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圓月優(yōu)秀作文(通用9篇)
中秋圓月優(yōu)秀作文 篇1
今天是中秋節(jié)。它可與以往的中秋節(jié)不一樣——是國慶期間的中秋節(jié)。我想:那今晚的月亮是不是更圓更亮呢?
夜幕降臨了,我迫不及待地向陽臺奔去,把窗戶打開,翹首仰望天空,只見幽藍幽藍的天空中點綴著無數(shù)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地,仿佛在邀請人們到廣闊的太空中去遨游。很可惜,我沒有看見月亮。可能是因為月亮姑姑要打扮的緣故吧。
過了一陣,在窗戶與天邊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個“玉盤”,哦!一輪圓月正冉冉升起。她身著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她那銀盤似的臉,透過樹梢,留下溫和的笑容。一縷清柔的月光透過窗子,灑在了窗臺上,窗臺頓時宛若鍍了銀,美妙極了!月亮升上來了,像是剛剛脫水而出的玉輪冰盤,不染纖塵。我發(fā)現(xiàn)了那“玉盤”上面有棵樹樣的東西,那東西一會兒大,一會兒小,一會兒消失。難道說月宮里真有一株五百多丈高、生長繁茂的桂樹?傳說一個叫吳剛的人因為犯了錯誤,被貶到月宮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倒。
月亮像一只雪球,鑲嵌在墨藍墨藍的夜空上,顯得格外皎潔。她越來越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樹木、房屋、街道都鍍上了一層水銀似的。這時,傳來電視播音員的的聲音:今年的中秋圓月是歷年來最圓、最亮、的……我知道:那是圓月為祖國媽媽六十周年獻上的一份不尋常的生日禮物!
祖國媽媽,我祝您生日快樂!
中秋圓月優(yōu)秀作文 篇2
又到中秋節(jié)啦,我好喜歡過中秋節(jié),因為可以吃月餅,還能賞月。我最喜歡吃月餅了,甜絲絲的,爸爸給我買了藍莓的,桂花的,還有最經(jīng)典的五仁的,好幾種口味呢,但媽媽說不能多吃,會不好消化的。
晚上還能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賞月,可是今天多云,不知道晚上能不能看到月亮?以前每到十五,月亮又圓又大又亮,特別好看,我用望遠鏡從窗口望去,還能依稀看到月球表面凹凸的地表,我覺得特別神奇。我很喜歡看星星,月亮,當用望遠鏡看的時候,又是另外一種景象,神秘的宇宙有著無盡的魔力,我也想有一天可以坐著太空飛船,去宇宙看看月球,看看星星,它們跟我們在地面看到的肯定不一樣,肯定要大很多很多。爸爸說,那需要好好學(xué)習(xí),了解很多專業(yè)的天文知識,就可以實習(xí)這個愿望。好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好期待今晚的月亮,一定是一年中最圓的一天!
