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精選27篇)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1
同時在我國古代神話中,月亮中有廣寒宮、嫦娥、玉兔和吳剛,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伽利略的望遠鏡,“阿波羅”登月計劃將詩人和作家的美好想象打破了,美麗的明月是一片空寂,連一樣生物都不存在。但我卻希望月球上的廣寒宮、嫦娥、玉兔和吳剛都存在。美麗的月亮上一片生機,桂花樹郁郁蔥蔥;粉裝玉砌的廣寒宮中,嫦娥正在奏樂;玉兔拿著搗藥杵為她伴奏;外面的吳剛,時而擺動闊斧,砍向桂樹,讓天空落下一陣桂花雨,時而提著酒壺,暢飲桂花酒……這境界是多么美好!
而眼前所看到的夜空也同樣美麗。空中布滿了繁星,一連串的閃爍、眨眼。眼望星星渺小,可它的真實表面是如此龐大。在這浩瀚、一望無際的天空中有無數顆在閃閃爍爍的繁星,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明月時而亮,時而暗,月色朦朧,在它表面上已蒙上了一層飄動著的云霧。月亮不是圓月,它現在呈了彎腰皎潔的月亮。雖然黑夜,云霧散開后,世界變的如同白晝,萬物都能清晰看見。沉迷的明月身旁飄蕩的是云霧,就像是它的白衣裳。衣裳是輕薄透明的,月亮是潔白的。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2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月餅的制作從唐代以后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3
中秋節,是我最愛的節日。每縫這時家人就會買一大袋好吃的月餅,到了晚上,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月,多么美好愜意啊!說到這,我不禁又想起那個中秋。中秋,我來了!
“咕嚕,咕嚕……”我縮在床上,準備睡到個自然醒,可哥哥來到我床邊大叫:“懶蟲,天已經大亮了,中秋節的時光就這樣被浪費掉嗎?”中秋節!頓時,我像打了興奮劑似的,從床上一躍而起。剛出臥室,我的火眼金睛就發現一個“寶物”——月餅!我更是一頓狂喜!我*顛*顛地湊過去,樂呵呵地捧起一些月餅,仔細看看,五仁的、蛋黃的、香芋的、豆沙的……應有盡有,我一邊看著這些“金銀財寶”,一邊不由自主地偷樂著!
中秋的日子快樂而易逝,不知不覺,黑幕即將降臨,全家人滿心歡喜地期待著,期待著一個最漂亮的月亮出現!我的心“砰砰”直跳,像在擂小鼓。窗臺上擺著各餡兒的月餅,我迫不及待地隨手抓了一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一輪滿月悄無聲息地從去端里鉆了出來,像一個剛出爐的金盤,亮閃閃的,給周圍的浮云也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圈。“哇嗚——”全家人都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我更是想把月亮摘下來占為已有,但,那是辦不到的。我多么想就這么一直待下去,吃著美味的月餅,享受著靜謐的月光,直到黎明……
中秋節,我最愛的節日。如今,新的一個中秋即將來臨,我又開始憧憬著,中秋,我來了!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4
中秋佳節,合家團聚,博餅賞月,華夏兒女正用各式各樣的方式歡慶這一傳統節日。你們瞧……家鄉的父老鄉親在歡渡這一傳統佳節時也頌揚著許多與眾不同的民風習俗。
