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又有趣的中秋節日記(通用3篇)
迷人又有趣的中秋節日記 篇1
月華依舊,千百年了,靜靜的朗照著乾坤大地,沒有言語。月光依舊清幽,如冷傲的仙女,美麗純潔卻遙不可攀。明月當空,照徹千古,見證著中國這個古老又神奇的國度變遷。又是一年中秋圓,能不憶古人否?
想中秋之起源,源自嫦娥奔月。后羿得不死之藥,嫦娥私吞靈藥,拋夫而去,成為月宮仙子。從此,人仙永隔,夫妻分離。彼此遙遙對望,相思無絕期。月明之時,便是相思愁緒最濃之時。故李商隱有詩曰:“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古人之中秋,乃是月圓人不圓之中秋。夫妻相隔,相思成了古人永恒的主題。月到中秋分外明,在每年這個相思的季節,總有道不完的愁緒,說不完的親情。
張九齡有詩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個“天涯”分明點明了不能團圓之象,各在他鄉。故月,又稱為闕也。闕,缺也。面對一輪共有的明月,此刻,又有多少天涯海角的親人,不能團圓,染起千般愁緒,無盡相思。故而“情人怨遙月,竟夕起相思”;故而后有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之嘆。
說的都是月圓人不圓。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李清照更是用她女性所特有的細膩感情,精雕細描,淋漓盡致的描述了這種相思。月滿西樓,更是秋月獨照。“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描寫了離別愁緒。“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相思之情剛從眉上舒展,卻又從心里升騰起來。道不盡的相思,說不盡的離愁。古人又云:我寄愁心與明月;明月千里寄相思。
其實,月本無光。依靠反射太陽光而有光華,日月可稱為夫婦。十五之時,日月分離,彼此對望,又稱為望日。符合天文規律,故名相思。故有“相思如滿月,日日減清輝”之說。十五之后,月漸虧,故而“日日減清輝”。在農歷月底日月相聚,又稱為晦時。此時,方是團圓之時。月才有陰晴圓缺,對應人有悲歡離合。
古人,把月形容為玉兔,素娥,玉蟾等等,何等美妙。在看詩詞中,無不是妙詞佳句。古人給月的情懷,是何等圣潔。在看古人習俗,拜月,玩月等等,讓人眼羨。
想必那明月,喜歡古人。古人用千古佳句贊美她,欣賞她。古人更加的淳樸,豪氣。古人更有光照千古的文學高峰。在歷史的長河中,灼灼發光,閃耀著絢麗的光芒。
迷人又有趣的中秋節日記 篇2
今天,是中秋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
當夜幕降臨,夜空撒下了深藍色的幕布,幾顆閃爍的小星星點綴在上面,看著大地上的一切,看著一幕幕全家團圓、合家歡樂的場面,小星星笑了,月亮也笑圓了臉。
今晚的月亮很美很美,美得無與倫比。我抬起頭來,注視著月亮,向它傾訴我的心聲,告訴它今天的一切美好事物。看著看著,我仿佛看到了吳剛在伐桂,玉兔在搗藥,嫦娥在起舞。啊!我早已被這美麗的景象陶醉了!
一陣微風吹拂著我的頭發和臉頰,這讓我想起了蘇軾的《永遇樂》詞中的:“明月如霜,晚風如水,情景無限”和《中秋月》詩中的:“幕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月,依然那么圓,那么亮,星星還在眨著它的小眼睛,似乎永遠都不會疲倦。此時此刻,我想起了四川災區的小朋友,他們也曾有過一個五彩斑斕的夢,可這個夢卻是那樣的脆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震碎了--他們有的缺少四肢,有的痛失親人。人們都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不知他們的中秋節是怎么度過的。是淚水?是欣慰?還是------;我也想到了解放軍叔叔--他們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和安全而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還有那些奮戰在各行各業不能和家人團聚的叔叔阿姨們,他們為大家舍小家。我知道,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團聚,但我相信,他們心里肯定彼此牽掛,心心相印。
好人一生平安!但愿每個家庭都能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每個人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迷人又有趣的中秋節日記 篇3
今天我給大家說一說中秋節的由來,這個故事是非常感人的,我讀完這個故事后就深深的打動了我內心深處的靈魂。從前有一個獵人叫后羿,他天天幫人們殺怪物做了不少好事,王母娘娘知道后就給后羿兩顆神藥,第一顆是長生不老藥,第二顆是立馬成仙的藥,就在這時候,后羿和嫦娥結婚啦。有一天后羿的徒弟趁后羿上山去打獵,去偷那兩顆神藥啦,當他的那個徒兒,進入后羿家時嫦娥就覺得這個人有點古怪,她就一直跟在這個人的后面,不一會兒,這個人就又潛入到了嫦娥的房間,當他準備吃這兩顆神藥的時候,嫦娥直接跑到他跟前奪走神藥吃了下去,吃過后,嫦娥的身體在空中飄著,最后越飄越高,飄到啦月亮上,嫦娥上天成仙這天是八月15日,后羿回到家中見嫦娥不見了就問他的仆人嫦娥去哪啦?他們家的人說嫦娥漂到哪月亮上,后羿就出門,去追月亮啦!每當后羿向前走一步,月亮就后退一步,他后退一步,月亮就向前走一,他后退一步,月亮就向前走一步后羿不管怎么樣,就是追不上,月亮。
每年的這一天,后羿都會在月亮面前擺點嫦娥最喜歡吃的月餅,后羿非常希望嫦娥能看見。這一天的月亮非常圓,人們就把這一天稱為中秋節。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