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中秋節的周記(通用18篇)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1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臨了,由于我家的親戚住的都比較遠,所以我家的中秋節比較特殊,經常是兩頭奔波。中秋節前兩天,我和媽媽急匆匆搭車去澧縣外婆家提前拜中秋。乘車時,我看見很多人都提著月餅,我也不例外。我想,中國傳統四大節日必須蘊涵著深刻的含義。中秋節的含義是對了,中秋團圓,團團圓圓。中秋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家人一齊吃月餅,意思是家人從此團團圓圓,永不分離。
從外婆家回來后,由于時間關系,不能到鄉下奶奶家去,就派爺爺做代表,將我們每一個人的祝福送到。
中秋節早上,吃飯早飯,媽媽準備為中秋節準備一頓豐盛的大餐。媽媽一進菜場就直奔賣雞賣鴨的地方,我也跟著去湊熱鬧。我進去一看,覺得奇怪,平常買雞買鴨都是現場殺,可這天鴨子已殺好二十多只,隨時準備給買家提走,而雞卻沒有殺好。就問爸爸為什么,爸爸說常德過中秋節還有個個性的習俗,那就是吃鴨子,這時我才恍然大悟。晚上,我將坐墊和能夠移動的桌面擺在陽臺的地板上,桌上擺著一個圓盤子,圓盤子上有四個圓杯子,里面都裝滿了水,代表團團圓圓。桌上還有我最愛吃的毛豆,我們幸福的一家三口在坐墊上邊吃毛豆邊吃月餅邊賞月,真是其樂融融。其間,我們還做了個搞笑的游戲,叫成語接龍。規則是每人接成語的'時間不超過一分鐘,超時算失敗,失敗者罰喝一杯水。開始,我們都接得很快,到之后,我就有點江郎才盡的感覺了。我不明白是媽媽運氣好還是怎樣的,到媽媽接的時候異常簡單,而到我的時候卻十分十分難,為此,中秋節的晚上我可沒少喝水,害我一晚上上了很多次的衛生間。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2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這天家家戶戶都滿懷喜悅,喜氣洋洋地歡聚一堂,吃月餅,賞月亮。
每到中秋節,外婆和家人早已換上新衣服等待著我們的到來。家人團聚以后,就開始吃外婆做的美味佳肴了。外婆做的飯真的是太香了,有大蝦、紅燒肉、雞腿、燉魚……看到這一桌子美味佳肴,可是把我樂壞了。因為我是一個十足的“小吃貨”。每每看到飯都興奮異常,不管是改善的菜肴還是家常便飯,都是一副狼吞虎咽的架勢,風掃殘云地大快朵頤!正當我吃著起勁的時候,小貓沖著我“喵喵”地叫著,原來我吃的臉上都是油膩膩,小貓都饞了。大家看了,都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充滿了整個房間……我們吃完晚飯就可以吃好吃的月餅了。家家買的月餅各種各樣,數不勝數,有紅豆的、蛋黃的、草莓的、蓮蓉的,千姿百態。
最后家人們都會登上陽臺,吃著各種各樣的月餅,觀賞那皎潔的月亮。這時候我想起了幾句詩:“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小時不識月,呼做白玉盤。”
這個中秋節真的是太開心了!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3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月亮又把銀輝灑向大地。月亮好圓,月亮好大,像銀環,似玉盤,淡淡的云不時經過,像紗布遮住它的光彩。天與地之間充斥著一層薄薄的霧,夢幻一般。
吃完晚飯后,我獨自坐在陽臺上賞月,本想和家人們一起,可是,爸爸媽媽只在大廳里看新聞,而爺爺奶奶卻跟其它老婆婆老爺爺們賞月,也不把我帶去,哼!不過這樣也好,因為這里有牛肉月餅,蛋黃月餅,黑芝麻月餅,都是我喜歡吃的,我要通通把它們吃掉。
我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看!那輪燦爛的滿月,高高地掛在深藍色的天空中,它那圓圓的臉上,掛著溫柔的笑容,靜靜地望著廣闊的大地幾朵灰白的云,縈繞在她的身邊,猶如仙女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皎潔的月光照在大地上,地上的花兒也顯得更加鮮艷。
這時,我仿佛看見了,嫦娥姐姐在廣寒宮與玉兔玩耍,七仙女也提著一籃子月餅與嫦娥姐姐一起分享。多和諧的一幕啊!