“噹噹噹,噹噹噹”------中午十點鐘左右,正專心做作業的我被一陣陣清脆的銅鑼聲吵到了,急忙沖出屋外看個究竟。只見路上兩三個人騎著摩托車,手里拿銅鑼不停地敲打著。“媽媽,他們在做什么呢?”我好奇地問。“他們是在通知各家各戶去參加廟會的時間到了。”媽媽一邊說,一邊從屋里拿出了用黃紙和紅紙卷成的兩個小紙筒,接著說:“走,今天就讓你見識見識我們家鄉過中秋的各種習俗。”于是,我和媽媽騎著電動車來到了廟里。這時,廟里已是人山人海了。每個人手里也都拿著紙筒。一陣陣鞭炮聲過后,理事會點燃了一堆用很多“壽金”堆放在一起的紙,人們便開始你推我擠地從那雄雄烈火中引燃了自己手中的紙筒,用最快的速度跑回家,大家嘴里都叨唸著什么。特別是年紀大一點的老一輩唸得更大聲了。“媽媽,這又是什么意思呢?每個人嘴里又唸著什么呢?”我依然好奇地想知道。“這是很早就留傳下來的一個習俗,人們嘴里念的話都是祈求神明保佑我們每年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雖然我們現在不耕田種地,不養雞、養鴨了。但是先輩們留下來的民風習俗我們可不能失傳呀!”很快地,我們也到家了。媽媽連忙把那快燃燒完的紙筒放到了“司令灶君”的神位前。
“杰兒,到二樓拿一個竹籃子下來,等一下又要去廟里分餅了。”媽媽說。大約過了半小時,我們又來到了廟門口。分餅活動已經開始了。人群雖然很擁擠,但是卻鴉雀無聲。每個人都安靜地等待念到自家戶主的名字好上去拿月餅。當叫到爸爸名字時,我跟著媽媽上去拿了餅和“福飯”。“哇!怎么分了這么多月餅,一共有十六個呢?”我問道。“因為我們村今年又喜添了八個大胖小子,每個小男孩的出生,他的父母都要訂做月餅在中秋節這天分給村里的每戶人家兩個,所以今年就有十六個月餅了。至于‘福飯’嘛,是理事會一大早就做好的,也是家家都要分到一份的。里面是用米飯,三層肉,豬血,豬小腸混在一起煮成的。這‘福飯’拿回去之后,家里的每個成員都要吃哦,吃了這飯就意味著能健康長壽。"媽媽又為我道出了秘密。“晚上,村里的大戲臺還要演戲呢!而且連續要演好幾天。因為今年我們村里家家戶戶的經濟收入比往年好了許多,所以大伙兒建議多演幾天,讓老一輩們多飽飽戲福,也讓小孩子們多認識一下戲曲文化。”媽媽滿臉笑容地說著。
夜幕降臨,一輪明月徐徐升上天空,我們全家聚在院子里博餅賞月之后,我又跟著爺爺奶奶去看戲了。朋友,喜歡我們家鄉的中秋節嗎?歡迎您加入我們明年的中秋之慶吧!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5
每個人都看見過月亮,中秋的月亮更圓更親切,像一個可愛的小娃娃。
看完央視新聞聯播,全家人走出家門賞月。今晚的月亮多明亮啊!市民廣場一片歡呼。圓圓的,圓圓的月亮的臉,像極了我可愛的小妹妹。月亮看見很多人看她,像小娃娃一樣害羞地把身子慢慢地藏到云媽媽身后。云媽媽看見了,說:“不要害羞,你出去玩一下吧,還有好多小朋友在望著你等著你。”月亮娃娃經過云媽媽的再三勸說,終于一點一點地從云媽媽身后探出頭來,露出歡喜的笑臉,那么天真,那么可愛。我們又歡呼起來!誰知,在我們的歡呼聲中,月亮娃娃又害羞了,半邊臉兒露出來,半邊臉兒又隱藏在云媽媽身后。
我焦急地望啊望,盼啊盼……過了很久很久,已是深夜十點半了,奇怪的是月亮還像娃娃一樣害羞,躲在云媽媽身后不肯出來呢!
又過了一會兒,微風吹來,云媽媽向北移了移身子。終于,月亮娃娃勇敢地望著我們,完全露出了她那胖乎乎、圓都都、笑瞇瞇的臉蛋兒。月亮娃娃散步在深藍深藍的夜空,給賞月的人們帶來了光明。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6
天還是那片天,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可是你有沒有發現,今晚的月亮比以往更圓潤、皎潔了。
我抬起頭,仰望著那美麗的月亮,好像嫦娥姐姐和玉兔弟弟正在向我招手,想邀請我和他們一起在月亮上遨游。我從窗口眺望遠處,只見一排排壯麗的高樓大廈在皓月當空的夜晚中閃耀。
夜深了,媽媽拿出了美味的月餅,招呼我們一起品嘗。大家圍坐在小桌旁,享受著微風送來的陣陣清涼,空氣中彌漫著月餅的香甜,夾雜著我們的歡聲笑語。我望著明月,多么希望在遠方工作的爸爸能和我們打個招呼,回家和我們團圓呀!讓爸爸在家中休息一會兒,品嘗上一口預示全家團圓的月餅,享受中秋節合家團圓的快樂!
