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濃中秋節高中作文1000字(精選3篇)
情濃中秋節高中作文1000字 篇1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最有詩意的一個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中秋佳節。
在油田,并不是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才過中秋節。在八月初旬,你就會發現濃濃的中秋節味兒已經不知不覺來到了身邊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賣月餅的攤子,隨處可聽見一聲又一聲的吆喝聲,你會有一種感覺:中秋節來了。
中秋佳節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在這一天,無論是在天涯,還是在海角,人們都會往家中趕,跟家人一起賞月,吃月餅。如果實在趕不回去,人們也會在中秋月夜,對著明月思念遠在他方的親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最能表達天涯游子在中秋佳節里的真實感受。
“年年中秋明月夜,歲歲月餅有不同。”我們家在中秋節這一天,會全部回到奶奶家。一大家子人其樂融融地吃著月餅。我的心思都在盤子里的月餅上。那些月餅有大有小,大的像足球那么大,小的如銅錢那么小。月餅的餡兒也是各種各樣的,有甜有咸,有葷有素。
我最喜歡吃蓮蓉蛋黃餡的,它的形狀是圓的,象征一家團圓幸福美滿的意思,它的顏色是金黃色的,上面還印著精美的花紋,還散發出一種淡淡的、透人的香味,饞得我直流口水。咬一小口,月餅里露出了白色的蓮蓉,又軟又甜,好吃極了,再咬一口,就會吃到蛋黃,覺得滿口軟、香,甜中有咸,咸中有甜,好吃極了!
中秋節,最有詩意的就是賞月了。去年的中秋月夜,我和家人一起去翠湖賞月,遙望天際,無數顆繁星一閃一閃眨著眼睛,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房子啊,湖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瀉的清流,把思念注滿大地。微風徐來,湖面上波光粼粼,像一面碎了的鏡子。月亮真像一個玉盤啊,那么明亮,那么皎潔,透著深深的思念。
中秋節,多么美好的一個節日。我愛中秋佳節--這個團圓的日子,這段美好的時光!
情濃中秋節高中作文1000字 篇2
我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如:端午,中秋等,都是古代人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這不,不知不覺到了農歷八月十五中秋,我們一家人決定晚上去頂樓賞月。
晚上,涼風習習,大伙抑制不住內心的歡悅,早早地將桌椅美食搬到了頂樓。興致勃勃地等待明月閃亮登場。
過來一會兒,月亮仿佛知道我們的心思一樣,悄悄地爬上樹梢,升上天空。“月亮出現了,月亮出現了。”我興奮的蹦了起來。月亮緩緩地走向屬于自己的舞臺,它脫掉了黃金外套,披上了潔白的銀紗,像一位亭亭玉立,楚楚動人的窈窕淑女一般光彩照人。它那么圓,那么亮,猶如一個發光的大銀盤似的,高懸在寧靜的天空上。皎白的月光那么柔和,照在身上,讓人感到無比舒適。那束月光像銀絲編織起來的網,罩住了我們,帶領我們飛向另一個美好的境界……
我被眼前的美麗景色深深的陶醉了,不由地脫口而出:“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果然名不虛傳啊!”爸爸聽了接著說“那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知道,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將李靖打敗北方突厥,八月十五這天班師凱旋。來到長安的吐魯番使者獻上一個大圓餅表示祝賀,李世民大喜,將圓餅分給文武百官,以示慶祝,因此中秋節流傳下來了。”我振振有詞地說。“好,你能說出三句有關月的詩句嗎?”“能,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好。”爸爸道。于是大伙一起舉杯相互干杯……
明月啊,你那么圓,那么亮,都幾千年了,你依然如此,昔日,詩仙李太白舉杯邀明月,文豪蘇子瞻把酒問青天……今日,我也與你干杯,但愿你為更多的人帶去團圓的歡樂。
情濃中秋節高中作文1000字 篇3
每個人都看見過月亮,中秋的月亮更圓更親切,像一個可愛的小娃娃。
看完央視新聞聯播,全家人走出家門賞月。今晚的月亮多明亮啊!市民廣場一片歡呼。圓圓的,圓圓的月亮的臉,像極了我可愛的小妹妹。月亮看見很多人看她,像小娃娃一樣害羞地把身子慢慢地藏到云媽媽身后。云媽媽看見了,說:“不要害羞,你出去玩一下吧,還有好多小朋友在望著你等著你。”月亮娃娃經過云媽媽的再三勸說,終于一點一點地從云媽媽身后探出頭來,露出歡喜的笑臉,那么天真,那么可愛。我們又歡呼起來!誰知,在我們的歡呼聲中,月亮娃娃又害羞了,半邊臉兒露出來,半邊臉兒又隱藏在云媽媽身后。
我焦急地望啊望,盼啊盼……過了很久很久,已是深夜十點半了,奇怪的是月亮還像娃娃一樣害羞,躲在云媽媽身后不肯出來呢!
