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中秋,團圓夜初中800字作文(精選3篇)
迎中秋,團圓夜初中800字作文 篇1
月本無情,有情的是我們。月本無心,有心的是我們。古往今來,騷人墨客,無不揮毫潑墨,癡情吟詠。有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的雄豪。一尊還酹江月,人生如夢的醒悟。有春花秋月何時了的無奈。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淡定。更有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豪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博大……月亮,是國人不死的詩魂,少男少女們戀愛時的紅娘。
世上本沒有故鄉的,只因為有了他鄉。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又是最相思的節日。身在他鄉時,那故鄉的美,故鄉的情,竟然像被發酵了一般,魂牽夢繞,難舍難分。故鄉的那些點點滴滴,便也如發酵池的酒一般,咕嚕咕嚕,活躍起來,不安份起來,散發出醉人的芳香。這便是鄉愁。
鄉愁是什么?不過是母親的嘮叨,父親的責罵,爺爺的冰糖葫蘆,奶奶的爆米花,還有那外婆橋……普普通通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成了濃濃的鄉愁。刻骨銘心,揮之不去。有網友在博客里說:只有辣椒,才能解胃的鄉愁。說這話的大概是湖南、四川或貴州的朋友。南方人到了北方,他們的鄉愁大多是大米飯。北方人到了南方,他們的鄉愁也許就是面條和饃饃。
中秋月,故鄉明。明月是同一輪明月,中秋也是同一個中秋,并沒有什么差別。有分別的是我們自己的心,一切只因那月下的人。當我們背起行囊,頭也不回地走向遠方,經歷千辛萬苦,去尋找心中的樂土,去尋找理想的天堂。有一天驀然回首,卻發現“踏破鐵鞋無覓處,那人原在燈火闌珊處”!天堂就在心中,樂土就是故鄉。我們轉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突然了悟——人生原來如此。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人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慨嘆,人人都有思鄉情結。
“那故鄉的山,那故鄉的水。那故鄉的風,那故鄉的云。”那故鄉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情。“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游子”。費翔深情的歌唱,在耳邊回響了20年,仍然新鮮,沒有褪去半點顏色。故鄉的親人,老人們要落葉歸根,少年們急著要走向遠方,各有各的方向,各有各的目標。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故鄉的美,美在明月。曾見過浩瀚大海上的月亮,也見過莽莽群山上的月亮。但都不及故鄉低矮的小石頭山上升起的明月來的有韻味。“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明月,煙渚,瀟湘。小橋,流水,人家。岸沚汀蘭,茂林修竹,月夜風荷。中秋之夜,更是暗香浮動,月色清淺,人約黃昏后。故鄉的美,美在詩情畫意,美在人美心也美。看過柳宗元永州八記的人都知道,那種美,是攝魂蝕骨,見過一次,一輩子都無法走出的。不信,親自來看一看,被勾掉魂兒可別后悔喔。
迎中秋,團圓夜初中800字作文 篇2
今天月亮圓了,又是一個千里共蟬娟的日子。
記憶中孩提時的中秋,是一方甜甜的月餅,是小伙伴的游戲、黑夜里的熒火蟲和一夜快樂的夢。雖然在媽媽的嘴里,已經知道了故鄉的名字,可是故鄉畢竟好遠,就如天上的月亮,還是吃一口月餅才是最真的感覺。