現在是深夜了,我要與月亮說再見,回屋睡覺了。我不由自主地感嘆:“啊!中秋皎潔的月亮,你真美!你帶給了我一個寧靜的夜晚。”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4
晚上,一輪圓圓的月兒掛在空中,十分美麗。柔柔的月光灑在我的身上,讓我又想起中秋節的晚上。
每年中秋節,我喜歡在圓圓的月亮下,一家人圍著圓圓的桌子,吃著圓圓的月餅,聽媽媽講著一個又一個中秋節的美麗傳說和故事,像嫦娥奔月、吳剛砍桂花樹、玉兔搗藥……聽著聽著,我就入了迷。怪不得,人們說中秋節是一個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
媽媽說,她小時候條件可沒這樣好,月餅都是外婆親手做的,外面沒有花紋,餡子總是白糖、芝麻、青絲、紅絲、果仁什么的。即使這樣,中秋也是她們最盼望的節日之一。媽媽說的時候,仿佛眼前就有剛做出的月餅,熱氣騰騰的,老遠就能聞到一陣陣香味。看著媽媽一臉的向往,我想,這就是中秋節的魅力吧!
再看看我們現在市場上的月餅吧,不但精致,而且品種繁多,里面的餡子也各種各樣。有廣式的、蘇式的,有豆沙餡、火腿餡、蛋黃餡……想著想著,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媽媽說,我們真是幸福的一代呀!
哈哈!小小的月餅也能看出祖國的發展。
圓圓的月兒還是靜靜地掛在空中,真希望今年的中秋節早點到來。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5
八月十五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還要亮,所以又叫做“月夕”。中秋前夕,人們都盡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
八月十五的晚上,我們一家子準備去賞月,我們準備了一些零食,當然少不了月餅。突然聽見有人叫在我“淑雯快來看”。我急忙跑上屋頂,一抬頭,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一輪明月掛在天空,飄來幾朵云兒把月亮遮住了,只能隱隱約約地看見月亮,它就像一個被蒙著面紗的小姑娘,美極了。我一邊哼著小曲,一邊吃著月餅,一邊欣賞著十五的月亮。這個害羞的小姑娘正羞答答地從一片烏云后面慢慢地伸出腦袋,掛在漆黑的夜空里,就像一盞明亮的電燈讓夜空頓時發出淡淡的光芒,讓大地如同白天一般。
我看著,看著,突然看見月亮里面,嫦娥姐姐正坐在桂花樹下撫摸著一只可愛的小白兔……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6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也是民間的重要節日。吃月餅、吃柚子以及賞月是中秋節的傳統習俗。
為什么要吃月餅呢?因為從前有兩個國家正在打仗,其中一個國家為了避人耳目的傳遞消息,便將紙條藏在糕餅里。這就是中秋節為什么要吃月餅的原因。其中諸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吳綱伐桂”等,都是跟中秋節有關的故事。
時至今日,雖然人們不在相信過去的種種傳說,但是中秋節還是一樣的熱鬧,除了原本的傳統活動,還增加了許多余興節目。
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在家里烤肉,而且還有好多的鄰居、朋友來我們家玩,社區也舉辦了中秋節聯歡晚會,內容有一家一菜、唱歌、摸彩等等,真是熱鬧無比。到了晚上,食物都烤熟了,我們便開始享用自己努力付出所得的成果。吃完了烤肉之后,我便和朋友開始玩躲避球,一直完到了晚上十一點,都還覺得以猶未盡,但是因為鄰居們都要睡覺了,我們只好提前結束了今天的活動。
今年的中秋節,我過的很愉快,但是希望大家再烤肉時,千萬要注意,不要被燙到了,以免樂極生悲哦!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趴在窗臺上嘴里自言自語的念道。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糟糕的是,媽媽說這幾天都是陰雨天,可能看不到月亮了,可我還是不放棄,等啊等啊,連個月亮影子都沒看見。
怎么辦呢?就這樣睡了嗎?媽媽看見我垂頭喪氣的樣子,走過來摟住我:“別灰心了,雖然今晚沒有月亮,但我們可以學一學古人的樣子,以月為題,講一些月的詩或故事。”我一聽高興得一下子跳了起來。
