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難忘的中秋節作文1000字(精選3篇)
初三難忘的中秋節作文1000字 篇1
今天是中秋佳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在這一天,要全家團圓,吃月餅賞月。我們幾個小朋友很興奮,因為我們今晚要舉辦一個小小的中秋晚會。
傍晚,天漸漸的暗了下來。我們把準備好的食品、水果等擺滿了院子里的小桌。哇!好豐盛啊!我仍不住偷吃了一口。大家圍坐在一起,老老少少,說說笑笑,好不熱鬧啊!一陣微風吹過,帶來了陣陣花香,噢,原來桂花悄悄地開了。“八月桂花香”大家異口同聲的贊嘆。墻邊的竹子隨著微風向我們點頭;草叢里許多不知名的蟲子也在歡快地鳴叫,像在開音樂會來歡度這個節日。一輪明月不知什么時候悄悄地爬上樹梢,圓圓的亮亮的,感覺比平日里更親切了,它是今天的主角。
我們的中秋晚會開始了。爸爸首先提議讀誦有關月亮的詩詞。“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得意洋洋的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說。我和院子里的小朋友合唱了《北京歡迎你》、《感恩的心》……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
我看看月亮,好像里面真的有一棵桂花樹,月亮里的嫦娥、玉兔,還有那一直在砍桂花樹的吳剛,讓我產生很多聯想。終于到了吃月餅的時候了。這時,天上的月亮升的更高了,顯得更美麗了。吃著甜甜的月餅,聞著陣陣地桂花香,欣賞著這純潔的月亮。多么美麗的夜晚啊!全家團聚在一起,特別的幸福。
時間過的好快,夜色已深,我好留戀這個美麗的夜晚,我也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度過這樣一個美好的夜晚。晚安,月亮!
初三難忘的中秋節作文1000字 篇2
十五的月并不高深莫測,她似乎多愁善感,也憂郁惆悵。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盆。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多少的文人墨客吟詠月亮啊。不知何時,月圓月缺成了人世間一種凄美的比喻。自從月和游子扯上關系后,又留下了多少的千古絕唱,“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這些,都寄托了游子們對故鄉的魂牽夢縈的情愫啊。
窗外,小朋友們在作游戲,我卻不好意思和他們一起玩了,心中莫名地有些傷感。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我已經度過了快十三個春秋了,長高了,但沒有長大,心中多了些許遺憾。我抬起頭,渴盼著天空那輪明月,希望她可以為我指點迷津。我的目光定格在天上的某個地方,我篤定那就是月,盡管她被云遮掩住了。我再向上望時,不禁被她的清幽所感動了。雖然她身上的光是來自太陽的反射,雖然我知道她的表面是坑坑洼洼的,但此時在我眼前,這是多么無暇的圓月,如荷花般,如君子般,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月,盡管她永遠是高高在上的,但她等待了無數個黑夜。她在等待著,等待著你去傾聽著這千百年來人世間最動人的故事。她多么想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在白天,太陽使她黯然失色,而在黑夜,黑夜也會吞噬掉她那纖細的軀體和若有若無的光芒。只有在中秋之夜,小小的月終于得到蛻變,也就是今晚我們看到的那輪圓月。
月知道,這只是曇花一現,人們最多仰起頭看她一眼。沒有人注意他,沒有人理解人,甚至有人唾棄她。但她一直在堅持,默默忍受著,那飄忽不定的薄云,不正是月用來掩飾心事的紗巾嗎?
月身上承載了太多太多美麗的故事,終究有一天,她會離我們遠去。也許數千年的孤獨,只有月才能堅守。
初三難忘的中秋節作文1000字 篇3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一個萬家團圓的日子,在“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的優美意境中,一家人賞月、品茗、吃月餅,其樂融融,真的是人間最溫馨的一景。團圓之日親人不能相見,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福中多少流露出一絲傷感。中秋節因有了很多美麗的傳說、動人的詩詞帶給人們更多心靈的共鳴。中秋節是所有中國人心靈憩息的家園,總能帶給人難以忘懷的回憶。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小時家里并不寬裕,我盼望著過中秋節其實的成份是盼著能吃到月餅。那時的月餅制作也不夠精美,主要原料也就是面粉,再加上少許的糖、冰糖、花生、青紅絲等輔料制成,基本上每年的月餅都是一個味道。現在那種老式月餅已經沒有了,口味獨到、包裝精美的新式月餅早已占據了所有的市場。但是小時那種老式月餅卻是我們的最愛,我最愛吃甜食,尤其是月餅里的冰糖。但是一個月餅里的冰糖很少,媽媽總說她不能吃冰糖,一吃冰糖牙齒就疼得厲害,把冰糖都讓給我吃,我也心安理得地享用著這難得的美味。現在想來,媽媽哪里是不能吃,而是舍不得吃啊。
每年的中秋節,總是和秋收聯系在一起。因為每年的八月十五,都趕在秋收正忙的時節。農民一年兩季,麥季能糊口,花錢主要依靠秋季作物,秋季的收成直接關系到一家人一年的經濟狀況。秋天不光要忙著收,更要忙著種,“麥季忙不算忙,就怕豆葉黃一黃”,因此,在過去的農村,特意過中秋節的幾乎沒有。家家戶戶都忙著收種,哪有時間和精力去過在城里人眼里非常隆重的節日呢?但是拜月祈福的儀式必不可少,媽媽在八月十五那天,會在院子里擺上香案,放上供品,有月餅、蘋果、香蕉等,很多時候我們直接就把供桌擺在小山一樣的玉米堆上。簡單的儀式過后,還要趕緊把玉米剝皮、編串并懸掛在架子上便于晾曬。
我最難忘的就是1991年的中秋節。那年媽媽因過度勞累,在中秋節的前兩個月,患上了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癥,腰疼得不能下床。后服用一個老中醫的藥酒,病情才有好轉,醫生吩咐媽媽不能再干重活。但是農忙一來,媽媽哪里顧得上那么多,她拿著藥酒,堅持下地勞作,連飯都是我和哥哥送到地里。中秋節那天,我們一家人忙了很晚才回家,當我們把簡單的拜月儀式舉行完,媽媽就伏在玉米堆上睡著了。每當想起爸爸媽媽這一生所付出的苦累,一股辛酸都會襲上心頭。
后來,我們的生活慢慢好了,我又調到了城里工作,爸媽也隨我到城里生活,我們一家人終于能從從容容地過中秋節啦。但是我總忘不了兒時的中秋節,忘不了月餅里的冰糖,忘不了掛在爸媽臉上如月光一樣晶瑩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