獨自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身處異鄉的爸爸呀!你是否也在欣賞明月呢?如果是的話,請讓月亮為我們給你帶去祝福!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7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
我喜歡過中秋節,因為我們可以一起賞月。今天的月亮又圓又大,天氣很好,看起來月亮特別明亮。爸爸給我講中秋節的來歷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仿佛看見月亮上有個人影在晃動。
我喜歡過中秋節,因為這是一個團圓的節日。今天我很高興,因為一家人可以團聚,爸爸從外地回來了,爺爺奶奶也和我們共渡這個美好的節日。
我喜歡過中秋節,因為可以吃到香甜美味的月餅。吃過晚飯后,我們一家人圍在桌旁吃月餅,我把一塊月餅分成五份,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這個節日多么快樂啊!我又過了一個難忘的中秋節!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8
一個人,走在繁華的街道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看到每個人都帶著虛偽的面具。
行尸走肉般來到樓下,抬眼望到天空。今天的月亮怎么這么的圓?噢,原來是中秋節啊,皎潔的月光撒在草地上,看著白玉盤般的明月總是有中摸名的悲傷。
已經2年了,為什么還是沒有忘記你。那次車禍奪去你的生命,你說你會到月亮上守護著我,你說要我忘了你。人生的路還很長。但是你知道么,你總是這么的天真,從事那么的可愛,我真的很喜歡你,在每天晚上你都會闖進我的夢境。
我那最親的兄弟啊,你還好么,2年了,不知道你是否也在看著月亮。曾經我們3人是多么的快樂,無憂無濾。而現在呢,你距我千里之外,而她已經……
現在的我,看透了這個世界的一切,一切是那沒的虛偽,那么的邪惡,人們已經忽略了最正要的事情,那就是――情。
每個人都成了金錢的奴隸,忘記了最美好的愛情,親情,友情……
醉意上涌眼前的月亮已經朦朧不清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公嬋娟。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9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來到了。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日子,所以又被叫做團圓節。
中秋節那天,我早早地起了床,認認真真地完成了作業。中午,爸爸、媽媽帶我去吃集集小鎮臺式美食。這里的飯菜美味可口,我吃得津津有味兒。吃完午飯我們來到了泉城廣場。看到荷花音樂噴泉隨著優美動聽的樂曲好似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接著,我們坐上了777雙層觀光巴士,沿著趵突泉、五龍潭、大明湖、解放閣這些的旅游景點行駛,觀賞了路邊優美的風景,最后又回到了泉城廣場。
回家的路上,一輪圓圓的明月升了起來,像玉盤一樣掛在半空中。我透過車窗觀賞著美麗的月亮想:現在月宮的嫦娥和玉兔一定在開舞會慶祝中秋節吧!在皎潔的月光下,我不知不覺地回到了家。
晚上,我們吃著豐盛的晚餐,共同舉杯祝愿——我們的明天更加美好!然后,我取出各種口味的月餅,用小刀切成小塊,分給爸爸、媽媽吃。我們一邊品嘗著甜美的月餅,一邊觀看著豐富多采的中秋晚會……
就這樣,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10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宋代的蘇軾用這首詩歌表達了思念遠方弟弟的心情。今年的中秋節,我也和蘇軾一樣思念我的親人——遠在澳大利亞的媽媽。但是我其他的家人都沒有出門,我們都一起在家過上了團圓快樂的中秋節。
中午,家人們就開始忙碌了,有的洗菜,有的燉鴨,有的在掃地。我也開始幫忙了,我先把桌子抹的干干凈凈,然后又漂亮地把很多好吃的食物擺放得很整齊,而且很有創意,把月餅擺成了一朵花兒,把水果堆成座小山等等。夜晚很快就降臨了,我們全家先吃了精美的晚餐,味道好極了。然后奶奶燒了紙,拜了月,于是我們開始吃月餅了。我們一家坐在花園了,一邊賞月,一邊品嘗月餅。吃著吃著,我又想起了媽媽,但我心里又在想,現在全家親人都陪在我身邊,都高高興興的,不該那么悲傷,于是我又吃起了月餅來······這次的中秋節過得很特別,雖然媽媽不在但我還是快樂的,所以我永遠忘不了這一天!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11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吃完晚飯后拿著月餅和水果去樓下的花園賞月。
今晚的月亮很圓很大,像一個大銀盤,月亮的銀光普照著大地,朦朦朧朧地,美麗極了。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李白寫的:《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天上有沒有嫦娥?有沒有玉兔呢?嫦娥她應該也在想念自己的親人了吧!她也在未能和親人團聚而心緒不寧吧!我仰望月亮,想著:月亮啊1請您也幫嫦娥把思念帶給遠方的親人吧!
我吃著月餅不由得想起遠在合肥的奶奶。奶奶是前段時間到合肥看小姑媽去了,此時此刻也許奶奶和小姑媽她們也在賞月呢!也在想念遠在柳州的我們呢!