說著媽媽拿出剛準備好的幾張小紙片,上面寫著猜謎、朗誦、背詩……我先開始抽,我左看右看,拿出這個又放下那個,我偷偷地看了下媽媽的臉,只見媽媽一臉的鬼笑。沒辦法,我硬著頭皮抽了一張,打開一看——背詩,這可難不倒我。“小時不時月,呼作白玉盤……”我一字不漏的把李白的《古朗月行》完整的背了下來,樂的媽媽直叫好。
接下來,是媽媽來抽了,媽媽閉著眼,打開紙條,我探到媽媽跟前說道:“猜謎。”媽媽拿著紙條投降的說:“我來唱歌好嗎?”我點點頭。“八月十五兒圓呀,爺爺為我打月餅呀……”就這樣我和媽媽唱呀,笑呀,樂呀,把這個沒有月亮的中秋節過得有聲有色。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8
八月的季節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是一個飽滿的季節,更是一個收獲喜悅的季節。收獲我們成績的季節,八月還有一個季節——中秋節。
中秋的來歷想必不用讓我多說,這個重要的日子可是要一家人一起過才有滋味,才會快樂,大家一起,其樂融融。
但是中秋同時又是一個讓人悲傷和孤獨的日子,在中國許多山區的孩子每個中秋節都不是和家人過得他們都是自己過孤孤獨獨,沒有人陪他們說話沒有人陪他們過節——可見在城市的我們是有多麼的幸福啊。
在這個團圓的日子我們由陽光清晨走到了中秋之夜。中秋的夜晚是多麼的美啊圓圓的月亮和閃爍的星星已經把整個夜晚給承包了他們在天空中總是那么那么的耀眼總是那么那么的美麗。
晚上,我們大家一起吃著那團圓飯,有說有笑還一起看了聯歡晚會,這時爺爺給我們講在他們那個時候大概是在抗美援越時期爺爺是上過戰場的,他們一到夜里就去抓特務,一到夜里就去抓特務從來沒有過過什么節更別說中秋節了,在那個時候他們吃上一個香噴噴的大饅頭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粥就已經很知足了,有時候沒糧食的時候爺爺他們在樹上扒槐花吃,揪樹葉子蒸窩窩頭吃這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們部隊上的幾棵老槐樹都光禿禿的了,講到這里爺爺的眼圈紅了我們大家就不約而同的干杯吃飯了。
吃完飯,我獨自一人搬著凳子坐到了門前的小院里,一邊嚼著月餅一邊看我的親朋好友發來的祝福短信,看了一會手機看累了就仰頭看月亮,其實打從昨天晚上我就一直在看月亮只不過沒有星星,昨天晚上的月亮真圓,就像我手中這塊圓圓的月餅一樣只不過月餅又香又甜我從沒嘗過月亮是神魔滋味,更不知道月亮到底多大難道是和手心一樣大嗎,不,那只是我的猜測。
看著月亮我又想起了爺爺告訴我們他的故事,今天晚上竟是如此的安靜,我聽不到任何聲音只有大家嘻嘻哈哈的笑聲只有大家唧唧喳喳的說話聲,這就是團圓這就是歡樂,我想比起那些山區里孤獨的孩子們比起那些敬老院孤獨的老人們我們幸福多了我們快樂多了。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9
中秋之夜是個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品嘗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吃過團圓飯,就和家人一起上天臺賞月。月亮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我似李白一樣舉頭抬頭望明月,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而這美好的一切都是短暫的,這些場景是我自幼以來每年都一樣的過程,我雖然很想有新的突破,打破這種普通的的過程,我想的永遠都是好的,從來沒有想過壞的,我就怕有風險所以一直過著普通的中秋節,而這個中秋節卻被老師的作業所改變!回到爺爺奶奶家,爸媽帶去了禮品,而我帶去了作業,大家在哪里聊天,說笑,而我卻在哪里記錄整個過程,大家在哪里吃飯,而我還在記錄!等我寫完作業,中秋都該結束了,我也只是有吃吃月餅的口福了。
這個中秋是我過過的最爛的一次中秋,也是最特別的!我真希望中秋能一次過的比一次好,而不是在這一年只有一次的節日,干這種喪失節日歡喜的事情。
我站在天臺,瞻仰著這一輪明月,我心想:每逢佳節倍思親,在濟南的舅舅沒有在中秋之夜和姥姥度過過一次,希望舅舅要多抽時間回來看看奶奶,讓她老人家永遠這么開心,這么高興。
月在云端,人在月下。大家齊聚一堂,獨不見遠在濟南的舅舅。“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同在圓月之下,異鄉游子卻不能和親人見面。
