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傳說作文_中秋節的由來感想(精選4篇)
中秋節的傳說作文_中秋節的由來感想 篇1
過中秋了,吃月餅了,每家每戶都有著各色不同的月餅,豆沙的,水果的,火腿的,應有盡有,看著都誘人,更別提吃了,咬一口酥香軟口,這種感覺真爽!讓人回味無窮,開開心心該多好!但今年的中秋,過節的氣氛卻不濃,為什么會這樣呢?我想了好久都沒有想通。
“吃飯了”,這是媽媽的聲音,滿桌子的美味佳肴,要是平時多誘人呀!我卻無動于衷,今天,怎么啦?我沒有一點想把它們“消滅”的意思。走在街上,家家戶戶都很熱鬧,到處散發著飯菜的香味,這味道太誘人啦!讓我飄飄欲仙,忘了自己是誰。
奇怪的是,為什么聽不到悅耳的笑聲呢?這讓我很郁悶,唉……我想這么香的飯菜,再有笑聲伴奏該多好呀!
終于到晚上了,我迫不及待地守候著月亮的出現,一分過去了,十分過去了,一刻鐘過去了……,看看鐘晚上9點多了,月亮怎么還不出來!我不禁嘆氣,哎……真沒意思,過著無味的中秋節,月亮也不知藏到哪兒去了?我好失望。我抬頭看看天空,一片漆黑,沒有任何東西點綴,這中秋顯得更冷清了。
剎時,我眼淚禁不住從眼角流了出來,我哭了,我竟然哭了,淚水流進了我嘴里,嘗一嘗沒有味道,為什么會是這樣?也許就是這索然無味的中秋吧。
中秋節的傳說作文_中秋節的由來感想 篇2
今天是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中秋節意味著著什么呢?讓我想起,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今晚,我能坐在爸爸媽媽身邊,享受著這“合家歡樂”的幸福生活,我還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今早,聽說姑姑和大伯要從鹽津上來和我們一家過中秋節,當時,別提我有多高興了!我和媽媽一起早早的去了超市,買了好多月餅,回來時,弟弟問媽媽:“媽媽,過中秋節為何我們人人都要吃月餅呀?”媽媽回答道:“傻兒子,你說呢?你看,那園園的月餅,是“合家團圓”的象征呀!我和弟弟眼巴巴地看著媽媽把月餅放在柜里面。
時間過得好慢,終于到了晚上,我們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飯,真熱鬧,好多人!哥哥說:“要是我們每年都這樣,大家在中秋節聚在一起吃飯,那該多好呀!那種感覺就像是在吃年夜。
晚飯過后,我們把桌子,椅子和這園圓的月餅一端在我們的平房上,我看著皎潔的月光,不知不覺的就想起了古老的神話——嫦娥奔月。不知嫦娥現在怎么樣啦,嫦娥姐姐今晚還孤單嗎?我要是會飛,我就去請她來和我們大家一塊兒賞月,吃月餅,那該多好啊!
爸爸又開始講故事了,“嫦娥奔月”,是說嫦娥經受不住天上生活的誘惑,趁大羿外出狩獵,獨自吞食了不死藥,嫦娥由于背棄了丈夫,怕天庭諸神嘲笑,就投奔月亮女神常羲,想在月宮暫且安身。可是月宮空無一人,出奇的冷清,她在漫漫長夜中咀嚼孤獨、悔恨的滋味,慢慢地變成了月精白蛤蟆,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藥,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過著孤伶的終日,始終不能和后羿團圓,正巧,這一天剛好八月十五,所以,把這天說為是中秋節。嫦娥希望所有的人不要像她一樣,孤苦伶仃的一個人在外面,過中秋時,一定要回家和家人團圓呀!
聽了這個悲慘而凄涼的故事,我感受到了,做人不應該太自私,應該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是嗎?朋友們。
中秋節的傳說作文_中秋節的由來感想 篇3
毛澤東主席曾說過:“人多力量大。”那你們可知道團結的力量有多大?
在5月4日這天,北京大學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門前集會講演,隨后舉行游行示威。他們要求“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合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曹汝霖等人。在當天講演結束,學生們游行去東郊民巷外國使館區向各國送交陳詞。可遭到軍警的阻攔。他們便去了賣國賊曹汝霖家,找他算帳。這時,曹家大門緊閉,軍警林立,不準進入。憤怒的學生翻過墻頭,打開大門,沖進曹家大院。可是找不到曹汝霖,學生們在憤怒之下,放火燒了曹家大院。
6月初,北京學生上街進行愛國宣傳,北洋政府逮捕學生八百多人。消息傳到了上海,上海工人舉行罷工,商人參加罷市,支持學生斗爭。全國各地工人也參加罷工,工人階級參加斗爭起了巨大作用。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的學生,罷免曹汝霖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這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在五四愛國運動的同時,馬克思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中國了解馬克思主義的人也越來越多,出現了一批馬克思主義者。他們到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促使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
這不是靠團結的力量嗎?因為有了這種團結,我們北京的學生才被釋放,我們國家才被保住。可想而知中華民族團結的力量是多么強大。
中秋節的傳說作文_中秋節的由來感想 篇4
中秋佳節人團圓,月圓星疏寄思念。
秋萋月涼相思濃,他鄉游子續真緣。
魂牽夢縈故鄉路,歲月攸攸,卻總抹不去對故鄉一景一物記憶。
情牽夢繞故鄉情,光陰似箭,卻總不能忘舍對故鄉的深情厚誼。
輕品故鄉餅,細嘗故鄉情。輕擁故鄉戀,細撫故鄉人。
如果說故鄉是一片落葉,那我們就是落葉上的一只蟲儒;如果說故鄉是一片藍天,那我們就是在藍天上翱翔的鳥兒;如果說故鄉是一個溫暖的港灣,那我們就將載著愛的港灣駛向港灣。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故鄉都是我們的依靠,都是我們的歸宿,都是我們的歸屬。
遠在千里之外的游子啊,在皓月當空之時心中滿滿的承載著對故鄉的思念與期盼,又是一年月圓時,思念之情又醞釀在游子的心里。這是怎樣的一種感情在心中醞釀,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愫在心中蕩漾。
人依舊,物依舊,一切都恍然如夢。
情依舊,愛依舊,一切都定格永恒。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青天又何知曉,這一份濃郁的情誼,誰又能懂得明白遠在他鄉游子的悵惘,一份惆悵,濃濃的糊在心頭。
憂愁。思念。恍惚。游子的心境。
孤寂。悵惘。荒蕪。游子的哀愁。
又是一年月圓時,星光依舊燦爛。躑躅在春江花月夜,漫步在月圓河畔旁,細細地品味著這一份希望,聆聽著月兒銀色的夢想。
月圓人團圓。
當一家人圍在一張飯桌上談笑風生,當一個家庭聚在同一個屋檐下嘮著家長里短,人情世故,該是怎樣的一種情緒一直在內心深處流淌著,是高興,還是喜悅與興奮?都不算是,最重要的是那一份溫情。
當我用指尖敲打出這一段文字的時候,溫暖都在指尖指縫中隨著血液流淌著,凝固著。抬頭望蒼穹,一切都凝聚在這圓月之中。
月如水,清如碧,月圓之時,舉杯同飲這一杯溫情。
夜如夢,靜如寂,團圓之時,相廝守著這一份期待。
圓月夜空明,星蕪襯月明。輕咽故鄉情,細賞故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