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故事中秋節的由來(精選7篇)
兒童故事中秋節的由來 篇1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 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憶月宮 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兒童故事中秋節的由來 篇2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兒童故事中秋節的由來 篇3
詩人李白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對影成三人”句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李詩直解》:“此對月獨飲,放懷達觀以自樂也。”詩人上場 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于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 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
兒童故事中秋節的由來 篇4
聽老人們講,嫦娥原來不是仙人,是人間的一個女子。因為她長得十分美貌,河神看中了她,非要霸占成親,嫦娥死活不應。河神就使了陣子怪風,刮得她頭昏眼花,分不清東南西北。
河神想趁機把嫦娥搶走。沒想到,這時來了個叫后羿的小伙子。后羿年輕力壯,箭法特別好,還愛打抱不平。他從這兒路過,見河神欺負民女,就一箭射過去,射瞎了河神的一只眼。河神疼得一陣怪叫,急忙逃跑了
嫦娥見后羿救了她,又見他長得英俊,就和她成了親。這事被河神知道了,氣得他火冒三丈。一個堂堂河神連個民女都弄不到手,實在窩囊!他一直咽不下這口氣。
龍宮里有棵樹,上邊站著九個明光光的
金翅鳥。這金翅鳥是龍王的傳家寶,它們照龍官通明透亮。河神就把九個鳥放出去,想把后羿他們曬死。金翅鳥飛到天上,變成了九個日頭。這下子天上有了十個日頭。
十個日頭輪番升在空中,大地上沒有了白天,也沒有了黑夜。樹干了,河枯了,莊稼曬死了。人也瘦得皮包骨,有好些人曬死、累死了。
后羿一看,知道是河神搗的鬼,可自己又惹不起這群神鳥,就出去學藝。他走啊走,一邊走一邊打聽。一天,遇見了南海大師,就把學藝射日頭的事學說了一遍。大師說:“學藝并不難,就是學會了,你也惹不起它們。我給你一個藥丸,到六月六正當午時,你吃了它,就能上天奔月官。那兒有員大將叫吳剛,讓他給你造一副箭,才能把日頭射下來!
后羿回來,把遇見南海大師的事和嫦娥說了。嫦娥很高興,盼望后羿能早日取回神箭,射下日頭。
沒想到,后羿勞累過度,回家沒幾天就病了,昏迷不醒。到了六月六這天中午,任嫦娥怎么叫、怎么拽,后羿就是不醒。嫦娥想:錯過了時辰,藥丸這物件得扔掉,后羿就白白辛苦一趟。為了搭救天下的百姓,嫦娥就吃了那個藥丸。一會兒,她就覺得渾身輕飄飄,慢慢離開地面飛向月宮。
到了月宮,仙女們都出來迎接她。嫦娥把要箭的事一說,她們就采流星做箭頭,送給嫦娥,又領她找到把守月宮的吳剛。吳剛折下桂枝,做成箭桿送給她。嫦娥拿上流星和桂枝做成的神箭回到了地上。
嫦娥從天上回來,后羿已經醒來。他看到嫦娥手里的神箭,知道她吃了藥丸,就放聲大
哭。因為嫦娥吃了藥丸成了神仙,他還是個凡人,人神不能在一塊兒,他以后要和嫦娥分開了,能不傷心哩?
哭了半天,后羿想:她能上天也行,總算沒白費勁,眼下還是搭救天下的百姓要緊。他就拿上神箭一氣射下九個日頭,留下原來的那個,這才救活了天下百姓。
以后,嫦娥又不得不飛到了月宮。夫妻二人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永遠不能在一起了。現在,月圓的時候,人們還能看見月亮上有個人影兒,那是嫦娥在朝人間望她的丈夫哩。
兒童故事中秋節的由來 篇5
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貍、猴子、兔子求食,狐貍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濟助,唯有兔子束手無策。后來兔子說:“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送到月宮內,成了玉兔。陪伴嫦娥,為其下凡的搗靈藥
兒童故事中秋節的由來 篇6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 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憶月宮 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兒童故事中秋節的由來 篇7
抬頭仰望明月,可見當中有些黑影,在我國便傳說這就是吳剛在伐桂。唐代,演繹出吳剛砍桂的神話,傳說月中桂樹高達五百丈,這株桂樹不僅高大,而且有一種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吳名剛,本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并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愈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愿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也不斷的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