雖然這個中秋不是那么開心,但是我感覺到了做完作業看月亮會更漂亮的感受,今天的明月真是令人心曠神怡,若不是應為明天上學,我會一直等到月亮下山。等待明天的到來。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10
又是一個中秋節,沒錯,只有今天的月亮是最圓的,也是最明亮好看的。中秋節,一個值得團聚的日子,今天,每家每戶幾乎都在忙著籌辦與家人的團圓飯。每個人都很開心地與家人分享著這一年的趣事。在大家看來,中秋節是美好的,是可以使家里熱鬧起來的一個節日。
在我很小時,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小時候我總是很盼望中秋節的到來,因為那樣就可以吃到好吃的月餅,而且那時大家都會聚在一起在月亮底下,聊著家常,小孩們則在追逐打鬧著。但自從搬進樓后,卻是都在過自己的,沒有了歡聲笑語。
今年也是這樣的,我們家的親戚都不在平陰,而且家里只有姥姥一位老人,爸爸那邊有一個哥哥和姐姐,但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家庭,而且又離得比較遠,所以今年我們家只有三個人在過中秋節,如果哥哥在就是四個,不過哥哥今年也在外地。所以,一個中秋節而已,沒什么好過的。但爸爸還是說要過,所以,媽媽包了餃子,有肉餡的也有素餡的,因為媽媽不吃肉。爸爸讓我們去外面買一些現成的菜,我們只買了兩種腸,其他什么也沒買。回家后,爸爸把買回來的腸切了切。切完腸后,又切了一個月餅,把月餅分成了好幾塊。我們就開動了。
沒過多久,媽媽就去下餃子了,爸爸還在看著電視。今天晚上顯得很安靜,我還沒有聽到放鞭炮的聲音,也沒聽到人們吵鬧的聲音,更沒聽到孩子們玩耍的聲音。我從陽臺上看見了那我曾以為是最美的月亮,雖然它現在依舊美。除了月亮,更多的是家家戶戶亮著的燈,但外面卻一人都沒有。月光下,我站在陽臺上,嘴里吃著一塊五仁月餅,獨自仰望天上的月亮。它真的很遠,我仿佛在月亮里看到了嫦娥姐姐,她正在和她的玉兔玩耍。
媽媽的餃子下好了,我只吃了一個餃子。沒錯,中秋節就這樣結束了,到哪一個中秋節我們家才會熱鬧起來呢。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11
中秋到了,人們無論再怎么忙,也一定要趕回家和家人吃團圓飯。讓人奇怪的是:在中秋節,人們為什么都會做同樣的事呢?就為一家團聚?對!親人在一起的時間是珍貴的,中秋節的意義正是團團圓圓!
在祖國的大地上,有多少日思夜想的親人不能團聚,有多少戰士守衛著祖國的邊疆,保衛著祖國的領土,在我們度過美好的中秋之夜之時,他們卻不能與家人團聚,只能將他們的相思之情寄與明月,讓明月之光傳遞到家鄉,表達對親人的祝福。每逢中秋佳節,人們便將思念之情寄與廣寒宮中的嫦娥,讓她帶給親人祝福—平安,使親人快樂幸福的度過這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也是個不眠之夜。望著圓圓的月亮,即使遠在他鄉異客,也會感到節日的歡樂。
每當到了八月十五那天,皎潔的月光像在地上鋪了一層白霜,圓圓的月亮高高懸掛,身邊不時還有幾朵云彩,秋風瑟瑟,徐徐地吹著小風。在這樣悠閑的環境下,能與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談談最近的生活,這可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
夜深了,溫柔的月光灑滿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層銀紗。房屋、樹木都睡了,它們像睡在無比寬大的“搖籃”里。我也睡覺了,圓圓的月亮伴著我進入了圓圓的夢。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12
在這涼爽的秋天里,我們全家人一起迎來了讓海峽兩岸人民團團圓的傳統佳節——中秋節,
中秋節又叫團圓節,是家人團圓,品嘗月餅,飲酒賞月的好日子。我和爸媽去跟爺爺奶奶一起過中秋。吃過晚飯后,我們全家人坐在陽臺上,我焦急地等待著圓月的出現。
終于,月亮像個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從多里出來,出現在天空。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我喊著:“月亮出來了,出來了!”大家一起聚到窗邊。它晶瑩剔透,就像一個純潔明亮的水晶球。我們站在這美麗的月光下,邊吃著象征合家團圓的月餅,邊欣賞這輪圓圓的明月,那時,從我們每個人的表情中,可以看得出無比的幸福美滿。月亮是一個和平使者,它讓人民團員,它是一個美好的象征,讓我們共同建立一個美好,繁榮,富強的大家園。
