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美文500字:變味的中秋節(精選3篇)
中秋節美文500字:變味的中秋節 篇1
八月十五,又迎來了中秋節,在這個燈紅酒綠的鬧市里,我呼吸著污濁的空氣,不禁想到了小時候在鄉間度過的中秋節。
那時的中秋節,有很多習俗,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做烙饃。
做烙饃的工序十分復雜--先殺雞,將雞朘上的一層薄膜去掉,曬干,碾碎,摻在面粉里,里面再添進芝麻、茴香等配料,做成很薄的大餅,放在一種像鑼一樣,下面有四條腿兒支撐著的鍋上,在下面燒火,這樣烤出來的烙饃很脆,味道更是讓我回味無窮。
那時賞月,都是大人的事,而我們小孩子則是聚在一起,找幾個類似網狀的東西,口語叫它“悠悠”,系在兩棵樹之間,交替著玩。我曾記得我坐在上面玩時,不知誰狠狠推了一把,我被搖了下來,頭朝下,摔的可不輕,我睡在地上半晌沒緩過來勁兒。
一陣刺耳的剎車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我想向遠方眺望,卻被高樓擋住了視線。
現在的中秋,似乎只剩下吃月餅了。有些人也愿意去賞月,消磨一下時間,但到這時才發現,月亮已經看不到了。
這是我過的最無聊的一個中秋--上午我呆在家里寫作業,午覺一直睡到了四點多。我想出門溜達一下,到了街上,除了“中秋大減價”、“中秋節全場七折”之類的標語,我體驗不到中秋的任何氣氛。
難道從前的中秋節就這樣一去不復返了嗎?難道流傳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就這樣銷聲匿跡了嗎?
我也有些懷戀那些快樂的時光,但似乎也有點兒麻木了--清明、重陽、端午……這其中民族文化的瑰寶都“退化”得只剩下“皮毛”了。
我不希望我們的傳統文化繼續消失,所以,請關注這些被我們遺忘的傳統文化,讓我們再過一次“一樣”的中秋。
中秋節美文500字:變味的中秋節 篇2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們傳統的節日。今天令我特別開心的是姐姐她們一家回來了,和我們一起過節。
晚上,我們坐在一起,一邊吃著月餅,一邊等著月亮出來。那月餅可真香,有橙子味、荔枝味、蛋黃味,還有蘋果味。姐姐最愛吃蛋黃味,我最愛吃荔枝味,爸爸、媽媽最愛吃的是蘋果味。奶奶正忙碌著敬月亮,我和姐姐幫忙搬來了一張桌子,奶奶在桌上放滿了水果和月餅,我還幫忙點起了蠟燭。爸爸在門外放起了鞭炮。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月亮出來了。于是我立刻抬起頭來,只見天上的月亮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半邊臉躲在云層后面,探著腦袋張望著,漸漸地整個月亮從云層里鉆了出來,掛在天空,像個晶瑩剔透的大圓盤。皎潔的月光灑在我們身上,灑滿了整個大地,照亮了整個世界。
我問爸爸:“我們為什么要敬月亮啊?”爸爸說:“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節,也叫團圓節。每年這時都要敬月亮,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哦,我知道了,我學的古詩中也有這樣的一句話‘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說道。爸爸笑著說:“說得好!敬月亮還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中秋節美文500字:變味的中秋節 篇3
月已圓,人歡聚,同舉杯,共歡慶!家鄉明月愛無限,他鄉皓月也多情!齊歡唱,同頌今宵明月!歌傳萬里,祝福彼此頻傳!”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
今天,我們一家趁著中秋節(也就是團圓節)去外婆家玩,一路上陰雨不斷,雖然雨點很小但是很密,使我感到十分壓抑。車開著開著,天氣漸漸的由陰轉晴了,我的心情也好多了。我們到時,外婆已經準備好了團圓飯。只見舅舅把桌子椅子擺放好,我們圍坐在一起,望著滿桌美味可口的飯菜,我不禁咽了咽口水,因為外婆還沒說可以吃呢!“開飯了!”隨著外婆的一聲“命令”我們一家便開開心心的吃起飯來。我吃完后頑皮的給媽媽做了個鬼臉,便和兒時的伙伴玩去了……不知不覺到了晚上,我不自覺地望向天空,尋找這顆令人迷戀的星體——月亮。這時月亮正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這時我愣愣地看著它,仿佛它是一面明鏡,你我在互相注視。再看那滿天的清輝,遍地的水銀,真是讓我陶醉。“明月當空灑銀泄玉,中秋正至喜世悅人。”大概就是在寫這時的情景吧!這時大姐姐和小姐姐拿來了月餅,我終于看到了那令我垂涎三尺的月餅,我跑了過去,把每種口味月餅都美美的品嘗了一遍,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極了!……吃完了我一邊喝著綠茶,一邊聽著他們興高采烈的談話,一邊感受著綿綿的愛意與關懷,真是別有一番風味。這時,我唱了一首“千里共嬋娟”得到了熱烈的掌聲,大家互相祝福著。真可謂“歌傳萬里,祝福彼此頻傳!”
千里試問平安否?且把思念遙相寄。綿綿愛意與關懷,濃濃情意與祝福,祝大家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