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通用28篇)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1
在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天氣因此變得非常熱,地上不長莊稼,人們為此變得非常痛苦。最終大家決定尋找一位英雄幫大家打下太陽。這時候出現了一位叫做后羿的男子,他十分擅長射箭,箭法很好。他只試了一次,就打下了九個太陽。玉皇大帝知道了這件事,為了獎勵他的功績,就發給他了一枚仙丹,并告訴他吃了仙丹就可以長生不老并且去天上享福。但是后羿并沒有吃下仙丹,因為一旦吃了就不能再見到他的妻子了。于是他決定把仙丹交給他的妻子嫦娥保管。但是有一天一個壞人盯上了仙丹想要偷走,嫦娥發現了。為了不被偷走仙丹,嫦娥自己吃下了仙丹飛上了天。后羿回家后發現仙丹和嫦娥都不見了,很傷心。于是只能每年這個時候在盤子里放上嫦娥最愛吃的月餅來紀念嫦娥。
在中國,每年陰歷八月十五,人們都會吃月餅來慶祝中秋節。中秋節在中國是一家團聚的象征,所以人們不論多忙,都會抽出時間和家人一起團聚。時至今日,中秋節已經流傳至今,成為了重要的佳節之一。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2
今天是中秋節,我在家玩,覺得很無聊,于是,我立刻拿起折椅和月餅,叫上我的表姐和爸爸,如同風一樣的奔了下去。
我們到了下面,打開折椅,吃著月餅,我看了看月亮,好似月餅,又似圓盤,發出皎潔的銀光,仿佛給大地披上了一層紗衣。又看了看星星,這個景象非常美麗。我咬了一口月餅,跟平常的月亮又很相似,覺得我正在吃月亮。
我吃著吃著,想起了《嫦娥》這首詩: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辰,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王母娘娘給了后羿一顆靈丹,一天后羿出去了,他有一個徒弟,他要趁后羿不在的時候偷靈藥,被嫦娥知道了之后她就把靈藥吃了,從此嫦娥就上了月亮。
為了紀念嫦娥,人們就每到這一天吃月餅。此時,我仿佛成了一個星星一樣在圍著嫦娥姐姐跳舞。我今天吃月餅也是為了紀念嫦娥,我以后要每到這一天就吃月餅。
今天我不但吃到了美味可口的月餅,還知道了許多民間傳說,真開心呀!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3
9月30日是中秋節,是一個古老的節日。
那天傍晚,晧月當空,萬里無云,只見一個月亮高高的掛在天空上,仿佛一個大圓盤亮亮的。
每當看到這明亮的月亮,我就想起嫦娥奔月的故事,又仿佛看到了嫦娥正在抱著一只全身潔白的玉兔,在明月里向我招手……突然,我腦海立刻浮現了一首歌——《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時,電視里播放著中秋節晚會,使中秋節的氣氛變得更濃了。
月亮披著一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把面紗拿下來,銀色的月光照亮了人們的臉蛋,更照亮了大地。看著一塊小小的月餅,在月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好吃,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蝕蟲。月餅有方的、圓的、甜的、酸的、大的、小的,好吃極了。
中秋節代表著光明,我喜歡這美麗而又明亮的中秋節。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4
中秋的夜晚,涼風習習,我坐在陽臺上,望著明亮的月亮。啊!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賞月的好時間!
今年的中秋節我們是在學校過的……
當初我們聽到我們要在中秋節那天晚上回到學校時,大家都異口同聲“咦~!”隨后教室炸成鍋,都紛紛說“煩,都賞不了月唉!”班主任說了一聲:“在學校賞月不一樣嗎?”當時我們都無語了。
中秋之夜,正在慢慢地來襲,月亮慢慢的從山邊升起。來到學校,我以為大家還在為不能在家賞月的事傷心、無奈,但是大家沒有為此感到傷心。都在分享著假期的樂事,聊的可歡快了!晚自習課間的時候,大家都跑到陽臺上賞月。看著那又亮又圓的月亮,嫦娥姐姐你在干嘛?你會不會無聊哇,那只小玉兔會不會陪著你玩。當薄薄的云經過月亮時,就像嬌羞的女孩蒙上一層薄紗,是多么美呀!上課時間又到啦,不想失去這番美景,逗留了一會才回到課室,真讓人留戀,使人忘返啊。
自習課很快就過了,在和同學在回宿舍的路上,哼著小曲“游蕩在云間念著你……日落后日升又日曬”回到宿舍,聞到了各種味道——月餅、柚子和零食的味道等等。
我們都帶來了月餅和柚子還有零食,準備和大家一起分享,“誰有五仁味的月餅?”就在這時我喊了一聲,大家都默默搖了搖頭,都覺得五仁味的月餅不怎么好吃,但是我就是喜歡五仁的這種獨特的味道。記得在前幾年,中秋節我們一家在外公家過,我發現了一個裝的有五仁月餅的盒子,我打開時發現它卻是一個超大的圓形月餅,我聞到那個味道時我似乎喜歡上了它。當大舅舅看到我直盯著那個月餅,毫不猶豫的把那個月餅給切,第一塊就遞給了我,我長嘗上那第一口我就愛上了五仁月餅,哈哈哈嗝!我的喜好是不是有點奇怪,我不覺得,嘻嘻!當我們在宿舍陽臺上打鬧時,月亮出現了,云也散了。我們集體拿出月餅在那邊賞月邊吃月餅,當時是多么遐逸!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5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臨了,中秋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節日。
這天云霧稀少,月亮格外得圓,家家歡聚一堂,喜滋滋地吃這月餅,賞著明月,一起在講中秋的故事……
夜空中鑲嵌著一輪圓圓的明月,好似一個大玉盤,月光皎潔明亮,多美麗的月亮啊!看著看著,我忽然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又仿佛看到了嫦娥正懷抱一只全身雪白的玉兔,在明月里向我們招手……突然,我的耳邊回蕩起一首歌--《水調歌頭》,歌聲悠揚婉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時電視里正播放著這首優美的歌曲,使得中秋節的氣氛更濃了。
月亮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看一塊小巧的月餅,白色的酥皮下,透著淡淡的清香,淺淺地襯著青紅絲的顏色,那樣的精巧、細致,輕輕咬一口,那種熟悉的,糯糯的甜味,一下勾起我的饞蟲。月餅有方的、有圓的、有甜的、有酸的、有大的、有小的……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6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在這天我們要吃月餅,還要全家人團圓,一起賞月。聽說這天的月亮是最圓最亮的。我打算拿望遠鏡去賞月,去看看傳說中的玉兔和嫦娥。
下午四點多左右,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地開著車來到西湖邊的索菲特餐廳,吃了團圓飯。我一邊吃,一邊等待著月亮出來。可是老天一點兒面子也不給我。天一直是灰蒙蒙的。一點兒月亮的影子也沒有。