天空中出現了一點亮光。過了一會兒,月亮出來了。月亮圓圓的,皎潔明澈,宛如一面明鏡,懸掛在上空。我覺的今年中秋節的月亮比往年的都美。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13
中秋節,我約了幾個同學到我家陽臺上賞月。爸爸還為我們準備了月餅、石榴、梨子等食品,為我們賞月做好了準備。
傍晚,我邀請的小伙伴陸續來到我家。大家圍著圓桌坐著,吃著食品,談笑風聲。漸漸地夜幕降臨了,這時鐘圓月大叫起來,怏看!我們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見月亮象一個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從一層烏云背后伸出半個腦袋,偷偷地向下俯視,發現沒有什么動靜,一扭身,就出現在天空中,天空中就象掛著一盞明亮的燈,周圍的景色都被鍍上了一層銀白色。我和伙伴們望著這盞掛在夜空中的明月,暢想著議論著。過了一會兒,月亮姑娘便在一層白的簇擁下隱沒了。多掃興啊!我們只得耐心地等待著“月亮姑娘”再一次出來。
過了一會兒,月亮出現了,這會兒我們發現明亮更加晶瑩剔透,它是那樣純潔,那樣明亮,真是美極了。我們凝視明月,隱約發現月亮里還有無數灰白的山。我的伙伴周端,情不自禁地講起《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她講得聲聲有色,把我們的注意力都吸引過去了。
有過了一會兒,天邊飄起一片白云,掩住了月兒的秀麗面容,月兒立即把清輝從白云邊上放射出來,在白云四周鑲成一個燦爛的光環,光環托著白云從月亮下面輕輕地流過,月光把半邊天都照亮了,只有在遠遠的天邊,看得見一兩顆星星。
舉目遠眺皎潔的月光,把湖邊的柳樹照得雪亮,象鋪了一層白霜。月亮影子象映在湖面上,湖面形成一層亮晶晶的波,閃閃爍爍,好象游龍似銀鱗,被大家稱為小文豪的方亮,望著這美麗的景色,詩興大發,雙手后背,踱著小方步,情不自禁地誦起古詩,床前明月光,疑視地上霜……
過了一會兒,月光又消失了,夜已經很深,可大家仍在一起談論著。談到長大后的理想,我們都希望自已當宇航員,坐在宇宙飛船在天空遨游,登上月球開發寶藏,來為人民服務。
大家望著天空,盼望月亮重新出現。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14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在這天,人們坐在月亮下賞月光、吃月餅。這不,趁著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也開始賞月光、吃月餅了。
我們全家人圍站在陽臺上,把大團圓月餅分成幾塊,分著吃。這時,我望向了遠處的月亮。雖然說“月到中秋分外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周身圍繞這一股叫做“思念”的愁云。這時,我想起了遠在他鄉的姐姐,“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表達了我當時的心情。
月亮似乎能讀懂我的心思,那股愁云已經消失了,仿佛在告訴我不要太悲傷。現在的月亮特別明亮,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幾朵灰白色的、輕紗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動紗巾翩翩起舞。我覺得太陽的光太過熱情奔放,星星的光太過孤寂冷清。只有這溫柔恬靜的月光月光才能如此的恰到好處。月光照的四周雪亮,月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絲絲縷縷的垂下來,好像在地面上撒了一層碎銀,月光照得樹木投下了班駁的黑影,柳樹那婀娜多姿的稀疏的倩影,別提有多美了。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是完美的,今天也不例外。我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了家中,我本想從樓道里欣賞這中秋之月,但不久,一個怒氣沖沖的男子沖了上來,此時的他看上去醉醺醺的,滿面紅光,酒氣沖天,他大踏步的跑上來,嘴里還在罵人,此時一個人從樓上出來,好像對這件事一無所知,而剛才的那個人,見到他就立馬沖上去,打了起來,他們的的不可開交,爸爸看不下去了,想要上去勸阻他們,可是那個人卻把爸爸推倒在地,爸爸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假裝報警。那個人感覺情況不妙,就立馬跑了下去。我只想奉勸他們一句“世界如此美好,何必如此暴躁。”
