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中秋節三年級作文(精選3篇)
美好的中秋節三年級作文 篇1
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空格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
空格說起中秋的來源,民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游月宮等故事。
其中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最為流傳,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后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來歷也有人說是當時老百姓們為*元朝的暴虐統治把”殺靴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放進月餅里互相傳遞!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們*了。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的喜悅吧!也有人說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們體驗享受豐收的喜悅與高興吧!
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制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征,是充滿喜悅的象征,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美好的中秋節三年級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于來臨了。一大清早,爸爸媽媽就上街買菜去了。我就在家里剪喜字,貼在墻上,給家里增添喜氣。
下午,爸爸媽媽在廚房里忙乎著殺雞、切菜等……我就在臥室里折紙鶴,每11個串成一串,表示歡迎中秋節的到來。晚上,爸爸媽媽姑姑做菜時臉上都洋溢著歡笑,動作比以前利索多了。爺爺奶奶看著豐盛的晚餐,看在眼里,甜在心里。我們早早地吃過晚餐,做好準備,等待月亮的出現。月亮隱隱約約地出現了。我們洗過手,手里拿著塑料叉,我等不急了,叉起月餅咬了一口,爺爺看見了,刮了我一下鼻子,說:小饞貓。弄得我怪羞的。月亮慢慢地,越來越圓,越來越亮,發出皎潔的月光,灑落在我們的身上,好像披上了銀色的衣紗,漂亮極了。我指著月亮說:快看呀!快看呀!
月亮好美呀!爺爺奶奶看了看了月亮,說:月亮真美呀,讓我們共同品嘗月餅吧!我們一邊談笑風生,一邊賞月吃餅。爸爸媽媽各拿著一杯陳年老釀,雙雙走到爺爺奶奶的跟前,齊聲說:祝爺爺媽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永遠不老。爺爺奶奶聽了,笑得合不攏嘴。深夜,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吳叔叔把我接到月宮里去了。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在那里等著我。嫦娥阿姨給我們表演了節目,還給我們吃了兔子糕、桂花蜜。
美好的中秋節三年級作文 篇3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當賞月。今晚,一輪圓月猶如一面明晃晃的鏡子,鑲嵌在深藍色的天幕上。皎潔的月光撒在大地上,給大地鋪了一層銀灰色的薄沙。看著這美麗的月亮,我不禁想起臺灣同胞們。
中國臺灣自古以來是我們祖國的一部分,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它的阿里山以櫻花、森林、云海、日出等景色使世界各地的游人流連忘返;它的日月潭以奇妙的形狀,讓世界各地的游人心曠神怡,它從來都是祖國的一部分。但是,可惡的荷蘭人卻占據了它,使它離開了祖國母親的懷抱。到了康熙年間,勇敢的鄭成功收復了中國臺灣。可是和平沒有維持太久,在解放戰爭中戰敗的國民黨竄逃到了中國臺灣,搞起了“*”。到了如今,還在一意孤行的堅持“*”。
有多少因解放戰爭到中國臺灣去的人們到了中秋只能望月嘆氣,有多少中國臺灣骨肉盼望祖國早日統一,可竟然連祖國贈送的團團圓圓也不肯要。
中國臺灣啊!你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你的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點染了你的家傳。中國臺灣啊!你是祖國的孩子,你遲早會回歸祖國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