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jié)的特點和寓意(精選3篇)
中秋佳節(jié)的特點和寓意 篇1
中秋節(jié)有很多別稱,中秋節(jié)又稱:"秋節(jié)"、"八月節(jié)"、"八月會"、"仲秋節(jié)"、"團圓節(jié)"、"女兒節(jié)"、"月節(jié)"、"月夕"、"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拜月節(jié)"和"端正月"。
中秋節(jié)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時在農(nóng)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jié)定在八月十六。
商品廣告上,有的寫"仲秋節(jié)",有的寫"中秋節(jié)",甚至有的日歷上也有兩種寫法。"仲秋節(jié)"、"中秋節(jié)"到底是哪一個對?還是全都對?
咱們先看看"仲秋"與"中秋"各是什么意思。
古人排序時用孟、伯、仲、叔、季,就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第一、第二、第三。這其中,孟與伯,表示第一個;仲表示的是第二個;叔與季,有"以后"的意思。
古人說季節(jié)時,也用孟、仲、季。春天共是三個月,第一個月就是孟春,第二個月就是仲春,第三個月就稱季春。孟秋是七月,仲秋是八月,季秋是九月。所說的仲秋,就是秋天的第二個月。
農(nóng)歷八月十五那個節(jié),的確是在秋天的第二個月,但是這個節(jié)日是個時點,并不是時段,這個節(jié)是秋天中的最中間的那一天,而不是一個月,所以說只能是"中秋節(jié)"而不應(yīng)該是"仲秋節(jié)"!掇o海》"中秋"說:"夏歷八月十五日。因在秋季的正中,故稱。"
"仲"讀zhòng,是表示次序的;"中秋節(jié)"的"中"讀zhōng,這個"中"是表示位置的。"仲"、"中",寫法不同,讀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樣。根據(jù)中國的歷法,農(nóng)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jié)又叫八月節(jié),因節(jié)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jié)"、"八月半"。小編認(rèn)為八月節(jié)是最接地氣的叫法,也體現(xiàn)出人們對中秋佳節(jié)的重視,只要一說八月的節(jié)日,人們理所當(dāng)然的認(rèn)為就是中秋節(jié)了。在中國北方的地方語言中,八月節(jié)也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稱謂。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中秋》:"京師之曰八月節(jié)者,即中秋也。"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我看借給他們點吧,大八月節(jié)的。"
中秋佳節(jié)的特點和寓意 篇2
我星期六放假了,說好了爸爸帶我回老家,可等了很長時間,也沒等到爸爸。幾分鐘后,爸爸打傘急急忙忙的跑了過來,沒等我開口,就急著說:“家里出事了,你坐車回家吧!”然后就給我錢,由于太急了,從口袋里拿張錢就開車走了。我一看手里,是一張100元的,而且車開那么快,這件事不輕。
剛回到家,我就拿起電話,向爸爸打了手機,問他出了什么事?!他很嚴(yán)肅又略帶哭腔的說:“你二老爺,他,去世了!”我當(dāng)場耳邊像炸了一樣,蒙了。電話里也是一陣沉默,隱隱約約還有哭聲……
晚上爸爸回來的很晚,眼圈紅了,全家一片沉默無語……
農(nóng)歷8月15,爸爸,我,二哥,奶奶,媽媽,伯父伯母去了二老爺家,奶奶剛下車,便號啕大哭:“二弟啊!姐對不起你啊!沒見到你最后一面啊……”媽媽伯母在旁邊摻著奶奶,也忍不住哭了出來。我跟著她們進了靈堂,當(dāng)看到遺像上的二老爺時,我忍不住也哭出來,跪在地上,腦海中浮現(xiàn)出小時侯常;乩霞,只要一回老家,就一定去二老爺家,我在他的院子玩耍,他在椅子上(他的一個腿因病截肢了)樂呵呵的看著我;當(dāng)我累的時候,就依偎在他旁邊,纏他講故事,他先逗我一會兒,就是不給我講?次铱炜迺r,才講我愛聽的童話。每次要回家時,總是依依不舍……
爸爸看我那樣傷心,把我拉了出去,讓我去散散心,安慰我:“人總是要死的,但是我們還是要生活啊!”淚水朦朧的我似乎聽懂了什么……
唉~~~~本來想和全大家人一起過中秋節(jié)的,沒想到竟成了終秋節(jié)。唉~~~~生老病死讓人無法捉摸,爸爸說的對,人是死了。可我們還要生活啊!
后記:今天去奶奶家安慰她回來后(昨天送她回家時,她還在哭),已經(jīng)5點了,我也要去上學(xué)了。媽媽在送我上車的路上,拉著我的手,說:“我把你從小拉到現(xiàn)在,都比我高了,我也老了……”“哪兒呀,您還年輕吶!”說話間,我把頭轉(zhuǎn)到一邊,不能讓她看到我的眼淚……
中秋佳節(jié)的特點和寓意 篇3
悄悄地,夜拉下了帷幕。今天是中秋佳節(jié),皎潔的月光披撒在人們身上,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慶的笑容。
秋風(fēng)蕭瑟,楓葉帶來了金秋的消息。花園里彌漫著金秋的味道。銀杏老伯拿著扇子扇來了涼爽;蒲公英在空中飄飄揚揚;小草和著秋風(fēng)話個勁舞;桂花,羞澀的吐露著笑容,身上淡雅的香氣,飄香十里。果園里,是一片豐收的勝地?,通紅的笑顏,那是蘋果大方的展現(xiàn);梨子們在綠之間透露出水嫩的皮膚;大棗迫不及待地打起了燈籠。人們在此時顯得更為忙碌。掛紅燈籠,吃團圓飯,大家的生活因中秋的到來而忙得不可開交。車水馬龍的大街,“滴滴——吧吧”,一串串聲音匯成了一直歡快的交響曲。
漆黑的也空顯得寂寥深沉,忽然天空竄上一道道光,剎那間煙花四射,夜,不再單調(diào),煙花渲染了整個城市,勾勒出一條條優(yōu)美的線條,無垠的天空盡收眼底。彩條給寂靜的夜空添加了一份特別的色彩。紅的綠的粉色的,一條條彩光,如流星一般在空中劃過。霓虹燈在熱鬧的城市里旋轉(zhuǎn)出歡樂的暖色,大紅燈籠一個個高掛于房梁之上,樹梢上。西湖的“平湖秋月”無疑是個觀賞月亮的好地方。湖面平靜,波光閃閃,月亮的光輝潑灑在西湖上,美麗的西子湖畔在月光的撫摸下,睡得如此平靜。湖面上,幾只零零落落的游船上閃著彩色的光芒,成了西湖不可缺少的風(fēng)景線。這是一幅多么美的風(fēng)景水墨畫呀!
在這金秋佳節(jié)最溫暖的還是家了。在月光下,吃著月餅,品著茶,邊聊邊賞月,在這樣的氣氛下,我感受到家的溫暖與幸福。十五的月亮特別圓特別亮。在這月亮中我浮想聯(lián)翩,仿佛看到嫦娥仙子抱著玉兔向廣寒宮飛去。還有吳剛拿著斧子賣力地砍伐桂樹。種種美麗的傳說在我腦海浮現(xiàn)。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涌出我嘴,不覺得小唱幾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不正是“人月兩團圓”的景象嗎?
中秋是一個歡樂的日子,我不僅看到了美麗的月亮,吃到香甜的月餅但更多的是我體會到與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溫暖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