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中秋節抒情文(精選3篇)
美妙的中秋節抒情文 篇1
朗月清秋節又到了!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是,今年的中秋月是格外的圓,格外的明。黃昏時分,夕陽還沒有完全落山,一輪淡黃色的圓月就已經迫不及待掛在了東邊的天幕上。西邊是桔紅色的夕陽,東邊是淡黃色的月亮,交相輝映,煞是好看。這兩顆與人類息息相關的星球,在這陰陽交割時分,延續著東升西落的亙古神奇。
吃過晚飯,我和媽媽在小區小徑上漫步。綠地上到處是賞月的人,或三五成群,或成雙成對。大人們在高談闊論;小孩兒則在高興地嬉鬧著,時而追逐,時而爭執著什么。不禁莞爾:這些活潑的小家伙,他們早就盼著這一天了,猶如我當年也熱切地盼望著小小的月餅一樣。從他們身上,好像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
一邊走,與媽媽一邊輕輕的交談著,時而逗笑幾句,時而對著天空指指點點,談論著天上這輪月亮的變化,或是吟幾句前人詠寫中秋明月的詩句。月亮已由黃昏時的淡黃變成了桔黃色,桂花樹的影子已清晰可見;一層薄薄的浮云,給整個夜空籠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朱自清說,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以為極是,心想,要是從哪家里飄出一兩支小夜曲,那就更妙了,聽起來一定是令人心旌搖蕩,遐思飛揚。
夜色漸漸的更濃了,月亮也越升越高。
走了幾圈,媽媽覺得有些累了,便提議回家去了。洗了澡,坐在電腦前,很陶醉的聽了幾首歌,想敲些文字出來,到底還是放不下空中的那一輪圓月,于是便披上外套,獨自來到了樓頂,靜靜地享受這難得的清秋朗月。
夜已經深了,剛才喧鬧的小區已經安靜了下來。偶爾有三幾個人從小路上走過,很快地便只剩我一個人在獨占這無邊的月色,享受這寂寞的自由。秋風已有些涼意,但吹在臉上,卻覺得極為舒適,放開長發,任其在風中飄舞,似乎自己已如風中的仙子般飄逸了。
仰望長空,天空這時已明凈得如同秋水,整個夜空中,只有一輪圓月孤獨地掛在空中。月亮已褪盡了那一層桔紅,銀晃晃的瀉著一地銀輝。平時看見的多是月朗星稀的夜景,但如今晚這般沒有一顆星星陪襯著月亮的美景,卻見得極少。忽然想起張若虛的詩:“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以往很難體會到其中的妙處,今晚,算是真正的感受到了蘊于詩中的神奇、幽深、靜謐和那淡淡的惆悵了。
憑欄遠眺。這個城市已經入睡了,只有那一片燈火在跟空中的月光交相輝映;在那燈與月的交融處,升騰起一層桔紅色的夜霧,整個城市就在這層神秘的夜霧中安詳入眠。全城的大廈頂上的紅光,一閃一閃的,仿佛鑲嵌在半空中的一顆紅玉,更給夜空增添了幾分神奇。遠處,偶爾飛起幾朵煙花,靜靜地綻放,又寂寞地謝落。沒有星星,但更遠處的高速公路上,那流動的燈火,又恰如一顆顆流星從天際邊劃過。
心中許多的唐詩宋詞涌了出來,但最后,跳出來的,卻只有兩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美妙的中秋節抒情文 篇2
說起吃的,中國人最講究了。年糕,月餅,燕窩,湯圓,粽子這些都是我們愛吃的!其中我最愛吃的是月餅。
月餅吃起來,外面有的甜,有的咸,里面有一個蛋黃,好吃極了!外面甜甜的,也很好吃。月餅吃起來很美味,可是做起來可復雜了!首先,珠寶好材料,有花生油,糖漿,糖,鹽,蘇打,面粉,焦糖,水,豆沙,雞蛋。步驟是將水,鹽,糖,蘇打,攪拌均勻備用。然后將糖漿加花生油,用打蛋器攪拌,并加入適量的焦糖。最后成粘稠狀。再接著,面粉用網篩篩后倒入,將豆沙包入面皮中,月餅膜撒入薄薄的一層面粉,左右敲打一次就可以將成行的月餅打出來了,最后,單獨取出蛋黃,打散,用刷子刷上一層蛋黃汁,然后放進烤箱,用375度烤20分鐘就可以了!20分鐘后,一個金燦燦的月餅就展現在我們面前。
美妙的中秋節抒情文 篇3
周圍的一切是那樣的寂靜,我和母親各自搬了一條睡椅來到了屋頂上,我環顧四周一片漆黑,小區里的那幾盞路燈顯得搖搖欲熄。此時此刻,那一輪明月在這幽靜的環境里顯得是那樣突出,那樣純潔,那樣光亮。然而我的心中似乎有無數話語要向這茫茫月色的傾訴。
我不由想到了蘇軾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的父親自我四歲那年便外出打工,直至今天已有九年整了。只有每年過年才回來半個月,他不正是為了這個家嗎?但我是多么希望父親能夠和我們母子倆一起過中秋呀!我是多么希望我們一家能共同欣賞這美好的月色啊!雖相隔千里但我想父親此時也一定正深情的望著這一輪圓月吧!父親一人在外,此時他一定也更思念我們母子倆吧!此時的明月如同一面相連的鏡子,我似乎從上面看到了父親賞月的情景,仔細地看著父親的眼角流出了淚水,正當我疑惑之余卻發現自己的眼角其實早已流出了淚花。
我愛太陽,但我更愛月亮,那種白玉盤似的月亮。在我眼里,太陽是個豪放,熱情的男孩,而月亮則是個溫柔,恬靜的女孩。我愛這種恬靜也愛這種優雅。再望著那輪明月,我感覺她如同天空中鑲嵌著的一顆碩大的明珠,光澤艷麗,閃閃發光;她如同一塊無與倫比而又價值連城的玉盤,純潔高雅,討人喜愛。
突然一個念頭傳入我心,我對媽媽說:“不如我們一起比賽,看誰知道含‘月’詩句的多。媽媽聽后滿口答應。我先打頭陣。”“立煜《相見歡》中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媽媽接“孟浩然《宿建德匯》中的‘野曠無低樹,江清月近人’。”“王昌齡《出塞》中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維《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李白《月下獨酌》中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古郎月行》中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我和媽媽那時不時的歡聲笑語又時不時的打破了這黑暗中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