然后我們決定去西湖看夜景,散散步。只見西湖上有幾條游船,船上面有五彩繽紛的燈光,不斷地變化著顏色,就像一條條彩虹,好看極了。走著走著,我們被一陣優美的歌聲吸引了過去,原來是一場中秋明月夜的活動。活動里展示了許多男女的漢服,表達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吸引了密密麻麻的游客觀賞并贏得了一陣陣的掌聲。我正看得起勁,又想起了我心中的月亮。我猛然抬頭,看見了我期盼已久的月亮。它從烏云中探出了頭,向我們微笑著。我興奮地拿起瞭望遠鏡對準它。果然,它跟傳說中的一模一樣,又圓又大。我仿佛看到了潔白的玉兔,和那長發飄飄的白衣仙子------嫦娥。可惜月亮出現了只有短短的一分鐘,就又被烏云遮住了。
我想:我真是太幸運了,能看到我心中的月亮。
今晚中秋之夜我們都非常愉快。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7
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一個個漂亮的大紅燈籠、一盒盒包裝精美的月餅,讓人感覺到濃濃的節日氣氛。
晚上,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銀海花園。在路上,我四處尋找月亮,我問媽媽:“月亮在哪兒呀?”媽媽說:“還沒看見呢,別著急,我們去銀海花園吧。”
我和媽媽拉著手邊走邊說,一會兒就到了街心花園。就在這時我一回頭,忽然看見一個淡黃色月亮在湘紡文化宮的上空掛著,像一個大大地月餅。我細細地看月亮,發現月兒左邊不太圓有一點點缺陷,月光也淡淡的不十分明亮。遠遠地看著,上面還有一大一小的影兒,我猜想那一定是嫦娥仙子和玉兔吧!
我們繼續往前走,月亮也悄悄地跟著,它穿過了樹梢,大樓……調皮的月亮時隱時現,一會兒躲在大樹后,一會兒藏在大樓里,好像在和我們捉迷藏呢!
走著走著就累了,我和媽媽在一個地方坐下來。葉叢里有許多蟲子在興奮地叫著,似乎它們也在慶祝中秋節。
“放焰火了!東東,快看!”媽媽一個勁地拉著我說。
“砰!砰!砰!”那一個個火光飛上天空,霎時,在空中盛開了……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8
當夜幕悄悄降臨的時候,我們全家人一起來到屋外,欣賞那八月十五的月亮。我一邊吟唱著蘇東坡的《水調船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看!那帶著一圈圈金環的月亮終于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的穿過一縷縷輕紗似的白云,向上升著。突然,就在那一剎那間,月亮的顏色變淺了、變白了。它傲然地,高高地升起來。它園得那么討人喜歡,那么有趣,就像一個大大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皎潔的月亮,你引起我多少豐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藥,從此只能住在寂寞冷清的廣寒宮里;吳剛,被罰永遠砍那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在廣寒宮里為嫦娥搗藥。
我多想和嫦娥姐姐做伴,和她聊天,多想去慰問受苦的吳剛,多想去逗逗那可愛的玉兔,和他它一起盡情地玩耍。
可是,你又那么地遙遠,我真想借大雁的翅膀,在這個歡樂的時刻,飛向你的懷抱,可大雁也飛不了那么高;我想用彩虹架起一座橋,去探望你,可當彩虹出現的時候,你卻不知身在何方。
媽媽告訴我: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人們稱為“中秋”。砸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個季節,每個季節又被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所以中秋也叫“仲秋”……
我望著空中的月亮,嘴里吃著香甜的鳳梨味月餅,聽著媽媽給我講關于中秋節的故事。聽人們說,今年的月亮要比往年的月亮更大、更圓、更亮。于是在中秋的晚上,我們邀上三倆好友,一行七人驅車來到蠡湖公園。
公園里游人如織,原來人們不約而同都來觀賞明月了。我們走到供游人休息的桌椅旁,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月餅和水果。坐下來,一邊吃著香甜的月餅,一邊觀賞著美麗的月亮。望著宛如銀盤的明月,我仿佛看到嫦娥裙裾飄飄,正翩翩起舞,好像望見吳剛正用力地砍那棵桂花樹,似乎瞧見玉兔手拿玉杵,正跪地搗藥。我們一個個頭頂明月,記錄下這難忘的一刻。
吃完月餅,賞完明月,我們開始了“環湖一游”。這時,我才發現這兒美麗極了。綠草茵茵,雖然沒有鮮花點綴,卻仍然生機勃勃。小河也依然流淌,“嘩嘩”地唱著歌向前方流去。五彩繽紛的霓虹燈像朵朵奪目的鮮花盛開在深藍色的天空中。漫步在幽靜的長廊上,欣賞著良辰美景,感受著習習晚風,此刻我真覺得文字是世界上最無用的東西,無法表達這愜意的感覺。
啊!這樣的夜晚,這樣的月亮,怎不讓我生出一種愿與清風作伴,明月共眠的愿望呢?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9
學校20xx年“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活動總結
為進一步引導中小學生認知民族傳統、增強民族意識、尊崇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踐行雷鋒精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校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于開學第一周開展了以“團結、團圓、慶豐收”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一)加強組織宣傳,營造節日氛圍
我校通過學校led屏、《晉江經濟報》報社、各級教育網站等平臺,在充分挖掘中秋節深厚文化內涵的同時,大力宣傳中秋節主題活動,積極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使“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深入人心,讓師生們充分感受傳統節日魅力,有利于促進全社會形成團圓和諧、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進一步為泉州“東亞文化之都”增彩。
(二)開展社團活動,促進共建成長
值中秋即將到來、節日氣息日益濃郁之際,在施明媚副校長和社團負責人張偉程老師的帶領下,英林中心小學心蕾文學社輔導老師及學生代表一行人于9月10日上午參加了晉江市南英詩社中秋聯歡會。會上,同學們和來賓們舉行聯歡活動。活動由施煌煒同學歡快熱情的架子鼓表演《superstar》開始。其間,同學們紛紛表演了精彩的節目:那一首《月亮河邊的孩子》,被許婧函同學演繹得優美動聽,飽含深情,韻味悠長;在詹曉萌同學現場古箏曲目《梅花三弄》的伴奏下,洪曉彬、許貽鵬同學筆走龍蛇,現場展示了自己的書法特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花好月圓”無不寄寓了無限的祝福;年僅九歲的賴泊航同學毫無怯色地站在舞臺中間,為來賓們演奏了小提琴曲《梁祝》,頗有大將風范……雖然本次中秋聯歡活動因故提早舉行,但同學們的表演并不因倉促的準備時間而打折,現場來賓們贊不絕口,給他們以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
