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吃月餅議論文200字(精選3篇)
中秋節吃月餅議論文200字 篇1
吃了晚飯,丁零零,電話鈴響了,原來是爸爸要帶我去看煙火。我聽了真是興奮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間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陽臺上去看月亮,因為今天多云,無數顆繁星全都躲在云層里,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流,注滿大地。
爸爸的摩托車聲從窗外傳來,他大聲地喊道:“儷儷,快點下來,再多穿點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樓,車“嘟”地一聲離開了家。一路上,涼風陣陣,開始覺得蠻舒服,漸漸的,感覺有點冷,讓我嘗到秋風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時,前面的汽車、自行車都堵住了,我們的車只能停停開開,開開停停,慢得像龜爬。我心里真著急,眼看著前邊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開不快,可能是全嘉興的人都想辦法跑出來了,想看看這難得一見的美妙煙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揮下,我們停了車,找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天上的圓月跟隨著我,今晚是團圓的日子,月色是多么迷人。
中秋節吃月餅議論文200字 篇2
今天是中秋節,我在吃月餅。爸爸說:“你知道中秋節的歷史嗎?”我說:“不知道。”爸爸說:“中秋節和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早在《周禮》一書中,就有”中秋”一詞的記載。
媽媽說:“我來給你講個故事——《吳剛折桂》。”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隨砍隨合,這棵樹永遠也砍不倒。據說這個砍樹人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成仙到了天界后,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
今天,我知道了中秋的來歷,還聽了中秋的傳說,有趣極了。
中秋節吃月餅議論文200字 篇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出自李白之口,它描寫的是中秋節的圓月,和李白的思鄉之情。
月亮是天河中的一座燈塔;月亮是天宮中的一面明鏡;月亮是照亮大地的一盞明燈;月亮是天空的一只眼睛。它每時每刻都注視著我們的生活,到了夜晚,它甘愿做一站為我們照亮路途的明燈。
中秋節是八月十五日,那是因為在那一天,月亮是最圓的,又是最亮的。大家不要以為只有中秋節的月亮才是圓的,在每月的農歷十五日,月亮都會圓。
月亮一開始彎彎的,仿佛是天空在瞇著眼睛笑,每過一天,月亮就變大一點。慢慢地,慢慢地,月亮就變成了一個半圓形。然后重復前半個的步驟,又出來了半個月亮,兩半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圓。
月亮是一盞稱職的明燈。它掛在天空上,照亮著道路,讓怕黑的人,不再害怕。云層遮住了它,它也努力發著光,不讓自己熄滅,哪怕是緩一緩,而它卻是一直堅持著,一直堅持到太陽升起。
月亮是一盞閃亮的明燈,是一只慈祥的眼睛,是我們思鄉的寄托。月亮還是地球忠實的守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