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中秋節記敘文900字(精選3篇)
喜迎中秋節記敘文900字 篇1
秋風吹,斜陽照,菊花朵朵對你笑;月兒圓,月餅甜,短信祝福送祝愿。
愿你幸福甜蜜樂無邊!健康平安到永遠!中秋快樂!
中秋是一個美麗而又美好的節日,她是和家人團聚的佳節,不知月亮上的嫦娥心情怎么樣呢?
今晚,月兒特別圓、特別明。
我和爸爸媽媽吃完飯,便去公園里賞月。
踏著桂花那誘人的清香,我們來到了黃河廣場的大橋上,人還不算多,我們隨便找了一個地方。
風景不錯,有一棵柳樹,風姐姐吹過,柳樹妹妹便把它那頭秀發給扎起來,好像要看嫦娥姐姐的表演呢!
月亮出來了,那圓圓的、亮亮的多像一個大舞臺。
可惜云錦們見嫦娥姐姐沒準備好,都不肯拉開,是不是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嫦娥姐姐太想后羿哥哥了,不小心忘記了時間?她終于準備好了。
風姐姐一拉,云錦便不知所蹤了。
只見嫦娥姐姐帶著那神秘的面紗出現了。
桂花樹也立即讓一朵朵桂花都散發出迷人的香味兒。
我手中拿了一塊月餅,我輕輕地咬了一口,又甜又脆,還有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原來是桂花月餅,我舔舔嘴唇,就這樣,不一小會,一塊月餅就在我的肚子里探險了。
開始啦!開始啦!只見月兒在天空中輕輕地飛舞、穿梭。
若隱若現,給了人們一種神秘的美感,月亮突然變亮了,散發出燦爛的光芒。
不知是誰在吹笛子,好像在給伴奏呢。
悠揚的《茉莉花》曲子給月亮上的嫦娥帶來了快樂,她跳得美不勝收。
不一會,舞曲結束了,可人們還沉浸在那美麗動人和動聽的表演中,不知是誰第一個給月亮送去掌聲的。
一盞孔明燈徐徐地升了一起,跟接著又一盞,又一盞……,我也買了一盞,點上蠟燭,我閉上了雙眼許了一個愿放飛了,孔明燈帶著我的祝愿飄飄揚揚地飛上了天。
天上星星雖然沒有那么明亮,但那一盞一盞許愿燈給中秋的夜晚增添了許多生機,這樣的美景真希望她永恒地定格在那里。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到了,這時家家戶戶都要吃月餅,賞月亮,那可是我最喜歡的了。
晚上,我們吃好飯就高高興興地準備去平臺上賞月。
突然,聽見爸爸說"既然中秋節是八月十五,那我們就八點十五分去賞月好了,先休息一下。
"于是我們先準備了一些零食,當然還有月餅,等會帶上去賞月時吃。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八點十五分。
我們拿上預先準備好的月餅,就興高采烈地來到平臺上。
放眼望去,只見許多人在自己家門口賞月,而我們卻在平臺上,要比別人高,那種感覺真好。
我順手把月餅放在秋千上,一邊蕩秋千,一邊賞月,嘴里吃著月餅。
還一起講講話,說說故事,別提有多開心啦!
過了一會兒,月亮被烏云遮住了。
媽媽說"時候不早了,應該去睡覺了。
"雖然我還想等月亮出來,但是想到明天還要上學,也只好去睡了。
這時,爸爸大叫起來"快看!快看!"我順著爸爸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月亮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
正羞答答地從一片烏云背后慢慢地伸出腦袋,掛在漆黑的夜空里。
就像點上了一盞明亮的電燈,讓夜空頓時放出淡淡光芒,讓大地如同白天一般。
我看著,看著。
忽然發現月亮里面的嫦娥正孤獨地坐在桂花樹下,旁邊一只可愛玉兔正乖巧的陪著她。
而她憂傷的撫摸著那只玉兔,悠然嘆了一口氣說"我什么時候才能離開月亮,到人間去呢?"看著憂傷的嫦娥姐姐,我多想到月宮里把她拉出來,跟我一起開心的生活。
這幾天,一直都是陽光明媚,天天都是好天氣。
花兒不停地忙碌,在進行光浴,想是自己的皮膚又嫩又滑;小草舒展著自己的細腰,眨眨朦朧的眼睛,把陽光什么扎進自己嬌嫩的身體里;鳥兒在陽光下快活地唱著歌渣…渣……。
陽光下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這美好的一切,似乎都在愉快的迎接著美好的中秋節
喜迎中秋節記敘文900字 篇2
“哇塞!”我不禁大叫起來。桌上月餅琳瑯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對了!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相信你家桌上也擺滿了各種好吃的吧!這些要留著晚上供月光呢!我們到時就邊賞月光邊享受這些美食吧!我現在可不急著吃這些,我現在急的是——吃螃蟹。
今年螃蟹特別貴,但老媽看在中秋節的面子上,答應了給我買螃蟹。老媽此刻正在用小牙刷刷洗螃蟹,我一蹦一跳地走的螃蟹那邊,只見它們個個都有一雙黑豆似的小眼睛、八只細細長長的腳、兩只鋒利的鉗子和一個青中發黑的堅硬外殼。有的螃蟹企圖夾老媽的手,只見它們橫行霸道,兇惡地張牙舞爪,向我們*。我很害怕,連連大叫“老媽,小心!”
