打工賺錢,是為了供我讀書,不希望我長大以后沒有工作和他們一樣辛苦打工。他們對我的愛,我能明白他們那么辛苦,我很心疼,更心疼他們每曰寄過來的錢,那錢是他的血汗錢,是用縫紉機一腳一腳踩出來的。爸爸媽媽經常在周未打電話過來,問我在這里的情況,我都會一五一十地告訴他們,希望他們在那不用擔心我,我很好。
奶奶對我說,要好好學習,不要讓爸爸媽媽的辛苦白費。看著奶奶的兩鬢已有斑白爬上,我想她應該很想念在外的兒子吧!可能爸爸他也會望著月亮,看見了我,也看到了朝思暮想的媽媽,他可能又會發出嘆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爸爸,我一定會努力學習,不會辜負您對我的期望與早出晚歸的辛苦,但也請您保重身體。
站在明月之下,清風撫摸著我的臉,吹亂我的發絲。我又緩緩抬頭望著月亮。啊!月亮請把我對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的思念傳給他們,也希望你把他們對我的關心傳遞給我,讓我有學習的動力。更希望你把所有人對在的親人的濃濃的愛送予他們。
我眼中的中秋佳節日記 篇2
在我們眼里,中秋節象征團圓,象征幸福,象征著喜悅之情。
每逢中秋,在外奔波忙碌的游子啊,終會回到那個溫暖的小家,去和自己的兄長父母朋友們去欣賞中秋的美好月色,品嘗著那濃濃的美酒佳肴,談論著家鄉的話題,那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情啊!
中秋是收獲的季節,秋姑娘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走來,讓人內心充滿即將收獲的欣喜。
母親和往常一樣,都會去超市買許多口味的月餅以便供我們吃,不過我覺得即使再好吃再名貴的月餅一個人吃也沒有了味道。一家三口圍坐在圓桌前吃著圓圓的月餅,偶爾相視一笑,或許會無比幸福吧!這種幸福,我相信即使身在異地,又或者是天各一方這種幸福,永遠也不會淡忘!
今年的中秋節,我和朋友們去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陪那些孤寡老人過中秋!因為我覺得,過中秋不只是要和至親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快樂,我和他們買了月餅、蘋果。那些老爺爺老婆婆見啦我們都很高興。好像把我們當成他的子女來看待。親親熱熱的!
這就是我眼中的中秋。
我眼中的中秋佳節日記 篇3
對于中國人來說,中秋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必須是一個團聚的節日,這一天的夜晚,月亮是最圓的。每每到了中秋的晚上,人們就會坐在一起看月亮,吃月餅,趁中秋節好好團聚團聚,多么幸福啊!
中秋節的下午,我們一家早早地去爬山,為的是晚上在山頂看月亮。可是老天不放晴,在接近傍晚的時候又下了一場雨,雨像一扇扇鐵門,一會兒落到這兒,一會兒落到那兒,擋住了行人的去路,同時也把我們圍困在了一個小茅亭里,看來來看月亮的打算要泡湯了。我們也只得提前在小茅亭里開飯了,今天我的晚飯是:兩個肉月餅、兩片面包、兩包鹵汁豆腐干、一塊鴨肉和一盒牛奶,吃得我的肚子脹脹的。
雨總算停了,沒了月亮沒關系,中秋節照樣可以過,因為望湖園的節目安排了許多。猜謎語很好玩,我們猜了好幾個,可是偏偏只有一個中,獎品也只是一個會發光的塑料小葫蘆;我還去看怎樣放露天電影的,只見有一個人把投影儀上的小孔對準高高架起的大白幕布,然后再打開,這樣就放出了電影,可惜是老片子,爸爸媽媽不怎么感興趣,我們看了一會兒,就被遠處忽然傳來的音樂聲所吸引;我們到了很高的地方三茅峰,才發現有樂隊在演奏,其中還有人在唱歌,我跑過去搶了個“座位”(其實是石頭),繼續認真聽,歌聲有的悠長,有的急促,邊上的音響燈照出了一道道光芒,色彩斑斕的蝴蝶也來湊熱鬧,氣氛一下子增加了。
時間不早了,我們開車從一邊是山一邊是長滿樹的黑暗的道路上小心地出了山。今天沒有看到月亮,有一點遺憾,有一點不開心,但是總體來說,至少能和家人一起過中秋,我還是很知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