我真希望奶奶和小姑媽她們能回來和我們一起過中秋節,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那該有多幸福啊!但愿奶奶和小姑她們在這皎潔的月光下,也感受到我們對她們的思念。啊!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12
一年一度的中秋隹節又到了,我家來了很多人。我快速地吃完晚飯,搬上桌子,到院子里賞月。
伙伴們不一會兒都來齊了,可月亮還是不出來,我們只好先燒烤。我拿出火腿和雞翅,用鐵棍穿上,放在自做的灶上烤起來。因為是第一次烤,所以烤得很不好。這個說:“啊!我的火腿烤焦了。”那個又說:“我的雞腿沒烤熟。”說完我們大笑起來。最后我們把板栗扔進火里烤,熟進火里烤,熟了,我們就用鐵棍叉起來吃,大膽的就直接用手去拿。雖然月亮還沒出來,但我們的歡聲笑語已填滿了夜空。火星濺到我們的身上,我們不覺得燙,反而覺得是在為我們放禮花呢!
食物一下就被吃得一干二凈。我們來到醫院最開闊的地方急救中心的草坪上做游戲。突然眼前一亮,“啊,月亮出來了!”“月亮出來了!”伙伴們齊聲歡呼起來。伙伴們這時情不自禁地贊美起月亮來。這個說:“月亮真圓啊!”那個說:“月亮像個大玉盤。”
歡笑聲、贊美聲都融盡在這夜空中,中秋就在這歡快氣氛中結束了。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13
在八月十五這個月圓之夜,皎潔的明月“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們思念什么?思念的是遠方的親人。雖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無論怎樣,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總希望能和遠方的親人團圓。這是中國的古老傳統,也是東方文化的深刻內涵,這種親情是什么力量也無法阻擋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團圓”的象征節日。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們一大家子又圍坐在大圓桌旁一塊兒吃飯,滿桌子的菜各式各樣的,我夾起一片熱騰騰的肥肉慢慢咀嚼著,味道鮮嫩極了!真是好久都沒有吃到過這么美味可口的飯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勁,漸漸興高采烈起來,都相互祝福著干杯。“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所以今年也不例外,飯后,我們一起坐在院子里賞月。面前放著許多月餅,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覺就好像今兒個和家人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感覺一樣。“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日里的確實不一樣,那圓圓的樣子不就像我們這圍坐在一起的一家人嗎。
“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竟放花燈”,向院外望去,街市上熱鬧的景象更勝往日,處處都洋溢著全家團聚所帶來的幸福氣氛。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14
今天是8月15日,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也是鎮上趕集的日子。我一大早就拉著媽媽上街看熱鬧去了。
鎮上很熱鬧,除了多了很多月餅外,也多了人們的笑容。“吃月餅看月亮,這樣眼睛變得更明亮。”這是奶奶以前告訴我的俗語,當時天真又好奇的我竟然真的照著奶奶說的話去做了,這無疑引來奶奶的笑聲。
嘴饞的我受不了月餅的誘惑,纏著媽媽買了一大盒回去,這下有口福了。聽媽媽講:月餅和古代的戰爭有關呢,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為祝捷食品。
中午在舅媽家吃過午飯后,我便急匆匆的趕回了家,在網上查了有關中秋許許多多的詩句和介紹。“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這句詩和它的下一句表達了作者征人懷鄉的情緒,不免有些傷感。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到了傍晚,我搬了條凳子坐在門口,看著灰暗的天空發呆,竟看不到月亮,這讓我有些失望,輕風那么一吹,烏云散開了,月亮像羞答答的姑娘般走了出來。想起了杜甫的一句詩“滿月飛命鏡,歸心折大刀。”今年的中秋,遠在他鄉為生計奔波勞累的父親沒有回家,我并不介意。
這個中秋,我們家很熱鬧,也很溫馨,月亮也在這夜晚放射出溫柔的光芒。
“鈴鈴鈴……”我跑過去接電話,而又想起那依然熟悉,穩重,慈祥的聲音:“女兒,中秋節快樂。”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15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在外婆家吃晚飯。聽爸爸說,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最圓,我和表弟本打算晚飯后去看月亮,可是天空卻下起了毛毛細雨,根本看不到月亮。
晚飯后,外婆拿出了月餅給我們吃。我們吃著又香又甜的月餅,真是好吃極了。吃完了月餅,表弟又找到了我們原來喜歡玩的兩把玩具槍,原來每次去外婆家,表弟都要和我玩打仗的游戲,我們每人手里一把槍,但是槍里不能上子彈,因為有子彈會不小心傷人。我們一會兒在客廳,一會兒在飯廳,一會兒在房間,我追著你玩,你追著我玩,大人總叫我們停下來我們都不愿意。表弟沒我跑得快,玩輸了就不高興,我就故意跑慢一點讓他捉到,他就高興地說"我嬴了!"