中秋圓月優(yōu)秀作文 篇3
“十五的月亮圓又美!”這里的十五指的是農(nóng)歷。小時候,晚上乘涼,我總吵著奶奶給我講故事。奶奶總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每當這時,我便抬頭看著皎潔的月亮,幻想月球上的情景。眼前仿佛看見美麗善良的嫦娥正背倚著那棵大橡樹,遙望著人間,默默的為人們祈福,思念著自己英勇無比的丈夫后羿。乖巧可愛的小玉兔在嫦娥身邊蹭來蹭去,想為主人分擔憂愁。想到這里,我不禁也替嫦娥憐惜。但一想到可憐的吳剛?cè)栽谫u力的砍那棵大橡樹,我便忍不住笑出聲來。奶奶奇怪地看著我。我笑著向奶奶解釋了一番。奶奶數(shù)落我道:“你呀你,人不大,倒挺多愁善感。”臉上卻一點生氣的樣子也沒有,笑嘻嘻地看著我。從此我便每天都去看那神奇的月亮。
長大后,這個習(xí)慣并沒有改變,無論多忙,我也會擠出時間出來觀看月亮。多則一小時,少則幾分鐘。
為什么說月亮是多變的呢?大家應(yīng)該都讀過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有一句話是這樣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正如詩中所說月亮是有變化的。它時陰,時晴,時圓,時缺。當你仔細觀察就能明白月亮正在用自己的語言向人類傳達信息。
月亮陰陰的時候,次日天氣會不好,會刮風下雨。這時的月亮是橘色的,邊緣會有一些毛糙,而且時有時無,給人一種神秘感。
月亮明朗的時候,邊緣十分整齊,像是用筆勾勒出來的一樣,讓人看了后心曠神怡。夜晚漫步,銀色的月光披灑在身上,整個身心都舒展放松,一日的倦怠似乎也都煙消云散,只是盡情地享受著這美麗的月亮帶來的愜意與寧靜。
農(nóng)歷的每個月十五左右是月盈之日。尤其是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一年中月亮最圓的時候。每到這一天,我總將桌椅擺到屋外,桌上放著幾塊月餅。我吃著月餅,賞著明月,想起李白的著名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是啊,此時此刻的月亮承載了多少中國人的相思之情啊!遐想時來了幾個鄰家孩子在院子里嬉戲玩耍,看到這兒,我突然想起李白的另一首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我一本正經(jīng)地指著月亮問這些孩子們,“誰能告訴我今晚的月亮像什么?誰說的,就有月餅吃哦。”真的有個孩子搶著說像大大的白盤子。我撲哧一聲笑了。
月亮缺的時候,活脫脫的像一塊大月餅被咬了一口。估計是嘯天犬餓急了,“啊嗚”一口將月亮咬下一大塊。我常常躺在草坪上,仰望著天空。有時的月亮像一把細細的鐮刀,有時似乎是吃多了,稍微胖了一些,變成了蘆葦叢中的一葉小舟,緩緩地劃向天邊。
大自然,你真是個技藝高超的創(chuàng)造家,你是如何創(chuàng)造出月亮這美妙如畫的景色?
我愛你,月亮。
中秋圓月優(yōu)秀作文 篇4
7、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jīng)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溫柔。天空中云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gòu)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里,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這圓月非常調(diào)皮,一會兒鉆進云姐姐的懷里,一會兒和星星談話,一會兒唱歌跳舞真拿它沒辦法。
8、月亮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fā)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9、夜靜悄悄的。深藍色的天空,月亮好似圓盤,已不是平常的那種彎彎的小船了。它把一片片皎潔的光輝灑向大地。它不像太陽光那樣耀眼、奪目,只是將自己的光輕輕地灑向小院的每一個角落。
10、我們靜靜地等待著月亮的出現(xiàn),此時晚風柔和似絮、輕云如絹的浮云,簇擁著皎皎明月徐徐上升,月光把周圍映成一輪銀色的光景,它不像朝霞那樣濃艷,反而顯得素雅。有多少人看著它得到了喜悅,又有多少人看著它燃起了思想之情。
11、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tài)。
12、看,那帶著一圈金環(huán)的月兒終于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穿過一綹一綹輕煙似的白云,向上升著、升著,就在一剎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變白了,它高傲地升起來了。它圓得那樣可愛,那樣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我透過望遠鏡,看到了一個龐大的月球,它明亮亮、白晃晃的,月球的左下角還有一些像煙花散開的時候一樣,好美呀!