相傳,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那里面有黑色的影子,那就是廣寒宮里的嫦娥、吳剛、玉兔和桂花樹。我凝神望著月兒,口里嚼著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著月亮的傳說,我又想起家鄉的好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15
夜晚,星空灑遍,每一個閃爍的光芒,都充滿溫馨。一家人坐在月下,坐在屋子中,談笑風聲,吃著甜美的月餅,嘮嘮家常,問問身體,聊聊喜悅,談談學習。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音聲,每一份迫切的心情。都被美好所沖破,人世間的煩惱,都被這一切的慰問所打動。我不由的忘記平日的負擔,充分的和伙伴們,玩耍。月的美,不及一家的情意,也許正真讓家人高興的是不是中秋,而是見面的喜悅。以前一家人總是分割與不同的區域,探望的時間也及少,不管是什么節日,有時勉勉強強地通話安慰,可見不到的溫暖面孔也不足以表達愛,見一面真好不容易。一天的光陰不能撫平幾年的時間差距,只因在這佳節能想念,能團聚,也許中秋是遠在他鄉的兒女要感謝的一個節日,我也有時把它看做一個,說不出名字的天使,在中秋的夜空上灑下團聚的光芒!遺憾的是舅舅沒有回家,可能是工作繁忙的原因,不知道他一個人怎么樣,在中秋沒有返回真可惜,月明回來一家人多好啊。我責備起來。夜晚,我坐在沙發上靜靜地看著電視節目,想起工作的明星們,連中秋的到來也不知道,生命中只有工作二字,無論在忙,也要看看自己最親的人啊。錢,畢竟是身外之物,畢竟不能與親情相提并論。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16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中秋節的月亮總是那么圓那么亮,就像人們手中那甜甜的月餅,久看不厭,久吃不膩,還是那么地令人回味無窮。
我愿隨月在云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愿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這到使我想起了那個月宮孤棲的嫦娥,那一個在我國流傳了千百年的神話傳說。也許這一則略帶悲劇色彩的傳說在于流傳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古人也把自己的感情帶進了這一輪中秋皓月。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17
明天是中秋節,今天下午第二節課,我們班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中秋詩會。
首先是主持人魏曉品與王程浩上臺。王程浩:“明天是中秋”魏曉品:“中秋,月兒圓圓,中秋,月餅甜甜,”王程浩:“讓我們品詩誦詞歡度中秋!”合:“我們宣布:‘中秋詩會現在開始!’”兩位主持人輕巧地拉開中秋詩會的帷幕!
接下來,同學們朗誦詩詞,韓雨珊等三人聲情并茂地朗誦了艾青的《思念是圓的》;王亞迪等人合誦了《金秋皓月》;李適展等人背誦了蘇軾的詞《水調歌頭》;范秋寧等人別出心裁表演了自己的原創詩《中秋樂》。范秋寧這樣的表演將詩會推向高潮。
我趁熱打鐵:“同學們,既然是中秋詩會,何不借此契機作詩一首慶中秋!”“好!”同學們齊聲答應。幾分鐘后,新詩出爐。我修改幾首后,讓同學們讀給大家聽!
王毅恒的《中秋月夜》:八月十五中秋夜,大家一起來團圓。圍在一起吃月餅,人人臉上笑開顏。
金洋的詩:中秋的月亮大又圓,中秋的月餅香又甜。中秋的我們樂又歡,中秋的大家如神仙。
我們班后進生陳玉隆的《思圓》月亮在天邊,月餅在圓盤。思念無限遠,愿親在身邊。快樂比蜜甜,團圓樂心間。
詩的前兩個小句子系陳玉隆寫,我稱贊他說:題目很新穎,詩句押韻,有空間感,詩意盎然。你接著寫下去,如加上思念悠遠句等句。“他聽了點了點頭。等我又在教室又轉了一圈,發現它已經加了四小句,但是是七個字的。雖然字數不一樣,但意思特別好。我刪掉了多余的字。變成就了以上這首詩。我感覺相當滿意,不曾想名不轉經傳的陳玉隆寫了這樣的詩行,我怎能不替他高興呢?
