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中秋節有關的散文(精選3篇)
跟中秋節有關的散文 篇1
立秋有些時日了吧,還一直沒有秋高氣爽的感覺,到是連天的陰雨平添了許多綿延的愁緒。今兒,天猛的放晴了,傍晚過后弦月半彎,和著一陣陣的桂花香味,挽著關于中秋的情懷讓思緒從那些天的雨中開脫出來,轉身走入有關月的情境。每到這個時節,都會不免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詩人一生坎坷、仕途不暢,而這首千古絕唱另多少后人在無數個月圓月缺的日子吟詠,也用這種方式把詩人祭奠。天上的月兒,圓缺有時。地上的紅塵,也在悲歡離合中往復。詩人亦如此,詩意自酣暢。“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詩人應該沒有料到,醉書至兄,竟成為后世對情意的不朽思念。
中秋就是讓人心生思念的吧,否則它又怎么會中居古代歷法中的孟、仲、季三部分呢,它似乎在顧盼,也是在等待,等待回歸的圓滿。這個時節,人們總是讓思念越來越濃,路途的旅人,他鄉的游子,無論學業是否有成,仕途是否有望,都懷著一顆同樣的歸心,在月圓時,與親人舉杯望月。所以在古代,當歸鄉的路遙不可及時,有泛舟淺唱,有對酒當歌,都是發泄這一腔情愫吧,都付于月,在這中秋。
愈是月滿西窗,愈是留戀詩詞之美。正如李白可以豪放盡釋,舉頭一問“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想必沒有科學考證的年代,自然的景象,宇宙的神奇會更加賦予玄妙與美。有時,神秘便是美。其實,更美的是詩人的情懷,灑脫與不羈總可以超然物外,另現代人所不及。如清月,浩浩高空,靈心自居。只是未知這人間恰逢中秋時節,可否真有一縷香,直入月宮?是否真有一份情,能讓月輝帶露?好在,現代的我們有了古人未曾聽聞的高科技設備,可以讓思念越來越短,可以讓團聚越來越多。
滿是桂花香氛的長街,人們甜蜜的品著中秋,說著團聚,秋的果實墜滿枝頭。所有的團聚都讓人心生溫暖,團聚是情感的擬補,是親情的融匯。總是感覺中秋是可以把友情暫時擱置的,而讓終日因忙碌而疏忽的親情盡可以在團聚的酒杯里沉醉,雖然沒有詩詞之唯美,然卻伸手可觸。今夜,月兒未到正圓時,但也無需像古人一樣,把思念變成痛,浸成詩。只需輕抬你的腳步,把快樂的心帶回家。
跟中秋節有關的散文 篇2
解放以前的中國,富貴人家,尋歡作樂,以多數人的苦難釀成他們的蜜甜。中秋,是他們的佳節,天上的明月,在他們眼中,真是花朵一般。而窮苦無告的人民呢?食無糧,穿無衣,天上清光,只能照出他們的淚痕,使他們嘆息、悲傷。別人的天堂,就是他們的地獄,別人的佳節,就是他們難堪的日子。
看,今宵月色多美好呵,它是社會主義時代的中秋月色。十億人民心中裝著個暖秋。當空皓月,舉頭共仰,她給人歡樂,給人光明,給人佳興,給人幽思……
跟中秋節有關的散文 篇3
昨夜中秋。黃昏時西天掛下一大簾的云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將海天一體化成暗藍色,寂靜得如黑衣尼在圣座前默禱。過了一刻,即聽得船梢布篷上悉悉索索啜泣起來,低壓的云夾著迷蒙的雨色,將海線逼得像湖一般窄,沿邊的黑影,也辨認不出是山是云,但涕淚的痕跡,卻滿布在空中水上。
又是一番秋意!那雨聲在急驟之中,有零落蕭疏的況味,連著陰沉的氣氳,只是在我靈魂的耳畔私語道:“秋”!我原來無歡的心境,抵御不住那樣溫婉的浸潤,也就開放了春夏間所積受的秋思,和此時外來的怨艾構合,產出一個弱的嬰兒——“愁”。天色早已沉黑,雨也已休止。但方才啜泣的云,還疏松地幕在天空,只露著些慘白的微光,預告明月已經裝束齊整,專等開幕。同時船煙正在莽莽蒼蒼地吞吐,筑成一座蟒鱗的長橋,直聯及西天盡處,和輪船泛出的一流翠波白沫,上下對照,留戀西來的蹤跡。
北天云幕豁處,一顆鮮翠的明星,喜孜孜地先來問探消息,像新嫁媳的侍婢,也穿扮得遍體光艷。但新娘依然姍姍未出。我小的時候,每于中秋夜,呆坐在樓窗外等看“月華”。若然天上有云霧繚繞,我就替“亮晶晶的月亮”擔擾。若然見了魚鱗似的云彩,我的小心就欣欣怡悅,默禱著月兒快些開花,因為我常聽人說只要有“瓦楞”云,就有月華;但在月光放彩以前,我母親早已逼我去上床,所以月華只是我腦筋里一個不曾實現的想象,直到如今。
現在天上砌滿了瓦楞云彩,霎時間引起了我早年許多有趣的記憶——但我的純潔的
童心,如今哪里去了!
月光有一種神秘的引力。她能使海波咆哮,她能使悲緒生潮。月下的喟息可以結聚成山,月下的情淚可以培畤百畝的畹蘭,千莖的紫琳耿。我疑悲哀是人類先天的遺傳,否則,何以我們幾年不知悲感的時期,有時對著一瀉的清輝,也往往凄心滴淚呢?但我今夜卻不曾流淚。不是無淚可滴,也不是文明教育將我最純潔的本能鋤凈,卻為是感覺了神圣的悲哀,將我理解的好奇心激動,想學契古特白登來解剖這神秘的“眸冷骨累”。冷的智永遠是熱的情的死仇。他們不能相容的。
但在這樣浪漫的月夜,要來練習冷酷的分析,似乎不近人情!所以我的心機一轉,重復將鋒快的智力劇起,讓沉醉的情淚自然流轉,聽他產生什么音樂,讓綣繾的詩魂漫自低回,看他尋出什么夢境。
明月正在云巖中間,周圍有一圈黃色的彩暈,一陣陣的輕靄,在她面前扯過。海上幾百道起伏的銀溝,一齊在微叱凄其的音節,此外不受清輝的波域,在暗中墳墳漲落,不知是怨是慕。
我一面將自己一部分的情感,看入自然界的現象,一面拿著紙筆,癡望著月彩,想從她明潔的輝光里,看出今夜地面上秋思的痕跡,希冀她們在我心里,凝成高潔情緒的菁華。因為她光明的捷足,今夜遍走天涯,人間的恩怨,哪一件不經過她的慧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