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里的思念寫事作文(通用3篇)
中秋夜里的思念寫事作文 篇1
大家以為中秋節是吃月餅的好時候,但我提醒大家,月餅不宜多吃。因為月餅為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有些患者不適宜吃月餅。我家中秋節的食物可豐富了。
中秋節那天,媽媽去菜市場買了許許多多的菜。魚、肉、蝦﹑禽,應有盡有,好像開了一個美食節。那天,我們家里來了很多客人,媽媽忙得熱汗直流,看著她忙得不亦樂乎,我想幫媽媽一些事情,可是又幫不上什么忙,我不會做任何菜,真是太讓人煩惱!
時間過得真快呀,一轉眼就到了晚上,爸爸上班也回來了。我們就要開動吃飯了。當大人們走到桌前時都異口同聲地說:“這么豐盛的菜!”“美味無比!”仿佛他們看著這些都要流口水了,我更是恨不得全部吞到我的肚子里去,那香味早就把我的饞蟲都勾出來了。就這樣大家津津有味地吃起了飯。
吃完飯后,大概聊了半個多小時的話,還坐在椅子上賞月。但我們實在吃不下月餅了,每人只意思了一下。
這就是我的中秋節。同學們你們的中秋節是怎樣的。
中秋夜里的思念寫事作文 篇2
中秋幾天涼風颯颯,細雨下個不停,于是這個八月十五就這樣過去安安靜靜地過去了,即沒看到花好,也沒看到月圓。
早上。晚上。一樣的點點滴滴。“過節”這個概念不知何時開始淡忘,很多人都已學會在任何時候都變得忙碌匆匆。我的身邊,人來人往,仿佛在做全然沒有知覺的穿行。無聲無息,靜寂中,雨珠圓而玉潤。
人往往在這個時候,便不自覺地回憶起了過去,就像在遲暮中搜尋那些逝去的色彩。其實以往的中秋也是這樣過的,只不過是有明月當空,可以讓小孩子仰望他們眼中色、香、味俱全的“大月餅”而已。
有云伴月,靜影也混亂起來,可是那既不是云動,也不是月動,而是人的心在動。心靜即聲淡,心向所移,便在沉寂中生出許多疑僻。我曾經有個朋友十分注重精神自我,她不在乎外物陰晴圓缺,努力追求內心的“圓”。對于她來說,每天都可能是中秋,中秋也有可能不是中秋。
所謂物換星移,幾度悲歡,花自開而江自流。也許世上所存之物即使不會盡善盡美,也總會有可取之處,就像莫里老人曾說的“與生活講和”一樣,人總覺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實終究不過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既然如此,還不如在自然的懷抱里講和。
正如月雖不以人的操縱而圓缺,但人卻把她最圓滿的一天賦予了一個美麗的名字,中秋,從而這種講和變成了一種美好的愿望與信念。
月是一種物。月是一種境。在這樣的境界里,無論是高掛天空的奪目,還是不事張揚的月光,都可以化解成幾煦和風,便是“我欲乘風歸去”的胸襟和羽化而登仙的風度了。
我閑坐在窗邊,外面是淡墨雨幕下的萬家燈火。看著遼闊的空間和漫漫時間將一切打磨得如此和諧,不由收去所有的感嘆,因安寧而微笑……
中秋夜里的思念寫事作文 篇3
中秋節快到了,還有一個星期。不知會不會有那么圓的月亮,也不知道會不會有那么亮的星空。
往年,父母在中秋節時大多都不在家,回他們各自的家,團聚去了。家里只剩下我和83歲的老姥姥。冷冷清清。家里一頓團圓飯,也吃得清淡。老姥姥炒上一個菜,就足夠了。小時候,總嫌老姥姥嘮叨,長大后,突然覺得,和她在一起的時間是那么寶貴,好像一松手,就會失去好多,好多……
83歲高齡的老姥姥實在不容易,她耳不聾眼不花,腿腳也很靈便,往年吃的月餅,都是她爬上爬下買來的。
小小的月餅好像一輪小小的明月,照亮著,溫暖著我的心……
可是,老姥姥今年,卻不在我的身邊,回老家享福去了,由姥姥、姥爺照顧著。身邊一下子少了好多,有什么東西從心頭一直沉到了心底,埋藏起來,直到我把它淡淡遺忘。
是幸福吧!上了初中的我更應該感到幸福快樂,可是,我卻感覺幸福離我越來越遙遠。有時候感覺幸福就在眼前,很近很近,卻怎么也抓不住它。
幸福其實很簡單。幸福就是老姥姥對我的一句問候;給我的一個蘋果;考試的滿分;老師的一句表揚;得到了自己心愛的玩具……
幸福是一種發自內心快樂的,滿足的感覺。思念也是一種幸福。
但愿中秋節像往年一樣,有又圓又大的月亮和亮晶晶的星空,和在月光下許愿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