我們玩到十點鐘才回家,雖然中秋節沒有看到月亮,但依然是個開心的中秋節。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16
中秋節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院子里賞月。
這時候的夜靜悄悄的,漆黑的夜空上,月亮好似一個大大的美麗圓盤,已不是平常的鐮刀了。月亮把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整個大地似乎都鋪上了一層柔光。
我感覺今年中秋節的月亮顯得格外明亮,格外圓。我問媽媽:“為什么中秋節月亮這么大呢?”媽媽說:“中秋節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所以每年的中秋節的月亮都又大又圓。”聽完媽媽的話,我不禁想起李白的詩《靜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過了一會兒,我看見月亮好像越來越高,首先月亮慢慢的往上爬,好像一個膽小害羞的小姑娘,接著,望望四周,“嗖”的一聲,就跳了上來。我呆呆的看著夜空上的月亮,仿佛在月亮中看見了美麗的嫦娥,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帶著玉兔朝我笑呢。
啊,中秋節多么美啊!月亮多么圓啊!月光多么皎潔啊!我真希望月亮可以天天都是這么圓,天天都是這么皎潔的月光啊!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17
馬上就到八月十五中秋節了,我恨不得明天就是中秋節。
中秋節又名團圓節,是我們中華民族三大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團團圓圓,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
今天,爸爸買了很多月餅。月餅又大又圓,漂亮極了!饞的我直流口水。爸爸說:“月餅要到晚上才吃,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那才最有意思呢。”
吃過晚飯,月亮漸漸升起來了,今天的月兒特別圓,就像一個玉盤,高高掛在天上。我和爸爸媽媽坐在一起。爸爸拿出月餅來,我把月餅分好,先給爸爸媽媽,然后我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呀!真香,真好吃!”爸爸一邊吃著月餅,一邊給我講月餅的故事,說朱元璋與月餅的淵源,月亮里有廣寒宮、吳剛、桂花樹,還有嫦娥姐姐什么的,我聽的入了神,連月餅都差點忘了吃。
月亮里真的有嫦娥嗎?我一邊想著,一邊抬頭望著月亮。月亮真美啊!我真想跑到月亮里去,和嫦娥姐姐一起吃月餅呢。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18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都會想起20xx年中秋節那天情景……
20xx年我還是一個6歲的小姑娘,我還記不到太多的事情,可讓我總也忘不了的是那年的中秋節。
中秋節當天,媽媽買了很多種口味的月餅,有云腿的,有肉松的,有蛋黃的,還有黑芝麻的。家里有八口人,所以媽媽每種口味的月餅都買了八個。
到了晚上,我們一大家人都來到外婆家里過中秋。正當大家要開始吃的時候,我突然發言:“每次過中秋就是這樣吃下月餅,不如我們一起做游戲,再吃月餅好不好?”家人們都點頭表示贊同。我接著說:“好,那我們大家每人說一句關于月亮的詩句,外公、外婆負責當評委”。
第一個上場的是老爸,只見他張嘴就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之間外婆搖搖頭:“我們家有八口人呢,哪里才三人?”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老爸的老臉一紅,坐下去了。接著媽媽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外公聽完點評到:“這比那三人的強多了”。接下來到我那有學問的姐姐了,姐姐開口便說:“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我心想:不愧是有學識,這詩句夠味道!舅舅突然說道:“快看,月亮升起來了!”大家都快速的向陽臺涌去,欣賞這皎潔的月光……
不知不覺這次賞月活動結束了,我也不得不進入夢鄉。嬋娥姐姐帶著玉兔來到我的床邊,嬋娥姐姐的影像越來越模糊,越來越模糊……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19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仲秋節,秋節。在中秋節,全家團圓,吃月餅,賞月,人們祭拜月神,也稱“祭月”。在祭品里,西瓜和月餅是最不可少的。