據悉,英林中心小學心蕾文學社把參與南英詩社的聯歡活動做為“我們的節日·中秋”的傳統項目,已經成功開展了兩年。聯歡活動為學生們搭建了展示才華的舞臺,在接受詩詞文化熏陶的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濃濃的中秋節日氣息和炎黃子孫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豐富節日內涵,弘揚中華文化
圍繞中秋節主題,9月15日上午,我校604班洪洋洋同學代表少先隊向全體師生致辭。她熱情洋溢地介紹了中秋節的由來、習俗,并致以了內心最誠摯的祝福。9月5日下午的班隊活動課上,全校28個班級以各種形式了解中秋節,豐富多彩的活動使他們感受到傳統經典的魅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10
今年的中秋節剛剛過去兩三天,但也沒有什么大事,甚至天公都不作美,一連刮了兩天臺風,月亮都沒有露面,只是偶爾從云縫中漏出一些朦朧的月光來。我們家照樣在陽臺上點上香燭,擺好瓜果、月餅、毛豆等。那蠟燭的火苗被風吹得“撲撲”跳著,卻一直沒有滅,待蠟燭燒得差不多了,便在供桌前拜幾拜,每人吃個月餅,就算過完了,睡覺去了。至于那些瓜果菜品,是留著的,能吃好幾天。這對我興許是好事,因為我最愛吃的就是毛豆湯了。
我們過中秋雖不莊重,也是挺快樂的,大家一起“嘎訕胡”(上海話“聊天”),光是奶奶一個人就能說上許多,都是生活瑣事,卻有風趣。月亮出來時,我們也是賞賞月,若是又亮又圓又大的月亮,爸爸一定會搬出三角架,咔嚓咔嚓地拍上一陣,媽媽和我便談關于月亮的故事,奶奶也興致勃勃地指給我看:“妹妹,那個影子是桂花樹,這個小的是嫦娥,那小點兒是那玉兔兒……”。可我怎么看,也看不出個所以然,只是幾團黑影罷了。我不由好笑又好氣地想:奶奶眼神那么差,怎么能看得出來,多半也是聽老一輩說的吧。頭天月亮,奶奶大概也就知道這些了,那些嫦娥奔月的故事、牛郎織女的神話,我都是從書上看來的。
我自己關于月亮的趣事,也只記得一個了,七八歲的時候,中秋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去商場回來。路上,我坐在車里對著窗外一排排的路燈,夜空中一片片的輕云發呆。一會兒,月亮出來了,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似的,云朵慢慢移開了,可月亮還朦朦朧朧的,像罩著一層薄霧一樣。我看著看著,突然脫口而出:“那是嫦娥在洗澡吧!她怕羞,就躲到云做的浴簾里,洗完了,拉開浴簾,月亮上全是水霧了,所以我們看不清。”爸爸媽媽聽了,也抬頭看看月亮,然后笑起來,笑得前仰后合。“太有趣了,真有想像力!”“被你這么一說,我還真覺得挺像的呢!”爸爸媽媽都說。
我也笑了起來,明朗的笑聲充滿了整個車箱,不知不覺中我們已到家了。不知不覺中一年年的中秋過去了,一家人在一起團圓的歡樂卻永遠在我心中。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11
9月27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全家團聚,吃月餅、賞月,又稱為團圓節。相傳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祭月變成了輕松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盛行于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宮庭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現代,仍有著規模盛大,多姿多彩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我們家附近的“大公園”走進里面仿佛是一片綠色的海洋:花花綠綠的花兒與小草們綻放出它們的身子,仿佛想讓我們看到它那漂亮的身體。在一旁的小池子和小草們已融為一體了,兩旁的小紅旗迎風招展。我們走到廣場中心,一片水池,足有一百米之廣。沿著江池向南行,緩緩前進。再往前行,我還看見了吹糖的藝人,觀賞了吹糖人的工藝過程。可惜,來的有些晚,石子灘不允許通過,我們只好原路返回。
這時,天色已經暗了起來,月亮從一棵樹上邊升了起來。橋的另一側,水域稍小,跨過水中的石橋,有許多個體能項目設施和健身設備,我玩的很開心。
月亮越升越高,圓圓的,清亮了一些,我們三人走在被月亮覆蓋住的小路上,這里的人慢慢的多了起來:有的抱著小孩走在往大門的方向去,有的阿姨們在大面積的地方跳舞,還有的小朋友在玩健身設備……這真是一片熱鬧的景象!我回頭望著那漂亮的大公園,心里有點兒依依不舍的思想。
回家后,我便拿起月餅開始吃時,卻停住了,走近門口看那又圓又大的月亮仿佛是一個潔凈的盤子掛在天邊,這時我才咬了一口令我“回味無窮”的月餅。等我吃完了這個月餅我才知道了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12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們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十五的夜晚人們仰望朗朗明月,想念親人,所以中秋節還有一個名字叫“團圓節”,人們除了賞月,還要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今年的中秋節,我來到了美麗的鹽都程實村,這里的黃昏非常美麗,彩霞像一個個紅燒雞翅膀,真讓人垂涎欲滴;還有一些白云像一只只綿羊,真讓人想上前去摸一摸啊;就是這里的河水太臟了,沒有保護好。今天是中秋佳節,同時也是表弟舅舅的結婚日。
天色暗了下來,客人們陸陸續續都來了,結婚宴會開始了,舅舅和舅媽來給客人們敬酒了,來到我們這桌時,大家都一起站了起來,我也跟著站起來,并把杯子放在二位新人的杯子下面輕輕的撞了一下說“祝舅舅和舅媽早點生寶寶,給羅程當弟弟!”接著,更驚彩的宴會節目來了,只見表弟外公的臉被別人畫得一塊黑,一塊綠,一塊紅,一塊白,又穿上火紅火紅的長袍,真像一位搞笑的濟公;后面還有幾個小外公也被人換了裝,有紅色的、綠色的,其中一位司儀先生在說新人賀詞,祝賀聲,笑聲,喝酒聲,真是熱鬧非凡啊。
婚宴結束了,我和媽媽帶著月餅登上了屋頂賞月,啊!多美的月亮皎潔如玉,漂亮的星星像鑲嵌在云海中的幾顆鉆石,閃閃發光。我輕輕地咬了一口月餅,它是那么的酥,那么的甜,一股濃郁的清香沁入我的心田。此時,我想起遠在武漢的奶奶、大伯、三叔和哥哥們是否也在吃著月餅賞月呢?我真想念你們啊!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13
今天是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日子。爺爺奶奶也過來和我們一起過節。
晚上放學回家,一進門,我就看見桌子上擺放著許多水果和食物。我立刻走過去細看,哇,有圓圓香香的月餅、半青半黃的桔子、酸甜可口的提子、黃澄澄的香蕉、紅通通的蘋果,還有形狀怪異的菱角、白白胖胖的蓮藕和奶奶特地制作的米餅……我問奶奶,怎么這么多好吃的啊?奶奶說:“今天是八月半,也就是中秋節,這些水果和食物都是為賞月準備的。”哇,今天我終于可以大飽口福了!
