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的周記:愛在中秋(通用3篇)
關于中秋節的周記:愛在中秋 篇1
打開手機,“中秋節”三個字立刻印如眼簾。這是我第一次沒在家過中秋節,感覺有點孤單。
上好晚自習,我放慢了腳步,抬頭仰望了很久,卻不見那本因出現的月亮,令我有些失望。
從古至今,人們對月亮就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不必說李白“望明月,思故鄉”的詩句,將個人感情與自然容為一體,也不必說他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所抒發的那種孤獨寂寞的情懷,單是蘇東坡關于月的詩句,就足以使人折服:“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東坡居士失意之月;“對酒卷簾邀明月”是他興酒之月;“月明如霜”和“三更月到床”則是他的異鄉之月。其實,月兒本無情,倒是人多情,于是多情的人,把無情的月看作知己,當作朋友。因此,王維獨居山中,卻不覺孤獨,“獨居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森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边@不正是他隱居生活的真實寫照嗎?
可惜今晚沒有月亮,無法讓我抒情感慨一番。明月幾時有?
關于中秋節的周記:愛在中秋 篇2
我愛中秋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秋季,就像一把利劍,刺向火熱,留下了面無邊際的寂寞。它也許凄涼,也許孤獨,但,就在這樣一個空洞的季節里,我愛上了秋天,更愛上了中秋節。中秋節,雖然沒有春節的熱鬧與狂放不羈,但卻從骨子里,從永遠的文化中流露著一種對家人,對家鄉的深沉思念。杜甫筆下的“嬋娟”,李白深望的“玉盤”,這些妙筆生花的絕詞佳句,更為這中秋節抹上了一層濃濃的詩意與思念。其實,中秋節表面上很空虛,但內在精神文化支撐起它成為一項傳統節日,吃月餅,賞月,更成了它的代表。
千言萬語,家財萬貫都抵不過一頓團圓飯。秋色撩人,月亮仿佛一個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餅。手里握著小月餅,抬頭一望“大月餅”,家人談笑風生,此情此景不失為享受。中秋節不僅是團聚,更是雙眼凝望,思人思鄉!暗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蹦翘K軾的字鏗鏘有力,那蘇軾的詩深情意重,不管多么令人拍案叫絕,但字里行間流露的終究是對家人的那一份濃情。飽讀此詩,品嚼其句,蘇軾在灰暗書桌前醉酒熏天,兩眼望月,深思家人,即興大作的情景就會一覽無余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其實,月亮不僅是一種團聚的號召,更是獨自一人對家鄉情愁思念的傾訴對象。望著明月,想著家人,大家團聚,這才是中秋節的魅力。
中國的節日繽紛多彩,喜氣洋洋的春節,朝氣十足的端午節,綠色環保的植樹節……還有這一家團圓的中秋。我愛我們的節日。
關于中秋節的周記:愛在中秋 篇3
他下班回到家,嘴里嚷嚷著很餓,她趿著鞋走進廚房,端出熱騰騰的飯菜。濃香的南瓜粥,幾盤精致的炒菜,他們相對而坐,將桌上的美食吃得精光。她把碗筷收到廚房,水池里濺起朵朵銀花,盤子和碗輕輕碰撞著,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
他打了個幸福的嗝,高聲喊:“喂,來杯茶!彼皖^洗碗,為了那個硬生生的“喂”,心里生出幾分委屈。他又喊了一句:“來一杯茶!边@次連喂也省略掉,她剛才還風和日麗的臉龐,傾刻間已是烏云密布。
他走進了廚房,沖她訕然一笑,她并不理會。忙碌了半天,他連一句體貼的話都沒有,戀愛時把她當作寶,何時變得這么漠然。她的心里升起一團火,把蘿卜、白菜撥拉到地上,覺得仍不解氣,拿起西紅柿狠狠地一摔。西紅柿裂開口子,淌出鮮紅的汁,像極了一顆破碎的心。
他不聲不響地倒茶,端起茶杯坐到沙發上。鬧來鬧去,注定是一個人的戰爭,每次不管她怎么發火,他總是默默無語。這次,依然如此,他喝過茶,淡淡地說了句:“我出去走走。”然后推門而出。
她疲倦地倚在窗前,任淚水攀上長長的睫。從前她不是這樣,為什么這么愛發火,是繁冗的生活改變了她,還是他的心已漸行漸遠。窗外升起一輪皎月,透過印花的窗格,灑下朦朧的光輝,讓她想起美好的過往。
初識他,是在同學的生日聚會上。她的目光化作蝶,穿過枝枝葉葉的喧嘩,落到了他的身旁。他靜坐在房間的一隅,穿著簡潔的白色T恤,藏青色的休閑長褲。他抬起頭,與她的目光相遇,沖著她笑了幾笑,那一刻,她的心晃動了一下。
她長得俊秀而清瘦,看上去有些冷傲,其實,她有多驕傲,就有多自卑。貧寒的家境,讓她無心留意裝扮,只是一味地埋頭苦讀。這次應邀參加聚會,她原本有些忐忑,有些拘謹。他用明朗的笑容,化解了她的尷尬與不安,讓她的心里有種異樣的溫暖。
聚會進行到最后,有人一首接一首地唱歌,有人拉著手跳起了舞,口哨、歡呼聲次第響起。他朝她丟了個眼神,指了指窗外,然后折身而出,她緊隨其后。他們來到樓頂的平臺上,皎月如盤,清光如水,一陣微風吹過,飄來桂花的幽香。
他笑著對她說:“我是高你一界的學長,你登在校報上的文章我大多都讀過!彼哪樇t得如火燒云,故作無意地仰望天上明月。許久,轉過身來,發現他默默地凝視著她。她嗔問:“看什么呢?”空氣中有一種讓人屏息的寂靜,然后她聽見他說:“我也在賞月,你的眼里有月亮。”
她的心里,有說不出的詫異與歡喜,原來,平凡如她,也能獲得如此特別的贊美。那夜,他們聊了很多很多,有讀書的感受,也有對未來的暢想。
再與他在校園里相遇,她只是一笑,但心已如潮水,漲漲落落。他悄悄地走進她的夢里,走進了她的日記里。后來,她和他陸續考上了同一所大學,再后來,他們成為了一對戀人。
那時候他們真是好啊,他陪她去看午夜場的電影,看她嚇得一驚一乍,將她緊緊地擁進懷里。他逛遍小城的大街小巷,買回她最愛吃的香酥牛肉餅。她爬山走累了,他背起她,一路狂奔,沿坡而下。
想起甜蜜的往事,火氣不覺消了大半。這時,門鈴聲響起,她跑去開門,嘴上仍硬著:“出去這么久,你還知道回家。”“快到中秋節了,我給你買了些月餅,都是你喜歡的口味。”他孩子般地笑了。
她把手伸進他的臂彎,將淚珠揩到他的肩上。婚姻里沒有誰輸誰贏,最先退避的,往往是愛得最深那方。這些年來,他給予她的不僅僅是愛情,還有愛,那是一種比愛情更寬廣、更博大的情懷。他縱容她偶爾的刁蠻、任性,接受她的不完美,并給予她充分的理解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