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愉快的中秋節日記(精選3篇)
關于愉快的中秋節日記 篇1
今天是中秋節,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去北江大堤賞月。
北江大堤有許多人,他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結伴而行。有的一邊聊天一邊在月下漫步;有的拿出事先準備的野餐墊,擺上水果、月餅等,大大小小圍坐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聊天。小朋友們圍在大人身邊,有的提著燈籠,有的戴著瑩光圈,還有的在專心聽大人講關于月亮的故事。
我也抬起頭,哇!今晚的月亮可真美呀!又大又圓,散發著柔和的光。這時媽媽說:“看!有人在放孔明燈!”我回頭一看,只見有人拿著大大的紅紅的已經點燃的孔明燈,那個人放了很多次,終于孔明燈飛了起來。人們歡呼起來。孔明燈帶著人們的美好愿望越飛越遠,不一會兒,便沒了蹤影。
我問爸爸:“中秋節是怎么來的呢?”爸爸說:“關于中秋節的傳說,有許多種,有嫦娥奔月、吳剛折桂、還有朱元墇與月餅起義,其中最讓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嫦娥奔月了,相傳嫦娥吃了靈藥,變成了仙子,飛到了月亮上去了,那一天的晚上,月亮特別圓,特別亮,人們為了紀念嫦娥,就定這一天為中秋節!”我又問:“那中秋節都有些什么習俗呢?”爸爸說:“圓圓的月亮也代表團圓的意思,中秋節除了吃團圓飯,賞月,吃月餅,水果,還有的地方會玩花燈,舞龍等等。”哦,原來是這樣!
看著又圓又大的月亮,我想如果我能上去玩玩該多好呀!
關于愉快的中秋節日記 篇2
八月十五月兒圓,但是我最期待的,卻不是住著嫦娥的月亮。看著中秋節的日子越來越近,我的思緒不僅開始放飛,想著今年的中秋節,家里會備上怎樣的月餅呢?蓮蓉、蛋黃還是……每到了中秋節,這樣的想法就忍不住要一個個冒出來。
回想起去年的那個中秋節,我們一家人開著車去廣場中賞月,雖然周圍的人有很多,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反而更能感受到一家人的溫暖。中秋節的晚上,我們一起度過,真是非常好的體會。畢竟在平常,想要好好的在一起過個節的機會可很少。
其中,我最喜歡在散步那會。因為是中秋節,周圍的店鋪和小販都鼓足了勁的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一路上兩側都是五顏六色的彩燈,空氣中也彌漫著陣陣香氣。四處熱鬧非凡,就像是在過年一樣。但是比起過年的寒冷天氣,這會更多了一些秋日中溫暖的感覺。
還有上上次,雖然因為在車上睡著了,不知道在哪里,但是我們去參加了中秋的燈會,想著燈會上形色各異的彩燈,心中的喜悅之情到現在還能回想起些許。這些在中秋節的活動,現在雖然是越來越少見,但是依舊在中秋的時候默默的出現,為我們的節日點綴氣氛。
最近學校也進行了中秋的活動,我們學校也提前準備。班級的節目、黑板報、演講稿等等,都在熱烈的準備著。每個人都在這個活動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投身在學校的中秋節活動前,我一直在想著家中的事情,可是當我真正投入到其中的時候,卻發現在學校的中秋節也一點也不差!各班的表演,我們的努力,每個人都在這個中秋節為學校的活動出了一份力,整個學校在這個活動的帶領下,就像一個圓滿的圓月一樣。其實,在學校的大家,也是能在中秋節一起賞月的家人。
在學校的中秋活動下,我們一起在夜色中表演著節目,一起在昏暗的校園中看著圓圓的明月。雖然離中秋節還有一天,也許天上的月亮還沒有到達最圓的時候,但是我們所有的同學和老師聚集在一起,在校園之中,也未嘗不能稱之為一個圓啊。
校園的活動結束后,就是中秋的假期了,也許我不該執著于在中秋的月餅上面,多在中秋這個難得的假期去和父母說說心里話,可能才是在中秋節欣賞月亮的方法。
關于愉快的中秋節日記 篇3
又是一年中秋節,手輕輕地握一杯香茗,靜靜地坐在搖椅上,靜謐的夜晚,我靜靜的望著月亮,讓我的思緒輕輕飄散。皎潔的月光罩著我,顯出幾般姿色。
月亮毫不吝嗇地將它的光芒灑向這片大地,近前的景色幾乎可以看得清,而遠處,便是影影綽綽的一片青黛。我靜靜地看著,也靜靜地想:月亮照著濱海小城的我,是否也會將同樣的光澤灑向那千山萬水之外的它國小鎮?“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有空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苦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我與父母同坐窗邊,閑談著家長里短,共同賞月,吃著美味的月餅。月,給被繁華和喧囂彌漫的城市帶來了難得的一抹寂靜與祥和。當天的夜恰好很黑很黑,而月與云在天邊交相呼應,薄薄得一層云好像給月亮——這個天空的幽都少女披上了一層晶瑩的面紗,天上的星星是你的額飾,你散發的光暈好似你的外衣。每年中秋,月亮上的廣寒宮的嫦娥和玉兔一定在天上看著我們呢吧,嫦娥在天上許會哭泣吧。當初,偷吃靈藥,變成長生不老的仙女,且只能在清冷的月亮上虛度光陰。“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的《嫦娥》清楚地寫出了嫦娥在天上的寂寞與悔恨。月映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使人們的心情好些。兩者交相輝映,云和星星在一邊看著這兩個月。月光柔柔的射過地窗照在我的小床上。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有空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苦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的水調歌頭,這是人們熟悉不過的詩詞,在寫出了他凄苦人生的同時,又道出了月的美麗與凄冷。使人們感受到了真正的月。
夜深,人靜,靜謐,祥和。待月姑娘在天際中彌漫的散去,我帶著月姑娘的美夢,慢慢地醉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