開始吃晚飯了,今天晚飯也比平時豐盛多了。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地邊吃邊聊。期間,我向爺爺奶奶說祝詞:“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笑口常開!”爺爺奶奶聽了樂呵呵的。他們也祝我學習進步,健康快樂!外面不停地有鞭炮響起,濃濃節日氣氛使大家都開開心心的!
晚飯后,媽媽把準備賞月的水果和食物放到陽臺上,我和爸爸下樓去放鞭炮,爸爸點燃了鞭炮,鞭炮噼里啪啦地響著,五光十色的焰火在空中像一朵朵奇形怪狀的花卉……放完了鞭炮,我們全家來到了陽臺上賞月,只見月亮高高掛在天空中,宛如一個圓潤亮澤的白寶石在黑夜時站崗,非常美麗。聽著媽媽講中秋節的來歷,我好想有一雙翅膀,飛到月亮上去,跟嫦娥姐姐和小白兔一起玩;看看吳剛哥哥到底有沒有砍掉那棵桂花樹……想著想著,我又想到我學過的一首詩——《靜夜思》,我在心中默默地念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14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三口去老家看望爺爺奶奶。
到家后,爸爸媽媽陪著爺爺奶奶聊天,我呢!
當然是召集小伙伴玩游戲啦!
今天我們玩的游戲是:跳大繩。在小伙伴中,只有寒寒和秀秀會跳,文文和我只會死跳,不會跑跳。玩了一陣子后,秀秀提議說:“讓文文和雪晴(我的乳名)學跑跳吧!
”我和文文都很樂意,可開始跳時,我們都害怕,于是秀秀和寒寒就鼓勵我們說:“沒事,就算繩子打到你們也不疼的。”經過鼓勵文文嘗試幾次后快學會了,而我還在那紋絲不動,還是害怕,好幾次我都想跳,可都被文文搶了,但等文文專門讓給我的時候,我又不敢跳了。來自:作文大全該回家吃午飯了,我還是想跳,便哭了起來,媽媽知道情況后,教育我說:“我知道你想什么都比別人好,但這也需要一個過程,萬事開頭難嘛,失敗沒關系,哪有一次就成功的,遇到困難并不可怕,怕的是你不去想辦法攻克它。來,我再陪你練會兒。”經過媽媽的一番話,我又鼓起勇氣來跳,文文,寒寒,還有秀秀,都在旁邊為我加油助威,我前幾次沖了上去,但沒有跳,后來我找到了感覺,伴著伙伴們的加油聲,我再一次沖了上去,連續跳了7個,啊!
我終于會跳大繩了,媽媽和小伙伴們都笑了,我高興極了。吃午飯時,我一邊品嘗著美味的月餅,一邊還回味著跳大繩帶給我的喜悅,時不時想樂。今天跳大繩,使我真正體會到了“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的含義,無論做任何事,都要一次次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才能不斷走向成功。我要感謝跳大繩,因為它不僅讓我懂得了一個人生的道理,而且還增強了我挑戰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更讓我過了一個有意義的中秋節!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15
開學不久后,我們又迎來開學后的第一個節日——中秋節。可是我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這是為什么呢?聽我慢慢跟你講。
星期四的早晨,我一起床就直奔窗戶,我定睛一看,沒有下雨,我的心中開滿了花兒,如果不下雨的話,爸媽答應帶我就去上海迪士尼玩了。我急忙穿完衣服往樓下跑。可是好景不長,我剛跑到樓下,天就開始下起了毛毛細雨,我的心七上八下的,如果雨再大起來的話,那我的中秋計劃就完全泡在雨水里了。我心里念著,別下了,太陽公公快出來吧,不!不要這樣對我好嗎?
誰知,天公好像是故意氣我一樣,這雨越下越大,直到下午3點才稍稍停了一會兒,但傾盆大雨接踵而來,比上午的更大,已枯了好久的水缸在短短的幾分鐘內,被水裝得滿滿的,我看著外面的大雨心急如焚,我的心情也由陰轉大雨,我的心靈世界,就和外面的雨一樣覆水難收,糟糕透了。
原本好好的中秋節,團圓的節日,就被一場大雨打亂了計劃,中秋節變成了大雨節。正在心情低谷的時候,媽媽說了一句“中秋是應該賞月的,但賞雨也另有一番風味,不是嘛!”對呀,每年的中秋我都會出去旅游,都沒有好好陪外公外婆過過中秋節,今年下雨到是成全了我,這時我想我應該好好謝謝這場雨,我心情也由雨轉睛,真是一個“悲喜交加”的中秋節。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16
在中秋節那天,我上午才剛舉行完生日派對,在傍晚就和家人及媽媽朋友一家去后海酒吧街吃飯賞月了。
我們一家人來到一家湘菜館,選擇餐館的頂層-露天賞月臺。這里視野開闊,一眼看去到處燈火輝煌。餐館緊靠后海的湖邊,街道上人山人海,小朋友們捧著許愿燈,開心的笑著。月亮不知不覺就掛在了天上,開始還不是很圓,但慢慢的越來越圓,月亮也在慢慢的上升,從樹干升到樹梢,從樹梢蹦到空中。夜深了,星星出現在了月亮的旁邊,這時的月亮就像一個圓盤,旁邊的“小珍珠”也在為月亮的美麗增光添彩。大家頓時被這月光吸引住了,媽媽情不自禁的說:“真是無與倫比啊!”