我們家每逢中秋節,都會吃月餅,我最愛吃的是雙黃白蓮蓉月餅,甜絲絲的白蓮蓉裹著略帶咸味的蛋黃,別有一番滋味。這一天,家人們都會相聚一堂,吃一頓美味的大餐,餐后我們都會一起欣賞那一輪圓圓的明月。這時,我總會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的詩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說到這句詩又不能不提到一段有名的傳說---嫦娥奔月的故事。
射下九個太陽的后羿娶了美女嫦娥,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后羿收了許多徒弟,心懷鬼胎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一天,后羿上昆侖上訪友求道,碰上了西王母,西王母給了他一顆長生不老的藥。三天后,后羿帶著徒弟們去打獵,蓬蒙假裝生病,推辭不去,等后羿與徒弟們走后,他來到嫦娥的房間里,逼他拿出長生不老的藥,嫦娥自知打不過蓬蒙,于是她拿出藥吞了下去,這時嫦娥輕飄飄的飛上了天,她由于不舍得后羿,于是就飄到了人間最近的月亮上,后羿回來后氣的要殺掉蓬蒙,但是他已經跑掉了,后羿很傷心,于是他就在嫦娥最喜歡的花園里擺上她最愛吃的糕餅,這就是祭拜月神的由來。這種糕餅就是現在的月餅,又叫“團圓餅”,月餅是由唐太宗李世民命名的,在此之前,被稱為“胡餅”。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中秋節,它給人們不僅帶來了歡樂和甜蜜,還有相聚的機會。中秋節是個溫馨快樂的節日,你們喜歡它嗎?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20
今天是中秋節,也是人們常說的團圓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外公家過中秋節。外公家住貞豐縣龍場鎮,經過兩個多鐘頭的路程,我們終于來到了外公家。
來到外公家便看見小虎《外公家養的一條狗)搖著尾巴一搖一擺的跑過來,好似一個喝醉了酒的醉漢。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大家吃過中午飯后,就都去睡午覺了,只有我和姐姐在院子里,四周一片寂靜。于是,我們突發奇想,準備給大人們一個驚喜。然后我們開始為晚上的中秋節排練起節目來,我們的節目是跳兔子舞······
我們盼了盼,終于到了晚上,吃過一頓豐盛的晚飯過后。
晚宴就要開始了,我們把好吃的月餅擺了出來,首先我們把的那個月餅用刀切成了很多份,拿來叉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吃月餅的儀式結束了,大人們開始打的打麻將,吃的吃瓜子,看的看電視。
我們開心二人組,把這一個場面打破了,我們拿來鍋和一雙筷子,敲了兩下,大人們都用疑問的眼神看著我們。接著我們跳起兔子舞,過后,大人們的熱情被我們激了起來,大家開始唱歌,跳舞。就這樣,一個原本無聊的夜晚變得其樂融融,變得更有趣。
我抬起頭望著那一輪孤月掛在黑色的布幕中,是那樣寂寞啊。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21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天人月圓,人間團圓,所以我們要去看望爺爺、奶奶。一大早兒,我和爸爸、媽媽就去超市買東西,我們給爺爺、奶奶買了一箱飲料,一箱法式小面包,還有爺爺、奶奶的保健品。
來到爺爺、奶奶家,已經是中午了。迎面端來一道道香噴噴的飯,有魚,有蝦,有菜,真讓人眼花繚亂。大家在飯桌旁有說有笑,奶奶不斷地給我夾菜,在不知不覺中,我的小肚子已經鼓起來了。
晚上,爸爸帶我一起去賞月,因為今晚的月亮是20xx年以來首次在十五這天滿月,據說下次最圓的滿月要等到8年以后了。我們帶上相機到樓下去照月亮,哇,好美呀!金黃的月亮像個大大的雞蛋黃,像姥姥給我買的月餅,真想飛上去咬一口。
月到中秋分外明,望著那皎潔的明月,有太多的情思要寄托。僅僅幾個月,我卻要對著月亮寄托對天堂的姥爺的深深的思念。看著那一輪明月,姥爺那慈祥的面孔仿佛又出現在我的眼前。
又是一年中秋節,姥爺一定會化身成那明亮的月亮,繼續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22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一到這個節日,我都會迫不及待地拿著月餅跑到陽臺賞月。
