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的隨筆作文(通用3篇)
關于中秋的隨筆作文 篇1
時光荏苒,轉眼間,秋娓娓到來。蕭瑟的秋風送來了家的味道,卷起一種濃烈的思念之情。“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思念,引著我們向家的方向走去。
歲月不饒人啊!到了老家,我真切的感受到這一點。想當年,我姥爺能背著我走三十分鐘,如今的他走路已是顫顫巍巍;想當年,我姥姥能一次從集市上帶回來二十斤的東西,對如今的她而言,這已經成為一段永垂不朽的歷史了;想當年,姥姥姥爺的頭發又黑又密,如今姥爺已是兩鬢斑白,姥姥也是滿頭銀發;想當年,他們的精氣神總是那么足,可如今,他們被各種疾病折磨,瘦骨嶙峋,精氣神大不如從前了……
但是,唯一不變的是姥姥姥爺對我們那永恒、樸實的愛。每次回老家,他們都會為我們準備很多東西。知道我愛吃肉,他們就會買或親自炸很多肉;知道現在的東西不放心,他們就會付出辛勤的汗水,自己親自種地,只為我們吃的到食物健康一點兒;知道我們不能常回家,他們總是讓爸爸媽媽好好工作 ,讓我好好學習,不要擔心家里;知道我們有困難時,總會第一個在我們旁邊噓寒問暖,及時送上鼓勵和祝福,讓我們倍感溫暖……
以前,我們沒有條件讓他們過的更好,可現在,我們有條件了,他們卻享受不起了。媽媽給姥爺買了些上好的魚罐頭,可姥爺說,他咬不動了;姥姥愛吃甜食,可她被糖尿病所折磨,看見想吃的東西卻不能吃,這種感受我深深有所體會;我把書包上的拉桿給他們上集市買菜用,可他們已很少上集市,拉桿上蒙著厚厚的灰塵;每次要給他們錢,他們都百般拒絕,可我們深知現在物價高,他們是如何省吃簡用度過著年年歲歲的,他們不要,我們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是,今年的月亮還是去年的月亮嗎?它會有所改變嗎?歲月如流,萬物不停的變化著,但不變的是父母對子女永恒的愛。月光像輕紗那般灑滿大地,媽媽希望她的父母能健康平安,這樣她才能開心、放心;我也希望我的父母能健康平安,我也會像他們愛他們的父母那樣深深的愛著他們。
月到中秋分外圓……
關于中秋的隨筆作文 篇2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是傳統節日,在這一天里,所有家庭都要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晚上五點半,我們一家四口也圍在桌子旁吃飯。今天的菜真豐富啊!有糖醋魚、白斬雞、酸辣土豆絲、老鴨湯……看得我眼花繚亂。吃飯的時候,我覺得這些菜十分好吃,吃的津津有味,不到分鐘,我就吃完了。
七點整,我們走到陽臺上,看到天上出現了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皎潔的圓月旁,還有幾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在賞月時,我們還吃了月餅、西瓜等意味著團圓的果品。聽說在月光下許愿會夢想成真,所以我就閉上眼,在心里默默地念道:希望我們一家四口生活美滿、甜蜜、幸福、平安。
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了,我和媽媽出去逛街。走著走著,我便發現大街小巷都是賣燈籠的。燈籠各式各樣:有奧運福娃的;小動物的;有的會響音樂;有的會亮光。我覺得十分得奇怪,只聽說過新年和元宵節才掛燈籠,怎么中秋也掛燈籠呢?我問媽媽,媽媽回答說:“中秋的晚上,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十分得漂亮,然而對此人們并未滿足,于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好。今人周云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里面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果,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樹和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可是很美哦!”原來如此啊!于是,我也想要媽媽給我買一個,誰知,媽媽笑著說:“小家伙,我早就買好了,知道你想買!”我一聽,愣了一下,傻呼呼的笑了。回到家,我看見了那盞可愛的燈籠。我發現,里面閃著媽媽愛的光芒。
關于中秋的隨筆作文 篇3
中秋節那天,我和媽媽負責買月餅,到了供銷超市,超市真是人山人海。
我們好不容易才擠到買月餅的柜臺前,柜臺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月餅,包裝盒非常的精美。有的上面印著大大的金牡丹,有的印著嫦娥奔月,還有的印著金色的桂花……媽媽買了一盒印有嫦娥奔月圖案的月餅,我打開一看,月餅不是很大,真有點“買櫝還珠”的味道呢。
晚上,我們全家人圍坐在陽臺上,月餅被切成小塊,放在了盤子里,我剛想那一塊吃,奶奶說:“不能吃,先讓月神嫦娥娘娘吃。”說著還拜了拜月亮,看著奶奶的樣子,我突然想起了“貂蟬拜月”的故事,我說:“奶奶,你是美女貂蟬啊。”奶奶聽了我的話,笑的滿臉是皺紋。這時,弟弟伸手想拿一塊月餅,爸爸發話了,他指著天上明亮的月亮說,誰能說出帶月的一句古詩,才可以吃月餅,我搶先說:“月是故鄉明”,表姐說:“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奶奶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奶奶的這句話,一下子把我們帶到了千里之外的家鄉,爺爺若有所思地說:“四川老家的親人現在肯定也在望著這輪明月想念我們呢。老家現在肯定建設的更好了,唉,明月何時照我還?”爸爸說:“現在咱們家的生意賺了不少錢了,十一長假我們全家乘飛機回家,欲上青天攬日月。”
聽了爸爸的話,我們全家都很興奮,媽媽更是高興地說:“來,我給全家講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秋節,我家收獲了希望,收獲了快樂,這就是我家的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