在吃完飯之后,媽媽說,月亮里的嫦娥會實現你們一個愿望,你們去許愿吧。姐姐帶著我和阿姨家的小妹妹,去后海的湖邊放許愿燈。姐姐買了個“美少女”,妹妹要了個“仙女下凡”,我則挑了個“哆來A夢”。我們點亮了許愿燈,把造型各異的燈緩緩的放入湖中,面對著我的“哆來A夢”我心里默默的想到:希望貧困山區的孩子也能像我們一樣幸福快樂!許愿燈帶著我的愿望漸漸的消失在燈群里,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湖邊。
今年的這一個中秋節真是令人難忘啊!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17
自古以來,十五的月亮已她那皎潔、明亮而被詩人吟誦,被人們膜拜,人們也一直對月亮充滿敬畏與幻想,認為圓月是團圓的象征……今天我們又迎來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中秋,沒有皎潔圓月的中秋之夜。
雖然沒有皎潔明亮的圓月,而我還是急不可待地仰望天空。看,天空灰蒙蒙的,隱隱約約藏著幾片輕云在漂浮著,為天空增添了一絲神秘。過了一會兒,月亮姐姐不負我所望,乘著輕云緩緩露出嬌容。她像一個含羞的少女,一會兒躲進云間,一會兒又偷偷撩開面紗,露出嬌容,此時此刻整個世界好像都被月色浸成夢幻般的銀灰色。
在這樣的夜色里,我想起了美味的月餅。于是我用叉子叉起一塊圓盤似的、金黃色的月餅,上面還刻著“福”字樣,我小心翼翼地掰開,慢慢地聞著,輕輕地嚼著,月餅的濃濃香味立刻撲鼻而來,那種香味一直流進我的心里,甜甜的,香香的,濃濃的沁人心脾,美味極了,真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啊!
品過月餅,我們一家來到街上,看到人人臉上洋溢著笑容。有些人還在自家院子里擺起烤爐,興致勃勃地烤著羊肉串……走進商場,人山人海,他們好像把商場擠得水泄不通。大家津津樂道著,歡笑聲總是接連不斷地傳到我耳朵里,人們走出商場,都是滿載而歸。
看到這熱鬧的場景,我不禁想起了故鄉的親人和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人是故鄉親,月是故鄉明。”是啊,有誰在此時此刻不思念自己的親人呢?我想那些出門在外的游子應該會很傷心吧!想到此,我雙手合并,望著月亮,合上眼睛,默默地對月亮許了一個愿:讓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一起分享這中秋節的快樂,分享這圓圓的月亮!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18
今天是中秋節,所以奶奶一大早就帶著我去買東西了。
我們來到了超市,里面人山人海,我和奶奶好不容易才擠進去,我們買了月餅、餅干、果凍、牛奶、肉、蔬菜,每樣都買了很多,在回家的途中,我們歇歇停停,顯得有點累。
到了中午,奶奶燒好飯菜,有紅燒鳳爪、鴨子湯、霉干菜,絲瓜、南瓜、冬瓜、小南瓜和紅薯葉,非常豐富,我一下子就吃了三大碗飯。
晚上,我們來到了紅楓公園,里面可熱鬧了。小孩有的在嬉戲打鬧,有的在還沒噴出水來的噴泉里踩腳,還有的小孩坐在大人身邊等待著水從噴泉里噴出來;大人有的在聊天,有的坐在凳子上玩手機,還有的在公園走來走去。
突然,從池塘前面傳來一陣陣音樂聲,我和奶奶走過去看看,原來是有人在那里跳舞,不知什么原因,我發現看他們跳舞的人變少了,回頭一看,啊!原來他們都去看噴泉了,噴泉中間噴得很高,邊上的噴得低,顏色也不同,中間的有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和白色,和外面的顏色不一致,五彩繽紛,非常好看。許多人在那里拍照,許多小朋友都鉆到里面去玩水,個個衣服、頭發都濕了,還不肯停止,覺得非常好玩,非常開心。
中秋節真快樂呀!我希望來年的中秋節能和父母一起過,過得比這一次更好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19
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是家人歡聚的日子,一起吃月餅、一起賞月,其樂融融!!