隨年齡的逐漸長大,故鄉的概念終于在腦海里有了深深的印象:那是父母終生不變的鄉音;是家常便飯里最香的滋味;是每封家信上那枚圓圓的郵戳;是每當看到那個熟悉的名字,總不禁一遍遍想象的地方。在百萬分之一的全國地圖上,它只是一個小小的圓點,可它卻如今宵的月亮,濃濃地裝滿了父輩的思念,舉頭望明月,低頭淚滿襟。
幾經生活的變遷,終于從南方回到了北方,回到了屬于自己的故鄉,每個中秋的晚上,思鄉的愁緒漸漸淡忘,畢竟是久居故土常忘家,笑看了月圓月缺花開落,醉遍了中秋寒冬夏時雨。對于曾經生養自己的江南,只記得煙色朦朧,木棉如血,茉莉飄香,棕櫚搖曳。還有中秋晚上的點點螢火。
上一個周末,忽然收到一位江南的朋友捎來的月餅,是杭州五味和的百果蘇月,隨來的還有朋友簡單的一句話:那是很好吃的,你嘗嘗。
看一方小巧的月餅,白色的酥皮下,透著淡淡的清香,淺淺地襯著青紅絲的顏色,那樣的精巧、細致,輕輕咬一口,那種熟悉的,糯糯的甜味,一下勾起我記憶深處所有關于江南的回憶:那是小橋流水的婉柔,芭蕉聽雨的清涼,是彩云追月、寒鴨戲水、將軍令、步步高的旋律,是長眠于那里的無數的夢的回憶。
是的,離開了不是故鄉的家鄉,卻沒有學會不是家鄉的故鄉的鄉音;生長于酒不勝力桃花紅的江南,卻養就了豪飲江湖道英雄的性格,至今不知我應該是思舟的浪子,還是思馬的游俠。
且不論浪子或是游俠,總歸都是要漫跡天涯,今夜,應該慶幸自己,可以和父輩一起,擺一份清供,倒一杯淡酒,遙祭九天的明月,還有故去的親人。可以點一顆煙,默默地祝福遠在異國的家人,輕問海外的中秋,可否有家鄉的月亮。可以站在靜靜地院子里,看葡萄藤上隨風抖動的葉子,思念著遠方的朋友,在異地的此刻,你是否還記得我們的約定?是否在同看一輪明月。
夜色已經寒了,侵人的月光如絲如網,真想抽刀揮斷它,做一根思念的弦,伴以我此刻的低吟,和一曲悠揚的歌,隨風寄到遙遠的地方,陪你在每個寂寞的夜晚,做一個美麗的夢。
迎中秋,團圓夜初中800字作文 篇3
中秋之夜,矯首而遐觀,忽見明月一輪。不禁回首往事,卻發現如今的中秋早已不如先前那般熱鬧和有味道了。
普照的月光勾起了我對兒時的記憶。一杯清茶,幾塊月餅,一群親朋好友,這便是一個完美的中秋,大家坐在院子里談論著這半年來的經歷,奇聞樂見。小朋友們在一旁嬉笑著,不需要燈光,有這皎皎明月已足矣。忽而,不知誰發出一聲輕嘆:“這月亮真美!”氣氛立馬恢復寧靜,大家抬頭而望,唯見夜空秋月白,月光如空氣般彌漫整個大地,好似我們吸進去的不是氧氣而是月光。中秋之夜,這月光顯得不似從前一樣不近人情,而是將溫暖融入了每個人的血液里,神圣的光輝使得人得到了升華。
月餅在月亮的洗禮下也變得格外香甜可口,站在月光下,抬頭望明月,不知有多少人同我一樣正欣賞著這佳景,不知有多少家庭正在團圓,也不知有多少游子在遠方與家人共賞明月,這夜,寧靜而和諧。
電視中燥雜的聲音將我的思緒拉了回來,望著熒屏上那些跳動的身影,我按下了這大塊頭身上冰冷的開關。看著手機上“熱點話題”上大家曬出的一張張所謂正在團圓的“月餅圖”和“全家福”,我唯有哀嘆一聲。若是真的在享受這美好的團圓時刻,哪里還有心思和時間發給朋友圈呢?我隨手一揮,空中劃過一道完美的拋物線,讓那大塊頭自己過中秋了。
我拿了一塊月餅走上陽臺,窗外,只見那孤獨的身影覆蓋了整個大地。鼻尖觸碰著若有若無的桂花香和那身影的氣息。沒有笑聲,沒有和諧,沒有陪伴,唯有我和它。不知為何,嘴中的月餅竟有些微微咸澀,臉上還有些濕潤,我抬頭望望原來是吊蘭上的露水滴到了面頰上。我擦擦嘴角和著露水的月餅屑,回到房間又是一股討厭的金屬味道沖擊著鼻孔,我只覺眉心一緊,這夜,寧靜、和諧?
又是一年中秋將近,又是那幾樣翻著花樣做的新式月餅,又是一成不變的電視節目和微博話題,不變的唯有那人,那月,那味道。明知團圓來之不易,為何卻放任它停留在手機上而不是心上呢?我看著日歷上的紅字搖搖頭,不禁想起李白的《靜夜思》來,估計今年的中秋又是“舉頭拍明月,低頭發微博”吧!
又是一輪明月圓,君知團圓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