13、今天是中秋節(jié),透過窗戶,我看見月亮從樓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樓頂時,似乎膽大了,一下子跳了出來,頓時,月光灑滿了大地。月光照在杜鵑花的葉子上,在地面就能看見影子。我呆呆的瞧著月亮,仿佛看見了正在砍桂花樹的吳剛,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中秋圓月優(yōu)秀作文 篇5
今天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也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今天是個全家團圓的日子。按照老家的習(xí)俗,今天會有很多東西可以吃,但是要到晚上才能吃,所以我一直在期待著。
終于到了晚上,一輪明月正冉冉升起,那銀色的月光映著幾絲羽毛般的輕云,美妙極了。吃團圓飯了,啊!這么多好菜!全是為了遠到而來的舅爺爺準備的。吃完團圓飯,我們看了中秋晚會,看完中秋晚會,我突然想起了早上放的那些水果,我問奶奶:“奶奶,今天早上的那些水果不吃嗎?放到那兒等壞呀!”奶奶笑著說:“小傻瓜,這些水果是為了敬月亮爺爺?shù)模皇怯脕碜约撼缘模覀円屧铝翣敔數(shù)模皇怯脕碜约撼缘模覀円屧铝翣敔敵燥枺鲩T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點著頭。
到賞月的時間了,我們大家各自搬了張椅子,來到大院子里坐下。大人們在談?wù)撝铱粗鴪A圓的月亮想:“啊,皎潔的月亮,你引起了多少人豐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藥,從此寂寞地住在廣寒宮內(nèi),吳剛被罰永遠砍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兒在廣寒里為嫦娥搗藥……
啊!我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慰問受苦的吳剛,多想去逗豆那可愛的小白兔兒呀!但都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這時,媽媽吟起了蘇軾寫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吃著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關(guān)于月亮的傳說……
夜深了,月光顯得更加皎潔了,因為月光,大地好像籠罩了一層薄薄的銀紗,柔和而又溫暖的感覺……
中秋圓月優(yōu)秀作文 篇6
14、今天,終于盼到了中秋,古人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而且今天的月亮亮的格外耀眼。星星也是那樣的多,那無數(shù)的星星圍繞著圓月。有些星星喜歡獨自呆在一旁,但是當它們看見那圓圓的月亮?xí)r,也想往那邊靠攏,似乎所有的星星都是月亮的孩子,在這一天,它們從不同的方向趕來與月亮團圓。
15、今年中秋節(jié),恰逢農(nóng)歷八月十五,黃昏的傍晚,玉兔東升,皎潔的月亮正照耀著一輪圓月,天空中有幾朵潔白的云彩飄蕩在云朵中間,微風颯颯,徐徐地吹著小風,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幾串沉甸甸的葡萄,正掛在葡萄架上,幾只螢火蟲飛來飛去,又飛去飛來,是那么的有情調(diào),這情調(diào)又是那么的迷人。
中秋圓月優(yōu)秀作文 篇7
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過去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了。
說到中秋節(jié),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有關(guān)中秋節(jié)的傳說:相傳,朱元璋那時農(nóng)民起義,因為沒傳書工具,只好在餅里寫上紙條傳送過去。后來起義成功,成為了明朝第一任皇帝,后來,為了紀念他,就在8月15日這一天要吃月餅。想到這里,我心中不禁感慨萬分。
今年的8月15日這一天,從上午到下午,都陸續(xù)地有禮炮在空中綻放,像電閃雷鳴。可最令人難忘的還是中秋節(jié)的晚上,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吃飯,不過餐桌上最常見的還是各種不同風味的月餅和大螃蟹,瞧!那一只只螃蟹,猶如一位位身著紅色戰(zhàn)甲的“八腳大將軍”十分威武;那一個個風味各異的月餅,象征著團團與幸福……