今年的中秋節輪到我“主持”了,我非常高興!晚上奶奶早早的做完了飯,我們圍坐在圓桌旁!!爺爺笑得眼晴瞇成了一條縫,小侄女一邊看著爺爺一邊咧著嘴,吐字不清的說:“我們這叫四世同堂。”我們大家聽完這句話就哈哈大笑。我一邊笑一邊說:“小惠啊,你說的真好!真棒!”這是老弟說:“我們別老坐著,來一個游戲吧!”我一邊拍手一邊說:“好,我來說游戲規則吧!聽好了!因為今天是中秋節,所以我們就來說中秋節各地的習俗吧!”這一說不要緊,可樂壞了姐姐,老姐胸有成竹的說:“這可難不到我,我可是學歷史的!嘿嘿!我先來!”我立馬說:“那可不行,得抽簽!結果我第一、姐第二、弟老三、爺爺是評委、奶奶是計時的”
月亮出來了,比賽也一同開始了。
我先說,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姐再說,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弟弟想了想再說,‘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我們一直說了下去,在爺爺一聲令下,第一輪比賽結束了。我們打了個平手。
第二輪開始了,這次是背寫月亮的詩,看誰背的多。我還是第一個說,我說了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姐說:“這個他不擅長,所以認輸!!”弟弟說了一個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接下來我們又背了好多,但是有一個我背錯了,所以我是第二名。
月亮漸漸消失了,我們也漸漸沒了興致,就各自回家了。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20
又是一年的中秋節,我們買了幾盒月餅去外婆家過中秋節,大家也都知道中秋的意思就是:大家團團圓圓,齊整一堂。
我們也不例外,到了外婆家,已是晚上六七點的樣子了,不過這時候也是賞月的時機。我們趕緊把小桌子、小椅子搬上了二樓的露天陽臺,也拿了一些漂亮的盤子。我精心地把月餅擺好,還從一盤月餅中隨便挑了一個好看點的月餅,悄悄地把一枚一元硬幣放了進去。這可是我的一個小游戲,看誰能吃到這個“一元”月餅,誰今年就走好運,得好運。
大家都各就各位了,我們便開始了我們親愛的“賞月之旅”。我們一邊談談笑笑,有時也會被弟弟東東的一言一行逗得哈哈大笑。“咔嘣”傳來了清脆的鋼镚的聲音,我放下手中的月餅,輕輕地問了一聲:“請問是哪個兄臺中了頭獎呀?”“是我”一個鈴聲般的聲音響起來,啊!原來是表妹樂樂吃到了“一元”月餅,我就擺出一副感覺很羨慕的表情說“樂樂,今年你肯定會天天好運的喲!遇上了什么好事,記得分我個百分之十哦!”樂樂又用一副埋怨的小神情看著我,嘴巴里也不知道在嘀嘀咕咕什么時候,不過耳尖的我還是聽見了樂樂說:“姐姐,我的錢還沒有輪到你花咧!不要想著我的一本萬利!”大家伙聽到了我剛剛的對話,立刻開懷大笑,月亮姐姐似乎聽到了我們的笑聲,就更亮了。
啊,花好月圓的中秋節,我真愛你!因為你不僅讓我們一家人團聚,還給了我們生活中更多的樂趣!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21
我們老家,中秋節的風俗是“看閨女”。娘家人拿上幾包月餅,買上一些水果,頭晌就到了。要趕上農忙,也是耽誤不得的,否則,會讓婆家人笑話或看不起。
可是今年,我知道母親鐵定了不會來的。因為,我讓母親生氣了,并且失望透頂,傷心欲絕。我的婚姻,母親是反對的,我愛人的家境平平,而以我的條件本可以找個更好的。母親認定我跟著他會吃苦,所以堅決反對。但我最終不顧母親的感受,義無反顧的結了婚,并為他辭去了令人羨慕的正式工作。這下,母親更是發狠和我斷絕母女關系,沒有我這樣的女兒。
其實,這一切的初衷本來是好的,想著只要努力打拼,就會干一番事業,就會贏得母親的諒解。可事與愿違,我們失敗了,敗得很慘。說了你也許不相信,一日三餐幾乎都成了問題,所有的同學朋友,這家一百,那家二百,幾乎都借遍了,只是為了用來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我幾乎要崩潰了,昏昏然不知我的道路在何方,不知以后的路該怎么走。一天到晚的,除了昏昏欲睡打發時間,暫時忘卻煩惱,沒什么可做的了。所以,中秋節和我有什么關系呢?母親是斷然不會來的,這樣的女兒不要也罷。
可是,母親來了。我揉了揉雙眼,幾乎不相信這是真的。母親手里提個籃子,籃子里裝滿了東西,上面蓋一塊紅布。我又揉了揉眼睛,因為我的眼里噙滿了淚水,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母親也不說話,從籃子里依次拿出了月餅,雞蛋和蘋果
你能想象出那月餅有多么的美味,我就在母親面前吃著,紅的絲綠的絲。小時候只能每人分半塊月餅的時候,也沒這時的美味啊。
看我吃完,母親提著籃子要走。臨走說,“已經這樣了,得想辦法掙錢,買包衛生紙都是需要錢的!”我的心被震撼了,一個女人,連一包衛生紙的錢都要用來賒欠,簡直太無能太丟人了。
母親提著空空的籃子走了,后來母親說,在回村的路上摘了些野菜放在籃子里裝回了家,因為,沒有誰會把所有的禮品都留下。
第二天,也就是農歷的八月十六,我就整裝一新出去找工作了,并很快找到了一份,也由此度過了我最困難的時期。
如今,我身在外地,可母親依然每年的中秋節都要到我婆家去,提著籃子,籃子里裝著月餅。我知道母親的心,她是告訴我的婆家人,無論什么時候,我閨女是有人疼的,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22
中秋的夜晚,涼風習習,我坐在陽臺上,望著明亮的月亮。啊!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賞月的好時間!
今年的中秋節我們是在學校過的……
當初我們聽到我們要在中秋節那天晚上回到學校時,大家都異口同聲“咦~!”隨后教室炸成鍋,都紛紛說“煩,都賞不了月唉!”班主任說了一聲:“在學校賞月不一樣嗎?”當時我們都無語了。
中秋之夜,正在慢慢地來襲,月亮慢慢的從山邊升起。來到學校,我以為大家還在為不能在家賞月的事傷心、無奈,但是大家沒有為此感到傷心。都在分享著假期的樂事,聊的可歡快了!晚自習課間的時候,大家都跑到陽臺上賞月。看著那又亮又圓的月亮,嫦娥姐姐你在干嘛?你會不會無聊哇,那只小玉兔會不會陪著你玩。當薄薄的云經過月亮時,就像嬌羞的女孩蒙上一層薄紗,是多么美呀!上課時間又到啦,不想失去這番美景,逗留了一會才回到課室,真讓人留戀,使人忘返啊。
自習課很快就過了,在和同學在回宿舍的路上,哼著小曲“游蕩在云間念著你……日落后日升又日曬”回到宿舍,聞到了各種味道——月餅、柚子和零食的味道等等。
我們都帶來了月餅和柚子還有零食,準備和大家一起分享,“誰有五仁味的月餅?”就在這時我喊了一聲,大家都默默搖了搖頭,都覺得五仁味的月餅不怎么好吃,但是我就是喜歡五仁的這種獨特的味道。記得在前幾年,中秋節我們一家在外公家過,我發現了一個裝的有五仁月餅的盒子,我打開時發現它卻是一個超大的圓形月餅,我聞到那個味道時我似乎喜歡上了它。當大舅舅看到我直盯著那個月餅,毫不猶豫的把那個月餅給切,第一塊就遞給了我,我長嘗上那第一口我就愛上了五仁月餅,哈哈哈嗝!我的喜好是不是有點奇怪,我不覺得,嘻嘻!當我們在宿舍陽臺上打鬧時,月亮出現了,云也散了。我們集體拿出月餅在那邊賞月邊吃月餅,當時是多么遐逸!