那時天空中的月亮很大很圓,月亮的光芒照耀大地就像給大地蓋上了一塊潔白無瑕的紗布,在光芒的照耀下的小草在她溫柔地觸摸下安靜的睡著了。我看著這樣的情景,吃著月餅聽到了月亮姐姐正在跟大地說悄悄話呢!我問媽媽:“為什么月餅要做得這么圓呢?”媽媽說:“因為它代表團圓。”“哦!原來是這樣。”
這時爸爸出來喊道“難得過一次中秋節我們來薄餅吧!”我們幾個小孩樂開了花。奶奶拿出了一個陶瓷碗和六粒骰子。妹妹看見了來勁了,一把拿出陶瓷碗中的六粒骰子,嘴里喊著:“天靈靈地靈靈,太上老君快顯靈。”妹妹用盡全身力氣,扔向瓷碗中,大家都目不轉睛地盯向瓷碗,太上老君果然來了,一見妹妹得了個玩具,我都有點氣餒了。小堂弟見堂姐得了個玩具,也嚷嚷著想要,也跟著。堂姐往碗里用力一丟。用力過大掉出了一顆骰。結果竹籃子一一場空。也該輪到我了,我手里拿著骰子想請玉皇大帝幫忙,不但沒有幫忙也讓我丟了臉我想把骰子丟盡碗里,可玉皇大帝偏偏想相反。當我把骰子扔進碗里。一瞬間,我扔的方向錯了,撒了一地,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到了奶奶,奶奶隨手一扔,結果扔出了一個狀元,奶奶高興得笑不攏嘴。
夜深了,游戲也結束了,可我耳邊響起了骰子的聲音。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23
中秋節,為中國傳統節日,是每年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空氣清新,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晚上,我們一家三口來到陽臺,一邊吃晚飯一邊賞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的《靜夜思》的這句話說得沒錯,中秋節夜晚的月亮實在是太迷人了!月亮在天空上,把它那皎潔的光芒灑向大地,把大地照得亮堂堂的。它把銀白色光芒照在樹上,樹像披上了一件白紗衣。它又照在花上,花像一面鏡子,把光線反射到我的臉上。
晚飯吃完后,我們拿出月餅開始細細的品嘗。我拿了一個冰皮月餅,是椰蓉味的,我急忙拆開包裝袋,一陣香味就撲鼻而來。一口咬下,冰皮的香味襯托著椰蓉的甜密,簡直是恰如其分的搭配啊!我三口就吃完了,但是月餅的味道還在我嘴中回味……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非常快樂的中秋,希望每年的中秋節都能過的這樣快樂。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24
花前月下,一輪明月高掛在明空之上。憑空間,忽然覺得有股凄涼悲傷,也許是秋的意境吧。自古悲秋一葉間,落紅化為塵與土,人又何嘗不是呢?
又是一個中秋了,不覺中便以過去了五六個春秋。還記得,那是奶奶的最后一個中秋節,轉眼間又臨中秋,好不讓人再睹月,又思人。
我依稀間記得那時的月亮也像現在并不怎么明亮,淡淡的月華灑下,映照著奶奶頭上的花白銀絲,卻顯得格外耀眼。當時奶奶就坐在門前看著月亮,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只聽見嘆息聲和咳聲交雜。我家并非長在這城里,而是移居過來的。原本,我的故家在鄉間,家里除了一間老舊的屋子,還有著一個小院,院里是一棵長了很久的柚子樹,大概是奶奶一輩中下的吧。每每中秋節到來,奶奶總是讓我搬出幾張椅子、凳子,擺弄在院里。她說:“會有人來的,和我們一起看那又大又圓的月亮。”我一直很相信,因為奶奶每次都說準了,到了晚些就有很多人來一起看看月亮,嘮嘮家常。這些人我也是極熟的,都是些鄰里。
再說說月餅吧。當時,我們坐在樹下聊著,因為我還小,不大知道他們在說些什么,只是偶爾聽到一兩句夸我的話語。小時候,我媽媽經常不在家,留下我和奶奶一起,我很聽話,奶奶也是待我。讓得鄰里都羨慕奶奶。我看著邊上的月餅,可是口水都流下來了。那是家里親手做的,材料很簡單,就只是面粉、雞蛋、豆沙,可依然讓人很有食欲。奶奶和鄰里當然看到我望著月餅流口水,自然是大笑起來,奶奶從月餅里拿了一個出來放在我的嘴里,我便是吃得津津有味。
“孩子,過來,到奶奶這來。”奶奶支起點身體,想是讓我過去。我走過去,奶奶看了看我,又是嘆了一口氣“孩子,你都這么大了。還記得以前的大院子嗎?還記得以前的月亮嗎?還記得以前的月餅嗎?”我點了點頭。“只可惜這的月亮不比咱那的圓亮啊,月餅做的也不如咱自己做的。”我又點了點頭。奶奶說完,便只是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月亮。就轉身一步一步的邁著無力的腳步走向屋里。我再看了看月亮,不明白,為什么奶奶說這的月亮不圓亮呢?
這天夜里,奶奶就走了。不知道為什么,我當時并沒有哭。直到現在,我明白了一點。也許當時,奶奶是回家了,回到了那院子,有和鄰里聊起了天,吃起了月餅。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25
月亮,托起明天的太陽!