飯足酒飽后,我們?nèi)胰ス珗@里賞月,那圓圓的月亮像一個銀色的大圓盤,可美了!我們?nèi)叶继兆碓谄渲小:鋈唬铱匆娨粋農(nóng)民工,衣衫襤褸、蹲在公園的一個角落里,一個沒有月光的暗暗的角落里,一邊手中拿著半個被咬過的月餅,一邊不停地抽泣著……我心想:“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啊!大多數(shù)人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當然歡天喜地;可有些打工仔長年在外地工作,拼命賺錢,即使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也不能回家,只得在異鄉(xiāng)暗暗思念故鄉(xiāng),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真是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啊!想到這里,我不禁有一種苦澀的感覺:又到中秋月圓時……
中秋圓月優(yōu)秀作文 篇8
當?shù)谝黄瑯淙~被染紅,當?shù)谝涣写笱阃巷w,當?shù)谝魂嚊鲲`颼的風吹進我的身軀,我就知道秋姑娘已經(jīng)邁著輕盈的步伐,悄悄地來了。
秋天的楓林是紅色的。片片楓葉組成了一片熊熊之火,“燃燒”著大地,“燃燒”著世界。但在這片火紅中,卻有幾棵青松不愿脫去綠裝,仍傲然地挺立著。
秋風送來了涼爽,也送來了團圓。中秋節(jié)晚上,外婆端出月餅、糖果等東西,準備在后院過節(jié),爸爸媽媽也都從百忙中抽空來了。妹妹一見月餅,嚷嚷著要獨吞。外公見了,意味深長地說:“小欣,中秋節(jié)大家團團圓圓地一起吃月餅才快樂,一個人吃多沒意思呀!”妹妹雖然調(diào)皮,但也是明理的,所以她不再胡鬧。外公是個退休的教師,他說:“我來考考你們兩姐妹,宋代王維有首詩叫做《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請問這首詩的大意是什么?”我看妹妹抓耳撓腮地想不出來,就得意地說:“這是一首寫王維身在他鄉(xiāng)思念家鄉(xiāng)的詩,詩中寫王維在九月九日懷念家鄉(xiāng)的親人。”妹妹見我答對了,就不服輸?shù)匕炎煲痪铮旱梦覀児笮ΑM夤痪o不慢地問道:“古代有很多詩人寫了思念家鄉(xiāng)的詩,你們還知道哪些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一回,妹妹一口氣念完了李白的《靜夜思》。“哦!小欣真棒!”大家拍手稱贊,妹妹樂得手舞足蹈。
雖然在漆黑的天空上月亮絲毫沒有露臉的意思,但我們還是邊吃月餅,邊談笑風生。
中秋圓月優(yōu)秀作文 篇9
1、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jié)。古往今來,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2、中秋節(jié)的月在新江橋顯得格外寧靜。沒有汽車的橋上安靜極了,橋下江水滔滔,游船往來,月光照在水面,灑下一片銀輝。對面繁華的街道上傳來時隱時現(xiàn)的越劇聲。月亮是那么亮,使五彩的霓虹都黯然失色。
3、中秋節(jié)的月在小區(qū)里顯得格外燦爛明亮。安安靜靜的小區(qū)愈發(fā)讓月亮現(xiàn)出了本色。天空中稀稀拉拉幾顆星星,那微弱的光忽閃忽閃,只配在月亮的下面作一個普通人。那月亮好象在說:哼哼,想和我比,天空惟我獨尊!皎潔的月光瀉在樹上,把樹披上了銀紗,輕薄飄逸。
4、這時,天色逐漸暗下來了,大地籠罩著一片朦朧的夜色。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那圓圓的笑臉,俯視著遼闊的大地。村莊、山川、田野,好象一座逼真的玉雕,莊嚴而美麗。奔騰一天的小河,在皎潔的月光下慢慢的流淌。晚風吹來,波光粼粼,就像無數(shù)小魚在水面追逐、跳躍歡騰。河邊有許多人在那里乘涼,輕松而閑適。孩子們在這月白風清的夜晚下捉迷藏連歌聲、笑聲、說話聲也像月亮那樣輕柔、和諧。
5、月兒圓圓,人間圓圓。但也不是家家如愿以償。此刻,我不由得想起遠在深圳工作的爸爸,是爸爸和他的戰(zhàn)友忠于職守,保家衛(wèi)國,才有這美好祥和的夜晚。想想自己崇拜的爸爸就像這美麗月亮無私的在崗位上奉獻自己,呵呵,何不開心點?月兒圓圓,餅兒圓圓,咬下一口,津津有味地嚼著,心里好受極了。
6、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說。云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