睡覺的時間到了,大家都安靜的入睡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們也懷著美好的心情入睡了。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23
中秋節到了,我們全家都設計整個中秋之夜的計劃。聽媽媽說,中秋是一個豐收的日子,是喜慶的日子,更是一個團圓的日子。每當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團圓飯,賞月,吃月餅,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說說笑笑,嘴里咬著甜香的月餅歡笑聲在空中回蕩,那可是良辰美景。
到了晚上媽媽讓我們每個人背一首關于明月的詩才可以吃她拿手好菜,爸爸和哥哥他們把我要背的詩全背了,可卻忘了最簡單的一首《靜夜思》。
吃完晚飯我們來到陽臺上賞月,陽臺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月餅,有大的,有小的,水果盤里放滿了蘋果、香蕉、葡萄等許多新鮮的水果。我伸手抓起一個月餅就要吃,可奶奶一把攔住了我說:“不能吃哦,要等月亮吃完了你才能吃。”我一臉疑惑的表情,爸爸似乎看出了我心思,對我說道:“給月亮先吃了,月亮就會讓我四季不病,長生不老的!”我似懂非懂地聽著,后來哥哥給我講了月亮的故事,我們還猜了關于月亮的謎語。
啊!多美的月夜,多快樂的中秋啊!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24
秋那天晚上,月亮是那樣的圓。人們總是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十六的圓。星星也是那樣的多,那無數的星星圍繞著圓月。有些星星喜歡獨處,但是當它們看見那圓圓的月亮時,也想往那邊靠攏,似乎所有的星星都是月亮的孩子,在這一天,它們從不同的方向趕來與月亮團圓。
許多人由于工作忙無法與家人團圓。當他們站在窗前凝望月亮時,可能會想起李白的“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思鄉、思親,對月亮總有說不完的話,那是因為月亮里同樣塞滿了對親人的思念,怪不得月亮是那樣的圓。月餅也象征著團圓。每當人們吃月餅時,不僅只是在品嘗月餅那香甜的味道,更多的是對親人的思念。同時更享受到親人給的愛是那樣的溫暖。
小時侯,媽媽總給我講嫦娥的故事,我聽了許多遍,可還是聽不煩。只要是關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覺得新奇,總向往著有一天我也能飛上天去,飛到月球上與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
長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如果回到過去,就會教育那時的自己“去天上并不那么容易,天上也根本沒什么嫦娥,月球上沒有水,溫差很大,根本無法生活……”可忽然想起:兒時的自己也是挺可愛的。我還是給自己留住那想象的空間吧!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25
十月三日這一天是農歷的八月十五,是我們中國最傳統的節日——中秋節,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中秋節是與國慶節連在一起的,因此全國各地都顯得很熱鬧。各地的商家都早已準備好了月餅,就等我們去買了。(這句和文章主題和下文都沒關系,可以刪去)來自:作文大全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早起來準備乘車回羅城老家去看望爺爺、奶奶,和他們一起過中秋節。可是下樓沒過多久,天公就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細雨,后來雨越下越大,真讓人生氣。我們只好回家了。
快到中午的時候,媽媽提議到外婆家去吃飯,這時我的心情又稍微高興起來。
到了下午,雨還在不停的下,而且更加大了,不時還傳來雷聲。這時我擔心晚上能看見月亮嗎?晚上,當我面對夜空時,只聽到窗外沙沙沙的雨聲和滴答、滴答的滴水聲,這時我埋怨起來:“八月十五中秋節本來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為什么老天爺不成人之美呢?月亮那里去了,嫦娥哪里去了?”媽媽聽了安慰我說:“別著急,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晚看不成月亮,明天晚上還可以看。”到了第二天,天真的放晴了,爸爸早就買好了月餅,就等晚上賞月了。(萬事俱備,只欠月亮)果然,到了晚上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獨特的比喻,贊)掛在天空,把整個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泉,注(用詞相當準,比“撒”好)滿大地。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欣賞著這美麗的月景,禁不住念起了李白的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爸爸聽了說:好!
我這里有一段更好的詞,是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不知不覺已到了深夜。我不禁感慨到這個中秋過的真不一般呀!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2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去奶奶家團圓。