每當人們談起月亮,總是滿含柔情的給她賦予凄涼和憂傷的美。“淡淡的月輝輕輕地灑滿大地,輕緩的銀色彌漫了天空”,“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有關月的散文詩詞都讓人感受到月的美。
今天,我卻要說說月亮的無私。當你讀完這篇文章后,相信你也會為月亮的奉獻精神喝彩!
山的最深處是谷壑,也許深不見底,也許從來就不曾有人問津過,甚至也許不長一棵花草,然而月亮照樣把自己的光輝撒向它的每一個角落,就猶如那溫暖的太陽,只不過在我看來,月亮是晚上的太陽罷了,難道不是嗎?不管多么險惡,多么深邃,月亮都勇敢無私地獻出自己的光芒。
古人稱月亮為嬋娟,那是一個多么美麗的名字,“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冰清玉潔的嬋娟,我多想也用美妙的詩句來形容你,可是我怕自己笨拙地無法展示出你的美麗。
太陽的激情一下就能燃燒一片無際的天空,而月亮呢,她只有用盡全身力氣,發出微薄的光芒,做一盞照亮人們行路的夜燈。她雖不及太陽,可在我心中,她是晚上的太陽。
望著皎潔的月亮,在樹杈中隨著眼球滾動,似乎蒙上一層陰影,就連月亮這么純潔清高的事物都會有瑕疵,更何況我們人呢?人們身上有著種種不足,可就是不肯正視自己,難道就不應該改正過來嗎?
月亮煞費苦心,盼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之夜。月兒圓圓,人間圓圓。但也不是家家如愿以償。此刻,我不由得想起遠在深圳工作的爸爸,是爸爸和他的戰友忠于職守,保家衛國,才有這美好祥和的夜晚。想想自己崇拜的爸爸就像這美麗月亮無私的在崗位上奉獻自己,呵呵,何不開心點?月兒圓圓,餅兒圓圓,咬下一口,津津有味地嚼著,心里好受極了。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26
月還是那樣圓,那樣亮,可不知為何這卻讓我心中飄過一絲寂涼。
和她的回憶卻讓我的心中有了一絲的暖意,雖然那些在中秋節中的記憶零零碎碎,雖然我很努力地想把那些記憶組和起來,但卻沒用了,但我依稀記得……
在很久前和她是無人能比的朋友,雖然我們有著深厚的友誼,但是轉學這個殘酷的事實將我們一分開在了兩個城市,分開了整整五年的時光,直到兩年前的那個中秋……
在幽靜的公園中我很巧地碰到了她,“你胖了。”我平靜地說。“是呀,你也變了樣子了,漂亮了。”她有點害羞,我們雖然近在咫尺,但時光讓我們變得那樣生疏。
晚上月亮出來了,“今天是中秋節”,我說“哦,我都快忘了”,她驚訝地說。
看著天空中那冰涼的圓月,我又想起了幾年前我與她過的那個中秋。
“看,月亮里好像真的有玉兔哎”!我在草地上興奮地說,但她一言不發,靜靜地看著……
我們一起看月亮,一起爭著吃中秋節的月餅,結果變成了大花臉,如果她不來我們也會打電話。
一直等待著彼此的電話。
“叮鈴鈴”電話聲打斷了我的回憶,會是她嗎?但我接起電話時卻不是。
都幾年過去了,她還會記得我嗎?她可能把我忘了,許多的疑惑在我心中徘徊。
再抬頭,在那圓月里面我看到了那張熟悉的臉,是她……
又到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節日記 篇27
秋天,嫩嫩的季節,樹葉一不小心就掉;八月濃濃的月份,桂花香飄中有著歡樂的氣氛。八月中秋,點綴著整個漫長而無行機的秋天,使秋天更具有魅力。
往年我可以說,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明月;但今后的中秋節卻下了整整一天的傾盆大雨。別說明月了,邊彎彎的小月牙都見不到。以前的月亮說是圓月。可是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彌漫在月光下,如煙如霧,緞月亮增加了一種蒙朧的美。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點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貂皮西子之眸。這似明眸的圓月如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在有些不當,諺語中有句話是“八月十五云遮月”也就是說,在八月十五這天,月亮總是呈現出蒙朧的感覺,如夢如幻地掛歷在天空中。
古代詩詞中,有許多是描寫關于中秋的,比如: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子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中的絕對……這些字句中流露著詩人濃重的感情,多么優美的詩句啊!
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仿佛是平靜的大海吸收著每個人的思緒,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云霧環繞其周。這是一種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你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于你的“心之明月”吧!
月亮是那么美,以后的中秋要過一個美麗的中秋,吃著美味的月餅,邊看著美麗的月亮。多么美好的一個中秋接!今年是不太可能了,明年一定要那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