又過了一會兒,微風吹來,云媽媽向北移了移身子。終于,月亮娃娃勇敢地望著我們,完全露出了她那胖乎乎、圓都都、笑瞇瞇的臉蛋兒。月亮娃娃散步在深藍深藍的夜空,給賞月的人們帶來了光明、憧憬、歡樂……
秋天,嫩嫩的季節,樹葉一不小心就掉了;八月,濃濃的月份,桂花香飄中有著歡樂的氣氛。八月中秋,點綴著整個漫長而無生機的秋天,使秋天更具有魅力。在桂花樹下,泡一壺好茶,在歡樂的氣氛里和親朋好友一起肆無忌憚得聊天,這就是故鄉八月中秋最美的時候了。
一年的中秋總在國慶節前后,這可樂壞了我們這些小孩,因為學校通常會在星期六、日不可,然后來一個特長假,那樣我們就可以盡情地玩了。大人們也很高興,因為可以跟家人好好團聚一下。所以,氣氛在不知不覺中融洽起來。中秋前,人們就開始忙了,為小孩買衣服,為祭祀祖宗而準備,為賞月買月餅、鞭炮,等等,都有。在故鄉,人們不會去買精裝的月餅,通常是在一些附近的面包店里買自己鄉人做的月餅,沒有裝飾得很漂亮,卻實惠,2元一塊,里面還有雞蛋。但盡管很便宜,在故鄉那片窮土地上,這算是奢侈的了。小時侯最喜歡吃這種月餅了,金黃色的誘惑,常常使我向媽媽懇求切給我吃。結果第二天喉嚨嘶啞,于是就不能吃了。但經常會忍不住去偷吃,或者忍著痛大聲喊,以欺騙爸媽喉嚨不痛了,后來在一次談話中得知媽媽那時是知道我喉嚨還痛的,但還是給我吃了。
現在想來,覺得很好笑。在吃的時候,還經常為雞蛋的大小而和姐姐爭吵,最后通常被爸媽打,不歡而散。吃月餅好時,沒有用刀子或叉子,也沒有如同紳士般慢吞細嚼,這樣的吃法在村里會被人當另類這小子給我裝起斯文了!通常我們都是狼吞虎咽的,管他什么風度不風度的,有得吃,吃得多就風光。最后,咽著了,用手捂著喉嚨嚇轉,這時媽媽會給我端來茶水,讓我慢慢解渴,還拍著我的后背說:急什么啊!家里有沒有讓你給吃窮了。現在想來,大概是那時對月餅的渴望吧!畢竟在平常的生活中上很少有的。現在搬進了城里,扮起了斯文,覺得對不住老鄉,后來回老家看時,發覺大家一樣,都被“時代的文明”所影響,也就不會怪自己了。
到了中秋那天,故鄉在前幾天所積蓄的熱鬧才爆發出來。在早,小孩就穿著新衣服滿大街亂跑,早餐也沒有吃多少,因為中午要祭祀祖宗,所以留著肚子去“吃大餐”。其實對與我們現在來說也不是什么大餐,但對于那些孩子們就不一樣了,父母在這天不會管你,你只管玩,玩累了回家有東西吃,這就很不錯了,在平時是沒有這么好的。在祭祀祖宗之后就將“祖宗爐”搬掉,然后開始吃祭祀的東西了,意思是祖宗想吃,家人再吃,表現出對祖宗的尊敬。吃完后,大人們還在收拾碗筷時,小孩已經在床上睡了,因為晚上還要熬夜賞月,可見賞月在孩子的心中很重要。大人們在收拾碗筷就會去準備晚上拜月亮和賞月的事情,最后才和孩子們要一起睡覺,等待美麗的夜晚。大約在晚上七點半的時候,人們就在街道上擺起了自家的桌子,然后把月餅和一些食物放在桌子上,開始拜月亮。整個街道很熱鬧,大人小孩都很高興。這時,我們會到村里的其他地方看看,或者去放鞭炮。我們的村子很大,約有一萬多人,我們幾個伙伴會趁這個時候把全村逛一遍,隨便去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