萬鑫澤的藏頭詩《中秋快樂》中秋佳節幾時有?秋天八月又十五。快和家人在一起,樂樂呵呵鬧中秋!我接到此詩,真的很難想象,學生小小的腦瓜怎么這么靈光。他竟然寫起了藏頭詩,真不簡單!佩服之情是油然心生。
還有一首現代詩。我們班才女蘇欣悅寫的《中秋的月亮代表什么》中秋的月亮代表什么?/代表的是思念/思念著未能共度佳節的親人。/啊!中秋的月亮代表什么?代表的是團圓/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啊!中秋的月亮代表什么?/代表著喜慶/慶祝那新中國61年來的歡樂!/啊!中秋的月亮代表什么?/噢,它代表的太多太多。
太多太多的作品無法一一寫出。在這里在摘錄學生一些佳句:遙望明月不往日(范秋寧)老人慈祥的眼光看中秋,中秋,月光柔柔(羅旭陽)天外月亮銀如盤(王陽哲)吃餅賞月體親情(張志鵬)親情溢滿天(張雪薇)
首首詩,顆顆美麗的童心;句句意,點綴傳統中秋佳節更美麗!我看著、聽著、醉著,一名名小詩人在我們班這個小小空間誕生。中秋詩會,詩意盎然;中秋詩會深深地印在我心里。祝愿明天更美好。
最后,我評出了一等獎:蘇欣悅的現代詩《中秋的月亮代表什么》萬鑫澤的藏頭詩《中秋快樂》陳玉龍的五言詩《思圓》二等獎鄧逸飛的《望月》金洋的《中秋》王毅恒的《中秋月夜》張雪薇的《賞月》三等獎趙雪琪的《中秋團圓》閆榮昊的《中秋節》魏曉品的《全家團圓》韓雨珊的《中秋》范秋寧的《中秋吟》
多么可愛的孩子們,多么美麗的詩行。讓我忍不住讀了又讀,賞了又賞。在這月圓的時刻,孩子們送給佳節一份最美的禮品,用心寫作、用愛創作,詩心飛揚,童心無邪!今年的中秋因此而美麗萬分!六五班的孩子們,在這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齊祝愿共慶賀:中秋樂!
描寫中秋節的周記 篇18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舉頭邀明月,低頭思故鄉。”在這個團聚的日子里,在那皎潔的月光之下,品著那香醇甜美的月餅,盯著那唯美潔白的月亮,的確是有一種溫馨的家的感覺。
皎潔的月光透過樹葉,零零散散的撒落在小路上。我慢慢的向山頂走去,聽著山腳下村莊中時不時傳出來的鞭炮聲,吃著手中袋子里香醇甜美的月餅,我呆呆的走,慢慢的看,細細的品,也有了一絲浪漫,有了一絲溫馨。
月光染白了小路周圍的綠草,染白了小路周圍的小樹,也染白了小路周圍的野菊。我的目光向小路兩邊散去,一直到那被月光染白了的黑夜,曾經明亮的星星也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天空中只有明月獨輝。仿佛除了明月,沒有什么比她更亮了。
我一節節的向上走,月亮也一步步向我走來。她在我的眼前一點點的大了起來,天地仿佛都是潔白的世界。
云來了。仿佛是她的面紗,輕輕的遮住了她的臉。但她的光,依舊是如此的皎潔,好像無論是什么都無法將她遮住。
星來了。仿佛是她的伴舞,悄悄的隱入了她的光。但她的色,依舊是如此的潔白,仿佛無論是什么都無法與她爭輝。
我離山頂近了,也離月亮近了。我繼續向前走,向月亮走,好像我能走到月亮上。
到了。在亭子里。雖然有一些冷。我緩緩的抬起頭,看著那宛如“白玉盤”的月亮,我仿佛看到了月宮。我仿佛看到了月宮里的嫦娥、玉兔以及小時候故事里的那一棵桂花樹。我好像一腳便能跨上月球,走進月宮,去重溫那小時故事里的種種。我呆望著那月亮,仿佛忘記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