傍晚,夕陽西下,我們來到了奶奶家。一進門,家里充滿了溫馨。在外上學的哥哥姐姐回來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也回來了,大家一起忙著準備中秋節的晚宴。我可不想摻和進去,連忙去一旁玩兒了。這時奶奶開始為觀音、月亮仙等幾大神仙上香,我好奇的湊在奶奶后面,突然,奶奶把我拉到觀音前面,說:“樂,給觀音磕個頭,保平安,考狀元。”雖然平時我很潮,不信什么神鬼,但是今天是傳統的中秋節日,我也要入鄉隨俗。我兩膝跪地,眼神虔誠,注視觀音,磕了幾個響頭,“樂,在來給月亮拜個”啊?還拜呀!就這樣……拜了一通神后,我的腦門紅彤彤的,有些輕微的起包。
“吃團圓飯嘍!”媽媽端著一個巨大的圓餅來到了正廳。由哥哥操刀,嗖嗖嗖,一陣刀光劍影過后,那圓餅被大分八塊。呵,是羊肉餡兒!“武玉鑫,你說一個餅分給九個人,一人能吃到多少塊?”我趁機耍一把哥哥的威風,問我弟弟一道較難的數學題。“1÷9……這根本不能算嗎!”剛上二年級的弟弟自然不知道分數,“胡說!1÷9=1/9!”我反駁到。“我,我還沒學嗎!”弟弟吼道。
吃完團圓飯,我們一家人分吃一個大月餅。“武玉鑫,再問你,你說一個月餅分給九個人,一個人能吃到多少塊?”“多……多少塊?”他又不知道了,我弟弟屬于老在一個地方摔跤的那種人,“我真是無語了……”
吃完月餅,我們一家人去賞月,我看著明亮的月亮,我的眼前浮現出嫦娥奔月的情景:
“嫦娥飄飄悠悠的飛了起來,她飛出了窗子,飛過了灑滿銀灰的郊野。越飛越高。碧藍碧藍的夜空掛著一輪明月,嫦娥一直朝著月亮飛去……”
也不禁吟誦出蘇軾的那首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27
秋天,嫩嫩的季節,樹葉一不小心就掉了;八月,濃濃的月份,桂花香飄中有著歡樂的氣氛。八月中秋,點綴著整個漫長而無生機的秋天,使秋天更具有魅力。在桂花樹下,泡一壺好茶,在歡樂的氣氛里和親朋好友一起肆無忌憚得聊天,這就是故鄉八月中秋最美的時候了。
一年的中秋總在國慶節前后,這可樂壞了我們這些小孩,因為學校通常會在星期六、日不可,然后來一個特長假,那樣我們就可以盡情地玩了。大人們也很高興,因為可以跟家人好好團聚一下。所以,氣氛在不知不覺中融洽起來。中秋前,人們就開始忙了,為小孩買衣服,為祭祀祖宗而準備,為賞月買月餅、鞭炮,等等,都有。在故鄉,人們不會去買精裝的月餅,通常是在一些附近的面包店里買自己鄉人做的月餅,沒有裝飾得很漂亮,卻實惠,2元一塊,里面還有雞蛋。但盡管很便宜,在故鄉那片窮土地上,這算是奢侈的了。小時侯最喜歡吃這種月餅了,金黃色的誘惑,常常使我向媽媽懇求切給我吃。結果第二天喉嚨嘶啞,于是就不能吃了。但經常會忍不住去偷吃,或者忍著痛大聲喊,以欺騙爸媽喉嚨不痛了,后來在一次談話中得知媽媽那時是知道我喉嚨還痛的,但還是給我吃了。現在想來,覺得很好笑。在吃的時候,還經常為雞蛋的大小而和姐姐爭吵,最后通常被爸媽打,不歡而散。吃月餅好時,沒有用刀子或叉子,也沒有如同紳士般慢吞細嚼,這樣的吃法在村里會被人當另類——這小子給我裝起斯文了!通常我們都是狼吞虎咽的,管他什么風度不風度的,有得吃,吃得多就風光。最后,咽著了,用手捂著喉嚨嚇轉,這時媽媽會給我端來茶水,讓我慢慢解渴,還拍著我的后背說:急什么啊!家里有沒有讓你給吃窮了。現在想來,大概是那時對月餅的渴望吧!畢竟在平常的生活中上很少有的。現在搬進了城里,扮起了斯文,覺得對不住老鄉,后來回老家看時,發覺大家一樣,都被“時代的文明”所影響,也就不會怪自己了。
到了中秋那天,故鄉在前幾天所積蓄的熱鬧才爆發出來。在早,小孩就穿著新衣服滿大街亂跑,早餐也沒有吃多少,因為中午要祭祀祖宗,所以留著肚子去“吃大餐”。其實對與我們現在來說也不是什么大餐,但對于那些孩子們就不一樣了,父母在這天不會管你,你只管玩,玩累了回家有東西吃,這就很不錯了,在平時是沒有這么好的。在祭祀祖宗之后就將“祖宗爐”搬掉,然后開始吃祭祀的東西了,意思是祖宗想吃,家人再吃,表現出對祖宗的尊敬。吃完后,大人們還在收拾碗筷時,小孩已經在床上睡了,因為晚上還要熬夜賞月,可見賞月在孩子的心中很重要。大人們在收拾碗筷就會去準備晚上拜月亮和賞月的事情,最后才和孩子們要一起睡覺,等待美麗的夜晚。大約在晚上七點半的時候,人們就在街道上擺起了自家的桌子,然后把月餅和一些食物放在桌子上,開始拜月亮。整個街道很熱鬧,大人小孩都很高興。這時,我們會到村里的其他地方看看,或者去放鞭炮。我們的村子很大,約有一萬多人,我們幾個伙伴會趁這個時候把全村逛一遍,隨便去放鞭炮。路上遇到了有人惡作劇向我們扔鞭炮,我們就會反扔他們。但這很少,我們通常去村后面的一個土堆上,看青年男女在擁抱時,就在旁邊放一顆鞭炮,“啪”的一聲,女的嚇著了,往男孩身上撲過去,羞澀地依偎著,然后回頭小聲地說:臭小子!我們就會偷偷地笑。但也不是總能當“媒婆”,有時我們會在人擁抱的時候嚇一嚇他們,結果被追著跑,但還是覺得很好玩。在逛的時候,看到別人家的月餅在外面的桌子上,覺得很好吃,不禁指指點點,這時在同村的姐姐們就回叫我們這些小的別丟人顯眼,想來,一定被別人笑掉了很多大牙。在逛完回來的時候,正好拜完了,就開始大吃特吃,水果啊,月餅啊,飲料啊,胡亂地吃,瘋狂地吃,反正沒有人怪我們。在院子里,大人們把茶具拿出來,開始泡工夫茶,并且在桌子上擺著月餅,和孩子們一起享受。孩子們吃著月餅,在院子里快樂地奔跑著,游戲著,累了就喝茶,吃月餅。大人們就談天說地,聊家常,氣氛十分好。天晚了,有的孩子已經在母親的懷里睡著了,沒睡的孩子就有幸吃到美味的面條……
最后,在老燈的熄滅中漸漸靜了下來,鄉村被中秋點綴得煥發光彩……
喜迎我們的節日之中秋節 篇28
在福建廈門,每逢中秋佳節臨近,夜色闌珊中的廈門,大街小巷便會傳出博餅時骰子撞碰瓷碗的悅耳叮當聲。廈門的“博餅”,也叫“博中秋餅”、“博會餅”。這一風俗的形成與民族英雄鄭成功有關。據傳是300多年前,鄭成功屯兵廈門,每到8月15日月圓之時,滿懷反清復明之豪氣的將士們,難免有思鄉思親之情。為排解和寬慰士兵佳節思念家鄉親人之苦,鄭成功的部下洪旭發明了一種博餅游戲,讓士兵賞月博餅。鄭成功親自批準從農歷13至18,前后6夜,軍中按單雙日輪流賞月博餅。這獨特的游戲,后逐漸在民間流傳和改進,成為一種有趣的民俗活動。早年,博狀元餅,多為親友或結拜兄弟姐妹間大家出錢,購買一二會月餅,共同博之,誰得“狀元”,來年中秋節要贈送一會給大家博。其中有人生男孩的要送兩會。這樣,年年有增無減,會餅越來越多,只好再分開兩獨立組。一般家庭由長輩主持,每年買一二會,全家圍成一圈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