不一會兒,螃蟹出爐了,一打開鍋蓋,香氣就撲面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受不了了!我要開始了!”只見它們紅通通的,像是紅臉的包公。“我要吃母的,母的好吃!”我興奮地大叫大嚷。“我要吃公的,公的個大!”老爸也在一旁嚷嚷。我偷笑:這老爸,可真夠笨的!這公的哪有母的好吃呢!母的有蟹黃,可鮮美啦!更何況我早就觀察過了,老媽今天只買了八只螃蟹,有五只母的,只有三只是公的,這下我可賺大了!老媽幾乎沒吃,只是幫我剔肉,雖然我也想讓老媽嘗嘗,可因為我太愛吃螃蟹了,而且老媽不住地說“我就不喜歡吃螃蟹。”所以我就把五只母蟹全吃了,面前堆得像小山似的。
下午的時候,我感到身上一陣奇癢,用手一撓,皮膚上就出現了大塊的紅色疙瘩,很快遍布全身,我嚇得哇哇直哭:“老媽,你看看我呀!我怎么了!”老媽一看,大叫起來:“不好,皮膚過敏!”說著,就抱著我去了醫院。醫生確診是螃蟹過敏,給我開了一些藥,老媽方才松了一口氣。這時,我看看老媽,我哭笑不得,一向愛臭美的老媽居然穿了一雙拖鞋——一只是紅色的,一只是紫色的!
晚上,老媽幫我洗好澡、涂好藥,讓我早點休息。我躺在床上,聽到老爸老媽在客廳小聲地說話。老媽埋怨自己說:“真不該讓兒子吃那么多螃蟹!”老爸說:“你呀,明明那么愛吃螃蟹,今天居然一只也沒吃!”老媽說:“你不也是,明明愛吃母的,卻對兒子說喜歡吃公的!”聽到這里,我流下了眼淚:原來笨蛋是我!今天螃蟹過敏何嘗不是老天爺在給我上課呢!這時,我看看窗外,月亮正升過來,好大、好圓、好美!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我們不過就是在這一頁頁的紙張上填滿滄桑罷了。我們在扉頁上寫下序言序言里爬滿一條條的荒涼,然后我們寫下尾語紀念我們失去的青春最后找一副與青春無關的圖畫做了封面草草了事一段時光然后留著給自己懷念那段無所事事的年華。后來我也不知道,我是在懷念那段無所事事的荒唐年華,還是在懷念那段荒唐年華的無所事事。努在說后是為了更好的遇見,遇見另一個自己我不爭將立并為。而他人,年和子哭,明還子向并覺軍別沒說的作繼續。如果不努在說后上的點什么,只要我能見到明日朝陽,我還是會微笑的。能在們必為昨過是的淚,走多認并自濕今過是的陽光。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里安詳,一半在風里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喜迎中秋節記敘文900字 篇3
早晨,我剛剛起床,人就異常興奮。因為今天是八月十五號,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于來了。今天一大清早,爸爸媽媽還有我就一起到超市買菜,月餅等食物。下午爸爸媽媽都在廚房里忙著殺雞,殺魚,切肉,切菜,忙的真是不亦樂乎。
吃晚飯的時候,我埋頭吃飯,簡直有點狼吞虎咽似的。不一會兒,我就第一個吃好了飯。我馬上去做好了賞月的準備工作。
等啊等,等啊等,我始終沒能揭開月亮神奇的面紗。不禁讓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們是為了紀念嫦娥才將八月十五定為了人們企盼團圓的中秋佳節。還令我想起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李白思念家鄉的感情。使我不時想起了駐守邊疆的戰士在中秋節這個日子里不能與家人團聚。
這月亮怎么還不現出真面目,我想一睹書中所說:多么圓,亮,大,美麗的中秋月亮啊!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去詢問家長,原來我的是受第13號臺風“森拉克”的影響。雖然今天沒能如我所愿的看到中秋節的月亮,但是我還是十分開心。
中秋節的來歷也有人說是當時老百姓們為*元朝的暴虐統治把”殺靴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放進月餅里互相傳遞!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們*了。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的喜悅吧!也有人說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們體驗享受豐收的喜悅與高興吧!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征,是充滿喜悅的象征,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
中秋那天晚上,月亮是那樣的圓。人們總是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十六的圓。星星也是那樣的多,那無數的星星圍繞著圓月。有些星星喜歡獨處,但是當它們看見那圓圓的月亮時,也想往那邊靠攏,似乎所有的星星都是月亮的孩子,在這一天,它們從不同的方向趕來與月亮團圓。
許多人由于工作忙無法與家人團圓。當他們站在窗前凝望月亮時,可能會想起李白的“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思鄉、思親,對月亮總有說不完的話,那是因為月亮里同樣塞滿了對親人的思念,怪不得月亮是那樣的圓。月餅也象征著團圓。每當人們吃月餅時,不僅只是在品嘗月餅那香甜的味道,更多的是對親人的思念。同時更享受到親人給的愛是那樣的溫暖。
小時侯,媽媽總給我講嫦娥的故事,我聽了許多遍,可還是聽不煩。只要是關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覺得新奇,總向往著有一天我也能飛上天去,飛到月球上與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
長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如果回到過去,就會教育那時的自己“去天上并不那么容易,天上也根本沒什么嫦娥,月球上沒有水,溫差很大,根本無法生活……”可忽然想起:兒時的自己也是挺可愛的。我還是給自己留住那想象的空間吧!
在這圓月之夜,我們送給每一個人愛的祝福。正是這愛讓月亮變得更圓、人變得更親。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直有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溫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溫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鄉的游子常年在外這使得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唱!許多游子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嗎!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現在不也是有大多數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